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大明帝国-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空军,就在我们外面的机场,这座机场设计是容纳一百架作战飞机,不过飞机我暂时还没确定是从外面购买,还是直接由我在其他国家的工厂自己制造,当然不论是哪一种方式,今年你们都会看到轰炸机从这里起飞。
  这样陆海空三军加起来,我的大明帝国国防军总兵力应该在五万左右。”
  一帮老家伙全傻了,尼玛,你这岛上现在连外来劳工再加本土居民,男女老幼总共还没两万人呢,你拿什么建五万人的军队?
  “移民,大明帝国欢迎任何外来移民,安不纳主岛面积足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再加上周围的苏比岛,哲马贾岛,塔马克岛,总面积超过三千平方公里,如果以工业立国,这片土地上养活五百万人口很轻松,那么你们觉得五万军队很多吗?”杨丰笑着说。
  说完还没等这些老家伙从震惊中清醒过来,他就直接拎着一个电喇叭走出去,对着正在机场上忙碌的数千名劳工喊道:“都暂停工作,本元首有一件重要事情宣布。”
  那些工人一个个愕然地停下来看着他。
  “在此我以大明帝国元首身份宣布,任何愿意全家移民这里的,每一个家庭发一套房子,就是那边居民区正在建设的那种单元楼,你们生了病可以得到免费医疗,你们的子女可以免费上学,你们老了国家给养老,现在你们告诉我有谁愿意移民这里?”
  举着大喇叭的杨丰喊道。
  那些劳工和后面跟出来的陈开等人全傻了。
  “大,大人,您说话可算数?”
  在瞠目结舌了一分多钟后,一名劳工哆哆嗦嗦地问道。
  “我说话算数不算数,你们看看那里就知道了。”
  杨丰说着用手一指海面,他那艘气垫船又很配合地冲到海滩上,然后把前面舱门打开了,里面他专门用来刺激别人的银山,再次展现在这些劳工面前,为了把他们刺激得更狠一些,一名美女机器人直接从外面开了一辆推土机进去,然后铲了满满一铁铲银币,开到这家伙跟前哗得一下子倒在了地上,一边后退着一边铺开。
  杨丰往前走了一步,直接站在了明晃晃的银毯上。
  “现在你们相信了吗?”
  他笑眯眯地说道。


第十五章 风云大时代

  当然信了。
  当然就算不信也没什么大不了,元首大人有钱,而且足够大方,光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紧接着杨丰就宣布,把他脚下差不多两吨银币,直接平分给岛上所有人,不论原住民,后加入的,还是来干活儿的劳工,每人都有份儿。
  甚至那百十个马来人都得到了赏赐。
  这样一个慷慨大方的统治者,哪怕他是一个du裁者又有什么大不了?老百姓不关心什么民主自由,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生活能不能一天比一天好,只要能够给他们美好生活,别说元首,就是国王皇帝又什么大不了?
  免费发房子,而且还是他们想都不敢想象,和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人一个档次的楼房,免费医疗,免费上学,光这三条就足够让人疯狂了,至于国家养老这个暂时还没人想那么远。
  在杨丰扔出了这个待遇后,紧接着几乎超过一多半的劳工都喊着要把全家搬来。
  当然这得慢慢来,因为杨丰承诺的楼房还没建呢,更何况他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家里有炮党或者社工党成员的,一概是坚决不要的,南洋可不是什么净土,战前炮党光在西婆罗洲党部就数十个,公开的党员总数好几万,至于社工党这个恐怕没人知道有多少,大明帝国是缺人,但还没缺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在把陈开等人送走后,杨丰带着阴险的笑容问林文昌:“西婆罗洲马来人里面,有没有可以利用一下的?”
  “大人是想?”
