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国外的不少中国人,经过奋斗在经济上可以富裕,但少的就是这种成就感——难以进人社会的主流。
相比,他还在原地踏步。
小马在美国一呆就是六年,国内不知道的以为美国多开放自由,其实他只在学校的真空管子里来回,加上自己木讷保守,与国内这些年发展速度、观念更新相比,这六年就像在乡下度过似的,整一个老夫子。与国内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同学、朋友相比,他的经历单纯得到了小学生的地步。
小马有点惊讶的是,不少同学想的还是出国,毕竟是三十出头的人了,不少同学已经拖家带口。小马随意地说:“还折腾什么,在国内也挺好的,这个年纪出去既要从头来过,也不见得会做出多大成绩。”小马的话,被人理解成“挤上车的,叫后面别挤了”。
当然那些混得相当的好、把国内赚的钱折算成美金也是让人“啧啧”眼红的,他们是不想出国的,最多是想将来把孩子送出国去。
5 越读博士越不是
一出小马家,大淼就感叹:“放假了,我也得回国一趟。”
杨一说:“回国找女朋友搞得像选美似的。”
大淼说:“这责任在女方。”当然,大森的话没有说完,他的意思是,这种条件的女人在女留学生中是找不到的,能够拿全奖到美国的女留学生大多是“心灵美”型的,偶尔几个外貌也美的,又都骄傲无比。这些他不想说,尤其不能当着杨一的面说,杨一是谁?五斤的猪头,三斤半的嘴,无理不饶人,有理更不饶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
差不多在小马太太到达的同一时刻,唐敏在机场的出口处张望着,同来的天舒见她着急,安慰道:“不用担心,我接过人,都是要等会儿,没有接不到的。除非你担心接错了人,哈哈哈。”
天舒自然是开玩笑,唐敏担心正是如此,董浩的照片还没收到,他本人已经要来了。原本已是陌生,现在下意识中又有害怕,如果董浩擦身而过,而她浑然不觉,这才是笑话。
当董浩出现的那一刻,她心底叫道:来了。她第一注意的是董浩的头发,他既不左分,也不右分,董浩根本就是一个小平头嘛。仿佛一刹那间,她赖以提吊的东西被抽去,她顿时一片松弛瘫软下来。董浩已走到了面前,唐敏所有的窘态都表现在了她的一句话上:“董浩,你好。你到了。”
说完也觉得不像夫妻对话,像朋友对话,还是那种不太熟、仅有过一两次帮忙的交情。应该是天舒跟董浩的见面问候语,她怎么拿去说了?于是她又生硬地笑笑,董浩也是笑笑,不知他是无察觉,还是对她窘态的谅解?只是,想象中的,尤其董浩想象中的初见相拥的画面是不适合的,根本没有气氛。接着,唐敏连忙去推行李,免得发窘。一个说“我来”,一个说“不用,还是我来”,两个正忙着,天舒上前了:“我来!”
天舒接过了行李车,转过头对董浩说:“你好,董浩。我叫天舒,和唐敏是一个实验室的。你们聊,我来推行李。”
唐敏少了行李,更是少了太多。
一路上,天舒倒成了主角,一直在说话,避免冷场。可见唐敏、董浩两人无话可说到了什么地步。
“你看左边,这是新开发区。你再看那边,看到了吗?
那就是金门大桥,以后有机会再来看。许多人喜欢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我们实验室有三个中国学生,你已经见了两个,另外一个叫小马,他们家和你们家差不多,他的太太也刚到。最近比较忙。哦,待会儿,我们有几个人会在你们家门口等着,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一会儿就走,你们好好休息。“天舒说着抿嘴乐。
“还要开多久?”董浩问。
“快了,快了。再开一个小时就到了。”唐敏说。
董浩想,这还叫快了快了,美国、中国距离概念大不一样。
到了唐敏家,果然几个人提早等在门口。一个个握手,大家都记住了董浩。董浩一下子记不住这四五个人,只知道这位是博士,那位好像也是博士,他笑:“这么多博士。”
大家也笑:“越是读博士,越是不是,将来找不到工作。”
董浩自知他们的自我解嘲,是为了安慰他,却也被说服了。
杨一问:“有什么计划吗?”
董浩说:“刚到,要先适应一下。”
大淼说:“是啊。刚来,先适应一下。不要着急。”
唐敏的不悦立刻表现在脸上:“什么不要着急,他不着急,我更着急。”
天舒说:“你这几天想上哪儿,如果要用车,尽管找大家。刚来都需要帮忙。我刚来时,唐敏也帮了我不少忙。我们几个是一个实验室的。你不用客气。”
董浩听了,高兴地说:“那行啊。就看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我是很想到处看看的。唐敏说她这几天都有课。”
唐敏忍不住说:“你还有心情玩?陪读先生就是比陪读夫人好当。”
董浩面露难堪。天舒立刻安慰道:“你来的时间好,正好快放假了,还可以轻松一两个月。等开学了,你也得开始忙了,拿了课就有你忙的了。学校的课你都可以拿,唐敏是TA(助教),这就是TA的便利——家属好像可以付美国人的学费,是这样的吧?”
