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8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次是晚清咸丰时候,勒辅因为财政不足,挤牙膏,还有一些官员的弹劾,导致他死的时候黄河并没有完全竣工,他一死,也就结束了。又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防,没有于中上游合理的植树造林。到了晚清时,中国人口达到四亿多人,无节制的开耕导致水土严重破坏,于是在他死后,黄河平静一段难得的时光,又开始出问题。

自咸丰时陆续地发生多起决口,最严重的是咸丰五年,由于连防暴雨,上流支流洪水不断注入,河水暴涨,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一分为三,一由曹州赵王河东流,另两股由东明南北分泄,在张秋汇合穿运河,强夺大清河于利津入海。

这个问题以后郑朗推动了,还会面对,若是北方不保护环境,人口更稠密,即便郑朗此次用心良苦,两三百年后黄河仍然会出事。

最后一次地球人都知道了,抗日时老蒋炸掉的花园口。

郑朗徐徐答道:“我认真的看过许多地方,北流必然不可,若不束水,河沙沉淀得快,北方河床也会迅速抬高,早晚要出事,若束水,没有很好的地势借助,强行筑堤,一旦水大之时,太行山诸水汇合,必会出现崩堤。要么入南去,南方淮河更加薄弱,一旦将黄河南引,两淮之地,生灵涂炭。只有一个办法,往东去。以前朝廷有臣工提议重开黄河故道,现在黄河故道依然有水东流,不过八分的水从东北流入大海,仅剩下二分。冬季时都出了枯水。原因很简单,整个河床与周边的地势皆因积沙将其抬高。若再开故道,纵然花了许多钱帛下去,因其地势,还得会出事。因此臣想到了济水,治理之策,中游束水,下游泄水。水小时,中游水势束住,到了下游利用比较清澈的济水再次冲刷,使其河沙迅速冲向大海。水大之时,利用运河调剂分水泄洪。同时也节约了部分工程量。”

一旦通过运河调剂,北边黄河故道与南边淮河也要重新修葺,特别是淮河,会起到重要的分担作用。洪峰到来关健之时,那怕分泄了一公分的水位,河堤也就保住了。少了这一公分,河堤必将缺口。

“合河入济啊。”赵祯不由地一呆。

黄河故道与济水相隔也不过一百来里,最窄的地方仅是几十里路,一在北一在南,但就没有人想过合河入济!

然后几个脑袋再次爬到桌子上。

赵祯的头与富弼挤在一起,边上韩琦挨着,还不停地拱,每拱一次富弼脑袋就往赵祯脑袋擦一下,赵祯右边还有一个大宋,他是一个老实人,主动保持着一段距离,可距离也很小很小,庞籍直接将张昇扒开钻了进去。

陈旭与几个御史也不顾得弹劾,凑在边上也想挤进去看。

自古以来,中国几大河流,长江,黄河,郁水,郁水在南方,太远遥远,其次是淮河,然后不是到海河,海河此时仅是几条支流会合的河道,还让黄河给强霸了,成了黄河的东北流,其次就是济水。

自古以来,济水流了不知几千年几万年,黄河也治理过数次,就从来没有人想过引河入济。

其中数人,包括富弼等人,对治水还是懂一点的,没有办法的事,如今的官员是全能者,想做一个好官,什么都要会一点儿。

看着地图,然后细想着郑朗整个计划,最后富弼道:“似乎是一个妙法。”

兼顾地势,冲沙,节约了工程,虽然上治黄河两条原道,下治淮河,抛开对治理黄河有利的一面,本身治理这数条河流,也会对当地的灌溉与水利产生积极影响。

果然是一哥啊,出手非同凡响。

这就是郑朗最欣赏富弼的地方,气度越来越大,司马光与王安石有才华,可最缺少的就是富弼这个肚量。也是这个肚量,否则中书三人皆不对劲,那会吵翻了天。

指望庞籍让谁啊,更不要指望韩琦让谁了。

大家商议了许久才散。

第二天上午,郑朗于中书交完了职,等于是暂时的闲赋在家,又被黄门喊到都堂。

还有事呢,西夏使者怎么应付。

因为六名斥候的缘故,昨天郑朗说过一夜,大家也自觉地没有问,这几名斥候的事,暂时还不能对普通的御史公开的。

赵祯让他坐下问道:“郑卿,可想好了?”

