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唐群英-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四章 七绝魔咒

次日天明,李俶醒来,很快想起昨夜发生的事,正要找人商议。

刘德顺前来禀报:“郡王,裴判官和安都督来了。”郭旰知道事关重大,连夜派人通知安重璋和裴遵庆。

王府内厅,李俶见到安重璋和裴遵庆,思考再三,欲言又止。

裴遵庆:“郡王无需多言,昨夜之事我等已经知晓。”

安重璋:“以西域邪术胁迫郡王就范,幕后之人真是阴险歹毒。”

裴遵庆:“郡王可以先假意答应交出西海郡,稳住对手再图对策。”

李俶:“不行,不管真意假意,俶不能为了保全自己,拿大唐的领土做交换筹码。”

刘德顺在旁劝道:“郡王,土地没了可以再夺回来,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就无法挽回了。”

“乌鸦嘴,你想咒郡王死啊!”郭旰当即给了刘德顺一巴掌。

刘德顺握着脸说:“奴家冤枉,奴家只是实话实说。”

众人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正在沉默中,贺拔楚岳带来好消息,已将吐蕃郎宁郡主一干人等全部抓获。

中元节夜,贺拔楚岳送李适回府时清晰的听到西域魔音,担心府中有事,暗中命令陇右暗隼首领严放,派出数名高手潜伏在王府周边,一旦发现可疑人等立刻跟踪其行动。

昨日夜间,黑衣人在王府出现后,被潜伏在王府周边的探子发现,探子一路秘密跟踪,很快找到郎宁一伙的巢穴。

贺拔楚岳得到严放回报,立刻派人包围郎宁所在的客栈,将郎宁郡主连同施咒的黑衣人一并抓获。

贺拔楚岳对着门外说:“有请吐蕃郡主。”

两名王府亲卫押着一位貌美的妙龄女子走进内厅。

“这不是中元节夜见到的月神嫦娥。”李俶的表情有些惊讶。

郎宁显得十分从容,主动自我介绍:“吐蕃大相郎季多吉之女,吐蕃郎宁郡主见过广平郡王。”

李俶很快回过神来,对郎宁说:“郡主为何以妖术谋害本王?”

郎宁反问:“郡王还记得两年前发生在沙州的事吗?”

李俶:“当然记得,莫非你就是谋害张太守,进而欲取本王性命的幕后黑手?”

郎宁得意的笑道:“正是。沙州的计划,本郡主苦心谋划多时,本欲佛宝和敦煌两者兼得,结果郡王意外出现,坏了本郡主的好事。”

李俶:“天道昭彰,冥冥之中自有公理,汝等阴谋诡计怎能得逞。”

郎宁:“本郡主行事向来不问手段,鱼和熊掌本郡主都要得到,除了大唐的陇右六郡,还要取郡王的性命!”

刘德顺:“你这妖女,恬不知耻,身陷囹圄还敢口出狂言。”

郎宁冷笑道:“你们抓了本郡主又如何,没有解药,郡王就等着享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吧。”

郭旰拔刀指着郎宁:“郡王有什么闪失,你也休想活命。”

郎宁:“郡王乃我吐蕃雪域天国之大患。能为吐蕃除此大患,郎宁死而无憾。”

“你!”郭旰遇到个视死如归的,没了办法。

裴遵庆对郭旰说:“将此女带下去,严加看管。立刻审问其手下,逼迫其交出解药。”

郭旰抱拳道:“旰这就去办。”

郭旰亲自审问了一下午,依然没有问出解药。

傍晚时分,马重英、皇甫敬、哥舒曜、郭昢、郭晤、安太玄来到王府。郭旰担心李俶再次发作,把在武威的众兄弟都找来帮忙。

李俶见到众人,想起自己昨晚痛不欲生的感受,对众人说:“待会俶身上的魔咒要是再度发作,请诸位将俶打晕。”

郭旰连忙阻止道:“不行,那妖女说魔咒发作时,不可施以外力,否则有了解药也救不了。”

贺拔楚岳来报,找到了驱除郡王身上魔咒的办法,不过必须等到明日午时。

郭旰急切的问:“现在怎么办?亥时很快就要到了!”