“家属?”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女人常常坏就坏在多嘴,坏就坏在喜欢多说最后那句话,最后那句不仅多说了,而且说坏了。
大家都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告别。临走前说:“好好休息啊。我们就不打搅了。好好休息,好好休息。”说完几个人忍不住掩着嘴笑,鱼贯撤退。
而这些在董浩和唐敏眼中是滑稽的。几个二十几岁的未婚男女自以为是地说这些,就像孩子说大人话。
出来后,杨一叹道:“我看他们是够呛。”
见没人附和,杨一就进一步加以说明:“我看他们八成会离。从以下几点分析:第一点,女方先出国,混得比男方好,这种婚姻都不持久;第二点,他们分开太久了,夫妻分开半年就容易出问题了。”
杨一的一年多的美国生活,发现这是一条接近真理的规律。
第十一章
我是去年八月来美国的,到现在快一年了,感觉还好吧。应该说,我真正走向生活是从美国开始的。仿佛一到美国,这“生活”就劈头盖脸而至,不容商议,也不容喘气。从买菜做饭到打工读书,一件接着一件。终于有那么一天,我提着两个VONS的塑料袋回公寓,上楼梯时,自我赞誉:“天舒,你行啊你!”
——陈天舒
1 恋爱的季节
像天舒他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都是:前途最重要。不要为感情这种小事影响了前途这种大事,老师这么说,父母也这么说。
天舒记得读高中时,班上总有一些春心荡漾之事,家长。老师一面虎视眈眈,一面耳提面命。最强有力的劝导就是:为了那么一点没有结果的感情而影响学业,甚至是以学业的失败而告终,这个代价太惨重了。听得同学们心有余悸,感情的事,基本上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为了上大学的孩子们,为了好前途的孩子们,只能把许多计划押后执行。现在不同了,他们自由了。所以恋爱起来,“一发而不可收”,像是对自己青春绔梦的补偿与回报。
天舒把她和苏锐的事写信告诉父母。她是乖孩子,自然要及时请示汇报。她没有在电话里说,觉得这种事用文字表达比较方便、简单一些。可见她虽然已经是大人了,仍然没有完全从以前的教导中“解脱”出来。父母来信了,果然是说:“你们都很年轻,以学业为重,不要影响了学习。”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一定的年纪之内,谈感情是错误的,一定的年纪之后,又逼着未婚子女去谈感情。
天舒曾经问过苏锐,他为什么和她在一起?他说她让他非常安心、非常信赖且是永远的信赖。这听得天舒……因为她上教堂也是这种感觉,那些张弟兄刘姐妹让她觉得“永远的信赖”。天舒很少去问林希的事情,除非苏锐自己说。因为他的态度让她觉得这是一个碰不得的问题,让她觉得自己无权介入和评价他的过去。若说了,苏锐就抵触地说,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她大声地说,我就没有。苏锐说,那只是你而已。
后来,她不问了,她想,只要他选择她,喜欢的是她就行了。
苏锐家挂的林希写的条幅被苏锐撤下了。这一点给了天舒太多可以发挥的余地。
“让我看看林希的照片吧。”
“为什么?”
“这话问的!看看而已。”
苏锐从相本里翻出了几张,天舒叫:“她好漂亮呀。”
一边说,一边把这几张照片放进她的背包。苏锐说,你这是干什么呀?天舒笑笑,先由我保管,明天我会带几张我的照片来。天舒不只是说说而已,第二天,她真的带了自己的照片来,且买了相框,镶好,放在苏锐公寓的四面八方。苏锐一时之间,只觉得目眩,以为进错了家门,却也不好说什么。
周末,天舒回表姐家前,先陪苏锐上超市买食品,她收集了一打折扣券,一张张整整齐齐地钉好。她经常将报纸上的折扣券剪下来,苏锐见她一副热爱生活的样子,忍不住笑她:“别累着。”
苏锐随便挑了一种CEREAL放人推车内,天舒挑出来查看,很果断内行地说:“不好,这个牌子又贵又不好吃,CEREAL最好的是KELLOGGS。”说完就调了个包。天舒扬扬手中的票子:“看到没有?我们还有折扣。”完全一副居家过日子的主妇姿态。
苏锐微微一笑。
等到他打开钱包付账时,愣了一下,天舒立刻问:“怎么了?钱不够?”
“不是。”苏锐亮了一下他的钱包,原来他的钱包里平白无故地多出张女生的相片,当然是她天舒的。
天舒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嘻嘻,我放的。”
天舒坦然大方的语气与笑声明显地说明她行若无事,她没有做错什么,一只不过往钱包里放了一张它未来女主人的相片,这是一个多么正大光明且正确无比的举动呀。
天舒推着食品车晃晃悠悠地走向停车场,苏锐在后面只是觉得她憨直得可爱。
买完菜,苏锐刚进家门,电话铃就响了,准是天舒,果然不出所料。
“你怎么知道是我啊?是因为我这美妙的声音吗?”
“没有人打电话像你这么会选时间。我刚进家门。”
“嘻嘻,我就知道。我也刚到我表姐家。嗯,告诉你,我想你了。好了,我说完了,可以挂电话了。BYE——”
苏锐听电话已经挂断,蹙额笑笑,起身将食品放进冰箱,这时电话铃又响了。苏锐跑着去接电话:“又怎么了?”
对方不出声,一会儿才说:“苏锐,是我呀。”
苏锐一怔,又是那个声音。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他几乎想不起她的模样,也许她在他心底太深了。他小声地“哦”了一句,说:“林希,你好吗?”
“还好吧。你呢?”
“我也挺好的。”
“你什么时候毕业?”
“还有一年半吧。”
两人一味地套人礼节性的问话,后来林希一句话就打破了局面:“你有女朋友了吗?”
“是。我刚刚交了一个从广州来的女孩子。”
林希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