“一些细节还没有想好,最好将狄青召回京城暂时叙职,我与他再商议一下。”

“要狄青吗?”

“陛下,军事方面的最好问一下狄青,治理地方他不及诸多大臣,但在军事上,又罕有大臣及他,这乃是用臣之道。”

韩琦与宋庠皆不大服气,庞籍倒是有些额许。

赵祯道:“准,这几年狄青于西北也受了苦,还受了委屈。”

“陛下,你就让他呆在西北吧,重新召回庙堂上不是优待他,是让他受罪的。”

赵祯哑然。

并且郑朗有点儿担心,狄青侥幸因为自己帮助,还活着,一旦死了,自己在军事上问谁去?杨文广与郭逵、赵珣皆有些欠缺,指望王韶,还早着呢。又道:“若狄青有事,国家等于去除一臂。”

“其他诸将呢?”

“其他诸将能做将,却不能做帅。”郑朗果断地说。

赵祯一呆,士大夫看不起武将,赵祯却不存在看得起看不起,他看重的乃是一个人才对国家的帮助。问:“可有治背疽的药方?”

“在南方时狄青就得了背疽,不过那时候并不严重,臣请了大夫替他看过,然一直没有根治。”

赵祯闻听略有些失神,韩琦很不悦,道:“西夏怎么办?”

谈正事吧,不要再谈狄青了。

“西夏啊,这次使者来不但不同意重新议和,相反地继续禁榷,断绝岁赐,我这里想出一条计策……”徐徐将心中想法说出,只是一个大约想法,细节的要等狄青来一道商议完善。

孙子兵法里特地写了一篇用间篇,可宋朝与契丹皆不大注意。相反,交趾与西夏做得好。

正是因为这个不注意,反而给了郑朗机会。

六名斥候渐渐进入西夏权利核心,若利用好,每一颗皆是一个原子弹,爆炸起来,西夏将会粉身碎骨。

但有一个问题,此时不战,必拖很久了。随着这些人越来越贵,郑朗也担心一个问题,他们联手叛宋。不联手就不敢叛宋,一旦身份暴露,不会有好下场的。

若联手否认,那怕宋朝将他们家人推到前线,他们一致不承认,说是宋朝反间西夏君臣,大事去矣。很正常的想法,若协助谅祚,以后身份必然会尊贵无比,回到宋朝,宋朝能给他们什么。况且为了掩护身份,各自在西夏成亲有妻有子。

郑朗也不想白白放过这次机会,更不想再给西夏岁赐,自己钱帛都不够用了,干嘛要给西夏人。

正好庞籍的想法,让郑朗灵机一动,于是有了这个主意。

宋庠说道:“还要打啊?”

“是打,小规模的牵制战斗,由狄青主持,伯庠,你尽管放心。”

“似乎不错。”赵祯犹豫半天说道。

以小博大嘛,赵祯喜欢。

况且他也想等着黄河治理好以后,举国没有大的弊端,以最强的姿态,一举拿下西夏。能以小博大,严重削弱对方何乐而不为?至于中间的过程有多难,能不能实现,自己不懂军事,交给两个懂军事的大臣去办就好哪。

这是一个机密。

赵祯又递过来一个札子,道:“郑卿,你看看。”

郑朗打开一看,乃是今天早上富弼、庞籍、韩琦草拟的一个扎子,第一件事就是说郑朗昨天讲的制止兼田隐田之策,与郑朗所说的差不多。以前郑朗执行过一段时间,后来没有执行了,仅是重新拾起,再者就是常态化,一年一查,并不难。第二件事讲的就是设监察监的事,也讲了对偷税商人的处罚,重者笞五十,恶劣者杖一百。

郑朗勃然大怒,道:“何处罚如此之轻?”