贺拔楚岳看着李俶回答:“今夜只能靠郡王自己了。好在诸位都在,不会出什么意外。”

贺拔楚岳接到暗隼从敦煌飞鸽传书,宽见方丈在书信中说:西域魔教的七绝咒至阴至邪,只在一天之中的太阴亥时发作。大乘佛法的《楞严心咒》至刚至阳,正好克制。

要驱除魔咒必须选对时辰,太阴之时魔咒势强,会与《楞严心咒》发生激烈对抗,使中咒者更加痛苦。选在属太阳的午时,以内力驱动《楞严心咒》,可以轻松驱除郡王身上的魔咒。

李俶魔咒发作的当夜,贺拔楚岳再次密令陇右暗隼首领严放,将郡王的情况飞鸽传书给常驻敦煌的部属,命其立刻前往三危寺面见方丈宽见,寻求化解之法。

次日正午,王府后园,李俶头顶烈日盘膝而坐。贺拔楚岳坐在李俶对面,以内力诵念《楞严心咒》。郭旰、皇甫敬、哥舒曜、独孤云等人在旁守候。

随着梵音渗入肌肤,深入骨髓,李俶感觉体内一股股寒气升到头顶,在烈日下化为乌有。七绝魔咒顺利驱除,李俶觉得浑身轻松,精力旺盛。

李俶笑着对贺拔楚岳说:“多亏有明山在,想不到敦煌一行,明山竟得宽见大师的大乘佛法真传。”

贺拔楚岳抱拳道:“郡王过奖,楚岳不过是略知皮毛。”

李俶:“如今郎宁郡主在我们手中,正好用其换回佛骨舍利,重归敦煌三危寺供奉,以此感谢宽见大师。郎宁这小妖女不好对付,哪位愿意承担此任?”

郭旰、哥舒曜、独孤云相互看了看,主动的知难而退。

“末将愿为郡王分忧。”皇甫敬主动请命。

李俶下令将郎宁等人交给皇甫敬处置。

皇甫敬亲自审问负责施咒的西域邪教女祭司,胁迫其对郎宁施以七绝魔咒。

郎宁中咒后坚持了三天,第四天夜晚因为痛不欲生被迫就范,答应皇甫敬交出佛骨舍利,换取解药。

七日后,皇甫敬前来向李俶复命。

皇甫敬呈上一个楠木宝匣,宝匣内有一白玉瓶,瓶中存放着一颗圆明皎洁的佛骨舍利。

刘德顺看得眼睛都直了:“奴家长这么大,还是第一见到如此圣物。”

李俶对皇甫敬说:“叔谨立下大功一件。”

皇甫敬:“郡王过奖,这都是敬该做的。”

李俶:“传我命令,命太玄率一百突骑,护送佛骨舍利前往三危寺。”

皇甫敬:“末将遵令!”

刘德顺小声对李俶说:“郡王,听说此物是玄奘大师当年从天竺带回来的,世间罕有,乃是无价之宝。郡王何不将此圣物留下。”

皇甫敬附和道:“是啊,郡王,外人并不知道此物在郡王手中。”

李俶看着佛骨舍利,隐约感觉到佛骨舍利发出一股神圣力量,洗涤着自己的内心,整个身心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舒适。李俶对众人说:“不必多言,尽快将此圣物物归原主。还有,郎宁毕竟是吐蕃郡主,不必为难于她。既然佛骨舍利已经归还,我们也该信守承诺,放她回去吧。”

皇甫敬抱拳道:“是!”

