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自有其小规模的后方,并依以建立非固定的作战线。和这个区别的,是每一游击区派遣出去向该区敌后临时活动的游击队,他们不但没有后方,也没有作战线。“无后方的作战”,是新时代中领土广大、人民进步、有先进政党和先进军队的情况之下的革命战争的特点,没有可怕而有大利,不应怀疑而应提倡。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要付代价的,有时是极大的代价。部分的暂时的牺牲(不保存),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保存。我们说,基本上为着消灭敌人的进攻手段中,同时也含了保存自己的作用,理由就在这里。防御必须同时有进攻,而不应是单纯的防御,也是这个道理。
马迁安看完,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明白了,杨靖宇想打出去发展游击区,这是一个悲壮的决定,以现在的力量对比,抗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牺牲无疑是巨大的。
但是,抗联不应该窝在山区等着敌人来打,只有不断出击,才能争取到民众的支持,打乱敌人建立的秩序。
“什么时间?要出动多大兵力?”
“还要再考虑,几个东北局委员还没回来,我需要找他们商议一下。”
周卫中现在在嫩江附近,二路军正在准备向大兴安岭方向发展,作为二路军总指挥,周卫中责无旁贷赶过去指导工作。李兆麟在临近北安克东的山区摸排情况,赵尚志则在南岔北正与鬼子争抢修筑铁路的劳工。
☆、中国速度 (21)
两人聊完比较严肃的话题,杨靖宇开始与马迁安将话题扯了开去,杨靖宇好奇马迁安在南洋与SL的经历,如今机会来了也是按捺不住。
听说马迁安将张仪扔在了马来亚,杨靖宇若有所思,“南洋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复杂,最近日本人又前进了一步,占领了全部的印度支那地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是他们进攻英国人不知会怎样?据你看,英国人在南洋的力量强不强?”
“不强!”马迁安掩饰不住鄙视的神情接着说道:“那是一群老爷兵,养尊处优惯了,一群草鸡,不客气的说,日本关东军只要派出2个师团就可以横扫马来亚。”
“美军呢?费率宾不是还有很多美军吗?”
“美军也是那样,悠闲久了,不是打仗的料,缺乏拼命的勇气。”
嚯!杨靖宇惊讶的睁大眼睛看着马迁安,“照你这么说,日本人要是进攻南洋,那还不是唾手可得?”
“那是!”马迁安装作思考的样子,敲了半天脑门才“谨慎”的回答:“不过我认为,最后的胜利一定不是日本人的,他若是真的进攻南洋,那是嫌死的慢,他激怒了不该激怒的敌人,M国是一个可怕的敌手。”
杨靖宇忽然换了一个话题:“你给张仪留下很多武器弹药和金钱,你是否有什么企图?”
马迁安早有准备,该来的问题总要来,“我只是觉得那里危险重重,我们的同胞有权力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他们总不能赤手空拳的与敌人搏斗,主席都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么,再者说了,咋能是我给他留的呢?那些东西都是陈氏公司出的钱,陈老爷子想的更长远,他感觉到星加坡已经不安全了,他已经开始转移资产了,嘿嘿!”
杨靖宇无奈的伸出一根手指点点马迁安,他明白了,当他听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名言就明白了,马迁安确实有企图,只不过不知道在那条浑水里能不能摸到鱼罢了。
两人神态都很放松,杨靖宇问了很多SL的情况,他从马迁安那里得到了很多乐观的答复,不禁问:“安子,SL人昨天一个大败今天一个大败的,按理说情况应该糟透了,为什么你那么乐观?”
“因为”马迁安斟酌了一下字眼,“因为我看到,SL人民的力量,他们是坚强的,他们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不可战胜的,他们相信敌人一定会被粉碎,正如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一样,他们前期虽然失败,但信念还在!精神头还在,这样的民族不可能被征服!”
“嗯!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是呀!这个队友还不错。”
“什么?”
☆、中国速度 (22)
“我是说,打击日本人有SL人做盟友还是不错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叫宁可有神一样的对手,也不要猪一样的队友。”马迁安感觉到自己有些疲倦了,找到杨靖宇的行军床一头倒在上面,哼哼着,“诺,猪一样的,像意大利那样的,小儿麻痹症还要学人做流氓,那就不行了,幸亏SL不是那样的。”
哪学的这些俏皮嗑呀,杨靖宇脑筋转了一转,醒悟过来笑了,随后他上前将马迁安从床上拍起来,带着一些促狭逗弄他,“嗨,别睡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们家小花现在转到总部医院来了,你要不要看看去?我可听说了,她刚来的时候发着高烧,烧成105°了还叫楞子哥呢。”
第309章真正的统治者
白宫,罗斯福办公室。罗斯福饶有兴趣的盯着一份异国报纸,很仔细地看,这是一份星加坡出版的英文报纸《星岛报》,老板是新近崛起的那个陈姓华人。
这是一份5天前的报纸,之所以引起罗斯福班子人员注意,是因为这份报纸上有一篇文章被转载到M国报纸后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包括很多M国普通民众都对这篇文章有兴趣,他们的言论被《华盛顿邮报》集中登载在时事评论栏目里。
罗斯福看的是原版《星岛报》,他不相信本国转载的内容没有删节,他知道那些控制报业的财团有时候也会断章取义,并不诚实。
开篇是一小段作者介绍,这篇文章是一个流落到星加坡的德国人写的,这个德国人曾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牧师。
随后则是作者描述自己的经历,描述自己是怎样从一个拥护纳粹的狂热分子转变为受纳粹分子迫害的历程,有很多细节叙述。
罗斯福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太关注,他感兴趣的是最后一段作者的忏悔,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对暴行保持沉默的谴责,作者在自我忏悔的同时也发出了谴责。
谴责谁?按罗斯福的理解,这篇文章有点冲着他来的意思。他在心中默默的念了一遍这片文章的最后一段: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中国速度 (23)
这段话太精辟了,它诠释了人世间正义与邪恶、自我与社会、助人与被助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个作者就差仰天长啸去呐喊了,他说的很明白,罗斯福理解这段话,理解这个作者,这个作者说:如果今天别人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去帮助,明天我们自己一旦遇到了危难,别人也会坐视不管;如果今天那些与我们友好的国家遇到了经济困难、外敌入侵,我们躲躲闪闪,那么明天一旦我们遇到天灾人祸,别的国家同样会坐视不管。
在屠刀面前,即使你做缩头乌龟也会完蛋。
“埃莉诺?”罗斯福默读完毕,揉了揉脑门对着不远处正悠闲的喝着咖啡的妻子喊了一句。
埃莉诺放下杯子,含笑抬头望向罗斯福,轻柔的问:“喔宝贝儿,什么事?”
