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影龙此时已经轻车北上广宁,因为广宁离沈阳近,便于就近了解战局的动向,而海兰珠三女也都随同一起北上。

    战役自发动的那一刻起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当然能隐瞒还是要隐瞒的,毕竟大清国内许多城镇都没有得到消息,更加没有防备,自然对明军的偷袭是大大的有利!

    除了北上广宁之外,朱影龙还给在京的禁卫军司令李瑶下了一道密令,命令她亲自带两个禁卫军大队北上。

    禁卫军的调动不需要经过军机阁,而李瑶的身份地位更是一般臣子没有权力过问的,因此两个大队的禁卫军北调几乎没有风声就悄然出京了。

    一到广宁的朱影龙就接到了满桂飞马发过来的战报,大军已经占领沈阳西门,正在向城内突进。

    这是一个好消息呀,朱影龙立刻命人给袁崇焕传令,让他按照第二套方案行动,因为第一套方案实在满桂没有突破沈阳城防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战役预案部署,这一套预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将领地认同,也认为沈阳的城防没有那么容易突破。

    因此主要战略就集中在“围城打援”这条主要战略思想上,但是情况突变,满桂和吴三桂利用清军没有丝毫察觉的机会,趁机占领了西门,并向里推进,若是下一步占领了沈阳,那围城打援的战略就会落空,第一套预案便不再适用,这样第二套预案就派上用场了。放弃辽中,直扑辽阳,因为如果攻击辽中。势必会耽误时间,而且辽东远不如辽阳来的重要。还可能让辽阳城守军警觉,而既然攻下沈阳,辽阳城守军自然没有必要前往援救。围城打援几乎没有用武之地,那唯一可行的是,趁辽阳守军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大军迅速攻击辽阳城,上演一场辽阳攻坚战。

    大明的军队可不仅仅需要有奇袭的本事,也要有攻坚地能力,正奇相辅,才是一支真正的雄狮劲旅。

    袁崇焕的步军自然比不上满桂地骑兵,但是行军速度也非常之快,度过辽河之后。迅速向辽中方向运动,一路上所遇镇堡皆被火炮的雷霆之威打成了一堆废墟。

    “报,皇上密旨。按照第二套预案执行!”

    袁崇焕和宋献策皆是一惊,满桂这么快就攻进了沈阳城?

    就这样。辽阳攻坚战提前打响了,八万大军将只有五万守军地辽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上百门火炮依次排开,城门上的八旗清军都能清楚的看到那阴森森、黑漆漆地炮口。

    辽阳城中只有两万多八旗兵,其中只有五千骑兵,一万五千铁甲军,剩下的两万多黑旗军,也即是汉军,还有五千多朝鲜军,总兵力还是蛮客观的,汉将李永芳是汉军的统领。

    岳托还在大言不惭的蔑视明军摆开的攻城阵势,区区八万孱弱的明军,还大部分都是步军,就敢攻击有八旗铁骑驻防的辽阳城,简直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当即下令要与明军城外决战,要在正面交锋中将明军击败,并扬言要将袁崇焕斩于辽阳城下,不仅狂妄,而且是目中无人之极。

    不知道,若是岳托得知大清国的国都沈阳已经被明军攻克,皇太极付出了极其惨重地代价,用几百条人命才打开一条逃亡之路,只身东逃,豪格尽万人马,最后只余三千多,逃往铁岭,多尔衮被困南门,力竭被擒,同时被生擒的还有多铎和德格类等数十名清军将领,东门的图尔格被朱梅和吴三桂前后夹击,大量满清臣工和家眷被俘,他老阿玛代善赫然就在其中地消息,他还能不能如此狂妄嚣张的起来!

