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上如此。中国的国内政治也比清王朝任何时期都稳定,虽然国会不时有暴力打斗事件,但绝大部分人都满意眼下的现状,这有些类似日本明治时期。如果在中国明确采取守势情况下发动战争。进攻者将遭受全国六亿多人齐心竭力的反抗……
柯蒂斯想着这种每个月都要来上一次争论,赶紧打断德库普兰的发言,“教授。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不列颠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而不是讨论美国是否能征服中国。”
“那我就无话可说。”德库普兰教授遗憾的摊手。他和汤恩比一直认为不应该挑起中美之间的战争,可讽刺的是他们的学识不断被柯蒂斯运用以挑起矛盾。唯一的安慰是他这么做是为了不列颠的利益。不然他和汤恩比将无颜以对那些热情接待他们访问的中国人。
查塔姆大厦的灯光半夜才熄灭,而这些先生们如此费尽心力的努力第二天便在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体现:从纽约时报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再到纽约先驱论坛报,最后到华盛顿时报,每一份报纸的头条都是战争或战争即将来临。
“总统先生,都不是好消息。”秘书霍普金斯先是对推着轮椅的第一夫人埃莉诺微笑,而后才把这些报纸交给罗斯福——总统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每天都要看六七份报纸,而白宫每个星期都会收到上万份信件。
“哦!上帝。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看到报纸头条全是‘war’,罗斯福不由推了推夹鼻眼镜,半真半假的感叹了一句。其实他昨天晚上就收到了关于苏联和中日朝将签订条约的消息,这并不让他惊讶。他唯一有些不悦的是苏联人刚刚获得两亿美元贷款,并被许可采购一些先进的多刀多轴机床。“看来只有上帝的子民才可信任。”他感叹了一句。
“总统先生,部长们都到齐了。”霍普金斯汇报道,这是昨天晚上收到中日朝将与苏联签订条约的消息后由罗斯福吩咐的。
“很好。”罗斯福低语了一句,轮椅在妻子的推动下前往椭圆形办公室。
“先生们,中国和日本正准备对我们发动一场战争……”罗斯福先声夺人的将膝盖上的报纸拍了拍,视线从与会的官员脸上扫了一圈,并特意在陆军部长伍德林脸上停留了一下,他接着道:“我很怀疑我们的军队是否能保护美国公民的人身安全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合法利益。”
时间越长趋向就越明显,战争部长哈利·伍德林完全是一个孤立主义份子,他惧怕和中日军队交战。而在他的领导下,陆军参谋部也拿出一个彻底放弃菲律宾的方案。这在当下看来是无法接受的。
“总统先生,也许这只是中国人只想稳定与俄国人的关系……”伍德林道。他知道自己越来不讨总统喜欢。很可能下一届内阁将不再有自己的位置。
“真的吗?”罗斯福看着神情局促的伍德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就要感谢上帝了。”他说完转头看向海军部长斯旺森:“我想知道对中国和日本的超级战列舰,你们有什么对策?用飞机炸沉它们吗?”
中日居然要造六万多吨的战列舰,听到这个消息海军部的人全被吓了一跳,特别是主炮的口径居然超过450mm。不过好在海军也有六万吨战列舰计划,只是主炮口径暂时只有406mm。
“总统先生,这就是我们的应对策略,蒙大拿级战列舰。”海军部长斯旺森拿出一份战列舰草图递给罗斯福。“只是因为巴拿马运河太窄。战舰只能从南美合恩角绕行。”
“部长先生,难道用飞机不能击沉战列舰吗?”罗斯福扫了一眼设计草图,而后问出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海军内部所不断争论的问题。
“总统先生,就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斯旺森道,他知道总统是一个航母派,所以心平气和的举起了例子:“数个月在东非发生的海战中,中国和日本的舰载机对意大利人的军舰毫无办法,而中国还被意大利海军击沉一艘大型航母。这说明能对付战列舰的只能是战列舰。飞机确实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武器,但它要完全取代战列舰,还需要不少时间。”
“你们打算建几艘蒙大拿级?”听闻飞机不可行,罗斯福不得不对设计草图重新细看起来。
“如果要形成压倒性优势。这需要六艘。”斯旺森道。
“但衣阿华级已经有了六艘。”罗斯福道。
“总统先生,中日的超级战列舰装备了九门460mm口径主炮,炮弹射程超过四十公里。”斯旺森背咏着做梦都不会忘记的数据。压力甚大。“而我们的主炮口径只有406mm,并且每艘只有八门主炮……”
“好吧。”在斯旺森的念叨中。罗斯福最终妥协。不过之后他还是问道,“我记得中国人向来推崇航空母舰。可这一次为什么要和日本一起建造四艘天津级战列舰?”
