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诏书到达潭州,郑朗首先想到的就是军事。民族主义者不知天高地厚,夸赞梅山蛮,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地理位置很差的福建路能在宋朝建设成经济发达地区,作为明清四大米市之一的长沙地区却十分落后?
梅山蛮时常下山来掳掠,让百姓如何建设?
湘水流域虽好,梅山蛮不解决,永远不能安宁。
说兵力多,是比两广兵力略多了,杂七杂八的,能让他拥有三万正规的禁军。不过用来对付梅山蛮仍然很困难,地形造成的结果。也休想使用邕州南方的口袋阵。
宋朝周边地区能用口袋阵的地域并不多,青海一带行,要么就是邕州南方。道路少,用奇计扼守住几个重关,敌兵就关在里面。然而荆湖南路不行。人家也不可能往口袋里钻。地区广大,山高林茂,还是有许多部族组成的。虽是国中国,没有统一的强部号召,如何一举奸灭?
因此解决梅山蛮想不败容易,没有强大的力量,往往宋军一到,一起钻大山了。就象后来的乌龙山剿匪记那样。宋军一走,又再度冒出来,骚扰汉户与熟蛮。除了没有统一领导,后来红军在井冈山初期怎么玩的,梅山蛮就是怎么玩的。所以想大军不败容易,想彻底解决比较困难。
兵力说少不少,但说多也不多。
如何打,还未决定下来,要看朝廷的局势,能支持多少,当地的情况等等。
这才考虑这次贬职的含义。
具体的情况崔娴写信通知了他。
崔娴想法他能理解,不过不赞成。尽管知道千分之九百九十九,还是赵宗实为皇上,高滔滔为皇后,这个高滔滔未来影响力更是超过赵宗实,可郑朗不大喜欢。
写了一封信回去,皇帝才四十几岁,对我信任无加,你却与高滔滔就开始接触,让皇上怎么想?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大约也是赵祯考虑到自己赏无再赏的尴尬局面,贬一贬对自己反而有好处,以后复有再升的空间,有功不赏而贬,也让某些眼红的大臣不再眼红。
但会不会上赵祯心中同样也多少有些不高兴了。
千万不要以为赵宗实在皇宫里过着舒服的日子,压制得很厉害,以至后来才发生种种疯狂的举动。
想了半天未想出来。
也无所谓,贬就贬,升就升,对此他不大关心,只要名留一些权利,能经营荆湖南路就可以了。
倒是忽然想起陈执中。
陈执中之事就象一出大戏一样,许多荆湖南种的地方官员都听说了。有种种说法,第一个说法乃是陈执中那个小妾长得漂亮,陈执中年老得美,十分痛爱,因此纵容。于是将阿张犯下的事袒待下来。不是陈执中打死的小婢,乃是阿张打死的。可陈执中袒待与阿张犯事性质不同,陈执中犯事不会处罚,阿张犯事,必按律处死。持这种说法的就是陈执中身为首相,怎么可能一连逼死三个婢女?
