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潜规则,特别是要着力增大官员摆谱的成本,使其不敢为之。
  为谁辛苦为谁忙碌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基层干部都非常忙。他们忙来忙去,到底为了什么?专家认为,客观上上级领导视察太多、太滥,有些毫无意义的考察是造成下级官员接待多、应酬多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基层干部希望接待好、应酬好,能得到上级的赏识,日后被提拔重用的心理,是他们终日忙于接待应酬的主观原因。
  据报道,有次一位领导到某县视察,提前好多天就有人前去打点,并安排哪些地方摆盆景、在哪个村子开座谈会,到哪个农民家视察。领导下来后,还跟着一大帮官员,电视、摄影的记者围着转,蜻蜓点水似的这儿看一下那儿摸一下,再听听汇报。该县一位干部说,走访的“农户”都是选了又选,大领导根本看不到真实情况。“场面很大却难以摸到真实情况,也解决不了问题,倒有点像是拍电视剧。”一个党委书记说。这种毫无意义的视察,无疑增加了基层干部接待的负担。
  有位镇党委书记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转变干部作风,上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如果上级领导不下来,接待也就无从谈起。建议上面的领导不解决问题就不要下来。有时我上午在县城刚开完计划生育会,下午回来后,又接到参加明天全县治安工作会的通知,跑来跑去实在浪费时间。如果能统筹安排尽量合并开会,开短会,有的会议下个文件,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调查中,记者发现有的县检查、考核目标多达10多项,前些年“一票否决”只限计划生育,而现在却不断增多。某省的“一票否决”就有5个,有的地方把招商引资也列入“一票否决”的范畴。皖南某县农委主任马涛说:“到基层来的领导大都打着视察、检查和考核的名义。事实上不是没有制度,各级也是一次次检查,但检查发现的问题,大多在一次次的吃喝接待中‘过关’了。”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精简机构是解决当前干部作风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先减人后减事,是减少领导乱指挥的重要方面。“我们盼望着加大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的力度和步伐,让我们从繁重的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一个乡镇干部如是说。
  究竟谁在制造应酬
  在客观上,大大小小成灾的会议,上级领导太多太滥的视察,以及那些毫无意义的检查,是造成目前干部接待多、应酬多的主要原因。另外,某些部门和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也是造成一些干部沉湎于接待应酬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在,基层干部除了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召开的会议外,还要承担上级领导机关“下放”到地方的各种各样的会,诸如“现场会”、“座谈会”、“交流会”、“联谊会”、“协调会”等,不一而足。一些乡镇每天都有干部到外面去开会,也每天都有干部留在家里组织会议。会议多,吃喝应酬自然就多。
  不知自何时起,“检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层层级级、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搞检查;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月度、季度、年度,接连不断;自查、互查、抽查、普查,花样翻新;对口检查、交叉检查、循环检查、专题检查、多项检查、综合检查接二连三;政府检查、社团检查、主管部门或综合部门的检查,联翩而至,如此等等,轮番轰炸。被检查单位为了得到检查团的“好评”,总要千方百计招待,让检查人员喝得面红耳赤,昏昏然、飘飘然时便容易说好话了,所以有“吃得好,说得好”的“吃喝定调子”的说法。
  现在一些部门官僚作风严重,不但普通群众上门办事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即使是下级党委、政府到上面去办事;也不容易。然而;很多事情在餐桌上比在会议室里更易于解决。于是;为了今后到上面去办事容易点;下级干部充分利用请客吃饭这一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的有效“手段”;只要上级机关的领导下来,就赔着笑脸来接待应酬。结果,筷子一举,酒杯一端,谈笑之间很多成问题的问题及不成问题的问题均能迎刃而解。在被接待应酬的各色人等中,不少人是秉公办事,以公务为重,不计较接待应酬的好与差,但也有一些人是相当计较、得罪不得的。一位在地市工作很久的领导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能量很大,有的能‘通天’,他们见省部级领导人甚至中央领导人比我们容易得多。别指望他们能给我们办太多的事,但要特别注意,别让他们坏我们的事就行!因此,必须好好地接待。”以市县为例,在接待应酬的机关和人员中,有的是顶头上司,管人、管钱;有的是业务主管部门,管项目、管技术;有的是有“无冕之王”之称的新闻媒体,管形象、管声誉;有的是执法执纪部门,管罚款、管抓人。可以说,这些人不论职位高低,都掌握着一定的“生杀予夺”之权,应酬得当,各方面关系融洽,联系渠道畅通,人气旺盛,工作顺利,甚至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应酬失当,则关系僵,渠道塞,脸难看,事难办,穿小鞋,陷泥潭,之后再作补救,不仅十分被动,而且下的气力、花的成本可能会更大。权衡利弊,何不早烧高香呢!
  如今,泛滥成灾的应酬已经严重影响了干部作风,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人民的利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减少吃喝应酬不是小事!
