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氏注意到孟宜珞的神色不对,又看到对面的宜琏宜璐姐妹俩也微露尴尬,心中暗叹宜珈还是不够老练,虽然一席话将佟氏一系贬到了尘埃里去,可流弹碎片也击中了三房一脉,别忘了孟三爷也是不折不扣的庶出出身!
“老太太,宜珈年幼无知,都是我这做母亲的没教导好,什么嫡出庶出的一通胡话。在我心里大哥儿和谨哥儿、诤哥儿一样重,老四老七也都是我的女儿,我疼她们不比宜琼宜珈少!”场面话说完后,谢氏吐了一口气,随即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指着宜珈斥责道,“平时你父亲兄长教你的正经规矩你是一点儿都没学到,光记这些旁门左道了,今天要是不罚你,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翻天呢!”
说罢,谢氏对着老太太直直跪了下来,硬声求道,“老太太,宜珈翻下此等大错,不念兄弟之情、手足之义,实为不孝!求老太太家法处置,让她知错认错,永不再犯!媳妇枉为人母,教出此等不忠不义之女,实在恬为人媳,求老太太赏罪妇一直休书,发还家去。”一番话毕,谢氏对着孟老太太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随后跪在地上埋头不起。
眼见母亲跪了下来,宜琼和宜珈一骇,也跟着跪在地上左右求着老太太惩罚,宽恕谢氏。
老太太见她们母女三人轮番求饶,虽有些被逼迫之感,但面子上圆了,台阶也找到了,孟老太太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亲自扶起谢氏安慰了两句,“孩子的好坏哪由你一个人定的了,你这话莫不是也指责老太爷和二爷教女不当?”谢氏赶忙摇头否认,老太太拍了拍谢氏的手,叹了口气抚慰道,“你当媳妇这么多年,尽心尽力,恭敬孝顺,我还能不知道么?要是把你发还回去,你让我再去哪儿找这么好一个儿媳、给二爷找这么个贤惠的妻子,给孩子们找这么个慈祥的母亲回来?你这不是要了我的老命了嘛?纯娘啊……”
老太太一席话说的谢氏红了眼眶,哽咽着给老太太赔不是。
眼见安抚了谢氏,老太太心知这孙女是重罚不得,只得做做表面样子,罚了宜珈抄写《孝经》三遍,一天不许吃饭。
宜珈心里吐了吐舌头,抄书就抄书吧,上辈子古文还抄少了不成?
这件事儿看上去到此就结束了,可这产生的影响却比她想的大得多——至少今天在场的孟家姑娘们出嫁后,心底都牢牢记住了六姑娘的这番话,并背诵默写给未来夫婿知晓,姑奶奶们的女儿们也秉承了她们姨母的彪悍思想,代代相传。
而远的不说,当晚宜珈的豪言壮语就传遍了全府。孟老太爷听后认真想了想,吩咐奴才去后院传了话——第一,《孝经》抄写多加七遍,凑满十本!第二,过两天让六姑娘跟着三姑娘和五姑娘去孟家东林书院的分校——东林女院上课。前一条让宜珈泪流满面,后一条就让宜珈从地狱爬回天堂,她到上小学的年级了!
要说孟家在京城的东林书院号称小国子监,凡在孟家书院里呆过的学生十有**能中个进士,虽然中举的年龄差异颇大。虽然孟老太爷自个儿没女儿,但自从大孙女降世以来就一直筹划着办个女院来教导孟家的闺女们,多年努力下东林女院如今已小有气候,孟宜琼等第一批学生已经毕业回家等着嫁人了,老爷子规定,但凡年满十岁的世家贵女皆能入院学习,因着宜珈的特殊表现,老爷子这会儿开了后门——二奶奶,收拾包袱送宜珈上学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万历会典》是明朝的,借来用用。。。V文第一天,感谢大家支持!
