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劳兄弟并不很感兴趣,就凭着洛杉矶这一个店,一年已经能够稳赚10万美元,这在当时不是个小数字,他们已经很满足了。经过艰苦的谈判,克罗克才获得条件苛刻的授权,开始在美国各地推销麦当劳连锁店的加盟权。
当年的克罗克已是53岁。他不仅放弃了熟悉的工作,还得自己承担连锁店的行销费用,四处奔波而赚钱又少,以至于结婚39年的老婆也终于离婚而去。
虽然损失惨重,但克罗克认准了,绝不放弃。6年之后,麦当劳在全美国的连锁店达到200多家。克罗克又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借了270万美元,把麦当劳这个商标全部买断,他终于成了麦当劳的主人。之后仅仅过了10年,美国的麦当劳连锁店就达到700多家,股票也上市,成为巴菲特长久持有的赚钱机器。
现在,麦当劳的商标价值是253亿美元,克罗克本人当然也成了超级富人。
麦当劳兄弟创立了麦当劳,又失去了麦当劳,他们可以经营好一个店,却没有战略的眼光,看不到未来的趋势,以至于经营了25年,一个店还是一个店,直到克罗克的出现,才把麦当劳打造成了一个王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是时务?就是形势,就是趋势,就是对事物现在和未来的准确判断。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它会怎样。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地去做,这就是很多富人成功的秘诀。
穷人有投资冲动
穷人太想改变现状,往往就有投资的冲动。而几乎所有教导穷人致富的书,为了迎合穷人的心理,也都异口同声地劝穷人投资。其实,很多穷人都是被投资整得更穷的。
中国的投资渠道就那么几条,炒股是条捷径,可是有几个人是炒股炒发了的?神话倒是听了不少,具体到自己头上,不亏就已经是万幸了。有的大户、中户,100万炒成了30万,50万炒成了20万,本来还算个富人,这下也要在穷人的边缘徘徊了。散户就更是可怜,中午一个盒饭,能买三元的绝不买五元,这下倒好,一个跌停,多少个盒饭才补得起啊?几年下来算个总账,周围的熟人,输掉一辆车,输掉一套房的,简直是平平常常。
干吗非得炒股!
你也可以不炒股。那就脚踏实地,投资实业,搞一个小小的公司怎么样?主意是不错,但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成功的只是少数。辛苦几年下来,算一算账,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单位合算。在单位待着,分一套房,一房改,至少也值多少万,你挣的那点也不比别人强。
人就是喜欢折腾,穷人也是如此,只不过穷人家底薄,几折腾几折腾的,那点底子就没了。
有个司机给人开出租,辛苦。开了几年总算有了点钱,也想把它当成资本,就去买了辆夏利,请了个司机,和自己轮班开。谁知道新车买回来还不到一个月,他买的那款夏利哗哗降了两万,报上说还有降价空间。两万呀,得开多久车才赚得回来!早知如此,还不如躺着,什么也不干,至少那两万还在。
社会上流行过很多热门的发财之路,比如说养海狸鼠、搞传销、集资等等,无不是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结果呢?又费马达又费油,赔了夫人又折兵。
穷人受自身素质和弱势地位的局限,在资本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明明知道那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明明知道自己缺乏竞争优势,还要去参与,还要送上门去让人宰割,凭什么!
足球场上,人们总喜欢看攻势足球,因为场面壮观、热闹,看起来过瘾。然而真正打攻势足球的未必就是赢家,进得多,失得多,还是照输不误。
资本市场比足球更注重结果,你投资不是为了来过把瘾的,最重要的是不亏,在不亏的前提下赚。投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如不投!胜利往往属于少犯错误的人。
不要轻易借钱
不到万不得已,你不要轻易向人借钱,也不要轻易借钱给人。这句话不太中听,却是一句大实话。
向人借钱,容易被人看白,引人疑虑,让人为难,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必要。而借钱给人,也是件隐患极大的事。
其实,借钱本身并不可怕,银行就是个专门借钱的地方,银行放贷就等于是借钱给人,到时候不仅要收回本钱,还要加上利息,银行就是靠这个赚钱的。正因为银行是个专门借钱的机构,所以它有一整套专业的办法,放贷之前要考察你的资质,还一定要有担保、抵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哪怕你最后还不起钱了,他也不至于亏本。
但私人之间借钱就不一样了,凭的全是人情,既没有可行性论证,又没有法律认可的抵押或担保,有的甚至连借条都没有一张,胸脯一拍,搞掂。痛快是痛快,但事后若有麻烦,那麻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说句良心话,借钱不还的人,也并非都是恶意赖账。能够向你开口借钱,你也能够放心地把钱借给他,这样的关系,多半不是一般的关系,要么沾亲带故,要么有利益上的牵连,要么就是有特别让你感动或者信赖之处,不然你怎么可能把钱拿出来?你能拿出来,至少在当时,你一定是相信能够收回来的。
但是后来为什么变了呢?往往借钱的时候他是孙子,还钱的时候,嘿嘿,你成孙子了。就因为你不是专业放债的人。你不专业,你就要犯错误。
你不专业,你就把感情当成了抵押,以为有了这些感情,还钱就有了保证。殊不知,钱是有价的,感情是无价的。无价的东西,说值钱它就值钱,说不值钱它就一钱不值。所以,感情是世上最重的东西,也是世上最轻的东西,你把实实在在的银子置于这样一个虚无的东西上,本身就风险极大。
借钱的人,动机本来就很复杂。有的人借钱确实是出于善意,借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还,后来他们确实还了。这样的人你借钱给他没错。但有的人借钱本身就出于恶意,借的时候就没想着有还的一天,纯粹是诈,骗几个算几个,遇到这种人,钱一出手就等于肉包子打狗了。还有的人,开始是出于善意,以为自己能还,但是后来确实还不起了,不是不想还,是确实还不起。开始可能他还在想办法还,后来实在没办法了,也只好把话给你挑明,“实在对不起,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你能拿他怎么办?
