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应元,快。快把孙承宗老大人给朕请过来!”朱影龙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

    徐应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到皇上一脸的焦急,忙抬脚跑了出去。

    如果这个猜想被证实的话,朱影龙真是不敢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郑芝龙虽然手下只有三千多人,但这三千多可是能征善战的海 盗,还有犀利的火器,军舰,福建加起来虽然也有两万多官兵。但凭着朝廷跟郑芝龙这数月来的合作,叶向高恐怕不会对郑芝龙太过于防备,这样以来,有心算无心。形势太危机了,由于通讯太落后了,如果此刻有两台电报机该多好呀!

    “皇上急召老臣进宫所为何事?”孙承宗匆忙走进养心殿给朱影龙行礼道。

    “郑芝龙要福建!”

    “什么?”孙承宗大吃一惊道,“皇上何从得知?”

    “就从他给朕写地这封信上面!”朱影龙命徐应元将信转递给孙承宗道。

    孙承宗接过来迅速的浏览起来。他看完之后诧异的道:“皇上,老臣不明白,郑芝龙明明有招安的意思。皇上何以说他要福建?”

    “老院长。你不明白我们这个大海盗地心思。从长远来看,台湾是块宝地。物产丰富,他当然想据为己有,但以他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是荷兰人的对手,所以他必须要扩充实力,扩充实力从哪儿来,福建,而朝廷是绝对不允许这样一支力量任意扩充而不闻不问的,势必要控制他手中地力量,所以他写信给朕不过是障眼之法,以先前朝廷跟他的合作让朕相信他愿意接受朝廷招安的诚意,但实际上,他还存了另外一份心思,那就是跟南京地魏忠贤也写了一封信,信地内容与朕地这份信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他在看说给地价码高,就跟谁。”朱影龙解释道。

    其实真正的原因,朱影龙没说,这一切都是南北两个朝廷闹的,如果不是出现这样一个局面,郑芝龙的野心也不会膨胀的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想着要做闽南王的美梦,郑芝龙又不同于毛文龙,郑芝龙可以不依靠福建大陆的补给,即便是赌输了,他可以去日本,可以投靠荷兰人,实在不行,他可以去南洋,因为他是做海外贸易为名的海盗。

    “皇上的意思是,郑芝龙可能会投靠南京的魏忠贤?”孙承宗有些疑惑的道。

    当然这些也都是朱影龙本人的主观猜测,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的,还需要事实去证明,当下点了点头道:“朕也只是怀疑,所以这才找老院长前来商议的。”

    “福建太国丈叶老大人手下两万精兵,郑芝龙不过区区三千多人 马,恐怕郑芝龙没有这个胆量吧?”孙承宗道。

    “两万兵马是不错,但对于训练有素的海盗来说,区区两万兵马可能并不能被这个郑芝龙放在眼里。”朱影龙摇头道。

    “老院长还记得几个月前,郑芝龙派他的弟弟郑鸿逵来京打探朝廷的虚实吗?”朱影龙突然想起来问道。

    “老臣当然记得,这个郑鸿逵在京中逗留了好几个月。前几天听说离开了,挥金如土,热情豪客,结交了不少士绅名流,到现在京城还有这个人的传闻呢!”

    “哦,此人是何时离京的?”朱影龙精神一震问道。

    “大概有十四五日了吧?”孙承宗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道。

    其实暗影早已对朱影龙禀告过了,只不过他太忙了,没有太在意,现在想起来的确是自己不够重视,但他又不是神人,怎么都未卜先知 呢?

    “算起来此时,他应该回到福建了吧?”朱影龙问道。

    “如果海上顺风的话,此时应该回到福建了。”孙承宗在心中计算了一下,回答道。

    “唉,来不及了!”朱影龙懊悔不已道。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第四章:福建沦陷(二)

    皇上,果真这个郑芝龙投靠了魏忠贤,朝廷不得不提 了,魏忠贤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有那云南的沐启元随时会倒向南京伪明朝廷的呀!”孙承宗听朱影龙这么一分析解说,也不禁担忧起来。/ 

    到底谁是正统,民间还有争议,尤其是朱影龙刚刚启动整顿吏治的第一步,各地的官员因为不甘心丢掉自己权力,以辞官挂职威胁朝廷的不再少数,朱影龙一天都要接到几十份这样的官员辞职的奏折,如果这个当口子,福建闹出异帜的事情来,不啻是雪上加霜,朱影龙都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在隐隐作痛,上天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穿越的机会,却想不到给了自己这样一副烂摊子,难道自己真的是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吗,还是自己狂妄到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孙老院长,你说朕要是调川兵防守长江北岸如何?”朱影龙仔细斟酌了一下,除了京营的新军外,唯一能可以调动的就只有朱元的川军了。

    孙承宗低头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四川虽有天府之国之称,但境内匪患从生,还有与蒙藏交界,纵有兵力,恐怕也难起大用。”

    “那怎么办,雄兆那里就只有五万的兵力,万一福建落入郑芝龙的手里,得益的必是魏忠贤,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他那在南京的几十万的军必然要北上,朕拿什么去抵御这几十万大军?”朱影龙忧心忡忡的道。

    “皇上过于担心了,魏忠贤手中虽然手握数十万大军,但以老臣看来都是些乌合之众,如果不是有长江天险,朝廷早就收复江南失地 了。”孙承宗道。

    “这个朕也知道,可虽说是乌合之众。但那不是几十万颗西瓜,让你拿着刀去切呀?”朱影龙对熊廷弼麾下的所谓五万精兵还有一丝疑 虑,因为这所谓五万精兵都是从京城出去的,战斗力远不愿关辽的边防军,甚至连一般的边卒都不如,放在北京城,也就是跟街上巡逻地兵丁差不多的战斗力,算起来一开始也是一帮乌合之众,就是不小的在雄兆琏手下训练了半年成什么样子了,他才为此担忧。

