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成炽默默算了算,道:“按照保守估计,每调至少可以增产两成到三成以上,也就是说,一亩的产量至少可以提高到一千两百斤左右。”

这个数字,足以令在场的所有人咋舌。

郑观应惊叹道:“这稻子要是推广开来,那岂不是要改‘湖广熟、天下足’为‘湖广熟、世界足’了不成!”

曾纪泽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遂令农业部对杂交水稻再做进一步的试验,时机一旦成熟,便先在江苏推广,进而向全国推广。

欣喜的马成炽想起了什么,忙道:“皇上,这杂交水稻的名字怪不听的,百姓们都吉利,请皇上给赐个吉祥的名吧。”

曾纪泽沉思了片刻,道:“这水稻在国家兴隆,天下太平之时而生,就叫它‘隆平稻’吧。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大动脉

在大明这趟变革的列车开始加速运行时,在大明的岛国日本却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

1853年,美国海军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在武力的胁迫下,次年,日本被迫与美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另外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日本从此被迫开国,接踵而来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同时,日本封建阵营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在此口号下,他们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抵御外侮的斗争,进而发展为武装倒幕。

在英法列强的幕后支持下,倒幕派与幕府间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在1866年的第二次长州蕃战争中,幕府军遭到惨败,形势开始向倒幕派有利的方向发展。

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继位,旋即下达讨幕密,双方同年1月在京都附近展开激烈的战斗,德川庆喜败走江户。天皇军遂大举东征,兵临江户,德川幕府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历史上,明治政将在这一年完成日本事实与形式上的统一,重夺大权,并于次年颁布山寨版的《五条誓约》,拉开传说中的“明治维新”大幕。

这一场政治革命,无论对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受到影最大的自然就是中国自己。

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国力迅速上,仅仅在维新的六年之后,日本即开始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1874年出兵侵略台湾、1875年装入侵朝鲜、1879年并吞琉球……至80年代末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乃至其后的甲午战争,获得空前的成功。

日本实乃中国近代以来外地根源。

当然。曾纪泽已经改变了历史。他当然会允许这样地悲剧发生。

他不会坐看日本维新成功国力剧增。然后双方来一场决战。再以胜利者地姿态。逼迫日本割地赔款。这除了能获得灭红警电脑人地快感之外实是很愚蠢地作法。

与其放任敌人崛起。倒不如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早在一年之前。曾纪泽就派使者前往日本。秘密地与幕府首领德川庆喜进行谈判。表示大明愿出兵帮助幕府扫灭倒幕派为交换条件。大明将仿照美国日本签订一个《明日亲善条约》。

当时地幕府实力仍然强大。德川庆喜自以为有法国人地支持平定倒派幕那帮子泥腿子。

但日本乃弹丸小国,当时的列强也没怎么把它当回事国人所谓的支持,无非是走私点军火,派军官帮他们训练下军队,仅此而已。

何况,倒幕派后面也有英国人的支持,且受到全国大部分中下层人士的拥护,所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幕府军一败再败,德川庆喜只能龟缩回江户,巴巴的等着讨幕的大军前来抄他的老窝。

这个时候,大明本着友好的态度,旧事重提,德川庆喜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与大明合作,于是,双方经过短暂的谈判,以最快的速度在江户签订了《明日亲善条约》。

1868年5月中旬,一支由五千人明军组成的“志愿军”,在打着商船旗号的北海舰队护送下,由海参崴起航,几天之后登陆日本江户。

明军正规军的参战,彻底改变了日本内战双方的实力对比,这支武装着最先进枪炮,经过西式训练和明俄战争锤炼的军队,战斗力岂是日本这些还在用旧式火枪作战的泥腿子们可比的。

更何况,倒幕派总兵力也不过一万七千人,明军与幕府军总合起来也有一万三千多人,在兵力上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倒幕军的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果不其然,5月十七日的江户东郊大战中,连战连捷的倒幕军突然遭遇到明军,只片刻之间,他们便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和诡异的作战方式给打蒙了。

二十分钟后,倒幕军全线溃退,明军在幕府军的配合下全线出击,倒幕军大败而归,死伤达一万之众。

江户大战之后,幕府重振声势,德川庆喜在明军的协助下,转守为攻,相继夺回了数座重镇,并在7月初,开始向天皇所在的京都采取战略包围。

对日本的干涉只是曾纪泽对外扩张的一个小小试探,只要打断了日本维新的脚步,使这个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处在幕府的腐朽统治之下,以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崛起时么,这个小小的岛国便不会对大明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在出兵日本的同时,曾纪泽的关注的重点首先还是国内的发展。

68年7月,经皇帝批准,国务院正式成立一个新的部属,名为“铁路规划部”,宣告曾纪泽大建铁路的决心。

伴随着铁路规划部的成立,一系列促进铁路发展的法案也相继出台,国家彻底放开修建铁路的限制,允许私人投资铁路,采用“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方式构建国家铁路体系。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全国各地许多的富豪商人们都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或独自出资,或联合集资,大大小小的铁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尤以沿海沿江等省的商人们最为积极。

