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绷紧世界--凡人软哲学-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油然而生美的感觉。如果真的压制了意志,而“纵之顺之”,反而是不人道的。
  至此四章,我辈凡人究本探源,所获不能说少了。即使得到的是一些陈词滥调,至少也弄清楚了来龙去脉。况且陈词滥调不是因为不正确,而是因为是说的多了,引起了逆反心理。前面我们论述的逻辑基本上丝丝入扣,但依然有理论跳出了那些链扣。这个理论就是佛法。
  在事物部分,我分析佛法并没有超出,而且佛法也不太关心这个,只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开始人生意义研究那部分时,佛法展示了它奇特的一面。
  划割是给“事物客观”赋意的过程,所有的意义都从此产生,我没感觉这里还有什么文章可做。可是,我经过数年的研究,认为佛法恰恰在此产生了独特的见解。我把它翻译成这里的语言。佛法认为,本质上划割是没有意义的。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无论如何划割也不可能得到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所以我们执著于划割,就如同说在大海内部,喜欢或厌恶某一滴水,这滴水其实是与大海密不可分的,无论其形状和成份都在不断变化,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这滴水就没有,执著于其根本就没有意义。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关相持的,就像三根芦苇缠绕在一起才能够站起来一样,事物的意义总是依赖于与其它事物的关联,这样,执著于事物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想对此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可以找一段录像,如一株植物从发芽到腐烂的全过程,用16倍快进来看,就会了解佛法的这个观点了。更进一步,从佛法来看,就算打破事物,对其相应的划割实质上从未发生过破坏,因为划割本身就是虚幻的,这就是《金刚经》所反复强调的。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非菩萨。】人在尘世间的多数心境无非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些无不根源于划割,这样从本质意义上说,贪、嗔、痴、慢、疑就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梦幻泡影,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由此,在佛法里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没有执著的价值。
  这样,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在佛教里面没有说明,而只是指出了达到真正生活的道路。佛陀还怕产生误解,专门提出指月这个问题:有从没见过月亮的人问月亮在哪儿,人家伸出手指说在那儿,结果这个人只看到了手指而没有看月亮,就把人家的手指当作了月亮。这就是说,就算你亲自去问佛陀,他也描绘不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就像让你给鱼儿介绍陆地时所面临的情况一样。他只愿意给你指个路,你自己去体验吧,之后还要告诉你,千万别把这个路当作了有意义的生活本身。
  浩如烟海的佛教书籍,其实都在论述千千万万达成觉悟的道路。万变不离其宗,我总结了一下,都有以下这些特性:佛法否定了划割,但并不否定联系。对划割的否定也仅限于其本质的意义,并不否定最小边界的存在。佛法不但不否定联系,相反更加强调了联系。这种否定划割,就是佛法所强调的不坠“有”;强调联系,就是不落“空”;二者不偏不倚形成了佛法所称的到达寂静的不二之道——中道。
  使用事物分析这个工具,居然也可以领略佛法的精妙,并且描述的应该还是很精确的(请佛教界朋友指正)。佛法很令我折服,也给人很多启迪。但到底它是从否定划割有意义开始的,对于现实即使我愿意承认其一定的虚幻性,还是摆脱不了它是有意义的这个直觉。况且凡人众多,绝大部分人这辈子根本就进入不到佛陀的境界,那岂不是万千众生俱是无聊?大家都是人,都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只要活着其意义就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只有程度差别没有本质差别。所以,从人生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说,我赞成凡人们共同富裕: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以意志作为衡量的标尺,并且只要是人就有意志,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第二篇 法—绷起主客之弦——凡人的成事之道
  敏感一点的凡人,看完第一篇,心里肯定开始产生些许不安,那个结论“充分发动意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好像隐隐约约在否定凡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纯粹凡人。以凡人老老实实的品行,去探讨万事万物的大本大源,最后的结论居然是,如果凡人不跳出凡人,他的生活意义就不大。这真是自掘坟墓。毛毛虫在地上爬来爬去,本来也不用看多远、走多快,舒舒服服多好呀,你非要让它蜕掉皮去变蝴蝶,多痛苦啊。
  对于大志凡人,问题不大,反正是身在凡营心在星汉。于心不忍的倒是要劝诱一下纯粹凡人,当毛毛虫也没关系,可是还有更有趣、更绚丽多彩的生活可以体验,很有意思的,也很简单,就是得忍受痛苦、克服凡人心理,想办法蜕皮,毛毛虫变蝴蝶就行了。
  假设一众凡人达成共识,铁了心要变蝴蝶,以便成功之后可以到处观花论草,第一件事就是大家把脑袋降降温,坐下来,先研究研究成功的方法才行。很多毛毛虫不注意方法,蝴蝶没变成,反而变成烈士或变得不伦不类的事多了。
