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从前面传来阿济格死战不退的战报,熊廷弼心中不禁谓然感 叹,努尔哈赤一代枭雄,就是他生出来的儿子虽然良莠不齐,但没有一个是孬种,真是令人佩服呀!

    “标下游击将军吴三桂参见大帅!”满脸血污,浑身血迹斑斑,有几处还是刚刚沾上的,盔甲破损五六处,头盔早就不知道被谁砍飞了,发髻凌乱的吴三桂跪倒在熊廷弼面前。

    “你起来吧。”熊廷弼面色冷峻道,五千关宁铁骑一下子就让他给打残了,擅自作主攻击锦州,险些酿成大祸,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了。

    “学生吴三桂见过恩师!”吴三桂从地上爬起来,不敢抬头,以弟子之礼重新见过道。

    “本帅不是你地恩师,本帅没有你这样地弟子,你的胆子不小呀,就凭你的两千人马,就敢攻击两万重兵防守地坚城,我教不出来这样的学生!”熊廷弼心头火起,指着吴三桂的鼻子骂道。

    吴三桂顿时被吓了一跳,慌忙跪下道:“学生知错了,还请恩师饶过学生这一回吧!”

    “饶了你,如果明天拂晓之前拿不下锦州,你还有我这个不成器的师父就都得在大牢过下半辈子吧!”熊廷弼怒气汹汹道。

    “恩师,这么说只要在拂晓之前拿下锦州,就有转的余地了 吗?”吴三桂又不是笨人,这次他闯的大祸,恐怕皇上就算在宽容,也不能饶他了,如果能拿下锦州,还能将功补过,如果拿不下锦州,恐怕等着军法、国法一齐处置了。

    “都怪本帅事前没有嘱咐你一声,以致你如此鲁莽胆大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看来你暂时不能带兵了。”熊廷弼扪心自问了

    自己也有错,他太信任他这个弟子了,以为他会有分 还是太年轻了。

    “恩师,您不能这样,您至少让学生打完这一仗,无论输赢,到时候学生任凭恩师处置。”吴三桂顿时急了起来,跪下恳求道。

    熊廷弼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沉思了一会儿,抬头道:“吴三桂,不是本帅不答应你,只是国法、军法不容本帅这么做。”

    “恩师,学生求您了,家父丢失锦州,一直视为一生奇耻大辱,如今他老人家已然出战在前,我这个做儿子的不能袖手站在一旁呀,恩 师!”吴三桂泪流满面恳求道。

    随侍熊廷弼左右地副将朱梅看着吴三桂一脸的恳切。心中有些不 忍,出口道:“大帅,法理不外乎人情,况此当时也是用人之际,吴少将军武勇国人,大帅要处置等到拿下锦州再处置也不迟呀!”

    其实熊廷弼也不想处置吴三桂,因为如果碰到自己,遇到这么好的机会说不定他也会这么干的。毕竟这个机会是QB5难逢。但是这是战术上的考虑。他不是一军之将,而是一军之帅,考虑的更多的是战略层次的,这次闪电突袭就是为了打痛皇太极,又不能打地太痛,太痛了会让皇太极受不了,到时候挑起全面战争可就麻烦了。熊廷弼也知道拿下锦州有多好,但是这恐怕会打地皇太极太疼,狗急了还跳墙呢,他担心一旦打下锦州,会逼得皇太极调大军前来争夺,到时候谁负地起这个责任,皇上可是再三在密旨中嘱咐过他的。

    眼下已经吴三桂把事情已经做了,是好是坏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希望皇太极冷静一点。不要做出发疯的事情来。

    “好吧,本帅可以答应你,但你必须立下军令状。一点要生擒锦州守将阿济格!”熊廷弼想了想,冷静的对吴三桂道。

    “学生愿意立下军令状,不生擒阿济格,学生就提头来见恩师!”吴三桂想都没想就跪下写下军令状,然后朝熊廷弼再一次跪下“咚咚 咚”的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转身一言不发的冲了出去。

