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六十七章 没有这个人,怎么能行

所谓“千灯之会”就是用一千盏灯具照亮聚会的场所,诸将夜饮通宵达旦。

春秋时不提倡夜饮,师旷曾因此责骂过晋悼公,但现在赵武做为大战的胜利者,再加上侯晋的捕鲸活动使得蜡的价格直线下降,并成为一种普通日用品,因而赵武也就无所顾忌了。现在举行夜宴,想必师旷即使复生,也无可指责。

夜宴所用的灯都是准备运往楚国,并销售给楚国贵族的奢侈品。社会阶层板结的另一种特征就是:平民穷死,他们把所有的一切奉献给贵人,而贵人即使在国破家亡之际,也不忘穷奢极欲地追求奢侈品。这场战争带给晋国的另一个收获是:楚人已彻底畏惧晋人,连带着,贵族们对晋人的生活方式也充满叹服,凡是晋国的奢侈品,甭问价钱,楚国贵族就一个字:买!

这些销往楚国的灯都是采用与“随侯珠”小相同的玻璃工艺,制成的“浑浊玻璃”油灯,这种玻璃不透明,用在灯火上,反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磨砂玻璃的感觉。而这种玻璃工艺,原本是用来假冒玉器的,所以满地的灯火,给人的感觉就是满地都是宝玉研磨的琉璃灯。当然,春秋时,玻璃比玉还贵。

举办夜宴的地点是智盈新建的高台。智盈从小在赵氏长大,智氏与赵氏关系亲密,因为智娇娇的存在,智盈学了不少赵氏独有的知识,其中也包括赵氏独特的石梁建筑技巧(水泥混凝土建筑),他修建的这座高台充分采用了从赵氏学来的技巧:先借助一座不高的土丘,削平土丘四周,而后依靠土丘的地势砌石为高台。

赵氏建筑的特点是实用,每一项建筑都有自己的现实用途。这座高台也一样,它既是智氏的屯兵军营,也就是“武城。”同时还是烽火台、哨塔,用于登高睹望,警戒南方的楚国。

武城最高处,也就是赵武举行夜宴的亭子的顶部,是烽火台的烽坯。亭子周围、圆形环绕亭子的空心护栏内,隐藏了灌满油脂的环行沟,以及巧妙设置的通风口、燃火口。点燃上面的烽火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即使下雨天,也可以轻易用一支火把,点燃环形栏杆内的油脂。而后,空心栏杆内的油脂通过几处特定的燃火孔喷射,形成了类似的火炬的效果。而沟渠内部涂抹的陶土,在燃烧产生的高温下,已经形成一种陶瓷结构,以确保油脂常年储存也不外渗。

月明星稀,二月的春秋天气下,气候和煦而凉爽。环绕高台的灯火一一点燃,整个土丘仿佛一只燃烧的火把,可以在百里之外一目了然。百里之外,守军早已经知道,这火把是为了欢迎得胜而归的元帅,所以他们没有用烽火响应,但也星星点点的点起了几盏灯,用灯语传出信号:欢迎回家。

高台之上,火把闪烁的光芒令整个宴会的场所亮如白昼……但这还不够,高台的地面上,上千只准备销往楚王的玻璃盏齐齐点燃了灯中的油蜡,它们散布在地面上,在这暗沉沉的夜色里,让从没见过遍地星海的春秋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置身于其中,仿佛天上的银河坠入人间,而参加宴会的人,就是身在银河里徜翔。

星星点点的银河中,吴国国君余昧敬献的吴国歌女,以及俘虏的楚国歌男(干戈舞舞男)、被俘的陈国、蔡国歌女穿梭于灯海寥落之中,或舞或歌,为在场的得胜之士祝祷。半醉半醒之间,征战两年的武士们随着歌女的拍节,拍打着膝盖醉醺醺的应和。这一刻,天上人间,分不清人在梦中,还是半梦半醒。

