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当初喜滋滋娶甄女时,曹丕也知道她本来是袁熙的女人,但是对美色的贪恋,让他忽略了这一事实。可是,现在甄女拿袁家的教训来否定他对名位的追逐,为了捍卫自己,必须打倒甄女——只要甄女是错的,他必然是对的。这虽然不符合逻辑,但是人们往往是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这时,在内心发酵了这么多年的醋意,现在让曹丕感觉到了酸味:太不公平了,我身边的女人居然是被袁家人先睡过的!夺人之妻的曹丕,认为天下女人在不认识他的时候,就有义务为他保留清白之躯。似乎甄女不是清白的女人,曹丕就有理由与曹植争夺嗣子之位了。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女人登上后位!曹丕暗想。他在204年娶甄女为原配夫人,在217年被立为太子,在220年称帝,一直到221年赐死甄女,他一直没有确立王后和皇后。
  等啊,等啊,从如花芳华一直等到人老珠黄,甄女还是没有等到自己应该拥有的东西。降临人间的玉女,难道连一个后位都不能拥有吗?
  她即使真的是玉女,那也已经沉沦红尘之中。滚滚红尘中,岁月的风雨摧残着爱的繁花,只剩下一地幽怨的落红。煞费苦心讨好婆婆,委曲求全纵容曹丕猎艳,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仍然没有换来曹丕对她的承认——立她为后。
  为什么这么对我?不解,委屈,怨恨……她成了一个怨妇,和很多对男人付出太多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女人一样。
  怨妇是最容易嫉妒的。有一天,曹丕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时不懂得嫉妒的甄女,也开始了嫉妒。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这是曹丕在一首《善哉行》中所写的前两句,也是《诗经》里的成句。曹丕其实是不该写这首诗的,因为他的人生里不是“有美一人”,而是“有美无数人”。称帝之后,曹丕宠爱的人是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更离谱的是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也成了他的妃嫔,也很受宠爱。要知道,曹丕有三个妹妹嫁给了汉献帝,而现在他又娶了汉献帝的女儿,丝毫不考虑乱伦的事情。
  太不像话了!对曹丕的好色,甄女不再大度接受,难免有时发表几句酸溜溜的议论。
  曹丕也厌倦了甄女,甚至觉得看她一眼都是痛苦。这时曹魏帝国的首都在洛阳,而甄女作为原配夫人,却被安置在遥远的邺城,两口子形成了事实分居。
  郭女王找到了机会。在帮助曹丕夺取太子之位时,她的谋略连曹丕也赞叹不已。可是,她最大的谋略却运用在了与甄女争夺后位上。她在曹丕面前进谗言,说甄女的坏话。谗言,在宫斗当中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招数,谋略含量并不大,但是郭女王的谗言,却让曹丕对甄女彻底愤怒,以至于动了杀机。
  遥远的邺城,孤独的深夜,伤感的女人。
  清冷的月光安抚着寂寞的蒲草,风过处,蒲叶拂动,死寂的池塘荡起微微涟漪。甄女伫立塘边良久,忘记了夜色越来越深,灵蛇髻也已被夜露打湿。她望着蒲草,觉得心已经成了这片毫无生机的池塘,被风儿遗忘太久,太久。
  那个君临天下的男人,真的比蒲草更让人信任吗?几滴清泪,落进池塘,滴在蒲草上,蒲叶的尖儿似乎颤动了一下。男人的心,真的比蒲草更容易打动吗?
  第二天,一匹快马驰出邺城,直奔洛阳而去。甄女连夜写了一首《塘上行》,向更加擅长诗歌写作的曹丕表明心志。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蒲草长满了我面前的池塘,叶子是多么茂盛啊。
  你能行仁义之德,没有谁比我更知道。
  众口铄金,别人毁谤我,使你与我生别离。
  我想你离开我的时候,一定也是常常悲愁。
  我是那么想看到你的容颜,感情郁结,无比伤心。
  因为想你,我处在痛苦悲哀之中,每个夜晚都难以入眠。
  要挽回曹丕的心,必须唤醒他心底曾经的爱,所以不能指责他薄情,不能抱怨他好色,只能把他说成一个痴情男子,这样也许能启发他。为了爱,她把自己降到尘埃里,乞求用爱来换回爱。
  可是,她还是感到委屈。
  为什么痴情的脚步追不上变心的翅膀?
  为什么男人的肩膀靠不住女人的柔情?
  说什么男人的流年容不下女人的永远?
  男人,停下你的步伐吧,不要再向往远方的美景,你走过的地方,不也曾经是梦寐以求的远方吗?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损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不要以为有身份有地位,就可以抛弃以前的爱人。
  不要以为鱼肉多了,就可以抛弃大葱和薤菜。
  不要以为麻枲多了,就可以不要菅草和蒯草了?
  现在的我,无论到哪里,都是痛苦。
  这不是乞求,而是指控。甄女想讨回来的不是爱,因为爱已经死了。她想讨回来的是做人的尊严。最终她才明白,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而不是受宠的女人。
  这首《塘上行》的作者,历来有争议,有人说是曹操,有人说是曹丕,有人说是甄女。但是,更多的史料却指向甄女,而且内容来看,更像是甄女对曹丕的质疑。
  曹丕会理解接受她的质疑吗?一个失去爱的女人,会得到男人的理解吗?
