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混淆时间概念,让契丹人造成误会。但辽兴宗也不是傻子,他冷笑道:“今天早上走的那群女直人,便是你们南朝从辽东买回去的部曲吧?”

郭逵色变。

辽兴宗也没有理会他,将床上的金得明脸掀过来,看了看,立即出帐,也不看信。郑朗这一行才离开三个来时辰,能追得及。急忙将大臣召集,辽兴宗立命萧惠与耶律义先从行卫大营调拨三千精兵追赶,又派萧惠的侄子萧阿剌从四周征集两千人马,在后面与之配合。

三人全部愕然,居然就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玩出这场精彩的把戏。不是回味的时候,三人应命下去。外面响起号角声,辽兴宗拆开了信。熟悉的字迹,语气也如同以前那样温润。

大意是我出使北朝,陛下留我,并不怪陛下,陛下求才若渴,是贤君的表现。不过臣是宋人,想办法逃回宋朝,也是臣子的本职,也请陛下勿要责怪。两国以和为贵,切莫因此事而受到伤害。

若论国力,两国齐鼓相当,我朝太宗征伐幽州大败,有种种原因,北朝先帝进攻澶州,虽胜实败,中间有种种因缘际会,如与西夏一战,我朝侥幸屡屡获胜,陛下出征却大败,非是国力不济,而是偶然因素导致。所以和有利于两国,战,对两国不利。况且陛下仁爱,臣亲眼所见。

这次回去,我还会劝我朝陛下与贵国继续友好往来,这会开创一个历史,而为后人讴歌赞颂。至于我手下各个侍卫,他们仅是侍卫,无足轻重,还望陛下将他们放回去,以全两国和好美意。

辽兴宗放下书信,略略有些发呆。

郑朗的温和,让他感到很舒服,其实心中在愤怒之下还有点儿想念。

刚走三个时辰,信便到了,不知道天意是让自己得到此子,还是让自己得不到此子。将信放下,大帐里一片安静。

外面军马开始动身。

追得及时,地上的车辙印与马蹄印,雪还没有盖住,顺着印痕往下追。忽然车辙印子消失,耶律义先说道:“魏国公,且慢,派人在附近仔细搜一搜。”

萧惠点头。

三千兵士散开,很快将那些车子找出。

耶律义先说道:“此子很精明。”

略有些叹息,若不及时甩掉这些车子,速度必然放慢,更容易追上。脑海里回想一下,原先以为几个小部族,真没有注意。但似乎所带来的皆是良马,于是说道:“他们带来的是良马,不能耽搁,速追。”

不知道是否是直觉,这一行人速度之快,让萧惠与耶律义先咂舌。一直追下去,陆续痕迹越来越淡,侥幸这里有不少百姓,下午雪渐止,有人出来活动。郑朗这一行人怒马狂奔,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不断地能询问他们的去向。

近二更时分,追到黄龙府,线索没有断,可郑朗这一行继续向长白山逃跑,中途根本没有休息。显然这一行,想试图翻过长白山,跨过鸭绿江,从高丽乘船逃回宋朝。

郑朗带人在拼命地逃,可以草草的吃一些干粮,自己三千兵马必须要吃要喝。也难不到萧惠与耶律义先,下令让兵士扎营休息,又派几快骑通知前方各部,主要是回跋部(辽源、海龙、磐石一带)、顺化王部(吉林市南部到敦化一带)以及卢毛朵部(延吉西边到牡丹江西南一带)。还不放心,又派快骑通知五国部的越里吉(依兰一带)与盆奴里(佳木斯一带),严密注意这一行人。遇到后,务必将其拦截,但是拦截,不能击毙,怕将郑朗杀死。

也就是无论郑朗怎么逃,也逃不出这张天罗地网。

又将事情经过写信禀报辽兴宗,两人坐下来对视,耶律义先抚胸道:“幸好发现得及时,只要再过三天,即便发现,也来不及。”

萧惠苦笑道:“此子好心计,一直隐忍不发,今天陛下说,我原先还不大相信。”

两人会意一笑,并没有怪郑朗,他是宋朝的宰相,不想办法回宋朝,还能是忠臣么?

