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华。

同一天,成都的《华夏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川滇黔战役:独立军捍卫四川利益取得重大胜利》。该通讯以纪实的手法,将川南匪患,李古剿匪,放匪逃生、滇黔造谣造势,进而出兵攻打四川,以及独立军如何应对,全歼来敌的事情,依时间顺序,原原本本地摆了出来。

同时,在头版下半部分,还登出了一篇通讯:《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光复以来唐继尧集团和刘显世集团的罪恶事实揭秘》,文章罗列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包括图片,讲这两个集团不顾两省人民死活,只顾个人生活骄奢淫逸,在政治上排除异己,唯我独尊,实行独裁;在经济上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民众生活水深火热;在军事上穷兵黩武,实行军阀统治,把士兵当好炮灰,充当其实现个人野心之工具!

这篇通讯,材料丰富,事实典型,根本不容辩驳,不知情的人很难想像,一个记者何以得知这么多机密之事。当然,只有陈华知道,这篇文章是怎么来的。里面的材料,qǐsǔü百分之九十九都来自于猫头鹰,至于百分之一,则是记者的妙笔生花加天才想象了。

前世的陈华,生活在网络时代,太知道舆论的重要性了。而情报机构,平时搜集到的东西,除了作决策分析外,把一些适合公布的东西报道出来,其威力不亚于一支军队,其效果不亚于一场胜利。

如果说上海的报道出来后,市民说什么的都有,那么,《华夏日报》的报道,在成都掀起的则是一边倒的叫好声!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打着旗帜,喊着口号,支持华夏民族独立军的“正义之战”,坚决保卫四川独立以来取得的胜利果实。

成都的市民,工厂的工人,包括工厂主,都是陈华新政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这种新政能够保持下去,所以,一听说滇黔两省的军队进攻四川被独立军打得落花流水时,更是欢欣鼓舞。其他地方的工厂主,听到这个消息,有的买上几头肥猪和几车粮食,让工人送到当地独立军军营慰问;有的直接送上大洋,以此“劳军”。

……#……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西南战役的结果传到北京,让袁世凯实实在在地吃了一惊。也许,唐继尧会败,刘显世也会败,袁世凯都有心理准备;但是,败得如此彻底,唐继尧在两万人的保护下都成了俘虏,真是让人无语。云南三万人全军覆灭,贵州一万三千余人全军覆灭,而四川方面只出去了三万人,竟然只用了一天多时间就分出了胜负。

胜者,胜得极其干脆;败者,败得极其彻底!胜者,由此可以据三省之地,败者,不但丢失了两省的家当,还失去了两省的机会。

袁世凯不甘心,这可是他运筹帷幄多久,最后才想好的计策。除掉陈华,是袁世凯的既定政策,南方的孙文不可怕,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助力,但这陈华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迟早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是也。

此时,在养心殿内坐卧不安的袁世凯,正在等着他的几员大将,商量对付四川的对策,袁世凯一边等一边发誓,再也不能像从前,小看陈华了。

PS:好消息是收藏1000了,与别的书相比,华时代确实成绩惨淡。昨夜,千殇的思想斗争异常激烈,如果转站很快就会有收益,但起点至少有数千人次给本书投了票,1000人收藏了本书,10万以上人次点击,而且,千殇相信,这些书字还在增长,增长!所以,千殇决定,继续坚持“三不原则”:不转站、不断更、不太监!一定要把这本书写完,努力写好,让支持本书的朋友不失望……

第165章 四川的实力(求推荐收藏)

广州。中华民国革命军大本营。自南北大战之后,这个“大本营”的势力虽然受到削弱,但却更具“大本营”的味道,因为革命尚未成功,仍团结在“大本营”周围的同志们自然成了革命的“中坚”。

南北大战后,南方的革命军领导人对战争失败作了深刻检讨,孙文利用自己的海外人脉,又开始大肆在南洋华侨中“化缘”,以提高革命军的装备水平,同时继续招兵买马。到1912年底,广东又恢复到3个师的水平,福建的兵力也达到了2个师。

“西南战役”消息一传到广州,孙文、黄兴、胡汉民、宋教仁、汪精卫等便聚到一起,紧急商讨对策。

“总统,旧军阀没有打倒,一个新军阀又出现了。”会上,宋教仁有些忧心仲仲地说道,宋教仁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即将被武士英枪杀在上海,但愿这一世,他能逃脱那个宿命。

“遁初,不能那样说。最近,我们有些同志从四川回来,他们带回来的观感可与你说的有所不同。”知道孙文不会赞同这个观点,黄兴便出来圆场。

“哦,他们看见了什么,或听见了什么?”宋教仁有些兴趣。

“他们当然看见了陈华军事力量的强大。但是,他们也看到了四川经济的发展,成都、重庆、绵州等地,都在大量建设工厂,成嘉公路已经通车,成渝公路据说已经通车,而且是中华第一条全部用洋灰铺设的公路,此外,四川还有数十条公路也正在修建,也许,再过几年,四川将不会受制于交通限制;四川民生也搞得不错,至少有近一千万人直接从经济发展中受惠,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几乎让全川百姓的收入都有所增加;