借钱容易还钱难啊。借钱的人很容易开口,因为大家感情好,才向你借钱,借钱是信得过你,看得起你。而讨债的人却很难开口,因为讨债总是在对方不愿偿还或者无力偿还时发生的,讨债就成了落井下石,是破坏感情,是忘恩负义,对方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冒出一句“想当初……”私人之间的借贷关系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因为双方当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千丝万缕一旦变质就成了罗网,让你陷在当中动弹不得。一旦债到了非讨不可的地步,感情就成了一具僵尸,不仅没有实在的温暖,而且恐怖,难看,甚至可能反手一爪把你掐死。
且不说你的钱能不能悉数讨回,就算是你讨回来了,哪怕钱没有损失分毫,但人情已经损失殆尽,恩人反而变成了仇人。还钱的人,就算他还了你的钱,也不会还你的情,不仅不会因为你在危难的时候帮助了他而心存感激,反而因为你忘恩负义,你不给面子,你帮人没有帮到底而记恨在心。
借钱给人,最大的危险不是失去钱,而是永远失去了情,做好事反而把人给得罪了。
杨绛在回忆钱钟书的文章里说,钱先生从来不借钱给人,凡有人借钱,一律打对折奉送。借一万,就给你五千,再加上一句“不用还了”。钱先生的睿智通达,真是惊人。
穷人疏于工计
穷人急于致富,却往往疏于工计。在穷人的印象中,“大钱”是个很不得了的东西,说起挣大钱,眼睛都绿了,急吼吼地,恨不得立刻拔出刀来,挥手宰去。
但刀在哪里?宰谁?怎样去宰?并没有周全的办法。
穷人没有多的财富,只有一把锄头,就想东挖西挖,一锄挖个金娃娃。
绝大多数的情况是没有挖到,穷人还是穷人。少数的人挖到了,也不见得就此富起来。消息很快走漏,人群蜂拥而至,锄头和锄头相互竞争。接下来的情况是,挖金的人越来越多,可挖的金子越来越少,要么再也没有挖到金子,要么挖得太多,死于非命。
富人自己是不耍锄头的。如果他想得到金娃娃,一定要组织专家勘察,找到金矿,把情况弄清楚,把开发的手续办妥,把保卫的人员找够,再组织有技术的人去挖,去淘,去炼,靠科学的方法,井然有序地干。而最终如果有收获,也不是一个两个金娃娃,而是稳定的、源源不断的金子,每天从他的机器里生产出来。
富人有钱绝不是偶然,而穷人就算偶然有了钱,也难得长久。
事业是最好的投资
说到投资,一般人总想到股票、债券、房地产,总之是那些倒买倒卖赚差价的事。
其实,差价未必是那么好赚的,弄不好顺差变成了逆差,投资不成反蚀财。而且投资的失败,比不得日常生活中的失误,柴米油盐的交易,就算短斤少两再加算错了账,那点损失也算不了什么。投资失败,搞不好把你一辈子的心血全部赔光,几十年的积累就白攒了。攒钱如抽丝,亏钱如山倒。穷人投资尤其要谨慎。
投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一般的穷人不具有这种投资的能力。看见别人投资成功就眼红,其实成功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不成功的人并没有把失败宣扬出来,因而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投资赚钱是容易的。
任何事都应该以一种专业精神去做,一生做好一件事,这是一项最有用的忠告。
老老实实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这就是最好的投资。你擅长做技术,就争取把技术做到最好;擅长做生意,就把生意做到一流。做这些赚钱,比你去心急火燎地投资稳得多。
投资于自己的事业,才是一本万利而又长治久安的。连比尔·盖茨这样聪明的人,都不去倒腾微软的股票,他说他最成功的投资就是自己的公司,就是微软本身。
除非你的事业就是炒股,如果只是业余捣鼓,最好不要到股市上去混
投资致富需要素质
世界上最大的富翁都是办公司的,但如果让你也投资办一个公司,你可能又会感到为难。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不创业办公司,又能成为亿万富翁呢?
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式: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持续40年后,你能积累多少财富呢?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14万×(1+20%)×40=10281亿,你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听起来不错,从理论上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很多人一年的储蓄可能还不止14万元,推断下去,你还完全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又是多少呢?同样依照公式:14万元×(1+5%)×40=169万元,你只是个区区百万富翁。
且不说40年后百万富翁还算不算富翁,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单就亿万和百万的比较,两者相差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