韩琦道:“我与醇之、彦国商议过,一旦执行徒刑,这些人非富即贵,必将天下哗然,行知,你也说过,天下务必以稳定为重,先是稳,后是治,后是改。”

似乎有道理,郑朗却反驳道:“错也,试问一旦这样处理,是仆人前去受刑,还是主人前去受刑,即便受刑,既知非富即贵,那个衙前敢真打?”

本身就是小棘条或者小竹杖,若不遇到酷吏,就是杖二百,顶多屁股打破了,人不会有事的,若衙前手松一松,那不是受刑,乃是挠痒痒。

知道韩琦与富弼不欲多事,郑朗又道:“稚圭,彦国,我先来说一说天下户等。五等以下户,自六等起,开始半饥半饱,七等八等九等几乎是赤贫,虽大治,这样的人家在我朝乃不在少数,这些户数严格来说,是要朝廷周济的。可现在呢,就连九等户也继续在纳税,有的地方未实施免役法者,六七等赤贫户甚至除纳税外,还要摊派差役。陛下,你也亲眼看到,臣带你看的那些人家仅是五六等户,都让陛下唏嘘不止,若是七八九等户,会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赵祯默然。

“然后是一等户与少数二等户,他们不是纳税,乃是赏赐,心情好了多赏赐国家一点,心情不好,便一文钱也不会赏赐给国家。臣提了这两策,不是让他们重新纳税,也不过是让他们多赏赐一点儿。”

说得有些激进,可与事实也基本相符,王安石变法,就想打击这些大户人家的,结果呢?

无论怎么做,想掏他们的钱,皆是登天万难。

郑朗继续道:“真正纳税的是什么人家,大多数势力较单薄的二等户,三等户,四等户,其实从五等户开始,即便让他们纳税又能纳多少?二三四等户才是国家征税的重心。而且从他们身上征税,国家又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想国家财政情况良好,就要保护他们的权益,他们才是国家真正的财神,维护他们,培养更多的五等户变成三四等户,国家财政才能越来越健康。臣提两策,不是为国家敛财,而是减少对他们的摊派,同时设监,监督各地官员的不顾政策强行摊派。二三四等户就会越来越多,国家才能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这个笞杖算什么?”

富弼苦着脸,问:“行知,你认为怎么去做?”

徒流刑罚必然行不通,那么除了笞杖还能怎么办?

“隐田者没地,偷税者罚财,何必笞杖?同时标明各种税务,不得让下面官吏胡乱征税。不当征的绝对不能让官吏去苛征,当征的也不能少,若想偷税,重罚之。制度才能完善,国家才能健康。”

赵祯道:“富卿,就依郑卿之策,稍后下去将札子修改一下,递上。”

富弼脸更苦了,这样一来,会得罪很多人的。

赵祯说道:“诸卿散吧,郑卿,明天继续上早朝。”

“喏。”

几个刚要散去,小黄门匆匆地捧着一本奏折进来,说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

“陛下,你看,这是韩中丞送上来的札子,后宫出了大事。”说着,小黄门直哆嗦,脸上万分地害怕。这件事若是真的,连他们这些太监都要倒大霉的。

就算是真的,怎么传到宫外去?

“什么后宫?”赵祯忽匆匆地打开奏折,看后一下子跌坐在龙椅上,捂着胸口不说话。

人人都有好奇心,包括郑朗都伸过头,向奏折上看。现在写字用毛笔写的,虽是绳头小楷,但远比钢笔字写的大。所以有的人高度近视,或者高度老花眼,照样看奏折,处理政务。

远远地就能看到奏折上的字。

事情是从十阁引起的,赵祯造子,从宫中选了十个美女做为造子对象,其中有一个美女叫刘氏,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