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节从社会性冲突矛盾与城管执法自身五大缺陷这两个基本问题出发,全面地概括出城管执法系统在“未端执法”领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立足于本土化的实情总结出了应对的方法、实用的经验、必须的理念、操作的体系,达到归纳和解答、总结与提升、设想与应用、衡量与把握的统一,有助于一线执法队员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执法技能。
  第二节 城管执法可能引发的危机
  在城管执法者与相对人的长期较量中,起初,相对人敢怒不敢言,保持惊人沉默,冷眼旁观执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人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尖锐,诸如此类的矛盾就被无形中激化了。于是相对人曾经的“谦和、退让、忍受、克制”被“不以为然、公开对立”所取代,出现了执法危机,并有着公开化、持久化、组织化、系列化的趋势。
  这个“烫手山芋”,却不是城管执法系统可以单独掌控的,但是,城管执法系统可以根据执法现场实际情况,恰当地防止、缓和、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
  城管执法时,引发了一些什么样的危机现象呢?总结起来,易于引发的危机现象有执法局面失控、暴力攻击、现场劫持、刺激民众四种。
  一、局面失控
  执法时的局面失控,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相对人仅作暂时撤离,打“时间差”、“空间差”、“心理战”,与城管执法者展开“深入持久”的周旋,相对人甚至以此为“经验”相互传授。从表面看,相对人大规模地躲避执法者,不会引起公开的冲突。但是,相对人的“躲避”行为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冲突。相对人一旦不能以逃代罚、以走代损、以求代扣,就会公然反抗、孤注一掷,引发更大规模、更难面对的执法危机。
  执法者做出暂扣违法经营物品决定后,相对人拒绝配合、阻挠执法,用“时间换效率”的手段来同执法者软磨硬扛。相对人通过这种常见的“初始危机”——城管执法中最开始的一种软性危机,观察和试探执法者的功力、能力、心力、智力,并形成现场执法僵局。进,则可以发生公然对抗、直接冲突;退,则能够海阔天空、息事宁人。
  相对人眼见执法者人多势众,无法抵御这种执法的冲击,而又不甘心自己的东西被执法者拿走,在一股巨大冲动下,就采取了自残、倒地、呼救的“拿手戏”来进行对抗。围观人群大量聚集,执法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围观公众不明真相,看到相对人满身是血,衣裳褴褛,躺在地上,不禁悲从心来,怒从情起,“主持公道、声援弱者、谴责执法者”,整个执法现场成了对城管执法者的“批判大会”,不许执法者随意离开,要等公安机关的“1 10”警察来解决,执法者在众人面前有理难说清,恼怒难当,完全没有力量来控制现场的局面。
  相对人不配合执法,双方发生冲突。相对人拼命地反抗,与执法者展开全面的较量。由于城管执法社会环境的不成熟,加上自身人力的严重短缺,以及执法经验不足,执法者很难控制现场的整个局面。
  二、暴力攻击
  上述相对人的单方面行为,不会危及执法者的人身安全。随着局面失控程度的加深,有的相对人不计后果地对执法者无情地施以暴力,徒手或动用手边的经营器物来殴打执法者。据不完全统计,从北京城管执法队伍成立以来,遭遇暴力抗法事件已多达上千起,数百名城管执法队员在事件中受伤。
  下面我们引证几起暴力攻击的实例,并进行具体的点评:
  案例一,2003年12月27日,城管执法者遭遇故宫神武门百名相对人暴力攻击。当时的执法队员仅有8人,而现场的无照经营商贩有200多人。执法队员一到现场,他们便将数量有限的几名执法队员分开包围,并进行围攻。执法队员相互之间失去了联系和相互保护的可能。后来,违法者受到警察的强制和震慑,才停止了对城管队员的围攻。
  点评:
  城管执法队员没有制定预案,对可能遭遇到的态势缺乏基本估计。
  北京故宫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是商业“黄金地段”,无照商贩多。在这一特殊地段执法,事前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复杂情况。
  尤其是在特定时间,游客如潮,去上岗执勤,怎么只去8个人呢?如果说,只有这么几个人,那就不能在这时执法,或者说执法也是形式而已。
  应至少集中20至30名执法队员,形成整体性的力量,集中地以“先发制人”的策略去击破相对人群的某一点,给所有相对人有效的心理震慑,再逐步地向前推进。
  如果不能调集更多的执法队员,8名队员应组成全方位应对的队形,向相对人群最薄弱的一个部位突袭,迅速打垮相对人结成的板块。在不引起游客注意的基础上,尽快恢复这一区域的环境秩序。
  城管执法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执法力量、执法方式、执法控制、执法效率等因素,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案例二,某区一分队队员,曾两次遭到暴力攻击,一次胳膊受伤,一次头部受伤。其具体情况是,第一次是在2005年6月的一天下午,分队按照“迎首善、百日整治”行动的要求,对辖区内违法建设、无照经营、各种违章行为进行查处。在居委会的举报下,发现在某小区里有一个商贩长期从事无照经营,于是按照相关程序对其进行查处。无照经营者不但不配合工作,还拿遮阳伞砸执法车,结果砸碎了车子的玻璃。执法队员上去制止,为挡住砸下来的棍子而胳膊受伤。第二次,该执法分队对一个有店外经营行为的餐馆进行整治。按照执法程序,对摊贩出售的商品要进行先行登记保存,但摊主坚决不服从管理。为了不使执法程序中断,执法者将相对人往旁边拦,但相对人恼羞成怒,拿起啤酒瓶子就往队员的头部砸,到医院缝了六针。
