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骄盗匪剑偌由鲜奔湟膊还唬迷诔禄⒚挥幸揽克侨フ绞ね练恕�

经过两天的徒步行军,陈华的民团到达熊耳山下。陈华安排民团住下,而且还故意将营地搞得漏洞百出,只要几百人向民团一冲,就极有可能被冲散击溃。

陈华从情报中得知,此前的新军就是这样败的。新军派到熊耳山前线的,不到一个标,实际数量只有1000人左右。新军到达后,一鼓作气,猛打猛冲,很快就土匪驱赶到了熊耳山的三个品字型主峰上,期间,算是互有损伤。但是,熊耳山土匪很快发现新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且新军晚上的戒备特别松懈,除了少数的岗哨之外,并没加派暗哨,同时营地的人进进出出,显得随意而零乱。

这一情形,很快被熊耳山的土匪侦知。熊耳山的土匪里确实有能人,这能人就是土匪二当家郑树林。郑树林现年29岁,邻县富乐县人。年轻时曾留学日本陆军指挥学校,学成后由于缺少过硬的关系,被分配到四川宾州绿营担任了一个队正,手下可以管一百多人。队正就是连长,打仗作战只有往前冲的命。在宾州期间,郑树林与当地一富商的女儿发生了恋情,两人正准备秉告双方父母,准备托人说媒时,被知府儿子横插一脚,眼看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果却是劳燕分飞,郑树林一气之下带上士兵去找知府的儿子理论,双方在宾州的长江大酒楼前大打出手,结果郑树林失手将知府儿子给打死了。

当夜,郑树林带着三名铁心士兵潜出宾州,开始忘命天涯。直到一年前潜回富乐,可是宾州知府也是很有势力的人,郑树林一潜回富乐就被官府侦知,所以郑树林只得辞别父母连夜出逃,这一逃就逃到了熊耳山上,四个人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土匪。

匪首姓胡,名叫胡刚,与他的姓氏一样,喜欢胡作非为,而且心狠手辣。但是胡刚也多少知道外面的事情,这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人水平自然有几分,所以胡刚便让郑树林坐了第二把交椅。胡刚虽然喜欢胡作非为,但对手下却是赏罚分明,一众土匪极是服气。郑树林看到这种情况,也只得暂时在山上安居。

胡刚在熊耳山已经呆了五六年了,在这五六年中,基本不骚扰地方,所以地方上还根本不知熊耳山的土匪有这么大的力量。胡刚的生财之道多是走私烟土或替人出面办事,即便抢劫,也是潜到凯江和富乐之外的地方施行。

说起来,凯江南部三个乡镇被胡刚劫掠也是一场意外。郑树林加入胡刚的队伍,是因为女人,这次胡刚带队闹事劫掠,同样也是因为女人。凯江临近熊耳山的乡镇头面人物,都知道熊耳山上盘居着一伙人,而且还认识他们的头领胡刚。但是,胡刚在凯江和富乐并没有作恶的证据,想剿则师出无名,想告同样没有理由。但是,也不知是哪根神经发了,或许是静极思动吧,这胡刚带着十多个人就来到了凯江县的双龙镇,这双龙镇镇长正在给他的父亲办六十大寿,请来了一个戏班子。胡刚也去凑了个热闹,看戏吧,反正是坝坝戏,又不需要买票的。

谁知,已经近四十岁的胡刚突然之间把戏班子的头牌给看上了。胡刚便派人带上礼物,托人说媒。但是,又有谁知道,镇长的弟弟也从成都府回来了,而且镇长的弟弟还是成都的一个军官,其职务也说不大,就新军17镇朱庆澜手下的一个营正。戏班子在台上的演出,镇长的弟弟也突然看上了那个头牌。在胡刚派人说媒时,那镇长的弟弟迅速派人将头牌藏了起来。

当胡刚得知他看上的人被人藏起来后,胡刚怒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这么多年来,还没有谁不给自己面子,你一个小小的双龙镇,竟然不买我的账,哼!

胡刚一怒之下,派出十多个手下开始在满镇子寻找头牌花魁,最后竟然被手下给找着了。可是,那镇长的弟弟也不是吃素的,双方一言不合,就干起来了。可惜镇长老父亲的六十大寿给这些家伙演成了一个全武行。

双方干架的结果,是胡刚折了三个人,胡刚本人也被砍了一刀。当然,对方也没得到好去,同样死了两个人。由于双方都是有背景的人,这事并没有引起官方的注意。很多人以为这事就这样平息了,两个有实力的人争抢女人,最后是镇长的弟弟道高一筹,取得了最后胜利。

就在曲终人散众人都以为没事之时,胡刚带着五百余人如风般卷过双龙镇,横山镇和尚文镇,其中双龙镇的镇长全家被灭,在老百姓眼中,这也算是报应了。

PS:终于回家了。看到作品信息中新的数据,千殇向支持本书的朋友们鞠躬了!