  “没什么,这些人太精明了,而且胆子也太小了,我们需要一些比较蠢的,比较好操纵的,接下来爪哇共和国肯定会派人去西婆罗洲,这些老家伙肯定还会继续玩左右逢源,不会公然对抗爪哇人,澳军同样不会管闲事,估计最后会搞个治安会什么的,这可不行,我要的是西婆罗洲和爪哇人决裂,既然咱们华人不干,那就让马来人干好了。”
  “不好办呀?马来人多数支持加入爪哇共和国的。”林文昌有些为难地说。
  “大明元宝会解决这个问题。”杨丰冷笑着说。
  “这倒也是。”林文昌奸笑着说。
  西婆罗洲除了华人就是马来人,再就是森林里的达雅克猎头族,但不是爪哇人的传统地盘,收买一批马来小混混,让他们打死几个爪哇共和国派去的官员还不是小事一桩。到时候再通过广播给他们大肆宣传一下,在民间散播点爪哇人要出兵报复的谣言,总之在西婆罗洲制造足够的恐慌。再打着保护华人旗号把高雄姬开到爪哇附近,然后自己弄艘小渔船装个几十斤炸药,在高雄姬旁边放个烟花,就说爪哇人袭击,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开战了。
  那时候西婆罗洲和爪哇不决裂也得决裂。
  玩这些东西,元首大人门清儿。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丰没有再到处乱跑,基本上都在安不纳岛,混迹那些劳工和士兵中间主要抓思想工作,简单点说就是尽量美化明朝。
  这年头的人,哪能抵抗他那丰富网络知识武装起来的头脑,更何况这家伙在传销组织一年也不是白混的,没过几天安不纳岛上所有人都知道了,曾经他们有一个差点变成不列颠一样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明帝国。
  而且还在高丽把倭国人打得满地找牙,而不是像满清一样在高丽被倭国人打得满地找牙,甚至还在海战中把尼德兰人打得屁滚尿流,而不是让鬼佬们一遍一遍地轮。
  只可惜一个这么好的国家,生生被造反的逆贼和满清鞑子,还有鼠疫给合伙祸害没了,要不然的话,这时候华人就该像不列颠人一样高高在上了。
  尤其是安不纳岛上华人,绝大多数都是郑和手下船工,再就是抗清失败的南明遗民后裔,凑上块儿拿出家谱,炫耀一下他们祖上跟着郑和那庞大舰队横行南洋的辉煌历史。甚至还有加贺山这样的倭军军官跑来证实一下壬辰倭乱时候,倭军在高丽是怎么让明军暴打的,没过多久大明帝国的人民就确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而且紧接着杨丰又花了整整一晚上时间,废寝忘食地把大明帝国复兴党党章给编了出来,反正就是吹牛b呗,豪言壮语假大空的东西随便往上写,那些小青年们就好这一口,xi脑谁还不会呀。然后拿着热乎乎的党章,把海陆两军召集起来,搞了一个集体宣誓仪式,临宣誓前一人先来二两泸州老窖六十八度,带着汹涌澎湃的ji情跟着杨总裁大声宣读誓词,怀抱手中钢枪,随时准备跟着元首为大明帝国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
  “你们的使命是…”杨丰高喊。
  “帝国复兴!”近两千小脸通红的士兵吼道。
  “你们领袖是…”
  “杨丰!”
  “杨丰是谁…”
  “帝国元首!”
  好吧,眼前仿佛小胡子演讲时的场景让杨丰非常满意。
  宣誓完接着由元首亲自为他们佩戴上党徽,也就一枚纯金制成的盘龙,背后放着精忠报国的歌曲,可谓壮志豪情在我胸!
  佩戴完党徽,这一批两千多名海陆军士兵,再加上一千多名岛上年轻男女,甚至包括几个马来人积极分子,就成了大明帝国复兴党的第一批党员,然后一批精英人才被杨丰挑选出来,以后由他亲自负责进行xi脑,等这些人完成学业,将作为训导官分配到军中来给他当下线。
  宣誓大会圆满结束。
  接下来就是搞点娱乐活动了,简单点说就是看电影,话说这是杨丰最忧郁的时候,虽然他真心想弄点古代战争片,尤其是明朝的战争片宣扬一下爱国主义,可问题是这个真没有,总不能把鸣梁海战放一遍吧?