六丫上学
谢氏得知宜珈要提前上学的消息后,马不停蹄的给女儿装备起来,笔是善琏湖笔,墨是屯溪徽墨,纸是泾县宣纸,砚是龙尾歙砚,文具齐全、质地精良,不过分奢华也不会让人轻易小瞧了去,课本之类的必需品更是不用说,照着五姑娘宜璐全套备齐了。
书生除了书本之外,必须装备之一还有书童一枚,谢氏本想着女儿还小,培养心腹丫鬟为时尚早,可如今被公公一句话打乱了方寸——短短十来天时间让她去哪儿找个品学兼优忠心不二又聪慧机灵的完美丫头来?忙得脚不沾地的二奶奶急得嘴角都长泡了,最后只好从她娘家带来的家生子里挑了一直在她身边服侍的二等丫鬟杭白,暂代书童一直看着宜珈。敲定人选后的二奶奶歇了口气,拿出笔在备忘录上添了一笔——大女儿及笄礼后得记得给小女儿挑丫鬟!忠心可靠的奴才要从小培养……
当事人孟宜珈抓紧最后的美好时光使劲倒腾,除了没能上树下河,花园子里竟是她揪突的花杆子。穿越女一弄就成的凤仙花指甲油怎么做来着?用来抓住男主男配胃的花瓣糕怎么搞来着?奠定创业基金骗取少女荷包的各色香水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宜珈的十万个为什么好奇精神和理工科背景培养了她动手实验的好习惯,虽然其结果往往惨不忍睹:满园光秃秃的花茎和老太太暴起的神经;一次性指甲油一罐——每次洗手附送一脸盆五颜六色的颜料水;还有致使七姑娘过敏全身长红点子的香露一瓶。最后还想出花招的宜珈被二奶奶武力镇压,得,老实预习功课去吧。
鸡飞狗跳的除了宜珈之外,还有大房的母女俩。照理说,离及笄尚有一年之久的二姑娘宜琬理应继续去东林女院读书上课,可大太太却向孟老太太打了报告,申请领着女儿去大觉寺给她死了十五年的老爹诵经超度——离孟家大爷的祭日还有整整一百来天啊!
大太太闵氏声泪俱下,又是思念亡夫一人在九泉之下无人祭奠于心不忍,又是女儿就快长大成人前去看望父亲的次数寥寥无几。孟老太太刚答应了考虑,闵氏就天天跑老太太跟前回忆丈夫,念的老太太心里也怪难受的,于是点头放行让母女俩看她儿子去了。
谢氏忙自家的事儿都忙不过来了,对大嫂去追忆先夫的举动虽然有所疑惑却也没放在心上,她怎么会想到闵氏在嫂子的教唆下已坏了心肝,打定主意跟二房作对了!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孟家正厅里照例的站着两排人。男左女右,左边是以大少爷为首的孟家孙子们,右边是以大姑娘打头的孙女们,媳妇都在后堂听孟老太太教诲,孙子辈就在正厅接受孟老太爷的荼毒。
宜珈偷偷打了个小哈欠,眼角泛着水光。一大早的把人拖起来挨训,这开学典礼也太不人性了!站宜珈旁边的六少爷闻诤看到妹子一脸睡眼惺忪的模样,又看看祖父愈加变黑的脸色,默默为妹子哀悼——校长发言你还敢不认真,等着挨批吧!
果然,孟老太爷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走神的孙女,老太爷缕了缕胡子,最后点名说道,“六丫头今儿头一天上课,放学了来祖父房里汇报功课,若实在跟不上,祖父亲自给你补习一阵儿,我们孟家可没知难而退的道理。”
嘎?这还没上课就被留校啦?宜珈瞪圆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孟闻诤强忍住了笑意,嘿,旁人是想向老爷子请教还没这机会呢,你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被重点关照的宜珈无精打采的跟着大部队走出了正厅,闻诤故意凑到她身边,挤眉弄眼的提问,“上次祖父罚你抄的十本《孝经》你可抄完了没有?”
宜珈瞥了瞥幸灾乐祸的闻诤,哀怨的回话,“没~呢~,怎么,哥哥你想帮帮你可怜的亲妹妹?”喂喂,见好就收懂不懂,再挑衅我就咬人啦!
孟闻诤抖抖耳朵,这句话我可没听见,“等你抄完了,我偷偷带你去外祖家玩儿,外祖家的藏品可真不是盖的,绝对不虚此行。”想找人一起闯祸才是真的!
能出门玩儿对常年关在宅子后院里的姑娘来说吸引力杠杠的。宜珈暂时原谅了六哥的故意挑衅,对闻诤伸出小手指:“一言为定!骗人的是小猪!”六少爷无比郁闷咬牙切齿的和亲妹子拉了勾。一旁跟着的女书童杭白已经无力吐槽了,她该不该给原主子打小报告呢?