  从应酬中解脱出来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际交往增多将是不可避免的。但应酬活动过多,其不良后果显而易见,尤其是空耗了领导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领导干部忙于应酬,必然会产生误导,使下属视应酬为“工作”而仿效之,渐渐疏于职守,正可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最终败坏社会风气。
  有关专家指出,交往应酬要适度,对于部门与部门、上级与下级之间,在交往中不必过于讲究。对一些不必要的应酬,该减的要减,该推的要推,切莫被应酬缠身,误了工作,坏了风气,损害了形象。现在,有关减少接待应酬这方面的制度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很好落实。如今,各地都在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尤其应当从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入手,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要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从频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工作和建设之中去。
  饭局应酬定律:
  世界上本来只有饭没有局,吃的人多了,就以来饭局。
  谈事儿要饭局,没事儿更要饭局。中国的社交文化基本上就是饭局文化。
  从前,生活是从一顿饭到下一顿饭;后来,生活是从一个饭局到下一个饭局。
  黑社会的饭局是鸿门宴;上流社会的饭局是发布会;主妇们的饭局是八卦老鼠会。
  饭局不是万能的,没有饭局是万万不能的。
  没有美女不成饭局,没有段子不成饭局,没有酒不成饭局。
  局后局一般比饭局更精彩。
  抢单是最有中国特色的饭后表演,集中体现了我们的大家风范。
  饭局是享受,应酬是忍受。
  饭局是一种生活方式,应酬是一种生存方式。
  应酬很多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怨妇,完全没有应酬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超级怨妇。
  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四请才来叫摆谱;怎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
  饭局的三大悲剧:想请的人没来,来的人都和你无关,结帐时只有自己是清醒的。
  一周一个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个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个饭局是交际花。
  敬酒是一门艺术,拼酒是一门技术,耍酒疯是一门骗术,千杯不醉是一门防身术。
  不喝酒人士的座右铭是:吃自己的饭,让别人吐去吧。
  饭局是的承诺是靠不住的,酒后吐的真言,酒醒了往往不承认。
  草根饭局的核心在于饭,精英饭局的核心在于局,名人饭局的核心在于人。
  每个饭局都需要一个焦点人物,但是焦点太多就会变成焦虑。
  饭局指南:
  人在官场,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必定经常接受别人的宴请,参加各种宴会。俗称“饭局”。饭局有几种形式:
  下属宴请。这种宴请大多带有一定的目的,或者是有事相求、或者联络感情、或者出于尊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和想法,对下属的盛情邀请不要一口回绝,应该尽量参加。在酒席上不要喝过量的酒,不要说过多的话,不能乱表态;要注意身份,话说到原则为止。
  横向吃喝。这种饭局大多是礼尚往来之请,全是公款消费。此时可以放开吃喝,酒场上可决一雌雄,论个输赢,既加深感情,又加强协作。
  朋友相邀。这种场合大多是出于加强感情联络之需。这种场合无论于私于公,最好去参加,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够意思、不够情面、不够朋友。在宴席上不必拘泥,要尽量表露自己的身份,表现自己的能力,要让人摸不准、猜不透,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上司请客。这种宴请方式比较特别,大多是上司把自己视为心腹知己或上司家有婚丧嫁娶之类的喜事才宴请的。这种宴请非去不可,参加这种宴请时,视其情况送上礼品或者红包。酒席上酒不能喝醉,话不能说错,还要抓住机会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为以后升迁奠定基础。
  同学聚会。这种聚会大多是出于同学之谊,完全带着一种感情色彩,没有特殊的情况,应该尽量去参加。酒可以多喝,话可以多说,给人一种够朋友讲义气的感觉。
  14。2 关于喝酒问题
  人喝点酒都容易丧失理智,酒后吐真言,往往弄坏人际关系,尤其在政界会授人把柄,在关键的时刻就会成为你前途上一道障碍。
  好多基层官员都有好酒量,好多问题要在酒桌上解决,要靠个人的基层关系来解决。
  在官员中普遍存在一种摆不上桌面的心态:不敢多拿一分不义之财,但用公款吃喝却心安理得;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吃喝问题而被问责的官员极为罕见。
  喝酒之妙,千变万化,纵观中国酒坛,正向多极化发展;由理论而实践,由实践而理论,对酒的研究就是对社会的研究;对酒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请看中国饮酒之各类型分析:
  一是官饮:酒场是官员们的第二办公室。许多正式场合难以解决的问题到酒桌上就迎刃而解。官饮的最大特点就是秩序,跟开会一样,官大的自然上座,然后按级别、所在部门依次落座。敬酒的次序仍依座位次序进行。小人物要是不小心坐错了位置或者敬错了酒,必然惊出一身冷汗。小官敬大官要一干到底。做下属的在官饮中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谓机遇是零距离接触领导,是溜须拍马的绝好时机;所谓挑战是因为人一喝酒思维和平时就不一样,搞不好也是最容易得罪领导的时候。所以官饮很累,如履薄冰。小人物既要考虑酒场这一环境的特殊性,努力活泼逗趣;又要察言观色,随时揣摩领导的心思;新上的菜,领导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