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三桂发迹史-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队伍前面发出一阵求救之声。吴三桂抬头一看,只见自己队伍中的几个兵卒因为中箭而栽入了峡谷之中,久久没有听到落地之声,只有兵卒凄厉的叫声在山谷之中回荡着,令人毛骨悚然!吴三桂仔细搜索峡谷四周,却不见箭发何处。
  吴三桂心里便焦虑起来:看来我低估了李定国!可我们的队伍如何过去呢?若要硬冲,只能徒损兵力!想到此处,吴三桂急令:队伍停止前进!然后依次向后撤出峡谷。
  原来,李定国看准这是由四川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李定国虽然见此处是天然关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但他还是派得力之将刘正国、杨武驻守在此!在李定国看来,其余清兵不足忧虑,只有吴三桂令人胆寒。自己虽未与之交战,但从李自成败于他手便知他是自己的对头!所以,李定国虽对其他清兵疏于防患,却在此处进行了一番精心布置。
  队伍受阻,无法南进,吴三桂心中焦急,又召集众将商量。
  胡守亮说:“此关地势险峻,易守不易攻,所以,我认为只宜巧取,不宜硬攻!”
  吴三桂说:“我在明处,彼在暗处,彼能射我之头颅,我却不知其箭发何处!如何巧取!”
  胡守亮说:“我有一计,不知行与不行!”
  吴三桂说:“你且先说来听听!”
  胡守亮说:“明兵是躲藏在树林之中,我们只要放火烧之,立刻便将其裸露于外,我军然后攻之。”
  方献廷说:“此计不行!一是因为我军也驻扎在其中,若烧山,我军亦无藏身之处;二是此山庞大,山深林密,若烧之,时日太久,而我军又不能耽搁太久!”
  吴三桂自言自语地说:“进攻不行,烧山也不行,如何过关?”之后,他突然问:“能否用炮火袭击?”
  方献廷想了想说:“用炮火攻击,亦非上策!”
  吴三桂问:“为何?”
  方献廷说:“此谷狭窄,若用炮火攻击,恐引起山崩,山石滚落下来,我军亦无处躲避。”
  吴三桂说:“若让我军步兵攀上山顶,还会被山石所伤么?”
  方献廷说:“即便让步兵爬上山巅,也是不行的!”
  吴三桂问:“为何?”
  方献廷说:“如果战马受惊,我军会不战自乱!”
  吴三桂说:“若让战马绕到山麓之后呢?”
  方献廷想了想说:“果然是好计!”
  于是,吴三桂命令战马绕到山麓之后,步兵爬到山巅,然后让炮兵猛烈轰击峡谷。
  躲藏在树木山洞之中的明兵,在炮火的攻击之下,惊慌失措,纷纷从隐蔽之处逃出来,或投降吴三桂,或被杀死。
  吴三桂攻下石壶关之后,便又率兵继续南进,一举攻下遵义、开州两城。
  李定国得知吴三桂突破天险石壶关,并攻下遵义、开州等城,心中大惊,急令回师贵州。
  而此时,从湖南而进的罗托已经攻陷贵阳,驻守城中。
  李定国得知贵阳被陷,无处安身,心里更是惊慌失措,与众将商量应付之策。部分将领认为此时罗托虽攻陷贵阳,但其仍是孤军之势,若集中力量攻之,罗托即会溃败,贵阳也可失而复得。而另一部分将领却认为:罗托虽处孤军之势,但吴三桂却已攻克遵义、开州,正奔贵阳而来,我军若是贸然进攻,必处于吴三桂与罗托的夹击之下,那时我军必败。
  李定国见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一时难以决断,仔细思索之后,觉得在盘江一带部署防线截断清兵的会合为好。
  在此时,还有卓布泰率领的东路军也从都匀、宁远进入贵州。
  清朝的三路大军已齐入贵州,准备围击李定国。
  令信郡王多尼感到不安的是李国翰还师遵义之后不久便死了。
  虽然清军取得节节胜利,但多尼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二、吴三桂与罗托等人在杨老堡商议分道进兵
  李国翰死后,吴三桂心中的顾忌便没有了。朝廷派李国翰与吴三桂在一起,名为协助他,其实是牵制。
  李国翰死后,其队伍自然归到吴三桂名下,吴三桂的实力又得到大大加强。
  这时,吴三桂突然接信郡王多尼之信,要他火速赶到平越杨老堡去。吴三桂立刻意识到这是商量如何进攻李定国之事。吴三桂认为在此情况之下,最重要是保存实力,避免损耗。然而,如何才能保存实力?吴三桂却不得而知。他召集方献廷、胡守亮等人来商量。
  吴三桂对方献廷和胡守亮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胡守亮沉思片刻,便说:“若寻求自保之策,必须搞清楚明主力是如何分布的。”
  吴三桂说:“据报,李定国所率主力驻扎在罗平,其他几人动向不明。”
  胡守亮说:“知此一点足够矣!”