第九十五章 调虎离山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身兼中书令、右相、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太微宫使、剑南节度使、山南西道采访使、两京租庸铸钱使等四十余职,权倾朝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国忠执掌朝政大权后,杨氏一门全部被授予官职,杨国忠的四个儿子更是飞黄腾达,位居人臣。

长子杨暄担任太常卿兼户部侍郎,娶延和郡主为妻。次子杨昢担任鸿胪卿,娶万春公主为妻。三子杨晓、四子杨晞均在京中任职。

杨氏四兄弟各立府第于亲仁坊,穷极奢侈,整日花天酒地,横行霸道。

李俶三番五次与杨国忠为敌。杨国忠耿耿于怀,一直想寻机报复。

李俶远在武威,手握雄兵,加之深得李隆基信任,要动李俶并非易事。杨国忠思来想去,找不到办法。正在这时,李俶的弟弟灵昌郡王李荣病逝。诸皇子皇孙中,李隆基最宠爱李俶和李荣二人。李荣英年早逝,令李隆基十分哀痛。

杨国忠从时常出入禁中的虢国夫人口中得到消息,心中有了主意,自言自语道:“广平王,别以为你躲在武威,本相就拿你没办法。本相给你来个调虎离山,到了京城,看你还有什么能耐。”

管家杨全在旁奉承道:“相公英明,长安是相公的地盘,俗话说的好,‘虎落平原被犬欺’。”

“啪—”杨国忠当即给了杨全一巴掌:“混账东西,老爷我是犬吗!”

杨全知道说错了话,连忙扇自己嘴巴。

杨国忠此刻的心情很好,对杨全说:“行了。其实你这奴才说得也没错,本相就是皇帝身边的一只犬,一只会咬人的犬。”说完,杨国忠得意的哈哈大笑。

杨全小心的陪着笑脸,心中忐忑不安。

杨国忠入宫觐见,趁机安慰李隆基:“请陛下节哀,保重龙体。灵昌郡王走了,您还有广平郡王。臣听说广平郡王只身远涉安西,历经艰险,痛击逆胡,前些日子刚返回河西。”

李隆基擦了擦眼泪,感慨道:“朕的俶儿。”

“广平郡王舍生忘死,亲自上阵杀敌,是为臣等楷模。”杨国忠说完向虢国夫人递去眼色。

虢国夫人惊呼:“哎呀,陛下!战场上刀枪无眼,广平王以身犯险,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杨国忠见李隆基面露忧虑,继续说:“陛下,陇右边地苦寒,广平王一人统辖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四镇实在太过操劳,不如把广平王召回长安,在京遥领陇右、河西,陛下您想见孙儿,随时可以传召。至于安西、北庭,可另择良将镇守。”

李隆基展眉而笑:“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即刻拟旨,召俶儿回京。”

李俶接到皇帝敕令,命其即刻返回长安,日后在京遥领陇右、河西。李隆基任命安西长史封常清为安西副大都护,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使,知节度事,任命程千里为北庭都护。

送走前来传旨的中使,李俶心中有种不详的感觉,看了看身边众人,欲言又止。

郭旰心直口快,愤然道:“此事定是杨国忠所为!”

王霆手握配剑对李俶说:“好个调虎离山之计,明显是冲郡王来的。”

裴遵庆见气氛紧张,连忙劝说道:“两位将军少安毋躁,王公大臣在京遥领地方,本是我朝惯例,杨国忠就以右相身份遥领剑南。”

安重璋出列道:“不管郡王身在何处,重璋唯郡王马首是瞻!”

众将出列抱拳道:“我等愿唯郡王马首是瞻!”

李俶起身对刘德顺说:“立刻准备,后日启程前往长安。”

陇右有李光弼,河西有安重璋,两地军务不需要做特别安排。李俶将两镇兵符交付于二人全权处置。李俶命独孤云接替哥舒曜担任突骑中郎将,命郭旰、贺拔楚岳、哥舒曜挑选一百亲卫随行前往长安,王霆留守武威王府。

武威城南十里亭,裴遵庆、安重璋、李晟、马重英、章仇瑾瑜、皇甫敬等人为李俶送行。

李俶辞别河西众将,带着沈媛、李适踏上前往长安的大道。

马车上,李俶看着偎依在怀中熟睡的沈媛,车窗外贺拔楚岳马上兴奋的李适,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

------

长安城外,李俶牵着沈媛的手走下马车,看着这座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李俶面朝雄伟的开远门城楼大喊:“长安,我回来啦!”

李俶天宝六年春离开长安赴任河西,至今正好六年。这六年间,大唐帝国悄然无息的发生着巨变,李俶也从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少年,成长为镇抚大唐西北的统军节帅。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李俶入宫觐见李隆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