  意识到严重性之后,就可以静下心来。就像变蝴蝶的标志是蜕皮,我们这里需要先弄清楚凡人蜕变为蝴蝶的标志或里程碑,好做到心里有数。
  温习一下第一篇的要点,事物成于划割,具有彻变性和相对稳定性,其发展就要极大法则和最小原理的平衡。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划割”把主观和客观牵连起来形成一种绷紧的张力,从而使客观获得意义、主观获得活力。人的核心意义就在于这种主观活力的发挥,或者说“人性”就是意志。人性来源于主客观的辩证张力,张扬的人性就一定需要强大的张力。意志是大志者的灵魂,怎样将人性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将主观客观之间的那根皮筋绷紧到极致,是大志者人生的核心课题。到此,我们要提出凡人蜕变的标志了:强大的张力蕴藏在成就超越个人极限的大事业上,蜕变的标志就是能够成就超越个人极限的大事业。
  为了说明这个蜕变标志的设定比较恰当,我们拿出一只历史上非常美丽的大蝴蝶标本——曹操来研究一下,看看他在当毛毛虫而蜕皮的一瞬间——官渡之战上的表现:曹操与袁绍相持在官渡,曹操几次交战不胜,并且曹操兵力远少于袁绍,粮食也快消耗尽了,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很多人都动摇了,叛逃到袁绍阵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种形势可以说是对曹操极为不利,所以曹操就给谋士荀彧写了封信,想放弃投降,回家许昌。荀彧回了一封非常精彩的信:【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今谷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者,以为先退则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这封信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合情合理,指出曹操还是有机会突破极限的,并且也只能如此。特别指出“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这个“奇”字就是充分调动意志力。这其实也是符合曹操的一贯性格,所以曹操接纳了荀彧的建议,纵横开阖,终于击败袁绍,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确立了他的历史地位。曹操挑战极限的勇气和胆略,将一个大志者的品性表露无遗。这场官渡之战,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无论如何,从曹操个人发展史上,此处就是他明明白白完成蜕变蝴蝶的转折点,从此以后的曹操才可以说展翅飞翔了。
  由于人生际遇和自身能力,每个人的极限是不同的。曹操碰到的是一场战争,有些人可能碰到的只是一场比赛。不管这个极限是什么,一旦走到了它的面前,就知道个人的大事业就在前面了。一旦闯过这个极限,面对的人生将豁然开朗。大志者的典型特征,就是敢干大事情、勇于挑战极限。像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专干大事,事情越大他越来劲、越不要命,碰到小事的时候反而胆小畏缩。干大事、破极限,碰到的大都是剧烈的冲突,是很有风险的。如果完全不顾自身的条件和掌握适当的方法,就会流入“盲勇”,反而很可能破坏了张力,就如同过分拉伸弹簧而使之断裂一样,更无从张扬大志者的人性。突破极限和拉断张力之间的差距,妙到毫巅,所谓超前一步是先驱,超前两步就成先烈了。
  写这本书、看这本书的基本都是毛毛虫,自己都没变过蝴蝶,本也没有资格和经验来讨论变蝴蝶的问题。但是由于已经变成蝴蝶的也不再关心毛毛虫了,也不会再回顾那不堪回首的痛苦蜕变过程,所以万事还是要靠自己。好在有很多的蝴蝶标本供参考,并且身边不断有一些毛毛虫在蜕变,总结人家的经验应该没有材料问题。至于有什么好的蜕变方法,社会上不乏各种吹破天的武林秘籍、成功绝招,我从来不相信。大家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叫做管辂的神卜,别人在碗底盖着个蜘蛛都被他算出来了。管辂死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他肯定有卜挂秘籍,专门上门偷窃,结果发现尽是些市面上有的,如《周易》一类的普通书。所以,用得好、用的活才是好方法,奇思异想、玄妙非常的方法,一般可以归入娱乐行业。我看,突破极限,绷起主观和客观之间那根看不见的弦,无非就是内外兼修,在掌握事物本源的基础上,内修品性以抗张力拉断,外握方策以掌控事物发展。一旦时机到来,咱们准备充分了,也可以去变蝴蝶,真正体验做人的乐趣。
  第五章  智慧,一究为二的实践
  内修品性,智慧第一。
  人类所有的品性里面,智慧是最美丽的。想一想,离开智慧,我们所颂扬的豁达、善良、精明、友爱等等会变成什么?没有智慧的豁达,没有智慧的友爱,大多可以称之为变态。所以智慧就像领导,是“1”,他站在前面的时候,后面的“0”才有意义。所以,要变蝴蝶,先得把位置摆正,让智慧在最上面才行。
  实际上,当真的想要触摸到智慧的时候,就会发现智慧是一个歧义性很大的概念,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去追究智慧的概念。我们只是把它和聪慧放到一起来比较一下,来说明我们这里的智慧指的是什么。看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三国时期,蜀国张松拜会曹操,曹操为了显示上国风采,将自己最新的得意之作拿出来给张松看。张松不满曹操以貌相人,存心戏弄曹操。看完曹操新作后,随手扔到一边,说此文并非原创,蜀国三岁儿童都会背诵。曹操不信,从文中随即抽取片断考问张松,张松果然倒背如流,弄得曹操真的疑惑自己与先人暗合。 另一个故事是:老和尚讲说了一段经文,有两个弟子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理解。一个弟子到老和尚那里讲了自己的理解,老和尚对他说:“你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