第二天早上又开始追赶,第三天傍晚传出消息,郑朗一行人在混同江中游(南松花江)被顺化王部士兵堵上。现在借着一些山岭在躲猫猫,不过已经困住。

萧惠大喜,第四天一早再次率领人马向东南方向扑去,到了傍晚时会,来到那片山岭,已经困在一处矮山上。大约意识到逃不掉,郑朗索性让兵士们搭起简易的帐蓬,在山上休息。

萧惠与耶律义先又是一笑,萧惠说道:“此子性子,遇事坦然。”

耶律义先开起玩笑,问:“魏国公,那门亲约当真?”

“当什么真,先将他稳住。”说着萧惠来到山脚下,对山上喊道:“郑行知,请下山吧,山上风大寒冷凄苦,到我大帐来暖和暖和。”

第五百六十二章 归

山上派人下来,说:“我们家首领说过,山上风轻雪洁,可以眺望北国雪野苍茫,可以临岩观松,可以看白云悠悠,此乃佳地也,故不愿意下山。只是缺少一样东西。”

萧惠啼笑皆非,这样一说,这个小矮山还成契丹的胜地了,问:“什么东西?”

“瑶琴。”

前几天出逃,匆匆忙忙,郑朗没有将随身带的古琴携手带走。这把古琴是卫中正亲手替他打造的,因为其名扬,卫中正制的琴价也扬,如今在京城一把卫氏琴真正能达到价达千金。

萧惠说道:“好,我派人骑快马回去将它取给你家首领。”

怎么办呢,此山虽不高,北面却有一截悬崖,十余丈,怕将郑朗逼得太紧,往崖下一跳,大罗神仙也救不活。好在此时辽兴宗已经率军直抵混同县城(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所在,一般契丹皇帝如混同江,多指鸭子河(北松花江),然混同却是在南混同江的南岸,四周部族组成复杂。南有黄龙府部、乙典部(四平一带),北有完颜部(哈尔滨南部)、达卢古部(南北松花江交际口以东)、涅刺拏古部(大庆南部),这几部皆不头痛,最头痛的是东方,兀惹部(通河到牡丹江一带)!这是指大的部族,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小部族,即便是这些大部族,亦分成若干部族,例如在渐渐壮大的完颜部,天知道有多少完颜部族。好在这些部族都不齐心,互相仇杀,例如完颜部本身内部各个完颜同样杀得热火朝天,因此对契丹危害不大。

正常情况,契丹皇帝来到混同县以东地区,除了率领大军前来示威或者讨伐外,绝不会来此捺钵。

辽兴宗的心情,萧惠能理解,郑朗逃不回去还好些,一旦逃回去,其损失无法估量。就是这一年多来,郑朗行遍契丹无数地方,仅是得到的情报,想想就会让人感到心寒。

皇上急了。

又看了看这个女真人,为什么女真人会降宋,萧惠未问,这段历史后人不会注意的,但作为两国来说,却是很苦逼的一段历史。

女真人施了一礼,重新上山。

耶律义先打趣道:“你这个女婿很惫懒。”

“这不叫惫懒,而叫雅骚。”

“骚人,不错,不错。”

两人开着玩笑,没有忘记正事,将几个部酋召过来问:“他们这一行一共有多少人?”