赵武望着歌唱的楚国、陈国、蔡国舞女舞男,低声嘟囔了一句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季礼在这里,大概要说这句话了,但他不知道,国事的强盛与音乐无关,真的与音乐无关。”

此时,随行的联军统帅只剩下郑国的大夫良霄了。赵武下一步要去郑国,良霄不得不随从。他听懂了赵武后半句话,但却不愿评论,只是故作惊诧的说;“常听说赵氏奢侈豪富,但万万没想到,竟然奢侈豪富到了这种地步,随便拿出一千件用“随侯珠”材料制作的灯盏,遍布在地上任人践踏,如此举行“千灯之会”未免奢华的没谱了。”

所谓“随侯珠”是一种钙镁玻璃,这种玻璃显得有点浑浊,像宝玉一样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状态。由于赵氏的玻璃提纯工艺还不成熟,所以地下的灯盏各种颜色都有:含铁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黄色,含铜矿杂质的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绿色,铜铁杂质都含的呈现出蓝色,也有部分呈现出红色……这些五颜六色的灯散落在地上,是一条七彩的河流。

赵武听到了良霄的感慨,转过头去回答良霄:“你记得齐桓公与管仲的对答吗?”

良霄知道赵武询问的是哪段话。齐狂公与管仲彼此之间的对答多了,管仲执政九十年,每天和齐桓公说不少话,但只有一段话被齐国太郑重其事的记录在《史书》书里,并常常被后来的管仲学理论继承者引用。那段话恰好符合现在的情景。

当时,齐恒公有点扭捏的问管仲:“我喜欢奢华的生活,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这种习惯对国家有没有妨碍?”管仲的回答是:“没有妨碍,只要你得到这一切,花的都是自己的钱,不仅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够使经济昌盛。”

春秋早期的管仲当然说不出什么“消费刺激就业率、增加税收”的话,但他话的意思大约是这样的。只要你的东西都是花钱买到的,怎么会对国家有害呐?咱齐国人不仇富,爱过什么样的生活纯属个人爱好。大肆消费对国家经济没有妨碍,反而能刺激经济繁荣。

纵观管仲一生,经常挥舞经济大棒的管仲时刻在纵容着齐桓公的享受,他还充分的利用齐桓公的爱好来操纵各国时尚,以此对各国进行经济掠夺。例如:他对鲁国、对楚国、对中山国进行的经济打击计划,无不利用了国君的爱好做掩护。

管仲如此操作的时候,整个世界还没有经济学概念。但管仲之后,地球社会依然延续着管仲在春秋时代总结出来的规律:凡是强国,必定像海绵吸水一样吸纳着周围国家的财富,消耗着远比周围国家多得多的资源。比如现代美国,它们就消费着全球70%的消费品,所以它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而世界其它强国,其国力的强弱,也是按照消费榜上的排名而依次排列的。

国家强大,是源于强大的消费能力。这一朴素的经济学概念贯穿了整个地球的文明史,而管仲是人类当中最早发现这一规律的。当初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整个世界围着齐国转,齐国也是整个中原最大的消费者。管仲就是利用齐国庞大的消费能力,从而制定出针对敌国的经济打击计划。而后晋国称霸了,只是晋国人学了管仲的治国理论,还没来得及把管仲的经济手段学全。现在,赵武来为晋国补上这一段缺失。

其实,也不能怪良霄难以理解赵氏的奢华。其实,管仲之后,整个中国再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管仲的消费观念。后来的历代治国者所提倡的都是节俭观念,所以节俭思想隐隐的把持了其后的中国文化。也因此,许多王朝的灭亡都被简单的归之为国君骄奢淫欲,消耗了民间财富,以至于使国家走向灭亡。