    事到如今,只要生擒了阿济格,或许才是唯一的转机,有人质在 手,谅他皇太极会有所顾虑。

    吴三桂如同杀神般地重临战场,左右是他精心训练出来的特种作战队员,一路往锦州总兵府冲杀过去,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势不可挡,杀的金兵是鬼哭狼嚎,边杀还一边高喊:“阿济格,我是吴三桂,还记得我活捉过你一次吗,今天老子还要再活捉你一次,你给吴爷爷出来 吧,不要让你的这些龟蛋手下送死了!“

    锦州总兵府如今是灯火通明,气氛空前紧张,败绩是不断传来,明军从四面八方往总兵府方向合围而来,四个城门全部都落入明军手中,回天乏术了,阿济格听了帐下亲兵的禀告吴三桂高喊要再一次活捉他的话之后,更是当场气的将帅案拍成粉碎,当初被吴三桂活捉,阿济格一直视其为平身大辱,如今这个吴三桂居然高喊着要再活捉一次,尤其金军听了吴三桂等人的高喊之后,更是士气陡降,军心混乱,败亡就在顷刻了。

    “贝勒爷,咱们撤吧!”阿济格帐下地亲兵托住披上甲冑要冲出去地苦苦劝说道。

    “贝勒爷,次战之败非贝勒爷之过,明军突然变的这么厉害,恐怕大汗也不一定会料到呀!”

    “是呀,贝勒爷,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吴三桂正是用激将法激您出去呢!”

    “汉人有句话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突围出 去,贝勒爷是大汗的亲兄弟,大汗不会太责怪您地,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阿济格渐渐被属下亲兵劝说的冷静下来,要说莽古尔泰丢了近两万精骑,那是中了明军的奸计,而且他还是三贝勒的身份,地位要比自己高的多,部下党羽众多,皇太极即使想动他,恐怕还要仔细掂量一下,所以只是降了一级,还守着辽阳的重任,而自己呢,虽然也封了一个贝勒,但势单力孤,部下就那么点人马,差不多都在锦州消耗光了,突围出去固然能活下性命,恐怕再也不会有荣华富贵可享了,所以锦州绝对不能在他的手里丢掉,而且他更是要出现在大金的将士面前,鼓舞士 气,守住总兵府这几条街,等待援军,就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众亲兵还以为主子被他们说的意动了呢,都慢慢的放下抓住阿济格的手,岂料他们这么手一松,就把他们的主子送到了吴三桂的手里,胜利的天平一下子就倾斜到了明军手里。

    主将都遭受生擒,金兵顿时士气低落,熊廷弼立刻指挥大军迅速占领另外三个城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有道是兵败如山倒,不到半夜,大军就控制住锦州全城。

    时隔半年,锦州又重新回到明廷手中,第二天天一亮,锦州城墙上的旗帜上就改为红底大黑的“雄”字,迎着寒冷的春风,在朝阳初升中被吹的腊腊声响!

 第十一卷:驱虎吞狼之第七章:锦州逼和(一)

    如熊廷弼所料,尤世禄刚找到一个不错的伏击地点, 埋下不到一半的地雷,就派出去的探马就策马飞奔来报,十里开外后金一支精锐的骑兵正往埋雷的道路上赶来,由于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探马看不清楚有多少兵力,因为对方是只是在最前面亮着几只火把照明路径,后面的队伍根本看不清。////

    正说话间,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如雷一般的声音,那是马蹄铁踏在坚硬的土地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了一下,尤世禄从马蹄声辨出这支骑兵应该不超过五千人,与后金作战多年,如果不能从马蹄声中判断出对方有多少兵力,那他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