  方献廷说:“胡兄怎能如此说话?”
  胡守亮说:“明军之中,数李定国足计多谋,如今又统领着主力,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与之冲突!”
  吴三桂点头说:“胡兄言之有理!”
  方献廷却说:“虽然有理,却并不一定准确!”
  吴三桂问:“那是为何?”
  方献廷说:“因为其他之人并非像胡兄所说那样不足忧虑。像刘文秀、白文选等人,我们也必须慎重对待。只不过没必要像对待李定国那样对待这些人罢了。”
  吴三桂点点头说:“我觉得尽量避开这些人为妙,等他们之间相战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吴三桂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说:“只是不知如何避开他们?”
  胡守亮说:“这个容易!我们只要避免与他们正面交锋即可!”
  吴三桂心中有了主意,随即向杨老堡奔来。
  吴三桂到达杨老堡时,多尼、罗托等人早已在等待着他。
  杨老堡是个只有数百人的小城堡,房舍大多傍山而筑,层层叠叠,非常壮观。房舍的墙壁都是青石头砌成,由于山里常年细雨绵绵,空气湿润,墙壁之上大多长出潮湿的青苔,让人一望之下,能产生世事沧桑之感。
  吴三桂走进一幢低矮的民房,只见众人已在等他。吴三桂向众人行了行礼,然后坐到空位上。
  多尼是统领,见众人到齐,便说:“现在,我们三路军马都会师于贵州,今日请众将来,其目的就是商量如何分兵进击明军。请大家畅所欲言吧!”
  吴三桂会心一笑,然后静观他人动态。
  罗托说:“明军之主力驻扎在罗平,由李定国统领,须由一毫无损伤之军与其周旋,方可有取胜把握!”罗托之所以特别指出毫无损伤,是暗指让卓布泰出战李定国。还有一层意思是告诉多尼,自己在攻克贵阳之时已损兵折将。
  吴三桂自然知其用意。因为要论损失,他们的损失谁也没有自己那么大,罗托此语,自然想保护他自己,然而连同吴三桂也一起保护了。所以,他心里暗暗感谢罗托了。
  卓布泰没有想到罗托会开头便将难啃的骨头踢给自己,他反感地说:“我认为,与李定国作战,须要由一精通战术之人与他周旋才可能取胜,因为李定国以勇猛善战著称!”
  吴三桂感到此语对己不利,赶快说:“我以为与李定国作战,战术固然重要,但必须要有实力。像我的队伍进攻石壶关之时遭受极大的损失,后又连续攻下遵义、开州,兵卒们早已疲倦,哪里还有精力再打硬仗?”
  卓布泰历来就看不惯吴三桂的奸猾,一听他之言,便知是冲着自己来的,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我军刚进贵州,与明军几乎没交过锋!虽说兵卒精力充沛,以逸待劳,但毕竟没有实践经验。对这一带的地势也不熟,这仗如何打?”