“七十八人。”

两人点头,那就对了,郑朗手下一共来了七十七个人,外加上郑朗,正好是七十八人。只要人数不少,说明郑朗就在此地。下令三军布阵,将这座矮山围得水泄不通。要琴,给你琴,但以防万一,怕郑朗又不知用什么神秘方法逃走。

萧惠又让人抬了一只烤好的山羊,抬到山腰,这可是未来的女婿,怎么办,那个身体差得连萧惠都看不下去,本来就不好,再狂奔到这里,还不知成了什么。得补一补。

郑朗也不客气,派人下山,来人对萧惠说道:“我们家首领说谢过魏国公。”

唱了一个肥诺,两人将山羊抬到山顶上打牙祭。休息一夜,山上很安静。第二天起来,时光迎来三月,虽还有些寒峭,不过能嗅到春天醉人的气息。萧惠朝山上看,山上很正常。但一会儿,又有人下来,对萧惠说道:“山上没有马草料了,魏国公能否借一些马草料给我们。”

所有将领一起低下头窃笑。

敌意不浓,梁王耶律洪基对郑朗感情,大家多是明白的,此人不降契丹则罢,一降,未来前程不可限量,不但是辽兴宗这一代,下一代还会是一个重臣。再加上郑朗做人低调,待人温和而客气,谁愿意自找没趣。追上了,依然将郑朗当成自己人,认为这是一种气度。萧惠一边笑,一边挠头,然后努嘴示意,身边侍卫抬来马草料,几个女真人说了声:“谢。”

抬着马草料上山喂马。

萧阿剌也带着兵士跟上来,看着眼前的辰光,问:“五叔,为什么按兵不动?”

“动什么,在等一把琴。”萧惠道。

萧阿剌同样啼笑皆非,只好等琴到来。不过从这里到混同县并不远,二更时分,那把瑶琴运来,萧惠抚着琴弦说道:“好牛的琴。”

夜色暗下来,也不急,第二天,也就是第六天,大好的天气,太阳亮得刺眼,已看到一些山雪融化,成了叮咚作响的溪流,向山下流去。萧惠向山上喊道:“让你们首领下山,琴已到。”

几个人走下山,萧惠一个人也不认识,问:“你们首领呢?”

“我就是。”其中一人答道,然后捧过来一封信,说道:“郑相公给你们的信。”

萧惠脸上立即失色,将信拆开。

这次逃跑,集中了郑朗、郭逵与张亢三人智慧。在答应出使契丹时,郑朗就在做准备。但不是在幽州一带做准备的,那是不可能逃走的,离宋朝近,契丹必会对自己看守严密。况且这里两国集中了大量兵力,随时就能调动若干军队堵截。也不可能在中京附近逃走,离宋境远,多是契丹族人、奚族人,即便是汉人,他也没有抱多大信心。所以自开始起,眼光就放在辽东春捺钵上。

东北去过,但是前世,这一世未去过。那时候人口很多了,可是看着苍茫的大山黑水,依然让人望而生畏。以致俄日作战时,不得不拉拢当地的胡子做为重要帮手。

道路是关健,于是让杨八望察看道路,足迹北至铁骊(铁力伊春一带),突吕不室韦(齐齐哈尔南部),南到回跋,西到黄龙府。不敢再向西,怕打草惊蛇。也不是交易与买女真奴隶,动都不敢动,主要是道路,以及一些部族的分布。

杨八望带着几十名手下,为此花费数年时间,几乎将这一地区主要道路了如指掌。再到前年,开始秘密准备一个基地,然后将所有来到宋朝的女真人家属接回来。

不然这些女真人会产生其他想法。先将他们的心安定。再到去年,准备一些马匹,这个很重要,没有契丹马,就没有办法逃到海边。张亢来到此地,开始谋划,他带了三百余手下,还有杨八望一百几十名手下,其中的陌生人便多是杨八望买来的一些女真奴隶,还有两个打算举族投靠宋朝的东海小部族,其实就是两个小村庄,人口不多,只有一百八十几户。部族里选了一批壮士。总共五百人,向东出发。过了混同江,临近黄龙府,找了一个密林躲了进去。张亢亲自挑选了七十几人,冒充长白山处的一些小部族,朝贡辽兴宗。

这些小部族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们不可能跋涉一千多里路,来长春州进行什么朝拜。得用一个借口接近大帐,双方便能见到面。这都是郑朗事前的安排。

丢掉车子后,一路狂奔。郑朗与张亢也不知道后面有追兵,郑朗仅是一个直觉,让他觉得很危险。原因说不上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