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话太宗-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世宗见状更是豪气大发,突然率领五十名御前近卫跃上一线,亲自向刘崇发起了冲锋!

这确实太出人意料了,刘大爷吓得半死,急忙召回前线的张元徽才勉强抵住这次亡命猛攻。但本已占据绝对优势的左翼也失去了最佳战机,赵匡胤重整周军右翼发起反击,阵斩张元徽。而周军的预备队河阳节度使刘词终于率军赶到并立即投入战斗,北汉军的骑兵优势已经挥发,这时就该周军发挥人数优势了,北汉军全线溃败。遗憾的是后周本来在刘崇的退路设有埋伏,但伏兵听信了樊爱能败兵的谣言而撤走,不然极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直接翦灭北汉!

高平之战后周世宗赏罚分明,重奖赵匡胤、张永德等将,并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处斩,一时军纪肃然,周世宗乘胜进围太原。此时北汉已被打残,辽不得不派出大批援军救命。本来周军士气旺盛,又将仓促来援的辽军击败,结果先锋官史彦超兴奋过头,追杀辽军败兵时冲得太猛,冲进了人堆,被砍了,辽军趁机反败为胜。这事确实有点奇特,也不好明确责任人,周军诸将议论纷纷,人心涣散,最后无奈只好解除太原之围,撤军南返。

尽管周世宗没能一举翦灭北汉,但在即位之初顶住了北汉和辽的联合攻势,避免了辽再次入主中原。上一次辽太宗灭后晋入主中原却又被赶走,有很大的偶然性,再来一次难道还会犯同样错误?如果被高度文明而非野蛮部落的辽入主中原,汉文明可能会从此失去生存空间,真正终结。所以,高平之战对历史走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被后人严重低估了。不可否认,周世宗获胜也有很大运气成分,但他的英勇奋战无疑是保卫家园的首要因素,所以说周世宗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毫不为过!

不过有人当了大英雄,也有人颜面尽失,这人就是老油条冯道。史称老油条“历事八姓,身为宰辅,不闻献替,唯谏世宗亲征一事”。意思是他一共在八姓老板手下打过工(说实话我只数出来他事奉过七个政权,而且其中有大量同姓的),身为宰辅,但连政权更迭这样的事都不过问,一辈子就直谏了一次——就是反对周世宗亲征——结果人家没听他的就打赢了,简直一个耳光打在老脸上,皱纹都全部打平了。最悲剧的是周世宗凯旋不久,七十二岁的老油条油尽灯枯,一命归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数十年,临死前自己讨了这么个耳光,说来也是晚“节”不保。

度过了这场重大危机,接下来就该认真思考如何长治久安,怎么在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重整纷繁复杂的武人江湖?办法有且仅有一个:构建科学的公共管理尤其是军事指挥体系。

周世宗反思中唐以来乱世的特征,首先是藩镇拥兵自重。这个问题历代都在尽力解决,用某些手段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控制作用,但最终又以新的形式成为祸害。比如节度使这个制度就是魏晋时代用于控制武将军权的手段,到中唐又成为新的诸侯割据形式。汉晋以门阀出任太尉,总揽军务,这很容易失控。隋唐遂废除太尉实职,以尚书兵部代管兵权,但这个文职机构掌控力度太弱,导致战斗力流于藩镇。于是周世宗重新设计中央和地方军队编制,重构指挥体系。周世宗首先改组殿前司作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掌控全国禁军。禁军本是皇帝御前禁卫,但周世宗将所有作战部队都归为禁军,借高平之战要求各镇选派精锐补充到禁军,地方只留下厢军负责日常防务并协助后勤工程,退化成辅兵。这样周世宗就将军队的实战能力都集中到了朝廷直接控制的殿前司这个指挥终端,达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

殿前司下设许多军、营、卫,由武将任指挥使或都指挥使,殿前司总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侯各一员,也由武将担任,但朝廷另派朝官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作为代表朝廷掌管殿前司的最高长官。如果非要和现代军制作个比较,殿前都点检相当于中央军委主席,殿前都指挥使则相当于三军总司令,殿前都虞侯相当于总参谋长。

周世宗对文官系统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除通过正常科举选拔大批人才进入官员队伍,还为在职官员开设专场考试,让他们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篇,畅所欲言,既征求意见又察举人才。前一篇相当于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者考研政治,也算是君臣谈心,大家敞开心扉,不要老是疑神疑鬼,确定一个集中精力干事业的姿态。后一篇则相当于申论或者业务课,考察具体业务能力。其中,比部郎中(刑部内设的一个司长)王朴的作文深得赏识,得以脱颖而出。

王朴提出:研究后晋、后唐失政的原因,重点就是离心离德,藩镇在地方上形成了独立,必须加强中央集权,才能保持国家统一。而就具体战略,应该“从易者始,先南后北”。江南的南唐经济发达,可以先攻取它相对容易的淮北并经常骚扰,削弱它的实力,之后再整体攻取。之后广西、广东都会归附,再四面围攻川陕,这时契丹占据的幽燕也会自动回归。唯有并州(北汉)是必死之寇,可留待最后集中力量攻灭。

王朴因此策论脱颖而出,成为周世宗的股肱之臣,在他的辅弼下,周世宗设定规划,大举改革,国力蒸蒸日上。他们的改革包括重建组织机构、改革法律、劝课农桑等,大致和历代励精图治的君王差不多,但有一条比较特殊,那就是废佛。

