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恨自己,而自己却对她起不起一点恨意或者不满,感情就是这么奇妙。

    “王爷,丽娘刚才失言……”熊瑚从来没有见过朱影龙如此的真诚,还是在恳求她的原谅,心中顿感慌乱,男人肯放下面子请求女人原谅已经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了,如果那个人还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地位尊贵的王爷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你说的没错,错的是我,从一开始我就不应该那么做,我对不起淑兰,也对不起你,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补偿你们的。”朱影龙走上前去,把熊瑚一把揽入怀中,动情的道。

    熊瑚也能感动,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既然爱了,就应该学会包容,当然这包容也是有限度的,当到了限度,就应该学会纠正,这都并非是刻意做出来的,有的时候人在不自觉间就学会了这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熊瑚窝在男人温暖的怀抱里,抬起头来担心的问道。

    “这件事必然要引起朝野瞩目,希望这不是一个导火索。”朱影龙非常的无奈道,这次的篓子捅的太大了,如何收场都不知道。

    “不如你在虚伪一次?”熊瑚低着头思考了很久,突然间冒出了一句道。

    朱影龙长叹一声道:“不了,我对不起淑兰的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她再出任何的事情。”

    “如果没有危险呢?”熊瑚眨了眨眼睛道。

    朱影龙讶然失笑道:“没有危险,这个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有人吃饭都能胀死。”

    “丽娘的意思是将淑兰纳入我们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就降低了危险吗?”熊瑚解释道。

    “你究竟想干什么?刚才还说我虚伪,这么这刻你又让我把淑兰推出来?”朱影龙眉头一皱,熊瑚的性子跟叶涟漪差不多,想到的就会去做,不同的是,熊瑚会冷静的考虑后果,而叶涟漪是不计后果的。

    “魏良卿被阉这件事恐怕魏忠贤暂时也不想太多的人知道,只要这个消息天下人知道了,天下人该怎么想?魏忠贤权势再大,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如果淑兰妹妹这个时候在站出来道出魏良卿的暴行,魏忠贤就只有打落牙齿汪肚子里吞了。”熊瑚给朱影龙细细分析道。

    “但是淑兰一现身,她现在是秀女的身份,魏忠贤必然要逼着她入宫,这怎么行呢?”朱影龙摇头不同意道。

    “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熊瑚笑笑道。

    “我?”朱影龙大惑不解的问道,“我能有什么本事?”

    “早先周王的奏折必然不会将你与他和淑兰妹妹的争夺之事写上,因为他也不想让这种大丢面子的事情更多的人知道,你大可上书将此事禀明皇上,然后……。”熊瑚突然脸上大红起来,支支吾吾的不往下说了。

    朱影龙正想往下听,这熊瑚突然不往下说了,一急闻到:“然后怎么样?”

    “你做过的事情,难道还不明白吗?”熊瑚大羞的从朱影龙怀里挣脱开来。

    “我做过什么呀?”朱影龙一脸的迷惑道,“我什么也没有做呀?”

    “死人,你对我做过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吗?”熊瑚又羞又急,嗔怒的轻啐一声道。

    看熊瑚如此忸怩羞涩的小儿女模样,朱影龙心中顿时一荡,脑中更是豁然开朗,瞬间明白她想要说的是什么了。

 第二章:后金求和(一)

    宁远保卫战的胜利奠定了袁崇焕在军中的地位,天启帝更是给了他加了官又进了爵位,辽东巡抚还兼着右佥都御史,外加兵部侍郎的衔,表面上是风光无限,实际上他反而没有以前自由了,不但给了派了一个跟高第差不多不懂军事的文人经略,执行还是高第的那个放弃辽东之地的政策,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气得袁崇焕再也不去山海关了,还好魏忠贤现在可不敢把他这位能打败后金的统帅拿掉,对他还稍作让步,经略王之臣专督关内,而他和监军刘应坤则负责关外。 

    “大人,已经深夜了,您怎么还没睡?”跟随袁崇焕多年的死士谢尚政看到了在院中独对深秋冷月的袁崇焕。

    “是尚政呀,你怎么也没睡?”袁崇焕头都没回就听出了身后的何人。

    谢尚政看袁崇焕半夜时分身上就披了一件单衣,如今已经是深秋,辽东之地不比江南,夜里是刺骨的寒冷,忙脱下自己的外披,披了过去道:“大人,您还是回屋吧,院子里太冷了。”

    袁崇焕知道部下关心他,身手拢了拢谢尚政给他的外披,问道:“密折发了吗?”

    “发了,六百里加急。”

    “刚才刘公公来过了,给您送了跟老山参,说是你这些日子太苦了,给您补补身子,他怕东厂的人察觉,偷偷的送过来的。”谢尚政忽然想起自己把这件事给忘了,连忙禀告道。

    “这个刘应坤,算了,帮我收起来,过几天找人捎回家去。”袁崇焕庆幸的是魏忠贤给他派的这个监军太监刘应坤是个知大理明大节的人,大明朝那么多的监军太监中,他也算是个异数了。

    袁崇焕愁呀,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一点不逊乃父,现如今更是年富力强,野心勃勃,可以预见未来至少二十年辽东不会平静,未雨绸缪,长期作战最重要的粮饷问题,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还有宁远四城虽然两面二百多里,战略纵深是有了,但北面是山,南面是海,宽不过四十里,宁远地区年年征战,粮食生产得不到保障,国内更是年年遭灾,仅有的一点存粮除了赈灾,还要喂饱那些祸国殃民的蛀虫,所以他必须效仿孙承宗经略辽东是的办法,向锦州方向推进,移商民开垦屯田,要开屯田,必须修筑城堡来保障,因此他制定了修筑锦州,中左所和大凌河等城,为了保证城堡能顺利修筑完成,同时为了防止后金的袭击,他想到了利用和谈的方法来做掩护,因此他给天启帝上了一道密折,将自己的谈判计划奏请天启帝批准,这道密折关系到辽东的将来,由不得袁崇焕内心不紧张,万一朝廷不批准,自己该怎么办,动用那五十万两银子私自屯田筑城吗?