    至此皇太极虽然还有大半江山在手,但差不多失去了人口最多,土地最富庶地辽东之地,还有大清国近半数以上的大臣和将领,若是想要东山再起的话,除非明军止步不前了。

    辽阳攻城战,终于让满人见识了辽东步军在攻坚上的战斗力,守城的黑旗军虽然与明军是一脉所成,但表现却是天差地别了,辽东步军不仅是大明装备最好的步军,而且还是训练最苦的一支军队,三年来的刻苦训练,几乎天天都有士兵在训练中伤亡,这样一支军队早已不是当初那支孱弱的辽东军,他们是职业军人,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了保卫大明朝,为大明开疆拓土,丰厚的抚恤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为国家浴血拼杀,死亡再也没有向以前那么可怕了!

    八旗骑兵厉害,但架不住袁崇焕火炮之威,为了北伐,袁崇焕可是已经准备了三年,从粮草物资到枪支弹药,足够支撑整个辽东军打半年以上的战争,为了这一次战役目标,他甚至不惜减少了边防流动火炮的配给,辽东军近一般的火炮都让他给搬了出来,炮弹更是充裕。

    清军也有火炮,而且还不少,但比起明军的财大气粗来说,清军的火炮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相比而言,清军火炮炮弹生产不足,威力不够大,火炮射程不够远,制造火炮的材质不够好,寿命短,容易炸膛,精度还不高,因此尽管居高临下,但还是被明军的火炮压着打,炮击开始没多久,辽阳城就变得千疮百孔,在猛烈的炮火下摇摇欲坠!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五章:大清国亡(四)

    阳攻城战正式开打不到一个时辰,辽阳城内的守军便烈的炮火,养性下属的炮队根本就不是辽东军炮兵的对手,精心培养出来的炮手死伤惨重,十不存一。/

    战争其实打的是国内是经济,大明的经济远超大清,经过了三年的战争准备,虽然说不会富裕到炮弹随便打的地步,但将一个辽阳城变成废墟还是不那么太难的。

    炮火覆盖下,清军八旗骑兵都不敢出城应战,城门也被轰塌了下来,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到处都是砖石瓦砾,骑兵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步军才是战场上的主宰。

    岳托想逃,但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可逃,八万大军将整个辽阳城围成个铁桶似的,城内守军节节战败,尤其是汉军军心动摇,不少汉军主动放下武器,战场起义,引领明军进城,抢占一些战略要点,辽阳城城破在即!

    十六日清晨,伴随这清晨的初升的太样,沈阳城内零星的抵抗终于结束,满桂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终于将大清国的国都沈阳城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并立刻给在广宁的朱影龙去了一份奏捷喜报!

    满人王公贵族还有大臣因为反抗者被杀者众多,带着对满人刻骨仇恨的汉人,只要稍有一个反抗的满人,就会被无情的砍掉脑袋,若不是明军军纪严明,怕沈阳城内的满人会被屠戮一空也说不定!

    范文程在逃亡中坠马,被乱马践踏,一条腿骨折。

    脸在乱军中不知道是被人还是被马踩成了一个猪头,将他救起的明军士兵对照清廷官员的画像差点没能认出来。

    老代善像一条死狗似地被明军士兵架起,捆了下去,逃出盛京的满人贵族和大臣只有寥寥数十人,郑亲王济尔哈朗负隅顽抗,满桂亲自出马将其打落下马,捆了起来,正因为济尔哈朗遭擒,盛京城内的八旗兵没有一个统一指挥。而在明军内线的指引下,分割包围,逐一肃清。不识时务者皆被斩杀。

    沈阳一战,大清国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八旗将士。而在整个辽河以东,大清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八旗兵力部署在此地,一旦辽阳城坡。大清国将丢失辽河以东,抚顺以西的全部城池和土地,一下子将大清国打退到二十年前!