中国从未进入过宗教社会,没有形成官方宗教信仰体系,政府力量也绝少直接介入宗教事务,因此诸子百家得以长期在这片乐土上自由生存。但这种局面有赖于一个开放、包容的政权维系,否则其中一个宗教过于强势,就会挤压其他流派的生存空间,继而凭借其强大的社会势力反渗到政权体系中,其他民族多数都是这样发展,所以往往形成单一宗教垄断。而中国遇到五胡乱华和五代十国这样的大乱世,政府力量急剧削弱,失去了平衡各宗各派的实力,长期的乱世更促使缺乏人身依附关系的中国民众到寺庙寻求庇护,佛道等诸多宗教则会趁机出现富营养化。

中国政府本不干涉信仰自由,但宗教势力过大一则威胁政权,二则挤占社会财富,盛世或许尚可容忍,乱世则必须压制。然而寺庙往往也会形成隐藏的领主体系,力量之强未必亚于朝中权臣或藩镇军阀,如果当政者没有特别稳固的权势和莫大的勇气,必不敢轻易挑战。整个五代,为夺权保命弑父弑君者大有人在,但为促进生产力而向宗教势力宣战的只有周世宗一人。

周世宗在五代后期即位,民生凋敝,寺庙却香火鼎盛,占有了不少田地,很多人又为避赋役而出家,挤占了本就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更要命的是佛寺喜欢铸造巨大的铜像,在金属货币时代造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周世宗拆毁数千家寺庙,勒令数十万僧众还俗,并制定了严格的政府审批出家制度,严禁私自出家。很多电视剧中某人为情所困,于是斩断三千烦恼丝,从此青灯古佛长伴一生。其实中国的和尚、尼姑都是政府核定了编制的,哪有想出家就出家的道理,不比考公务员容易啊!更重要的是周世宗熔毁了许多佛像,用于铸钱。很多人批评他不近人情,尤其是熔毁佛像是对神佛不敬。周世宗笑着说:“我听说佛祖有过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善举,连真身都可以用来救人以急,何况这区区铜像呢?”说实话,这似乎有点哲理,或许是佛法的一层极高境界。不过后世佛教界似乎并不认同,将周世宗和唐武宗(李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废佛的行为并称为“三武一宗法难”。甚至还提出,这四位君主都是大有可为却英年早逝,正是因为对神佛不敬而受天殛。

然而“三武一宗”实是伟大而勇敢的政治家!这不是指他们信不信佛、怕不怕神佛会对他们加以报复之类的虚诞之说,而是他们为了天下的治平,勇于面对宗教这股强大的社会势力。这可比那些好大喜功,轻易动用国力挑开边衅的战争狂人伟大、勇敢得多!

在顺利推行诸多改革措施后,周世宗踌躇满志地对王朴说:“我还要再当三十年皇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后周一边巩固国力,一边按“从易者始,先南后北”的战略逐步收服各方割据势力。由于战略规划得当,再加上张永德、赵匡胤等战将措施得力,实施非常顺利。周世宗三征南唐,攻取了南唐在长江以北的国土以及长江沿线的许多战略据点,形成了南唐龟缩于江南、被动挨打的战略态势。

遗憾的是,在接连的胜利中,周世宗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符皇后、王朴却相继病逝,这对身体素质本就不佳的周世宗打击极大,也陷入了重病。不过疾病并不能阻止这位神武雄略的帝王一统天下的雄心,周世宗抱病亲率大军指向当年被石敬瑭出卖的幽云十六州。乍一看,辽很强大,而且在北方,这么早就对其动手似乎不符合王朴的规划。但事实上幽云十六州在中唐就已经严重胡化,唐朝放弃古长城东段,在今河北雄县—霸县一线修建瓦桥、益津、岐沟三关,将中原王朝的东北战略防御线南移了一部分。而幽云十六州中的瀛、莫、易三州的十个县却在三关以南,这相对并不难攻取,周世宗亲征仅四十二天便攻克瓦桥、益津二关,为中原王朝夺回了对垒契丹的战略桥头堡。周世宗还将二关改名为雄州、霸州,大有为君的雄霸之气显露天遗!

按常规思维,后周应继续进发,夺回幽云十六州,但众将另有看法。关南十县相对容易,可越过三关深入契丹全面开战就不那么好办了,还是应该按王朴的策略,留待日后考虑。这可把周世宗气得不轻,皇帝战意正浓,你们却畏缩不前,劝我退兵?但众将都很清楚,现在远远不是和辽全面开战的时候,任随周世宗怎么坚持,死活无人同意继续进军。周世宗抛下一句气话:“你们都不去,好,我一个人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一个人带兵去还是像孤胆英雄那样真的一个人去呢?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病情已经走到终点,必须回京安排后事了。

后事就有点麻烦了,周世宗前三个儿子都在乾祐之变中被汉隐帝所杀,剩下最大的郭宗训才七岁,也没什么近支弟侄。但周太祖通过生前的合理安排让他顺利继位,他相信只要安排得当,也能顺利传位给幼子。

首先是政府长官,当时王朴已卒,没有一个执牛耳的文官,这也未必是坏事。周世宗依周太祖模式,任范质、王溥为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为同平章事,并列宰相,并召三人恳谈,托孤于几位老臣。三把老骨头也都非常感激陛下的信任,立誓要力保后周江山。更敏感的是军权,当时军权最大的两个人是张永德、李重进,而这两人当初都和周世宗竞争过帝位,虽然落败而且很服周世宗,但周世宗死后还能不能服他七岁的小儿子就很难说了。据说围绕这两人还进行了很多密谋暗算,有史料称周世宗在文书中发现一根木条,上书“点检作天子”。时任殿前都点检正是张永德,这便是他要篡位的谶语。此事不太靠谱,而且就算属实,也显然是别人污蔑他的拙劣伎俩,必然骗不到周世宗,但毕竟也给周世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