  最后他实在没招儿了,干脆来点狠的,放斯巴达!
  反正这儿又没有真正懂电影技术的人,别说斯巴达了,他就是放加勒比海盗也没人能看出问题来,实际上他早就准备进军一下电影事业,当然不是真人影片,他的目标是动画电影,把迪士尼五十年代以后推出的电影挨个往外拿就行,不过这个同样得以后的。
  他这一招儿的确太狠了。
  温泉关血战的场面,把那些士兵们直接看傻了,这时候的年轻人能看点什么电影?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虚荣城市才不过刚满十年,顶级大制作也不过是乱世佳人,就这些电影的画质和斯巴达比起来,那差距简直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尤其是短剑砍断肢体,长矛刺穿胸膛,死尸堆砌成山的色彩冲击,简直就是如梦似幻,血淋淋的战争场景,三百勇士孤独战死沙场的悲壮更是让那些年轻士兵们热血沸腾。
  数码技术…
  好吧,他当然没有老式胶片的斯巴达,这是从港岛某院线仓库里搜来的粤语版,包括放映机都是数码的。
  数码技术超前半个多世纪的强大魅力,彻底引爆了那些年轻人的情绪,一个个挥舞手臂跟着电影上李奥尼达呐喊着,甚至还有人下意识找他们的枪准备去和三百勇士并肩作战的。
  “这就是真正的军人,这就是你们的榜样,忠诚领袖,不畏强敌,保卫家园,血战到底!”
  杨丰很不失时机地站到银幕前,紧接着负责播放的美女机器人切断声音,两旁的大功率音响中响起他的吼声。
  那些士兵们下意识地全部站起立正,挥舞手臂重复着:“忠诚领袖,不畏强敌,保卫家园,血战到底…”
  就在杨丰全力经营自己这个两千平方公里帝国的时候,这里以外的世界,在风云激荡中,也拉开了东南亚du立浪潮的序幕。
  九月三日,不列颠东印度舰队司令阿瑟。鲍尔上将到达淡马锡,同一天,板垣征四郎在纳尔逊号战列舰上签字投降,九月五日,英军和英印军大举登陆淡马锡,重新恢复对整个马来亚的殖民统治。
  但社工党控制的马来亚人民抗倭军和马来亚人民抗倭联盟拒绝交出武器,打着抗倭旗号发展起来的土匪同样拒绝放下武器。控制马来亚经济命脉的华人在战争中遭日军大肆屠杀后实力减弱,原本惦记他们财富的马来人开始蠢蠢欲动。而同样战争中倭军扶持的马来警察参与对华人的屠杀,也让华人对他们充满仇恨。
  而战争破坏造成的粮食供应紧张,更让所有矛盾在短期内激化,战争结束后的马来亚没有和平,冲突,骚乱,罢工冲斥着人民的生活。
  同样的情况在法属印度zhi那也在上演。
  八月二十九日,阮爱国率领的越盟进入东京,同时宣布安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九月十三日,英军在格雷西将军率领下进入西贡,接受北纬十六度线以南倭军投降。随行的还有一支高卢突击队,他们迅速解放了战俘营里的高卢战俘,并且紧接着组成一支四千人的市民警卫队接管西贡。但在接管市政厅时遭到安南人的武装阻击,英军迅速介入战斗,帮助高卢人占领西贡主要地区后开始强迫双方坐下谈判。
  几乎同时,华军在卢汉率领下进入东京,接受北纬十六度线以北倭军投降,但卢汉拒绝高卢军在其控制区登陆,不允许高卢人重新接管殖民地,在他的庇护下,越盟在东京就像吹涨的气球般迅速壮大,安南一分为二,彻底打好了内战的牢固基础。
  (感谢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