  点评:
  在城管执法队员前去执法,特别是在相对人已经出现了明显不乐意的状态下,执法队员就应该有所准备,所有在场的其他队员要密切注视相对人的一举一动,当相对人要有所动作之际,执法队员本着有利执法、阻止后果、控制态势、避免受伤的原则,而相应地采取制止行动,平息暴力抗法事件。执法队员进入执法状态时,一般站在相对人的对面,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应该最先能够发现相对人“要干什么”,再相应地做出有效的准备和反应,以极为快捷的动作,将其控制在原地而动弹不得,让相对人的企图不能得逞,而不是当相对人把啤酒瓶子砸到了自己的头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在相对人由于情绪失控,砸毁执法车时,执法队员应予以制止,及时警告相对人,决不能采取所谓的“冷静执法”,无意识地纵容相对人的心态和行为。
  案例三,某区分队一队员遭到暴力攻击大大小小数十次,肋骨骨折,头部因撞击损伤至今仍留有缝合疤痕,颅骶骨损伤造成耳蜗高音部永久性损坏。
  点评:
  相对人对城管执法队员实行暴力攻击,这是对城管执法的公然挑战和藐视,不能容忍这种侵害行为的发生。应该从加强行业建设的角度,严格地进行反思,就当时的情况而论,能否用科学、巧妙、机敏、简便的方式避免呢?要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来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再者,在相对人使用最凶狠的手段来报复执法者以前,他们都有一个规律性的“出格情绪”表现,如发怒失态、大声吼叫、眼放凶光、双臂微动、两腿踢踹等直观表现。在这些危险信号出现时,就是执法者进入高度防备之时,为什么对这一类有害于执法者人身安全的特殊信号视而不见呢?
  执法者一定要记住,只在道德层面上去批评、否定、控诉相对人的暴行,那是绝对不够的,还应当直面暴力攻击的危害,研究与总结、识别与防范、学习与掌控实际操作技术,找到有效控制执法现场危机的方法。
  从这有代表性的三起相对人对执法者进行暴力攻击事件中可以看出,相对人在行使暴力时的心态与行为特征是:
  如果相对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不采用“非常”手段难以挽回,就会用一种根本不计后果的方式,在一股强烈冲动的心态支配下,进行失控性的人身伤害。它既是对执法者的一种深刻不满的表达方式,也是用暴力来阻止执法者的直接举动,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攻击效果。
  相对人暴力攻击的对象是与其发生正面接触的执法者,只攻一点而不及其余,对其余的执法者没有采取攻击的方式。
  相对人刚开始发出暴力攻击,或者在第二时间所进行的暴力打击是很重的。执法者受到的重度伤害,往往是在这个时间内形成的,一切无法预料的暴力攻击的严重后果,大多是这时出现的,并且类似的攻击一旦发生就很难自发地停止。
  从相对人暴力攻击的心态与行为特征来分析,如何尽最大的可能来预防暴力攻击事件的发生,或者避免与有效制止暴力侵害的直接后果,快速地对现场危机进行干预,是城管执法者必须认真思考和加以解决的现实性的基本课题。
  三、现场劫持
  在执法进入到最关键时刻,也就是相对人最不情愿看到或者最害怕发生的,即执法者开始暂扣与罚款时,少数相对人因为经济、个性、疾病、遭遇、旧怨等因素,出现了一种较为少见的疯狂行为状态——现场劫持。
  这种非常状态的现场劫持包括:劫持自我,劫持行人两类。整个现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执法危机中。
  现场劫持类危机现象的出现,就意味着生命攸关的事态的发生。到了这十分紧迫的关键时刻,执法者的应对行动不能出现一点差错,不能作出强硬过激的反应,要避免流血事件、人员伤亡。
  (一)现场自我劫持
  相对人不愿接受执法者的处罚,又无力挽回现实,在一种失控性情绪的推动下,拿着刀具、砸碎的酒瓶子、尖锐的金属物等器物,将锋利的尖刃处对准自己身体的关键部位——咽喉、颈动脉、心脏、太阳穴等,保持着一种随时都可以自杀的架式。相对人此时虽然没有说话,但执法者已经完全明白了,他要干什么,后面会出现什么。此时,执法者头脑一定要冷静。
  首先,要稳定相对人情绪,可以说一些:“你不要激动”,“你最好不要这样”之类的话。给相对人以心理上的安慰,使相对人的冲动情绪能得到缓和。相对人感到保持着一种拟自杀的行动,是一个很累、很难、很尴尬的事情,也就不愿意这样做下去了。
  其次,将已经暂扣的物品,立即归还给相对人。再主动询问相对人:“你对今天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办法?…‘先说出来我们听听,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商量着办,不过现在你这样可不是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次,执法者要以较为平和的语气,主动地问相对人:“你出来经营的目的是什么?”“你不光是为了你自己活着吧,家里的好些人还等着你拿钱回去生活呢!但不过你也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能违法经营,想经营可以去找一个允许摆摊设点的地方进行。如果你没有地方,我们为你去找一个,怎么样?”
  例如,在某市一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