    十七日拂晓,袁崇焕率大军攻克辽阳,五千朝鲜军战场起义,反攻八旗军,一万多汉军跪地投降,降将李永芳被斩杀,汉军炮队总教官养性被俘,诚亲王岳托重伤。被部下拼死护送杀出城外,下落不明。

    十五日黄昏,吴三桂率皇家特战旅追击皇太极之抚顺城下。守卫抚顺的皇太极四叔雅尔哈齐似乎已经得到沈阳战败的消息,紧闭城门。吴三桂没有携带攻城武器,身边也仅剩下千余将士,奔波了四天三夜,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精神匮乏到了极点,只要率军离去,雅尔哈齐没有敢派军追杀,因为抚顺城内不过一万多兵马,皇太极已经逃入城中,为了他地安全,雅尔哈齐不敢那抚顺城和皇太极的安危开玩笑

    皇太极一入抚顺城便一头栽倒在地,进而迸发“眩风之疾”,整个人只有意识,却已经不能再说话,大清国危在旦夕之间。

    逃出沈阳城的满人贵族和大臣部分听说肃亲王豪格逃亡铁岭,便追随而去,而另一部分对皇太极死忠地人则都一一汇聚到抚顺城中,还有不少侥幸生还的八旗将士,个个带伤挂彩地,也投选择了各自主子投靠而去。

    皇太极口不能言,多尔衮深陷敌手,剩下就只有长子豪格能挑起大清国这副重担了,而且大清国内似乎也没有其他人能比的上豪格能坐那个位置了。

    二十日,李瑶率两个禁卫军大队两千四百余人到达广宁,次日清晨,在两个禁卫军大队的护送下,朱影龙和海兰珠三女从广宁出发,二十二日,到达沈阳,而此时袁崇焕已经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与赵率教会师熊岳城,斩杀数名清将,收拢满、蒙、汉、朝鲜四族降军约三万,自身也损失万有余,将辽东半岛重新收入朝廷怀中。

    而此时大清国自身地兵力如果不算臣服的蒙古各部族联军,总兵力已经不足三十万了,还有朝鲜也遭受了大明海军陆战队打击,海军陆战队青岛旅加一个团步军已经从仁川顺利登陆,专挑清军防守薄弱的城镇打,一时间将朝鲜境内闹了一个天翻地覆,赵率教与袁崇焕分开后,又率自己部下加上朝鲜降军两万多人迅速向东,攻打朝鲜大清交接处的军事重镇义州。

    而袁崇焕则率大军攻打北上凤凰城,然后一路向北,再向东,目标是大清国的老城郝图萨拉!

    进入沈阳城的朱影龙很快就从军情司的秘密内线从抚顺传出的绝密情报,皇太极得了“眩风之疾”

    意识,但已经不能说话,皇太极的四叔雅尔哈齐等人铁岭的豪格联系,希望推举豪格为新地可汗,继续领导大清国,同时还商议自亲去帝号,要与大明和平相处等一系列的消息。

    史书上皇太极的死也正是由于得了这“眩风之疾”,这“眩风之疾”那现在地话来说就是“中风”,中风这种病就是几百年后也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当然轻度中风是可以治疗地,但就算能治疗好了,身体机能各方面都会有极大的下降,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以后再一次中风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而皇太极这一次中风,顾忌是受的刺激太大了,以现有的医学水平恐怕是难以治愈,如果是脑溢血的话,那就死的更快了!

    皇太极若是死了对大明来说更好,纵然没有谋士没有猛将,皇太极也会是大明统一东北的极大阻力。当然现在这样半死不活的,也就跟死了差不多,豪格性格莽撞,头脑心机皆不如乃父,若是他当政地话,更加容易对付!

    皇太极的中宫皇后哲哲也成了明军的俘虏,不过她的身份特殊,明显受到了比较人道的待遇,只是将其软禁起来。并与其他人隔离。

    朱影龙进入沈阳之后,先是见了满桂、吴三桂、左辅、朱梅、杨国柱、唐通等将领,对他们的战功大家褒奖。并宣布授予他们银星“统一勋章”。

    至此大明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