    五十万两银子呀,袁崇焕不但没有动用一分一毫,就是最信任的人他都没有提过,这笔钱已经折磨了他大半年了,传说中的痴呆王爷居然神奇的出现在宁远城,丢下一笔五十万两的银票给自己,然后就又神奇的失踪了,但是根据他的调查,却发现信王一直在开封,他也曾有意无意的问过刘应坤信王的相貌,发现与自己所见的虽然有些出入,但大体上是完全吻合的,这个疑团一直在他的心里消散不掉,对着他那侃侃而谈的情景是历历在目,宠辱不惊,举重若轻,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冷静,还有熊大哥,这些都让袁崇焕迷茫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要弄清楚这个谜团,只是他不敢去做,秘密只有在没有说出来的时候才是秘密,只要有人说了,那它就再也不是秘密。

    父亲从小教育自己要忠于皇上,忠于朝廷,忠于国家,他与熊廷弼结拜的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可现在呢,大哥不但忘记了当初结义时的誓言背叛了皇上,还背叛了朝廷,难道忠、义真的不能两全吗,这两个字已经折磨了袁崇焕半年了。

    袁崇焕现在担心的是朝廷对自己这份密折的态度,其中屯田筑城这一项所费不少,他就怕朝廷因为没钱放弃自己的想法,又怕朝廷同意了他的计划,却不给他钱,让他自己解决,他有钱却不能用,因为他一旦用了那五十万银子,他就再也不是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的那个袁崇焕了!

    果然,朝廷同意了他密折里的计划,但屯田筑城的费用让他自己解决,朝廷没钱。

    天启六年十月,袁崇焕派都司傅有爵、田成和五台山的喇嘛镏南木座以吊丧的名义到后金试探虚实,并约略表示“修好”的意思,果然不出所料,皇太极也派人向喇嘛镏南木座表示愿意“讲和”,就这样,双方的秘密和谈就开始了。

    “王爷,宫里传来消息,后金秘密主动求和。”史可法走后不久又突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气喘吁吁的将将一张皱巴巴的信笺放到了朱影龙的面前。

    “哦!”朱影龙把眼前的心思收了起来,拿起信笺一目十行的匆匆的浏览了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影龙已经不大记得自己原来的收集的历史资料了,写作本来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知道在那儿找到资料或者知道资料来何处,对于一个不是历史专业的人来说,他需要只不过是一个很粗范的了解,两年的时间足够他忘掉许多东西,所以很多事情他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现在他考虑问题绝大多数不能带着历史去定向思维了,所以他看到后金主动求和的消息也是很很的一愣。

    “后金在这个时候怎么会主动求和呢?”朱影龙喃喃自语道。

    “王爷,这可是好事,宁远一战,建酋努尔哈赤兵败,紧接着八月病死,皇太极初登汗位,根基未稳,内部矛盾重重,自然要主动求和了。”史可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分析道。

    “丽娘,你怎么看?”朱影龙抬首问一旁的熊瑚道。

    “史典薄所说自然不错,不过丽娘却认为后金在这个时候绝对不会主动求和。”熊瑚凤眸中熠熠生辉道。

    “丽娘小姐请讲!”

    “第一,皇太极初登大位,根基不稳这不假,但求和这两个字绝对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后金也没有人敢提出来,因为努尔哈赤可以说是死在我大明的手中,报仇还来不及,又怎么会主动求和,就算要求和,也不会主动提出来,丽娘看,后金主动求和八成是袁叔叔从中斡旋的功劳,第二,后金同意讲和,是因为他的处境,西面有蒙古,东面是朝鲜,南面是我大明朝,蒙古的察哈尔部一向与后金不合,经常刀兵相加,东面的朝鲜一向以我大明马首是瞻,皇太极现在是三面受敌,处在三面合围当中,万一我们三方结盟一齐攻击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此时如果不低头,什么时候才低头?第三,宁远一战,暴露出鞑子兵只善野战,不善攻城的缺点,如果一味的以野战的打法对付善于守城的我大明将士来说,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攻城战法,以皇太极的智慧是不可能轻言言战的。”熊瑚一通细致的分析道。

    朱影龙和史可法两个人都陷入沉思,熊瑚分析的非常精辟,显示出相当成熟的战略眼光,后金的处境一下子豁然开朗的呈现在朱影龙的面前,后金要壮大实力,现阶段绝对不是攻明的最好时机,时机上也不是,后金在十几年后才入主中原,基本上把朝鲜和蒙古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这才在吴三桂的倒戈之下,进入山海关,进而统一天下的。

    从这件事上,暗影暴露出了两个大问题,一是,辽东的情报工作很不理想,不管是大明还是后金、朝鲜、蒙古都与朱影龙预期设想的差距很大,这次和谈居然还是从宫中传了出来,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二,就是情报的准确性要加强,情报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收集上,更重要是加入分析,哪怕是错的也行!

    千军易求,一将难求,在情报收集上周淮安做的非常出色,情报分析方面就略显不足,所以情报分析上面一定要加强,朱影龙看熊瑚的这方面的能力很强,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