第二种说法就是陈执中的确不好,与小妾共同参与了。
第三种说法就是陈执中做下的,以他的身份,什么样的美女得不到,何必为这个小妾惹来一身骂名。可是事已发,只好往小妾身上推。
众说纷云。
究竟是那一种,郑朗不关心。
他是想到一件事,惰性使然。
宋朝的制度使得官员产生惰性与不做为的想法。
本来文官升升贬贬颇正常,似乎也是好事,不会产生权臣。有功就赏,有过就罚,也会对官员起到督促作用。比如自己,能不犯错?这次妻子与高滔滔的接触,事实就是犯下错误。
但让士大夫使这一制度扭曲了,制度本身一是为了节制权臣产生,二是为了督促,有错了才能贬,不能无错就贬。可是士大夫忽视后面一条,而重视了前面一条。不管有没有错,即使再有功,只要找到一点小错误,看你不顺眼,就得贬,例如庞籍,就是这种不好的心态贬下去的。然后如何升呢,不是有功升,而是有资历才升,例如陈执中屡次下去,屡次上来。
陈执中初为首相时,小心谨慎,即便与自己共同在中书时,每天晚上下值,还一丝不拘地将大门锁上。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让言臣弹劾,贬出朝堂。没有错贬之,没有功又复升之,让陈执中积极性慢慢下降,最后对自己松怠了。
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三条人命。奴婢就不是人了。
郑朗写了一篇文章,不能说赵匡胤不行,其实他制订了许多优秀制度,例如武将不得干政,后世许多国家多采用之,一些小国不采用的,动荡不休。但被士大夫们一次又一次扭曲。包括这个制度。
何谓祖宗家法,请将真正的祖宗家法还原出来。
也不要进步了,也不要苦思范仲淹对自己的期托,替宋朝寻找一个长久的出路,只要将赵匡胤的真正祖宗家法执行,宋朝未必能迅速衰落。
写好了,却将它放下。
不是考虑到陈执中仍未被罢相,而是考虑到这篇文章出去后引起的争议。
王安石不计后果,自己也不能不计后果,若将整个士大夫集团得罪了,自己将会一事无成。
外面刮起了风。
五月有雪,槐花雪,槐树花在风中,纷纷扬扬地落下,别有一番凄迷之美,不过这个风景得有悠闲的心思去欣赏。郑朗没有,如日说过,一旦你真正进入朝堂,也就弹不好琴了。
一语中的,郑朗如今仍偶尔抚琴,可再也弹不出原来那么空灵纯净。
看着窗外的槐雪乱飞,郑朗不是欣赏的,而是在发呆。
但还不是让他纠结的。
纠结的乃是赵念奴的亲事。
他对赵念奴绝对不会产生什么所谓的爱情,承认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仅此而己。年龄对这时代影响不大,后世有人说赵念奴嫌弃李玮岁数略大,这时代老夫少妻不要太多,不过对郑朗还是有影响的,大了二十一岁,比他的长女还小一岁。如何让郑朗对赵念奴产生爱情?并且郑朗控制能力也比较强,没移氏苦追到岭南,硬是暧昧过一回后,就不再有更深层次接触。
但是赵念奴这门亲事会引起一系列不好的事,赵念奴下场很惨,赵祯命运更悲情。赵念奴看得还轻一点,赵祯可是将他当成最亲密朋友看待的。因为史上这门亲事直到三四年后才举行,因此郑朗也不急。他本身的事务多,也顾不到。却没有想到居然提前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智计百出。
可是坐在哪里想,想了大半天,什么计策也未想出。风儿继续吹得槐花纷纷扬扬地落,可是青色的槐树叶在五月末的阳光下,象一片片翡翠,晶莹剔透,美丽动人。树叶摇动间,郑朗眼前不仅浮动着他离开京城时,赵念奴的清新横样,不由地又拿着赵念奴送的平安符,轻声道:“我如何让你幸福呢?”
第七百零九章 上树
赵祯朝人才济济,星光璀璨,让后世叹为观止。但各人有各自的特色,例如贾昌朝,也不能说他一无是处,性格阴柔,可也想使国家好。若是一棍子将他打死,肯定是不对的。