“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意图。”罗斯福指着桌子上的报纸,笑眯眯的请求道。
埃莉诺已经看过那篇文章,早有自己的看法,见罗斯福相问,不慌不忙的拿过报纸,用手指点着回道:“这个?”
罗斯福点点头。
埃莉诺自信的说:“那有什么,首先发出这篇文章的人是呼吁反法西斯力量觉醒,这个人没什么背景,很单纯,我们要注意的是转载这篇文章的我国报纸,为什么大张旗鼓的转载,唯恐M国人不知道?你要考虑报纸背后的人,这背后的人是有目的的,谁迫不及待要煽动民众情绪,谁期望民众放弃麻木心理?想想?如果我们出手反对纳粹,谁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罗斯福笑了,他满意的瞧着自己的妻子,调皮的叼起了他的大烟斗,嘴里含混不清的赞赏道:“啊哈!不愧是我的夫人,你想的与我一样!”
“你的那些伙伴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在不断地向你暗示,是时候参与战争了。”埃莉诺作了总结。
罗斯福脑海中闪过洛克菲勒与小摩根等人的身影,闪过了离白宫不远处的“美联储”那巍峨高耸的大厦。罗斯福掌握着很多秘密,包括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例如他知道,“美联储”才是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因为它不受政府控制,它拥有唯一独立的货币发行权,美联储发行的“美联储券”就是美元。
而拥有货币发行权的机构是什么?毫无疑问,它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这个操纵M国命运的机构人员构成是谁?罗斯福也很清楚,是资本家联盟,是以洛克菲勒与摩根为代表的财团,而站在洛克菲勒与摩根背后的还有一个隐形巨人罗斯切尔德。
从1913年美联储建立以来,无可辩驳的事实显示了银行家们操纵着美国金融命脉、工商业命脉和政治命脉,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而这些华尔街的银行家都与伦敦城的罗斯切尔德家族保持着密切联系。
☆、中国速度 (24)
“该死的犹太人罗斯切尔德,是你掌控着世界上最强大的M国而不是我。”罗斯福很嫉妒,但他没有办法,他没有力量打破这个格局,只好老老实实扮演自己的角色。
埃莉诺同情的望了自己的丈夫一眼,她听到了罗斯福的低声咒骂,劝慰道:“那个家族喜欢藏在背后,而你喜欢前台表演,各取所需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民众会记住你的名字,给你应有的声望,我想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罗斯福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默默的点了点头。
“那么我去帮助你召集那些人来吗?我想他们已经快到你的大门外了。”埃莉诺不无苦涩的开了一个玩笑。
第二日,罗斯福邀请的两位客人如约前来,为了避免上次由于邀请的人员太多,场面不好控制的局面,罗斯福只邀请了洛克菲勒与小摩根。
洛克菲勒与小摩根进入到总统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办公台上扔的到处都是的报纸,这些报纸上都毫无例外的刊载了那篇神父写的文章,罗斯福如此夸张的将报纸如此放置,想必已经想明白这篇文章背后的深意,洛克菲勒与小摩根互相愉快的挤了挤眼睛。
罗斯福将自己埋在沙发里,赌气般的猛抽他的大烟斗,眼睛直盯盯的瞪视着自己面前的两人,不说话。
洛克菲勒毫不在意,欠了欠屁股,使自己坐的更舒服一些后,慢条斯理的开了腔:“总统先生,我们答应你的事儿我们做到了,你如愿以偿的打破了华盛顿立下的规矩,你成功连任了,而你答应过我们的事儿好像很不顺利啊?”
罗斯福当然知道洛克菲勒的意思,去年他确实答应过要尽快参与到“大战”中去,好使这些家伙们赚大钱,但他自忖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事态正一步步向着预想发展,他不想被人催。
罗斯福抿着嘴,用鼻孔狠狠的呼出了一口气,随后带着些不服气回道:“阁下,我答应你们的事儿,我一直在做,我搞了炉边谈话,我搞了《租借法案》,我通过了英国享受《租借法案》待遇议案,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