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时代-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国璋把基本的意思说了,剩下的自然由袁大总统自己去思考了,国防军的战略力量总共才21个师,而且第六军和第七军的六个师战斗力根本无法和前五个军的战斗力相比,难道,我们和陈华来个同归于尽?

“芝泉,你又是什么理由?”袁世凯一个一个地点将。

“大总统,我昨日在看中华地图,看着看着,我就在想,大总统占据着中原大片江山,而孙龟缩在南方一隅,陈华又居西南,这很像三国时候的魏、吴、蜀呢。而且,这大总统就相当于曹魏,比曹魏更强大;这孙文相当于孙吴,但比三国时的孙吴要弱得多;这陈华虽然气势汹汹,也不过是蜀汉而已,蜀汉有刘、关、张、赵、黄五虎将,哪一个不是当世名将,但最终这一统天下的,却是曹魏。”段祺瑞说完,有些得意地看着袁世凯。这番话,他可是思考良久才想出来的。

“说得好,芝泉说得好。”在场的人,除了袁世凯笑迷迷的外,其他人都出言赞美道。这不但是说袁大总统必将统一中华,而且还会像曹家一样,弄个皇帝当当。

待众人表现完毕,袁世凯又说道,“芝泉耍了个滑头,这打还是不打,你并没说明相应的理由。”

“我主张暂时不打,理由就是我刚才说的三国。当蜀、吴都没有魏国的威胁时,他们会干嘛?呵呵……”段祺瑞是越来越得意,这可是临场发挥的了。

“芝泉,你是说他们之间有可能会打起来?”袁世凯有顿悟的感觉。

“大总统,这我可说不准,不过,这陈华对外的第一仗却是云、贵,虽然这云、贵是中央的地盘,但它们不是在南方吗?他们离孙的地盘更近呢。”段祺瑞似乎沉迷在三国里爬不出来了,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就是说的段祺瑞现在的这种情形。

果然,他最后的分析并未博得众人的喝彩。历史,早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利益,也不完全就是地盘或人口。

“仲珊,大将里可只剩你一个了!”袁世凯看着曹锟,等他表态。

“大总统,我也主张暂时不打。其理由,一,我们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要打,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二,国防军现在的国防任务压力也很大,东北、北面、西北都是我们在扛着,要抽调15-20个师的部队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我想唐总理他们还有反对用兵的理由。”曹锟这家伙也算急中生智,把唐绍仪等人拉出来挡驾。

唐绍义知道自己不表态已经不行了,心里组织了一番措辞后,才说道:“大总统,及各位。我们政府各部总长这两天也在议论西南之事。综合起来的意思是,第一,目前政府财力并不足以支持一场大战,特别是与西南的大战;第二,各国态度目前十分暧昧,如要动兵,最好取得各国谅解;三,我军分驻各地,想要将部队调到一起至少需要两个月,到时形势也许发生了变化;四,冬季用兵,对于士兵、民众均是一个考验。所以,政府的意见是最好不用兵,即便要用兵也推辞到春天之后更好。”

唐绍仪之后,陆征祥、赵秉钧、周学熙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不用兵或暂不用兵的理由。看来,这仗是暂时打不起来了,但打不起来并不等于就什么事也不干。袁世凯很快就想好了对策,当然,这些对策也有类似于杨度这样的人的智慧的凝聚。

“好。各位的意见已经表达完了,我说说我的想法,如果大家没有意见,明天就在总统办公会上决定吧。”

“首先是各部防区调整。第一,仲珊的第一军自命令下达之日起从东北调到湖南、江西,并主持两省政务;第二,姜桂题第六军随命令下达之日起接替东北吉、黑两省及内蒙防备;第三,升‘东北独立师’师长张作霖为奉天省长兼独立师师长,负责奉天防务;第四,第六军原陕甘宁防备由聘卿接手。”

“其次是扩军。第一,每个军新增1个炮兵师,其费用由中央政府和各军长各出一半;第二,陕西、山西、河南、黑龙江、吉林四省增编1个独立师;第三,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各增编2个独立师,并在省会城市增编1-2个警备旅;第四,成立首都警备区,原警卫师扩编为三个师,即警备一师,警备二师,警备三师。”

袁世凯这个建议一出,众将军纷纷叫好,突然增加了19个师,12个警备旅,有些人又要升官了,而自己又可以肥一肥了。

“再次是对川对策。第一,即日起加强上海、南京、九江、汉口、安庆、宜昌港口督查,对来自四川的货物加征20%的口岸税;第二,在宜昌江面设流动查税点,凡运往四川的货物一律征收货物价值20%的过境税;第三,凡四川在中央政府辖区内的办事处,必须加强人员、事项、物资的专项检查,以防不法分子趁机破坏全国的大好局面;第四,由外交总长陆征祥负责,给各国驻华公使馆致函,要求他们驻各地领事馆除商务、人员往来外,不得与各地方政府洽谈除上述两个问题之外的其他任何问题,中华,只有中华民国政府才是惟一合法政府,各地方政府必须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第五,中央控制的媒体要有计划地批驳四川地方政府的军阀本质,要呼吁四川及西南人民敢于起来反抗暴政;第六,凡四川地方政府官员在中央政府其他省份的直系亲属等,必须加强管理……”

“第四项是关于财政和税收。由于中央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决定从春节后开始增税:第一,各地盐税新增20%,其新增部分全部收归中央;第二,各地田亩税,旱地每年每亩增加5分,水田每年每亩增加1角,其增加部分全部收归中央;每三,全国新增国防税,每人每年5分,其收入由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分成,中央政府占六成,省政府占4成;第五,凡在中华境内销售之商货,一律按其价值征收2%的所得税;第六,凡从事姻脂行业之妇女,每人每月征收1元的营业税,其中中央政府收五成,其他则由各地自行分配;第七,凡买卖田地者,每亩交契税1元,由卖方和买方各交一半;第八,凡买卖房物等不动产者,按成交额的20%征收交易税,由卖方负责缴纳……”