    孙承宗心中怀疑。为何今日皇上如此心慌意乱,没有了往日的一丝镇定和从容。

    孙承宗有此怀疑也不为过,从那一惊开始,朱影龙不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的怀疑,怀疑自己能不能当好这个皇帝,会不会比真正的朱由检做的还要差,甚至命运会更加惨?原本以为熬过最艰苦的一段,下面应该比较顺了,谁知还没等他高兴过来,要命的猜测又使得他陷入了难以自拔地困境。每个人内心都有疲倦的时候,朱影龙此刻觉得自己太累,太累了,以致于往日的镇定和冷静一下子丧失了。只保留了灵台还有一丝清明。

    “老院长,你先退下吧,朕要仔细想想!”朱影龙疲倦的闭上了双眼,倚着龙椅的椅背靠了过去。缓缓的道。

    “遵旨,老臣告退!”孙承宗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的离开了养心殿,虽然皇上的一番猜测他并没有完全相信。但他也不是一点不信。如今朝野官场正在进行着一场千古未有的改革。发起这场改革的人还是当今天子,用一意孤行来形容都是非常恰当地。他能体会皇上治国必先治吏的苦心,可实施的时机有些选错了,但如果不这样,朝廷又拿来的钱粮去平叛呢?孙承宗本人内心也是很矛盾地,但是他管的是军务,政务上已经很少插手或者不插手了,总之他感觉到这为少年天子实在是太累 了,太累了,累的他走出这养心殿的大门鼻子都感到心酸。

    “启禀皇上,大内侍卫统领周淮安周大人求见!”徐应元小心禀报道。

    “朕累了,一个人都不见,如非紧急要务,你都让他们回吧。”朱影龙脑海还在盘算着如何将整顿吏治走下去,要知道大明朝官员贪污**已经积重难返了,如果不下点猛药,忍痛割下几块疮肉恐怕难有什么起色?看来自己还是有点妇人之仁呀!

    相比于周淮安平静地从养心殿的大门口离开,福建的天已经开始悄悄地再变了。

    “大哥,你真地确定要这么做?”郑宏逵刚从北京回来,听到大哥郑芝龙欲打下福建,归顺南京儿皇帝朝廷地想法,大吃一惊道。

    “不错,三弟,你回来的正好,我已经派人去南京了,魏忠贤答应了,只要我们打下福建,归顺朝廷,大哥就是闽南伯了

    你最起码也是一个候爷了!”郑芝龙哈哈一笑,搂过 一拍肩膀道。

    “大哥,您这么做是不是太草率了,而且我们跟北京朝廷以及总督叶大人合作也有些时候了,以三弟在京城地见闻,我觉得还是北京朝廷比南京那个阉人要可靠的多了!”郑鸿逵急切的道,凭他的在京城的活动和观察,紫禁城里面的那位少年天子很的民心,更是在辽东取得连番大捷,帝位日渐巩固,心中已经认定南京的魏忠贤迟早要会被紫禁城里面的那位剿灭的,事关郑氏一家的前途,他能不担心吗?

    “三弟呀,做大哥的焉能不知道为郑氏一族考虑吗?”郑芝龙叹息一声道:“你要知道,我们是什么出身,是海盗,不是善男信女,大哥要是投靠了北京朝廷,恐怕郑家老小以后都没有好下场,有句话叫做狡兔死,走狗烹,你知道吗?”

    “可是,大哥……”郑鸿逵还要劝说。

    “好了,三弟,大哥决定的事情从来就没出过错,你就别在多说 了,听大哥的没错的。”老二郑芝虎忙拉开郑鸿逵道。

    当夜,郑芝龙在福建泉州起兵一万,号左都督,一路杀向福建首府福州,三日后,福州沦陷,总督叶向高大骂郑芝为海寇,然后自杀身 亡,俘获袁崇灿、袁崇等各级官员数十人,他们大多数还有从江浙等地逃到福建的东林党人,被叶向高委以福建各级官职,几乎全部被抓。

    郑芝龙不惜血本,大肆征召男子入伍,得青壮三万,命令三兄弟四处出击,很快就占领了福建全境,所有被俘的官员都被郑芝龙下令砍了脑袋,郑鸿逵已经无法劝说其兄放下屠刀了,因为叶向高一死,郑家的后路已经与魏忠贤绑在一起了,令郑鸿逵想不到的是,参与攻占福建的郑氏大军中居然还有日本人,占起兵兵力的一般有余,显然这是郑鸿逵没有想到的,大哥究竟想要什么?有些远见卓识的郑鸿逵陷入了迷茫之中,难道他真的是为了郑家,还是他自己想做福建的无冕之王?

    显然这位郑家三弟已经不太了解他这位取来日本女人,又做了海盗的大哥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了,膨胀到他难以想象的高度了。

    接到这个消息的朱影龙简直气的是怒火冲天,抛开国家因素,叶向高还是自己爱妃叶涟漪的祖父,大明的太国丈,海盗就是海盗,永远不要想着他会幡然悔悟,弃恶从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噩耗传来,整个朝廷都震动了,随即又是一场官场大地震的开始,既然这些人都不想要做这个官了,那就不做好了,朱影龙一口气将一百多个五品官职以下递折子辞官不做的通通准了,而且朝廷一年的退休银子都不发。

    这下子带来的振荡远比福建沦陷来的更加恐怖,简直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在这县,府主官出职的期间,由副职代行职权,三个月之内稳住局势,表现出众的,可以转正。

    这正是一副猛药,下的那些准备递折子还在观望之中和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