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新革命-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县市政府之间做出分割,基层政府只能得到其中很小部分,倘若因此入不敷出,则中央政府酌情予以补贴。这在我们国家成为基层政府财力拮据的一个原因,也在地方官员中造成对中央政府的不满,唯有中关村与众不同。早在1988年试验区刚刚建立之时,北京市政府就颁布一项政令,将试验区上缴税款全部返还当地。这一政令在当时被叫做〃税收返还条款〃,一直延续至今。它促使每年数千万元现金回流到当地政府手中。
  一个新的政府机构在1997年11月11日宣布成立,这就是当初胡昭广一力推动却遭到海淀区政府坚决反对的那个〃大管委〃。〃大管委〃正式的名称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在官制序列中隶属市政府,居海淀区之上。然而就政府行政来说,它和当初的〃小管委〃并无本质不同。
  也许最重要的区别发生在调动社会资源以及鼓动社会情绪方面。1997年秋天到1998年春天这段时间,中关村沐浴在一片激昂的气氛中。依靠〃税收返还条款〃所得到的资金,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建设计划。此前人们一直在抱怨这块土地混乱不堪,房子低矮陈旧,街道狭窄肮脏,商家乱七八糟地排列在马路沿上,公司全都躲在灰溜溜的建筑里,卡车轿车自行车行人挤成一团,难解难分。有一次有位领导前来巡视,满脸不悦地抱怨中关村没个高科技的样子,远不如〃张江〃那样新鲜靓丽整齐划一当时有机会来到中关村的美国人,显然看到了另外的东西。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米切尔于1997年7月初访华回国后,发表长篇报告说:〃在北京,我们注意到,在技术园区内为技术商业所做出的努力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和制造自动化领域。中国的综合科技资源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市拥有具体科学领域的专长并传播到全国各地。北京开发区比上海的先进,因为它包括海淀地区,在那里,中科院、清华、北大已开始成立公司,使学术人员开发的技术商业化。〃另外一个美国人,英特尔公司副总裁马克尔o艾马,当时也看出,中关村是中国家用电脑乃至整个计算机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他在1997年12月接受《北京青年报》网上采访时说:〃中国北京有个中关村,是很出名的,中关村市场上的计算机价格,非常便宜,性能又比较好,可以说价廉物美,这在世界上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这种情况已经是中国家用电脑,乃至整个计算机市场快速增长的动力。〃。〃张江〃原本是上海市郊一片广袤的农田,政府在1992年把它圈起来建设高科技园区,其情形有如毛泽东早年赞美国家一穷二白时说的一句话,〃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当然画家不是别人,是政府。所以〃张江〃的一切……道路、桥梁、楼宇、花园,都是政府意志的产物。中关村不是〃白纸〃,而是一幅〃图画〃。一眼望过去,这幅图画不仅不美,还很丑陋,涂满乱七八糟的线条和色彩。就像我们此前的叙述,中关村的历史是开拓先于规划。在政府的意志进入之前,创业者已经干起来了。这是它与外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最大区别,也是它的伟力之所在,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成为拒绝美丽和秩序的理由。所以〃大管委会〃接管中关村行政权力之后的第一个决心,就是要让中南海的领袖们再次来到这里时不会留下难看的脸色。这是一个毁掉一切从头再来的年代,而1998年是破旧立新的高潮。超过100个建筑工地同时开工,有10万名工人不分昼夜和钢筋混凝土滚在一起。工程进展神速,令人惊诧。中关村今天的大部分建筑,不是在这一年已经竣工,就是在这一年开始建设。但是从外观来说,最显著的变化还是白颐路。这条名声很大的小马路,原来只不过由两条车道、两排杨树和路边排水明渠组成,从南到北,弯弯曲曲地穿过整个中关村。现在经过28个星期,把树砍光了,把沟填平了,拓宽60米的路面,铺垫33万平方米的沥青,埋下32公里的管线,变成一条康庄大道,一直伸向上地产业基地。在它上地入口的街角处,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一字排开,这座亦中亦西、砖石结构的建筑在夏天启用时有个新鲜名字……〃海淀留学生创业园〃。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每周至少有两家公司在里面诞生,创业者还真的都是归国留学生,他们来自英国、美国、德国、荷兰、法国、日本和新加坡。

  第80节:市场又在召唤(7)