    三千铁骑在苏克萨哈、鳌拜的率领下,往锦州方向疾驰而来,三千匹战马,一万两千只蹄子轮番踏动着黎明前的黑暗,声音震的尤世禄以及七千明军将士脚下的土地都在轻微的颤动。

    “来了,尤将军,你快看!”曹文诏兴奋的指着出现在大军视线中由远及近而来最前面的几只翻腾的火把轻声对挨在身旁的主将尤世禄 道。

    “来的好,山海关前那一仗那满桂那小子抢了头功,还用上了皇上给他的新式玩意地雷炮,这回也该我老尤出出火气了!”尤世禄有些嫉妒道,上次他被困在宁远城了,憋了一肚子火,宁远解围后,他正想出出气,干他妈一场,岂料朝廷居然跟后金谈起判来。这独自闷气一直没地方撒,终于让他逮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教训这帮后金地龟儿子,咱大明可不是你们这帮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好欺负的。

    “尤将军,咱们可全是步军,您可不能拿我们上去跟骑兵硬碰硬 呀!”曹文诏道。

    “就你能耐,这点常识你尤老哥我还不明白,幸亏现在你不是我的手下。不然早把你打二十军棍了!”尤世禄回头来。照曹文诏胸前一记闷拳道。

    曹文诏猝不及防之下。挨了一记闷拳,顿时疼的微微咧嘴道:“尤将军,您别介意,标下暂时归您调遣,不就是您的手下吗?”

    “小子,你嘴皮子还不错,跟谁学的。有空教你老哥我几手,你尤老哥我可是粗人一个,赶明儿我也学学那赵婆娘,动一动嘴皮子就直线往上升了。”尤世禄开玩笑道。

    “还是别了,尤将军,您这话要是让赵将军知道,非跟您拼命不 可!”军中虽然等级森严,但都是血与火走出来的弟兄。最重感情。尤世禄虽然与曹文诏不同属,但也曾经在战场上并肩作战过,不然他也不会从满桂那儿暂时把他给要过来。两人私交还算不错,开这样地玩笑是无伤感情地。

    “是呀,赵婆娘现在也成了赵硬汉了,最近更是沉默寡言多了,弄得暗老尤看着他浑身不对劲,还有你那个老满,最近也有点不对劲,听说被大帅勒令在家读书呢!”尤世禄不由地摇头长叹一声道。

    “老尤,对不起,标下无礼了。”曹文诏一出口,顿觉自己有些失言了,忙道歉道。

    “唉,就这么叫,没关系,这会儿你我都趴在着草地里,没有上下之分。”尤世禄似乎还是开心道。

    “行,那标下可就不客气了。”曹文诏也不谦让,道,“听说了 吗,皇上下旨在通州开设军事学院?”

    “这件事老尤我是听说了,有什么问题吗?”尤世禄抬头问道。

    “这个……”曹文诏还没来得及往下说,就看到后金前锋已经越来越接近雷区了,忙中止了谈话,两人内心都是异常紧张,曹文诏是见识过新式地雷炮的厉害的,所以主将尤世禄的紧张还略高于他,因为他还对这个新式地雷炮还存有一丝疑虑和怀疑,凡是没有真正见识过它威力的明军将领都有这点疑虑,尤其是从冷兵器作战过度到热兵器作战,这是两种不同的作战理论,明军虽然适用热兵器也有两百多年了,但绝大部分将领的作战思想还几乎原封不动地停留在冷兵器的冲杀上面,山海关一战,熊廷弼用热兵器作战的方式敲响了冷兵器作战即将退出大规模军事作战的钟声,其意义具有里程碑的作用,熊廷弼也因此成为明帝国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

    眼看后金前锋已经进入雷区,尤世禄紧张的朝一旁的曹文诏投来一丝询问,曹文诏朝他摇了摇头,要等后金大队人马进入雷区,才能拉动雷弦,这样取得地战果才会更大,有过经验地曹文诏自然要比尤世禄还沉着三分。

    尤世禄之所以询问,还是因为他对地雷炮这种新式武器的一种不信任感,认为打仗就应该是短兵相接,双方拼个你死我活,当然也不排除试用计谋等等,而接下来的战果让他彻底颠覆了这种认识。

    三千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