四川的教育发展势头也非常良好,原来,四川只有一所华西大学,陈华当政后,立即兴建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和重庆大学等四所大学,听说,每所大学至少可以容纳5000名学生;至于各行署、各县兴建的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就业培训学校、职工夜校等,则更多了。我们的同志感觉到,陈华是在想方设法搞教育,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我这里有一组详细数据,是我的助手分析出来的。1911年之前,四川有规模以上工商企业278家,其中约40%是陈华的华夏实业集团的;经过两年的发展,四川的规模以上工商企业总数已经达到1736家,四川的钢产量1912年底有望达到12万吨,生铁产量20万吨,煤500万吨,其财政收入将达到2200万元,年产客货汽车8000余辆,出口各类工业产品2300万美元……”孙文拿着一张纸念道。

“啊……”众人吸了一口冷气。这些数据所代表的实力,他们比谁都清楚。

“什么叫规模以上企业啊?”汪精卫有点不明白。

“按四川的统计口径,投资20000元以上的企业,才算得上规模以上企业。”孙文补充道。

“四川的财政收入,并不包括陈华的华夏实业集团和在上海的华夏(国际)贸易公司的利润,如果把这二者加上去,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孙文再补充一句。

“华夏贸易也是陈华的?”宋教仁的下巴差不多都要惊得掉下来了。

因为他知道,华夏贸易公司,目前绝对是中华第一大公司,甚至可以与列强的一流大公司相抗衡,他们除了在上海拥有一个庞大的基地外,在南京、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都拥有庞大的基地,手上据有近千项各类专利,其全部收入如果用来养军队的话,至少可以养活20个师的军队。

“我们有些党员,已经脱党加入华夏民族独立党了!”黄兴说道。

“这怎么行?这些叛徒,必须开除!”汪精卫急了。

“季新,我与克强两人的意思是,还是不处理这些人为好,他们投奔陈华,总比投身袁世凯要好得多。另外,我在想,我们国民党是不是可以考虑与陈华他们的华夏民族复兴党合作?”孙文召集这个会议,最后这一句话才是主题。

“合作,先生,怎么能这么想?”汪精卫心里一沉:难道,孙文认为国民党不行了?可是,这个党才改组几个月呢。

这次国民党改组,比历史上还要彻底一些。因为南方战败,一些动摇分子被分化出去,反而让国民党更具战斗力。但是,由于孙本人性格局限性,国民党想要成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可走。

“季新(汪精卫的字)啊,最近,我在研究陈华的那个华夏民族复兴党,包括复兴党的党章、纲领、组织原则、党员条件及权利与义务等,我觉得,我们的党应该向复兴党学习啊。”孙文有感而发。

“哦,请先生指教。”汪精卫对复兴党虽然不以为然,便孙文既然有发现,听听也好。

“譬如他们的纲领,实现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提法就比较好,容易被各阶层人士所理解和接受;譬如他们为实现这个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真正是神来之笔。譬如唤醒民众,我们党也有一些手法,也有党员在做这个工作,但是,其效果根本没有四川好,他们把唤醒民众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首先让民众从陈华的新政中获得好处,看到希望,这们,复兴党的主张自然就有民众拥护,所以,他们唤醒民众可以说是事半功倍。而我们的工作刚好相反,是事倍功半……”

“嗯,陈华确实有钱,在华夏,也只有他可以这样做。”汪精卫评点了一句,而胡汉民、黄兴、宋教仁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汪精卫的观点。

“不。这并不是钱的问题。我从他们的一些文章中发现,他们讲的民族复兴,非常具体,那就是包含民众的复兴,全民共同复兴。而四川的事情,民众由此的参与度也变得非常高,我很佩服他们的政策,那就是以民为本,民众的利益几乎左右着四川的施政方针。他们的土地政策就是证明。”

说到土地政策,众人一下子就沉默了。孙文等国民党高级领导,也曾在党员讨论会上谈到过四川的这种“土地政策”,但是,几乎绝大多数党员都反对在广东也搞这种土地政策,除了涉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外,他们担心地主们会强力反弹。

“革命是要流血的。虽然我们也流过血,但是,像陈华这样,为了民众的利益敢于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背上‘陈屠户’恶名,确实值得钦佩。”孙文这句话说完,神情甚是落寞。

曾几何时,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同盟会前仆后继,作出了无数牺牲;可当满清没了,似乎革命的激情和牺牲精神也没了。一些人开始享受高官厚禄的感觉,一些人沦为了北洋军阀的爪牙……

不只是袁世凯和孙文的人在研究四川和陈华,就是远在东北的张作霖也在研究四川和陈华。

历史上,张作霖在1912年被袁世凯凯任命为第27师中将师长,这一世,袁世凯在东北驻有曹锟的“国防军”第一军共三个师,并不多四万人,袁在东北的实力似乎比过去更加强大,但是,东北毕竟太大了,而且受日俄两国的夹击,所以,张作霖依然被袁世凯的中华民国任命为国防军第一军的中将师长,只不过不是正规的一、二、三师师长,而是国防军“东北独立师”的师长,其人马多来自张作霖此前的旧部。

虽然没成为主力师的师长,但张作霖并不气馁,“东北独立师”这个牌号甚至比第一军某师的牌号还好用,“独立”两字是很适合做文章的。所以,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发展,张作霖的“东北独立师”不但齐装满员近二万人(二旅六团甲种师),还控制着奉天、新民等地的警察事务,由于他在袁世凯面前表现得非常听话,同时又树立了“能者多劳”的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