  经济崛起让这个国家精神大振,昂首挺胸进入现代世界,却又与它保持一段距离,用自己的货币壁垒和贸易壁垒阻挡着突如其来的危险。这时候,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家门口转来转去。它在当时和后来都被人们恰如其分地叫做〃亚洲金融风暴〃,是从泰国开始的,然后经过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扩张到整个太平洋的西海岸,把韩国、日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全都扫荡一遍,连俄罗斯和南美也受到牵连。就像好莱坞电影《龙卷风》一样,卷到哪里,哪里就要倒霉,就是没有登上中国大陆。全世界一片混乱,而中国稳若泰山。中央政府的官员得意地说,〃风景这边独好〃。朱镕基总理宣布,过热的经济已经〃软着陆〃。理由是,出口增加、就业增加、老百姓的工资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长率降低了49个百分点、货币发行下降了20%、工业品供过于求、粮食连年丰收导致仓库爆满。银行把不良债务减少200亿元,重新向外放贷。
  市场又在召唤。它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也让社会的天平倾向民间资本。经济第一。一切为了发展。私营,更多的私营。按照当时报纸上的说法,1998年的春天是〃民营经济的春天〃。几个月前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公开承认现在国家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承诺把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承认非公有经济不仅仅是〃补充〃,而且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向全国人民保证,不分姓〃公〃姓〃私〃,依法对各类企业予以保护、监督和管理。这是共产党对既定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做出的重大修正。
  对于旧制度来说,它是颠覆性的。然而颠覆早在18年前就开始了。陈春先点燃的那团星星之火,现在就要烧遍整个国家。〃民营科技企业〃不仅成了媒体刻意追捧的对象,而且还是官员们表明自己政治倾向和行政水平的标志。贾庆林说了一句,〃要把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属下的那些官员便赶忙呈上一份报告,告诉这位还不太了解中关村的新书记,〃中国最早的民营科技企业〃就是出现在北京的。而现在,这个城市已有11847家这样的企业,有20多万人在这里工作。这让贾庆林大喜过望:〃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民营企业的所有者们听了这话,嘴上高兴,心里还在嘀咕。他们说只要党的报纸不再把他们打入另册、政府官员不再对他们百般挑剔,那就谢天谢地。这可不是不识抬举,乱发牢骚。此前很多事实都在证明,民营经济是被列在另册的。几乎所有官员都认定它是一个占有社会资源,带来无穷麻烦的祸根。而现在,这些事都被当做反面教材,人们说起来就像是在控诉旧社会。
  民营企业主已经不是〃敌人〃了,但是还在争取成为〃国民〃。这局面要拿今天的眼光来看,真是奇特,可是在那个年代,政府方针的潜在逻辑就是这样。好多有权有势有影响的人物,只不过主张把私营企业主当做〃国民〃,就像是个〃青天大老爷〃一样受到民间拥戴。其中有个名叫萧灼基的人最为有名。这位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党的新理论是个〃网开一面〃的产物,很不牢靠,所以对一位记者大谈了一番〃修宪〃的必要。〃国家宪法应当明确保护私有财产。〃他说。这句话在用友公司总裁王文京听来,恰如久旱的禾苗遇到一场甘霖从天而降。我们已经提到过,王文京的事业,就是由10年前的那一次〃修宪〃鼓动起来的。
  自从1988年开创中关村第一家纯粹的私营企业,10年来王文京已经建立起一个年销售2亿元的软件王国,还将在下一个10年引领中国企业全面超越外国企业,占领财务软件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以驾驭政治和法律的细微变化、剑走偏锋的本领来论,这完全是王文京个人的辉煌成就。1988年当所有人都在争戴一顶〃红帽子〃时,他别出心裁地为自己挑了一顶〃黑帽子〃。1994年当他的合作者苏启强对公司失去信心时,他自己掏出几千万元把苏抛下的股票全部购进,以确保他个人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也避免任何人来把他的公司染上红色。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中关村爆发了第一次〃财务软件大战〃,至少有20家公司卷入其中,由于北京之外的地方几乎没有像样的软件行业,所以这场〃战争〃也可以说是一场全国性的〃战争〃,结局是王文京名利双收。他的用友公司拿下全国财务软件市场40%的份额,还得到〃试验区优秀企业〃和〃拳头产品〃两块招牌。直到今天,这都是中国软件产业史上由私营企业写下的最辉煌的篇章。


  第五部分

  第81节:市场又在召唤(8)

  媒体吹嘘他的〃英雄事迹〃,政府给他颁发奖状,请他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演说。而他始终做出一副腼腆模样,不是躲在人家身后,就是钻进那辆最低配置的〃雪佛兰〃轿车,逃之夭夭。1995年他在上地购置一块土地,兴建〃用友大厦〃,成为这个信息产业基地的第一笔私人资本。他刻意把这件事的本质掩盖起来,却对采访他的两位记者大谈,〃在党的生日之前,用友公司党支部接收广告主管夏冰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还添油加醋地说:〃这是试验区私营企业中第一个被批准入党的新党员。〃这些事情全都表明,此人拥有超越常人的眼光和谋略,大智若愚。他利用了当时中国人还没想明白的民族性格中的好些方面:老一套价值观念声誉扫地、争论不休却并不追求结论、民众普遍希望富裕的心理、全社会的实用主义倾向、中国式的老辣、中庸、给失败者一个体面的台阶。随着公司壮大,这一切渐渐成了历史的陈迹。到今天,只是当他想要向后代讲述〃我们曾有那样一个年代〃时,才会有用。
  1998年春天,王文京和他周围那些最亲密的合作者得出结论,头上那片意识形态的阴霾已经散去,他清晰地感受到社会的冲动,觉得没有必要再韬光养晦。上地的那座大厦已经建成了,用紫色花岗岩和大理石筑成底座,外饰银色的玻璃幕墙,借助于太阳的光芒,让人在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大厦如此张扬,其实并不符合王文京的性格,可是我们如果考虑到他的被压抑了整整10年的愿望和激情,就不会对此惊讶。大厦当时可供500个工程师同时在里面工作,几经扩张,如今能够装下1200人。王文京本人在顶层有个巨大的套间。房间中央摆着他的加长老板台,被兰花、橡树和奖杯环绕着。墙上是他喜欢的条幅:〃大智世人用,至诚天下友〃。背后有他喜欢的照片,尺寸巨大。其中一幅是他和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合影,另外一幅是公司全体员工,总计700人,个个笑容灿烂,满怀期待地从镜框里望着他。
  王文京当时34岁,是个外表圆润、慈眉善目、没有棱角的人。他出生在江西上饶的一个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