  男人的世界是天下,女人不过是点缀,是着力处的一抹颜色,似有若无。曹丕心里装的是权力,是功名,爱情不过是前行路上的花儿,信手采摘,随手扔弃。
  《塘上行》让郭女王多了一个诋毁甄女的理由,而喜欢文学的曹丕,对这首文采飞扬的诗歌却深恶痛绝。
  也许,甄女真的冤枉了曹丕——他并非不再爱她,只是厌倦了她。
  厌倦比不爱更可怕,以至于曹丕认为杀了她,他的世界才会清净。
  公元221年六月初一,称帝十个月的曹丕,第一次祭祀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比照人间的官爵给予山川群神以相应礼仪规格的祭祀,极力表达对天地的敬畏。
  就在祭祀完毕山川不久,他派往邺城的快马使者出发了。使者怀里揣着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是赐死甄女。
  敬畏山川的曹丕,为什么他的内心没有对爱情的敬畏?
  快马使者还在路上,曹丕一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道青气从地下往上冲出来,一直与天相接。第二天,他把相师周宣找来,要他解梦。周宣说:“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
  曹丕沉默片刻,派人传令:用更快的马,把派往邺城的使者追回来!
  如果有相师灵验预言,那不是运气的话,就是靠对人事的谙熟。甄女被赐死的消息,在洛阳悄悄地传开了,周宣断定多情的曹丕会为自己的无情而感到愧疚。下令追回赐死诏书,曹丕要追回的不是甄女,不是爱情,而是18岁时那种爱的感觉。
  可是,赐死诏书终究还是没有被追上。
  追上了又能如何?难道能追回那段初见时的爱吗?
  那个曾经赐给她无限宠爱的男人,如今要赐她死。
  邺城,甄女精心地打理着头发,梳成灵蛇髻,从来没有过的认真,因为这不仅仅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梳给自己而不是给男人看的一次。
  她最信任的李夫人站在一边,泪如雨下。就在刚才,她把17岁的儿子曹叡托付给李夫人。
  李夫人问:“甄姐姐,你怎么不哭一声呢?你要是难受,就哭一声啊。你这样憋着,我心里堵。”
  惨然一笑,她说:“我为什么要哭呢?我失去了什么吗?”
  是呀,那个男人,那份爱,如果失去了,那就说明本来不属于自己,也就不能说失去。
  可是,还有生命。
  可是,没有了男人,没有了爱,生命的有和无,对她来说还有意义吗?
  这年六月的二十八日,按照天干纪日是丁卯日,甄女死了。
  第二天,发生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灾异,但是很多人悄悄地说是上天在为甄女鸣不平。
  也有人说,甄女告别这个红尘,玉女又回到了天上,然后,她让日食发生,报复世间那个薄情男子。
  按照惯例,每当有灾异,就会有三公之官为之负责,被免官职。有关官员呈上奏章,请求罢免太尉。曹丕否决了这一施行了几百年的惯例,下令说:“百官各自尽忠职守,今后再有灾异发生,不要再弹劾三公。”
  甄女是当朝天子的原配夫人,非但没得到应有的丧仪,而且死后受到侮辱,灵蛇髻被破坏,头发披到脸上,嘴也被糠塞住。曹丕这样侮辱与自己有过恩爱的女人,是怕她去阴间控告他。
  对别人如此宽容的曹丕,对爱过的人为何如此无情?
  莫非,她从来没被爱过?
  第二年九月初九,秋高气爽,郭女王被立为皇后,成了真正的女中之王。
  可是,郭女王也不是胜利者。她被立为皇后仅仅过了四年,曹丕病逝。因为得到了曹丕的宠爱,郭女王拥有了一切,而现在曹丕死了,郭女王又是怎么样的命运呢?
  “你的母亲,正是死于郭女王之手,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曹叡刚刚登基,李夫人就对他详细讲述了甄女死后的惨状。
  曹叡什么也没说,因为他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
  “我的母亲,死于何人之手?死后如何安葬?”曹叡多次逼问郭女王。已经知道答案了还问,是要罪犯认罪。
  可是,郭女王认为自己没什么错误,她说:“先帝自己要杀你母亲,你又为何来责问我?况且你身为人子,自可追仇于死去的父亲。你为了死去的母亲,要枉杀现在的母亲吗?”
  郭女王没生儿子,甄女死后,曹丕让她抚养曹叡,她也是尽心尽力,尽到了母亲的职责。可是,母爱是无法代替的,无论她怎么慈爱,终究无法给曹叡母爱的温暖。
  是呀,害死甄女的真是郭女王吗?
  难道曹丕不知道郭女王因妒而谮?
  难道郭女王不是窥察到了曹丕的感情变化,才乘虚而入的吗?
  堂堂天子,难道不能为母亲讨回一个公道吗?在曹叡的逼迫下,235年二月初八,郭女王自杀。和甄女死时一样,郭女王死后也有灾异发生,18天后,寿光县降落陨石。
  如果郭女王有儿子,那现在的皇帝就是她的儿子,而不是甄女的儿子。那时,死的就是甄女的儿子,而不是郭女王。郭女王输了,输在没有儿子上。内宫争斗,没有儿子的人必输无疑。
  三月十一日,风和日丽,首阳山下,花香阵阵,涧水淙淙,生机勃发。但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将要埋葬在这里。按照曹丕遗嘱,曹叡将郭女王与曹丕合葬。最后赢得男人的,还是郭女王。
  可是,曹叡给了郭女王与母亲一样的葬礼: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郭女王赢得了男人,却败给了生活。
  因为,从男人那里获得一切的女人,最终也会失去一切。
  南北朝时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攻下邺城后,立即召见甄女,左右汇报说已经被曹丕抢先一步带走了,曹操不能与儿子抢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