郑朗看轻范仲淹发生的庆历新政,看重范仲淹的德操,略有些偏差,庆历新政是不能将它一味夸大,可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不改宋朝是死,改说不定还有生的机会。
但有的人很古怪,例如欧阳修。
说他是文坛大家不假,可在官场上说句不好听的,在郑朗心中就是一个地道的神经病。
除了一个范仲淹,所有大臣他都看不起,好朋友蔡京是媚臣,韩琦是小人,更不要说贾昌朝吕夷简等人。然后用他的大嘴巴与笔杆子当棍,拼命地搅,搅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因此招来许多大臣的憎恨。
比如杨日严。
那件事使欧阳修好几年不能抬头。
仅是杨日严还不能倒欧,隐隐在杨日严倒欧过程后面还站着一个人,陈执中!生性古板安静的陈执中,根本看不起欧阳修的轻浮狂躁。于暗中隐隐地做了推动。
欧阳修不是穿越者,否则他一定会在心里说,俺们做了什么,这是在北宋,贞操观念不严重,并不是后世饿者死小,失节者大的年代,大不了就与晚辈嘿咻几下,值得这么整的么?因此闻听陈执中府上三婢惨死一案,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
欧阳修出手,可是赵祯朝后期最强大的武器。
他的文笔无几人能及,写了一篇奏折,这个奏折远胜于赵捘瞧K怠凹壮汲轮粗校灾凑岳矗恍送塾泄瘢兄氯搜裕欢粗星ㄑ樱戌柙赘!�
“执中不学无识,憎爱挟情,除改差缪,取笑中外,家私秽恶,流闻道路,阿意顺旨,专事逢君,此乃诌上傲下愎戾之臣也”
等等。
赵祯看到欧阳修奏折后哭笑不得。
对陈执中赵祯也隐隐有些不满,可一直在用,有赵祯的考虑。这几年首相变动很大,先是文彦博贬出朝堂,郑朗因事务去了南方,接着庞籍判到延州,梁适也贬出朝堂。前后总计三年时间,仅是首相位置上,就出现四次调动,宋朝文臣升升降降很正常,可调动得密集,也就不正常了。会严重影响政策的延伸性。
缺少掌控大局的人,郑朗还在潭州,庞籍在西北,谁能主持这个国家大局。难不成是欧阳修吗?扯蛋也不是这么扯的。陈执中虽有种种不足,包括德操才能吏治等等,可多次为相,经验可以稍稍弥补这些不足。
最后一条赵祯自己无视。虽他喜自虐,因此大臣敢于进谏,可不能所有大臣天天不办正事,专门进谏弹劾,陈执中能处理政务,也比较听自己的话,虽对陈执中不满,心中也有些不舍。
于是做了一个宣判,让欧阳修外知蔡州,贾黯知荆南。理由很简单,奏折是奏折,比如欧阳修弹劾郑朗的奏折严格说是奏折,非是弹劾文书,这个没有什么制约。欧阳修与贾黯弹劾陈执中的已不能算是奏折,而是真正的弹劾文案。
陈执中乃是首相,只有言臣才有真正弹劾首相的权限。欧阳修是翰林学士,贾黯是知制诰,皆不是言臣。
闻听两人补外,赵捦O掠敕墩虻恼沉恕�
赵挼钩拢墩虿煌猓衔⑸栌肥且苑啦黜鞘蛊渥晕髂洌缬诽ㄖ钛猿妓档檬嵌缘模敲闯轮粗锌梢灾镎丁H绮皇牵敝镉贰H衔诽ㄐ√獯笞鳎桓鼍⒌牡瓜啵钪栈岱涟瘛5瓜嗟沟霉獠剩勺詈笤紫嗄苋糜诽ǖ估吹谷ィ晌淌值纳接螅吹H卧紫啵粗卫砉遥�
进谏重要,处理政务才是国家最终目标,这个轻重要把握住。
真相是不是这样,谁也猜不透范镇的内心世界。
因此知谏院与御史台发生第三次严重的对掐。两大言臣机构掐来掐去,反而将陈执中这个当事人遗忘。
听到朝廷处分欧阳修与贾黯,孙捰窒肫鹫拢傻溃骸扒约找岳矗恍┱讼褪浚追滓ィ冷谥熘荩滔逯荩饪碇僦荩友簟4私灾谒蚕б玻治排费粜拗讨荩主鲋D细檀又停缧薇参藜福窦嵊肟ふ撸撬且虿荒芊钊ㄒ蛞挥谢杭笔拢菹潞未友茫未又收雇菹挛鹗剐薜热ブ埃粑鹨恚宰愿ㄖ!�
赵祯同意。
这是赵祯性格决定的,虽然欧阳修倒来倒去,倒得所有人测目而视,同样也倒得一些牛鬼蛇神不敢胆大妄为。这是为政的唯妙唯肖之处。
但欧阳修这件事再度提醒赵挕�
还是正事要紧,陈执中一日不倒,国家一日不得太平,不与范镇争辨了,只论陈执中,上奏数道奏章,看到赵祯还是无动于衷,使出刹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