登上马车的宜珈看到的是脸上露出冷淡神色的三姑娘宜琏和明显带着仇视的五姑娘宜璐,好吧,上次的庶出说打击到了两个堂姐。
宜珈可怜兮兮的往宜璐身边挪了挪,宜璐嫌弃的又向宜琏靠了靠,宜珈心中竖了竖手指,舔着脸又朝五姐的方向爬过去。宜璐显然生气了,朝着宜珈低声吼道,“我们这些个庶出的可不配和你这个嫡出的打交道。”
“唔,五姐姐你误会了,我当初说的真不是你,你和三姐姐可是和我一同长大的,我们仨最是亲热,我怎么敢编排你呢?”宜珈委委屈屈的往后退了退,呆呆盯着五姑娘看,一幅受伤的样子。
“哟,你可是平鎏侯谢将军的外孙女,外祖母还是清河崔家,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可不敢和你金枝玉叶的大小姐亲热!”五姑娘从牙缝里挤出来几句话,随后别过头去对宜珈不理不睬。
宜珈厥倒,谁说五姐不善诗书的?这牙尖嘴利的一般人绝对抵挡不了!小宜珈,乃忘了当初四姑娘在的时候,她俩互殴的壮观场景了嘛……
“哎呀,三姐姐、五姐姐,宜珈真的知错了,可宜珈当初真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宜珈挠了挠头,有些懊恼的说道,“实在是姨娘们老是给娘亲添恼,宜珈烦得慌,才会一时口无遮拦说了昏话,两位姐姐宰相肚里能撑船,宽恕了妹妹这次吧。再说……再说两位姐姐就不烦三叔叔新添的几个弟弟妹妹么……”最后一句宜珈声音轻的都快听不见了,像是自己不满的嘟囔声。
五姑娘耳朵颇尖,一下子就听到了这句话,额,她也挺讨厌庶出的哥哥和妹妹的。好吧,宜珈说的那通话到时候寄给老爹看看!
宜珈见宜璐有所松动,于是赶忙添柴加油使上最后一招,宜珈扑过身拉着宜琏和宜璐,“三姐、五姐,你们就原谅我把,你看,我抄书抄的手上都起茧子了,好疼的。”说着宜珈就伸出右手,摆到宜琏眼皮子底下让她看。
三姑娘和五姑娘粗粗看了眼,额,还真的有个小包鼓起来了。姐妹俩气消了,宜琏点了点宜珈的脑袋,半嗔半气地怨道,“再有下次,可不轻易饶了你。”宜珈拱进宜琏的怀里,嬉皮笑脸地保证再没下次了,宜璐见着姐姐服了软,也不好意思再生气,拍了宜珈两下意思意思。
床头吵架床位和的姐妹三人迅速和好,没两天宜璐小朋友已经带着宜珈在整个书院里撒欢了。宜珈觉得这个小学还是挺严格的,上午请了个眉毛胡子一大把的欧阳老夫子教导姑娘们一些散文名篇,顺便教些粗浅的书法绘画;下午则有个略显年轻,约莫三十多的钟先生指导女孩儿们乐理琴艺,功课不算多,适量适度。
两位夫子也很有些来历,欧阳夫子相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询后人。欧阳夫子一生忠贞廉洁,堪称一代清官,可惜清官通常下场不太好,欧阳夫子的家人在一场意外中被政治对手送上西天了。致仕后的欧阳夫子无牵无挂,被孟老太爷忽悠到书院做夫子,有考试任务的学子们没这功夫练字静心,欧阳夫子只好拿闺女们开刀了,虽然没打没骂,但冷嘲热讽那是家常便饭。要说书院里的姑娘们最怕的就是这个顽固又龟毛的欧阳夫子。
不想,宜珈来了三天,倒是和欧阳夫子互相惺惺相惜了。欧阳夫子遵从先人喜好,写的一笔好字,山水工笔也颇有造诣,可惜书院里的姑娘书法出色的本就不多,字好画还好的基本就是凤毛翎角。灰心丧气了好多日子的欧阳夫子撂挑子不干前遇到了孟宜珈,乌龟看王八对上眼了!宜珈会拿笔开始就每天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