这些人都忽略了齐桓公的消费与后代国君消费之间的制度差别,而其差别就在管仲所说的那个词:花自己的钱买东西,对国家无害。不花自己的钱,只是对平民的不断掠夺,或者技巧高一点,比如视庶民为奴隶,不断哄骗庶民无私奉献,以便贵族无偿索取,来实现自己的享受欲望,这样的统治者越是追求享受,国家灭亡的越快。

赵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眼前的一切陈列物,虽然都奢华无比,但都是赵武自己掏腰包买下来的。当然,其中很多东西都是他家生产的,他掏钱采购这些货物,是想卖给楚国贵族,赚点零花钱,然后武装好自己的军队,更方便的欺负楚人。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技术井喷式爆发的时代,许多新技术连现代人见了都感到惊诧。处身于这个时代中,赵武依据科技发展的方向,稍稍给予工匠们一点指导,使得赵氏的科技发展更加迅猛,目前已经远远的把同时代的人抛在脑后。而这点指导说起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规定了新的度量衡,要求所有的生产严格按照新度量衡进行精确的数字化生产。

玻璃的发展得益于这种制度。按现行观念,玻璃属于化工业,几种不同物资混合在一起烧制,需要精确控制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才能烧出合格的玻璃。以前古人度量衡并不精确,所采用的矿物质成分纯度各不相同,所以偶尔烧制出“随侯珠”来,连古人自己都不清楚成功的原因,于是迷信的古人就将成功归之于神灵的偏爱。但有了精确度量就不一样了,如果再加一点精细的提纯手法,那么,五千年前两伊两河流域的玻璃工艺,便“传入”了春秋时期的中国。

随着工艺水平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像随侯珠这样昂贵的稀世珍宝,必将成为烂大街一样的廉价货物,就如同现在蜡的廉价化一样。后者,随着捕鲸技术的发展,原先需要足够的领地,才能采集到足够的蜂巢、搜集到足够的蜡,现在这一切都无用了,只要购买一条小小船,雇用几个熟练的捕鲸水手,到大海里捕捞一条鲸鱼,其体内蕴含的蜡,已经相当于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十数年的产量。而且,这一切无需动用太多的人手,漫山遍野的长时间去搜寻蜂巢。

座上的赵武嘴角含着笑,欣赏着春秋人脸上的震惊与迷醉的表情,他无法告诉春秋人,眼前这一切所谓的奢华,在现代人看来全是廉价货。眼前满地的灯盏,以及这次千灯之会所消耗的蜡也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微不足道。这一刻,他心中有一种现代人的骄傲:我无须知道历史发展的方向,我只需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已经足够了,我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现在,拥有了权位的我,也站在整个世界食物链的顶端。

灿烂的星河之下,地面上流淌着另一条星河。天上地下,一片星火当中,歌女们轻声唱了起来,唱的当然都是一些祝祷词。吴语阮浓,楚语婉转如黄莺,陈国、蔡国的语言鼻音很重,像是低声呻吟。

四国歌伎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莺歌燕舞中,赵武慢慢的回答良霄的疑问,他重复着晏婴当初的语言:“封建制和奴隶制的区别就在于此:封建制下,人人有权力,人人的权力神圣都不可侵犯,其中包括财产权。所以封建制下,庶民的草屋,风可以进,雨可以进,王不能进。在这种情况下,领主的一切享受都是要付费的,连周天王也不例外,所以,他才被债主逼的进入“躲债台”。

而奴隶制下,上位者的享受就与封建领主完全不同了。奴隶制下,天下人都是我的奴隶,天下的产业都是我产业的利息,我可以随意剥夺别人的一切,无需任何理由。多哟,任何享受我都无需付费,君王的享受自然建立在对他人的剥夺与侵占之上,所以,君王越是穷奢极欲,对国家越有害。

现在我是前者,这一切享受都是我凭本事挣来的,是我用钱买来的。我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交纳了交易税,所以我买得越多,君上收到的税越多,商人们卖的货越多越想扩大生产,于是,庶民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