“大总统,好啊,好啊,这下子不愁军饷了!”几个将军齐声赞道。

只有财政总长周学熙面露忧虑,真不知这些个政策一旦公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周学熙乃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其产业涉及到多个方面,为北中国实业界的代表人物,与南方的实业界代表人物张謇并称为“北周南张”。作为搞实业,搞经济的专家,周学熙自然知道袁大总统这是在“竭泽而渔”,但他却不能出言反对,也知道反对不了。

其实,周学熙对四川实业的发展不但颇有研究,还颇为眼热。他知道,他虽然有“北周南张”之誉,但“北周南张”加起来,也不如“川陈”。

四川的陈华,早就组建了一个实业帝国加商业王国,产品广泛分布在军工、机械、化工、食品、电器、日用百货等十数个方面,上千种商品,而且每一种产品的品质都非常优良,高于列强的同类产品。

周学熙担心,袁大总统针对四川的招数,极有可能激起四川的强力反弹,说不定会引来全国大战。

周学熙知道,袁世凯属羊,这属羊的人,逼急了就不只是吃草,也是要吃人的。

袁世凯并不知道周学熙在担心他,而是沉浸在自己刚才的“一揽子计划”里,他觉得,这样对付陈华不外两个结果,一是陈华爆起反击;二是陈华逆来顺受。

前者,是袁世凯希望的,众人表示不对四川用兵,他也觉得用兵不好,但是,不对四川主动用兵,不表示四川爆起时还不能用兵吧?所以,他将曹锟调到了湖南和江西,湖北有冯国璋,湖南有曹锟,再加上安徽方向的段祺瑞随时可以上溯长江进行支援,三个军9个师总兵力达15万(后来有所增加,主要是加强了重火力)人,看你陈华能够出动多少人。

如果是后者,袁世凯就有点瞧不起陈华了,那么重的税,经济、政治、人身、舆论立体围剿都还受得了,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危害呢?

所以,就是袁大总统自己,也不相信陈华会选择“逆来顺受”的。

PS:鞠躬感谢“小小1”朋友给本书的评价票。今天的票票增长得同样很快,看来,千殇的人品还是不错嘀……意Y的,别见怪……码字去也。

第168章 陈华忍了(寻求支持)

西元1913年1月8日。由华夏民族独立军第三师朱山、李彬部主力组成的“云南纵队”和由第五师蒋朝阳、周树勋部组成的“贵州纵队”按华军司令部命令,开始向各自的目标地挺进。

歼灭唐继尧的“云南纵队”,并没有走唐继尧准备走的路线,而是由土城转道四川古蔺,进行补给,然后沿五莲山脉,过威信、昭通、会泽,直插云南省会昆明。

沿途,云南各地方保安团、警备团等要么望风而逃,要么献城投降,绝对没有任何人敢于阻挡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原留守昆明的滇军第三师顾品珍部本想抵挡一阵,但在昆明各界人士的“劝告”下,带着一师人马先退到玉溪,然后又退到个旧,最后向东一直逃到靠近广西的富宁。

前去“劝告”的人士,有些人是担心昆明遭到战火的毁灭,显然,这个担心是很正确的,如果顾品珍不溜,昆明绝对要遭到重炮轰击;另一些人则是一心“向北”的人士,包括原来与蔡锷关系很不错的人士。蔡锷,作为一个军事大家,其眼界和胸怀非一般人可比,在去北京之前,甚至四川还未起事之前,他就在研究陈华研究四川,因为那个时候四川就能够生产与进口毛瑟质量完全一样的步枪。所以,蔡锷经常说到要向四川学习,以发展云南经济,以改善云南民生。既然大都督都这样说,下面自然有人信了,有人信了还有人去四川看了,这一信一看的结果是,四川显得是比蔡大都督说得还好。

他们中的很多人,过去都知道赵尔丰,都知道朱庆澜,甚至有些人还与二位比较熟,到了四川觉得身份够的,自然提出要见见二位。

云南的这些人,原以为二个不过是陈华的“傀儡”,但是,见面一谈才知,省长赵尔丰的权力大得很,四川的什么事情他都可以做主,前提是他的主张有利民生,有利发展;朱庆澜的权力同样很大,在分管的领域里就他说了算。而陈华这个才十八岁的都督,也非常平易近人,按赵而丰的说法,“他是我们的晚辈,他自然要尊敬我们了;但正因为他是我们的晚辈,所以,在他前进的路上我们也要帮帮他。”

日,这谁跟谁呢,都搞成一家人了!去见过赵尔丰和朱庆澜的人都十分感动。一些曾经的立宪派人,与蒲殿俊、罗纶的关系不错,原以为这两人可能只是挂个名吧,哪知,别人同样是红光满面,精神得很。譬如罗纶,四川财政厅长,那是绝对的实权,只要计划好了的,都督绝不乱加干涉,四川发展没钱用了,只要罗纶说一声,都督立即就从他的华夏实业公司划一笔过来,当然算四川政府借他私人的。财政厅长只要不愁钱,那绝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财政厅长了。

蒲殿俊作为排名第一的副省长,主要分管工商和建设,这些事是四川当前的头等大事。陈华曾在都督府办公会议上说,“每建成一个工厂,就意味着又有几十几百人能领到工资,意味着又有几百几千人不在要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