  吴三桂见卓布泰竟然公开挤对自己,便也不再顾忌,直截了当地说:“卓布泰将军既然不知打仗,为何还要食皇上俸禄?”
  卓布泰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多尼见如此,立刻说:“众人不必争执!谁都说得有道理,不过,事实摆在这里;仗却不可能不打!我看这样吧,谁也别闲着。”
  吴三桂见多尼如此说,立刻接口说:“若如此,我率军从遵义出发攻下天生桥,抄袭大西军的后路!”
  多尼说:“好!”
  罗托不言不语。
  多尼说:“我看卓布泰将军率兵进攻罗平吧。”说到这里,多尼歇息一下,然后说:“我与罗托率兵进攻曲靖。曲靖是白文选驻守,白文选也是大西军的名将啊!”
  卓布泰见事已如此,心里骂道:好个奸猾之徒!然而他表面上不敢有丝毫表露只能答应了。
  于是,北路由吴三桂率军从遵义出发,进攻天生桥,然后再抄大西军后路。
  中路由多尼统兵直趋水西,进攻曲靖。
  南路由卓布泰率军进攻罗平的李定国。
  吴三桂回去之后,将军事计划告诉众将军,众将军认为吴三桂此举甚高,既可立功,又不需折损。
  吴三桂回来后,并不急于出兵。杨剩骸安皇撬当笊袼倜矗课颐俏尾辉绯霰俊�
  吴三桂说:“若要取胜,自然是兵贵神速,若要保住实力,还是晚些出发的好!”
  过了几天,吴三桂才率兵从遵义出发。天生桥虽然也是重要关隘之一,但李定国并没有派重兵把守,因此,吴三桂并没有什么损耗,便将天生桥攻下了。
  吴三桂过了天生桥,本准备继续北上,突然听到报告,说白文选的部队据守在七星关。吴三桂立即下令改道,绕出乌撒土司境,向沾益进发。吴三桂绕道的目的是避免与白文选的部队相遇。因为如果与白文选的部队相遇的话,难免又有场大战!
  多尼率兵进攻曲靖时,也没有花多大力气,便将白文选打得大败。因为主要兵力都由李定国统领,白文选手中兵力不足。
  唯有卓布泰率领的南路军与李定国作战非常艰难。
  李定国在战前,已于罗炎、凉水井一路伏兵设防,陈兵数十万,本来便打算与清兵决一死战的。
  李定国为表死志,将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接到大营之中。许多将领为其所感,也将家属接入军营之中,表示誓与清兵作战到底。
  卓布泰所率清兵,多数是满兵,历来以剽悍著称,但他们进攻之初,便遇到了李定国的队伍的强烈抵抗,士兵的手便软下来了,心也怯了。
  连攻数日,没有进展,卓布泰焦急起来,他命令士兵拼死进攻,但进攻的士兵纷纷倒在李定国军阵前。卓布泰再怎么命令,也无人贸然进攻。
  卓布泰此时此际,仿佛听到了吴三桂的讥笑之声:“卓布泰将军既然不知打仗,为何还要食皇上俸禄?”卓布泰再也不顾后果,挥起大刀,便将身边一畏缩不前的兵士杀死,然后喊道:“若有畏缩不前者,格杀勿论!不怕死的跟我来!”
  卓布泰奋起神威,向大西军冲了过去。
  大西军从未见过如此剽悍的清兵,因此吓得转身便逃,大西军全线崩溃,大营陷落。李定国的妻子亲属,以及其他将领的妻子亲属都倒在血泊之中。
  李定国看了看倒在血泊之中的家人最后一眼,然后率领残兵败将逃向昆明。
  三、永历帝问计于小太监
  一六五九年一月五日,李定国率领残兵败将退回昆明。
  李定国到了昆明,便直奔皇宫!
  永历帝听说李定国败回昆明,便慌慌张张来接见他,急得连鞋也没穿上。
  永历帝一见李定国那副蓬头垢面,满脸血污,衣服不整的样子,吓得愣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