“总统先生,我想这是受亚丁湾海战的影响。据说中国国会在交战后质询过有关人员,海军好几个将军因此撤职。”斯旺森说着情报部门传来的消息,似乎有些幸灾乐祸。“这次交战证明:海战仅仅依靠防护脆弱的航空母舰是不可取的,真想不通为何中国人连203mm次炮也要从航空母舰上取消。”
斯旺森着庆幸列克星敦和萨拉托加上还保留203主炮,而罗斯福的思绪再次飘远,他看着在坐的诸人道:“先生们,我越来越觉得放弃菲律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菲律宾后我们只能固守夏威夷甚至是圣迭戈,而保留菲律宾我们则能在……”
放弃菲律宾是陆军三十多年来的坚持,海军虽然不愿意,也只能默许;在国会批准菲律宾十年独立后,陆军参谋部更建议总统逐步撤走菲律宾的部队,至1946年全部撤完。不料总统今日却想推翻三十多年来的‘共识’,伍德林当即打断道:“总统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如果发生战争,我们无法守住菲律宾……”
“不,部长先生,菲律宾联邦一天没有独立,就一天也不能失去合众国的保护。”罗斯福同样将伍德林的话打断,“我们希望参谋部重现制定计划……”
“总统先生,这是不可能的。”伍德林再次坚持自己的观点,“菲律宾离我们太远了,我们每增派一名士兵,就等于增加一名俘虏,最正确的战略是放弃菲律宾,而后再夺回来。”
“也许你应该听听道格拉斯怎么说。”罗斯福笑道,拿出一份来自菲律宾的计划。(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当他死了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罗斯福眼里的危险人物,同样也是陆军部的麻烦制造者。这个在四年前于华盛顿驱逐那些要求提前发放退伍补助金退伍老兵过程中特意让自己的勤务兵回宅取军礼服的陆军总参谋长是个倍受争议的人物。有产者称赞他是保卫自由的天使,无产者则唾骂他是杀人恶魔、战争贩子,但好在这个麻烦不久后便远远的被打发去菲律宾了。
不过在伦敦谈判失败后,这个危险人物发挥其一贯惹麻烦的本性,又在菲律宾开始制造麻烦——去年他的老朋友曼努埃尔·奎松正式就任菲律宾联邦总统,他则被邀请为菲律宾的军事顾问,并在今年被菲律宾政府授予菲律宾陆军元帅的称号。受此刺激,加上原有好大喜功的本性,麦克阿瑟在他的副官艾森豪威尔等人的协助下,为菲律宾制定了一个雄伟的军事计划。
该计划基本是以瑞士军队模式,在原保安队的基础上组建少数常备军做为军队骨干,另外每年训练五万民兵,如此到可以独立的1946年,菲律宾将拥有五十个师总共五十余万兵力。这仅仅是陆军,该计划还准备建设一支拥有五百五十架作战飞机的空军和一支由八十艘鱼雷快艇组成的海军,同时将建立一所西点军校式的军官学校。
对于这一计划麦克阿瑟信心十足,他认为‘任何侵略者必须付出五十万人、三年时间和五十亿美元的代价才能征服它(菲律宾)’,并确定‘这些岛屿必须守住,而且也能够守住’。
纸面上的计划确实是宏伟的,但这就带出了两个问题。其一:该计划与橘色计划(橙色融合黄色为橘色)相矛盾。橘色计划认为:一旦吕宋半岛遭到敌海上力量的攻击,驻守该岛的美国守卫部队将在亚洲分舰队的支援下支持三个月时间,并迟滞敌人行动。然后撤退到多山的巴丹半岛和要塞岛屿科雷希多坚守待援,阻止敌人进入马尼拉湾。与此同时,美国舰队将从本土赶来支援,与敌海军力量进行海上决战。
橙色计划虽然在1906年就提出要保卫菲律宾,特别是马尼拉——海军认为马尼拉与夏威夷、关岛一样是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是‘我们在西太平洋最有力的战略地点’。但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却规定各缔约国在太平洋岛屿和领地的要塞须维持现状,这便使得马尼拉基地无法扩建,已定的作战计划成为一纸空文,所以陆军在国会确定十年后给予菲律宾独立后建议将部队逐步撤离菲律宾,至1946年全部撤完。
当然,撤退并没写入作战计划,也没有得到总统罗斯福的认可。菲律宾之所以独立也不是为了避免与日渐强大的东亚同盟发生战争,而是另有原因。因此,就官方上说。麦克阿瑟的计划不但背离了陆军部的共识,也与橘色计划相矛盾。
除此以外,麦克阿瑟军事计划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菲律宾无力承受高昂的军事开支。在他的参谋部所制定的扩军计划中,菲律宾每年为此要承担一千万美元的军费开支,这是菲律宾联邦政府所不愿也不能承受的。并且在菲律宾总统奎松以及菲律宾当权者心中,他们不希望扩充军队与中日两国发生战争,作为战争交战地,这对菲律宾是极为不利的。
若中国没有崛起。那麦克阿瑟的计划永远无法得以实现,即便罗斯福将日本视为美国的严重威胁。但在中国快速崛起且不愿解除与日本、朝鲜同盟关系的背景下。他的计划很快被摆在了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既然华盛顿条约行将到期,那么扩建夏威夷、关岛、马尼拉三地的海军设施的计划也在海军作战部计划局的紧张制定中。
并且,于麦克阿瑟任参谋长时期被任命、早就声明其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将承担‘独立的空战任务’的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部司令佛兰克·安德鲁斯少将也在为防守菲律宾出谋划策。他秉承着航空兵战术学校的战术理论,认为陆军已经服役的b…17轰炸机不但可以保卫马尼拉,还可以进行昼间高空大编队精确轰炸(亦称‘轰炸工业网’理论),以打击中日朝三国经济结构中的关键薄弱环节。进而造成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崩溃,使三国最终屈服。
麦克阿瑟主要是菲律宾陆军计划,海军主要是马尼拉防御以及海军基地扩建计划,而安德鲁斯则是陆军航空兵作战计划。这三份作战计划罗斯福只了解前两份,第三份则仅仅从麦克阿瑟的菲律宾扩军计划里隐约所知。不过这就已经足够了。华盛顿条约的到期刚好是军事联合委员会重新制定橘色计划的缘由,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必须有一个稳固的基地,并以这个基地为中心,通过不断增强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压力打败东亚同盟。
只是,在这些计划中,坚定的孤立主义者战争部长哈利·伍德林是一块最为坚固的绊脚石……
莫斯科盘桓半月,又因风雪在路上耽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