不久之后,铁路划局公布了国家鼓励建造的几条主干线。

正在建设中的京沪线,即北京,南及上海,途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等地。

京武线,起于京,终于武昌,途经安庆、九江等长江中下游城市。

同武线、起于大同,终于武昌,途经原、郑州等地。

沪广线,起于上海,终广州,途经杭州、金华、温州、福州、厦门、头等东南沿海城市。

京广线,起于南京,终于广州,经芜湖、安庆、九江等长江下游城市,再经南昌、株洲等市。

京海线、起于北京,终于海参崴、途经锦、沈阳,哈尔尔滨等地。

全国的铁路规划,大体上在南方是以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建立起南北、东西、沿海相贯穿的三角形主干铁路线。

而在北方,则以北京作为铁路枢纽,重点着眼于加强对东北的控制。中部则以武昌为枢纽,以加强北方与南方,以及中东部的连接。

至于西部等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复杂,对铁路修建的难度要求很高,故暂时未能纳入第一期的铁路网构建中。

这几条大的主干铁路建设工程,政府将对中标的公司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对于沿途所经过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政府将无偿的转让。需要征用的土地,政府将补贴所支出的征地补偿金。

同时,国家将发行铁路债,以国家的名义做担保,筹集公共资金,对于资金不足的公司,适情况给予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政府投资,但在铁路建成之后,铁路公司仍将拥有铁路的所有权,政府的投资将以股份的形式,返还给债拥有者,使之可以从铁路公司的盈利中得到分红。

在公布建设主干线路的同时,铁道规划部也表明,凡私人的铁路公司,无论想在任何一地修建铁路,国家都将在给予宽松的审批,这使得更多的小规模公司参与到二三线城市的支线铁路建设中来。

而那些愿意在规划部倡导的线路上投资的公司,政府还将给予更多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帮助。

经过多年开化教育,尤其是以报纸的宣传之下,大明的子民们眼界已比几年之前有了飞跃,稍有点见识的人便知道,修铁路将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铁路计划一出,民间投资的热情是空前的高涨。

但各家铁路公司不缺修铁路的资金,缺的却是修铁路的技术与人才,尽管在修建京沪线的这两年间培养了不少本人才,但要进行如此规模宏大的铁路网建设,光凭这些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在这个时候,大明只有将目光投向国外。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各铁路公司都开始向全世界招标,邀请外国的工程队参与进来。

大明要修铁路的消息传出,欧美国家都想从中获利,他们曾数度请求与明方组成合资公司,共同修建铁路,并参与到建成后的运营管理中来,但却被曾纪泽坚决的拒绝了。

作为国家的将来的生命大动脉,曾纪泽是绝不会允许外国人掌握控制权的,所以他宁肯大明自己勒紧腰带凑钱修,也不稀罕国外的资本。

不过,外国人投资不允许,参与修建却是大大的欢迎,其中巨大的利益,诱使许多国家的铁路工程公司前来竞标。

英国人对大明政府施加了不少压力,而为了感谢当初明俄战争时英国人的支持,曾纪泽只好将三分之一以上的项目招标份额给了英商。剩下的则为美、德瓜分,而为了报复法国人对台湾的支持,法商连一点残渣都没有分到。

1869年初,继京沪铁路之后,沪广线动工,2月,京海线动工,大明铁路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升级

~年的2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月份,这一个月将是大明的一个分水岭。

2月9日这天,曾纪泽在长江舰队的护送下,前往湖北大冶矿务局考察。

八年之前,在曾纪泽的组织下,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的金属矿山在大冶投入生产,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这座最早的矿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身的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

矿务局下设一座大冶有色冶炼厂、铜录山露天矿两个主要企业,年产铜2000~:左右,占大明现在的铜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天下午,曾纪泽的御船抵达大冶码头,接着便乘坐专为运输铜产品而修建的短程铁路抵达铜录山矿,在对企业的主管们进行了短暂的慰问之后,便直接前往了露天矿坑。

在那里,将要进一次不同寻常的现场试验,这也是曾纪泽专此番前来视察的主要目的。

露天坑的东面边坡上,十个工人正在一名外国人的指挥下,紧张而麻利的装填炮孔,二十分钟之后,装填结束,工人撤离。

“走吧,过去看。”

曾纪泽在企主管和亲兵们的陪同保护下,前往了最近的避炮点,在那里,曾纪泽又一次见到了那名外国主持实验的外国人。

“诺贝尔先生,我们又见了。”曾纪泽微笑着说道。

眼前地这个外国人是大名鼎鼎地炸药之王阿尔费雷德恩哈德诺贝尔。

采矿业所用地药。本世纪初还一直是采用传统地黑色火药。这种火药虽然稳定。但缺陷却是爆炸力较弱。生产效率低。

随着工业革命地完成。西方国家对矿石地需求量剧增。采矿业急需一种新型地高爆力炸药来代替黑火药。

而这小子在1862年之时。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