第056章 见血

对于劫掠双龙镇,郑树林是支持的。既然已经落草,原来那些框框自然不再适合,但是,对于杀害双龙镇镇长家以外的人员,却大大地超过了郑树林的意料。郑树林知道,胡刚这样胡作非为最终可能会害了熊耳山上的这数百名兄弟。

果然,官军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上千人,而熊耳山上的人连老弱算在一起,也不过600余人,能上阵的只有500人的样子。用500乌合之众去对付1000名官军?用脚趾头去想也知道最终的结果。

胡刚也知道自己惹下了弥天大祸,呈一时之快,却换来数百兄弟的灭顶之灾。所以,在官军还未到达熊耳山时,胡刚就跑到郑树林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道,“兄弟,这次你一定要救救我老胡,救救熊耳山的数百个兄弟,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啊……”

郑树林虽然对胡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看法,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也不可能束手就擒。但是,熊耳山人的战斗力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要论单打独斗,其中也不乏几十条好汉,可是,熊耳山人面对的是新军的大炮、排枪,即便熊耳山有近百支老掉牙的枪也不抵事。

“大当家的,不是我不帮你,而是你也知道,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里有想法但却没办法。我的意见,则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对于想在官军围剿中突围出去,或者说取得胜利,郑树林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官军一围上来后,熊耳山的人是节节败退,直到最后退守三座主峰,郑树林都没获得任何反击的机会。好在熊耳山的地形决定了官军的大炮无法展开,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但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官军在进攻一阵无果之后,竟然在主峰下分两处搭建起了营地,看那样子是想将熊耳山的人困死在山上。通过差不多一天多的观察,郑树林发现,白天基本上没法下手,但如果官军在晚上的表现也如白天一样懒散的话,那绝对是一个机会。但郑树林并没有冲动,而是派了几名高手连夜下山近距离观察官军动向。直到得到最切实可行的情报,郑树林才将其想法向胡刚作了汇报。

“老郑,有把握?”胡刚像是绝境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兴奋地问道。

“应该说有一半的把握,另一半则需要兄弟们浴血奋战了,如果大家齐心协力,不怕死伤,是可以成功的。”郑树林想了想如此说道。

“好,老郑,包括我在内,这山上的人全部交给你了!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狗日的官府,这次真是欺人太甚!”

也许是生死关头让这些土匪爆发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也许是上天有意帮助郑树林。是日晚间的夜袭,竟然让他们摸到了官军的营内时,官军才有所发觉,一方是有备而来,一方是仓促应战,其结局自然是熊耳山土匪大获全胜,自身伤亡仅50余人,而官军被杀死杀伤竟然高达500余人,一次夜袭,就解决了一半官军。

本来,按胡刚的想法是一鼓作气将另一座军营也打下来,但是郑树林及时制止了胡刚的行为。夜袭夜袭,只有出奇不意才能取胜,差不多在营地闹腾了一个时辰,再不走的话敌人的增援就可能上来了,哪里还有机会去袭敌?

事实再次证明了郑树林的英明,当他们刚刚撤离敌营,官军的增援部队就扑了上来。

经此一役,郑树林彻底奠定了他在熊耳山上的地位,胡刚碍于面子想把大当家的位置让出来,但郑树林坚决不干,最后,胡刚决定全熊耳山的人拜郑树林为军师。

军师,军之师,与部队的参谋长完全不同。参谋长只是助手和参谋的身份,而军师却拥有决定权和否决权,即便大当家也得听军师的。就像当年的诸葛孔明,刘备处处都要让其三分。

熊耳山上虽然只是盘据着一股土匪,但土匪同样有自己的眼线和情报系统,凯江县成立了一个民团,据说是朝廷下的官文,而团长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等等情报,熊耳山的人都是知道的。他们也知道,这支民团与其他民团有些不同,但再不同又怎么样,官军都羽刹而归,凯江民团更是不在话下。何况,现在的熊耳山已经是兵强马壮了,虽然只有不到500人的战斗力,可却是人手一枪,而子弹人平至少有50发,熊耳山会怕一个小小的民团吗?

虽然说熊耳山人都不把民团的战斗力看在眼里,但郑树林却不那么认为,既然凯江民团敢接招,说不定还真有点什么本事。所以,凯江民团一到熊耳山下,郑树林就开始认真地观察起来。

很快,郑树林就看出这个凯江民团比官军还不如,一座营地建得漏洞百出。郑树林相信,熊耳山凭借优良的武器和高昂的士气,只要一个冲锋就可将民团缴械。但是,郑树林依然很谨慎,并没有贸然出手。

但是,陈华却不想等。第二天吃过早饭,他开始命令民团向山上进攻,民团的士兵还是达到了人手一枪的,而且排级指挥员还配有短枪,但是陈华并没有给民团配备机枪。不配机枪的目的自然是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至于配上一支长枪,则非常正常,因为陈华就可以生产步枪嘛。

凯江民团在成立时,陈华完全按照与朝廷的约定,编制定在500人以内,民团直属部队警卫排、辎重排,外加三个作战连,每个连一个直属警卫班,四个作战排共133人,全团共计470人。

第一波次进攻由一连进行,指挥员就由一连长邓虎担任。邓虎是台江县游仙村的人,也即在老马山剿匪之后加入特战队的老人。虽然邓虎在特战队中的个人技战术居于中游,但这种战斗指挥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教官,这仗咋个打啊!”特战队第一批老人,不喜欢称陈华为团长,而是喜欢称陈华为教官,以示他们这批老人与陈华的关系更加亲近。

“你们平时怎么练的,现在就怎么打。”陈华目的就是想看看自己的这些手下,到底有多少斤两。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陈华有意识地想让士兵见见血。民团成立了医务部,从德国来的一名西医艾德森已经被陈华聘为了医务部部长,虽然现在医务部只有一名西医,三名中医和五名护士,但简单的战场救护却难不倒他们。

陈华深知,战场是最好的教官,只有在战场上见了血,部队才会真正成熟。在见血之前,一切都是浮云。

进攻开始了!

PS:千殇说话算数,从今天起,连续8天每天三更,这是第一更。请朋友们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千殇在此拜托各位了。本书虽然还是“专属作品”,但并不影响千殇认真写作哈……

第057章 熊耳山攻防战

邓虎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看到士兵们胡乱地放枪,邓虎突然明白教官的意思,所以立即大吼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