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攸悠我心-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废柴了。既然已经得到主角的金手指,若还不在神州大地上多点几块石头变成金,岂不是太浪费,太窝囊?他要扮演好荀攸这个角色,像真正的谋士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大汉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中。十常侍乱政,引来董卓入京诛杀十常侍,然而董卓入京后,贪婪残暴,为祸比十常侍更烈。曹操试图刺杀董卓,没有成功,于是孤身逃出京城,跑到老家招募了亲族和勇士,发出矫诏和檄文,号召天下诸侯会盟讨董。由此引来了十八路诸侯“虎牢关战吕布”的盛举。董卓为了避盟军锋芒,强迫小皇帝把都城从洛阳迁到了长安。曹操本来想要诸侯乘胜追击,但是诸侯各怀心思,先内斗了起来,曹操只得引军离去,来到了青州——这便是到今天为止曹操的履历。

    荀攸一边在脑海中梳理着这段历史,一边想着这之后曹操做了什么?没有印象了……他对三国的历史实在说不上多精通,记忆都是跳跃性的,只记得曹操早期有个濮阳之战,但好像不是这个时候打的?吕布还在长安呢,应该没时间跑到濮阳来与曹操打仗。

    荀攸手指藏在袖子里掐着掌心,决定不管历史是什么样了,他怎么想的就说怎么说吧。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曹操走了进来。

    大家齐齐拱手行礼,曹操点头,来到他的位置坐下。

    开会的模式,古往今来都是一样。首先由领导发表开场白,然后员工发言,然后另一个员工发表不同意见,然后领导总结……

    不过,曹操的开场白非常简洁,直入正题:“董卓死了。”

    “什么?”在座的众人全都一惊,连荀攸也惊异地睁大了眼睛。

    曹操道:“我今日刚得到的消息,司徒王允策反了吕布,吕布在受禅台刺杀董卓。尸体被扔到菜市口,百姓还在他尸身上点油灯,烧了几日才熄灭。”

    夏侯惇粗声粗气地说道:“老天开眼,除此国贼!”不少将领也喜笑颜开。

    “夏侯将军只怕高兴早了。”荀攸忍不住插口,“董卓死,长安该是一片混乱。若有野心者趁机夺权,陛下又要不得安宁。”

    说完了以后周围静了静,荀攸心里一阵打鼓:没说错话吧?这可是他穿越以来发表的第一个军事意见啊。

    偷眼打量身边人的表情,却见大家神色如常,刚才的沉默只是正常的停顿罢了。

    曹操对他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正如公达所言,因为杀了董卓,西凉军的李傕、郭汜、牛辅等人,和吕布他们混战,如今已有几十日了。尚不知结果。”

    啊对了,就是这样,就是因为这一场混战,吕布最终输了,才逃出了长安,跑来和曹操抢地盘。荀攸一下子理清了其中的脉络,心头兴奋,脱口而出道:“吕布必败……”

    “恩?公达为何这么说?”曹操立刻看过来。

    荀攸大汗:让你抢话!

    右边的荀彧和左边的郭嘉同时将目光投来,等他发表高见。荀攸只得硬着头皮道:“恩……吕布与王允仓促起事,可能……没做好准备,西凉军骤然反扑,他不及防范,所以必败……”

    “公达所言极是。”郭嘉表示同意。

    荀攸再汗,低头装死。

    “董卓被杀,终究是好事,李傕郭汜等辈纵然凶残,比董卓差得多了。”荀彧道,“只可惜主公在青州,对京中的局势鞭长莫及。”

    “是啊,我等当务之急仍是壮大实力。”

    “这么说,这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咯。”夏侯惇道。

    “好消息也是有的,”郭嘉笑道,“近日有人报,孙坚与刘表作战,中了埋伏,被刘表乱箭射死。他的儿子孙策将继承他的基业。”

    曹操早知这个战报,点头道:“这确实算是个好消息,‘江东之虎’死,我少了一个重大威胁。”

    “主公不可小看孙策。”郭嘉却转了口风,“我常听人说,孙策虽然年轻,但勇猛善战,颇有乃父之风。如今江东诸郡的刘繇、严白虎等人都无甚才德,若孙策选择以江东为基业,倒也有很大的腾挪空间。”

    荀攸听得睁大了眼睛,郭嘉的直觉实在可怕,他说出来的正是未来孙策军的发展方向。

    曹操认可郭嘉的说法,但又道:“孙策纵有勇力,但尚无实力,听说他已向袁术示好,要去依附袁术,不足为虑。”

    荀彧道:“刘表杀他父亲,孙策必定会复仇,他们两相拼斗,正方便我们隔岸观火。”

第 5 章

    荀攸发现了一件事。

    以曹操现有的实力来说,他们只是刚刚获得了一块立足之地,还远远不如那些大军阀比如袁绍、公孙瓒、袁术等人,远远不能和他们竞争。甚至可以说,曹操现在的境遇只比还在四处流浪的刘备好那么一点点。然而在讨论时局的时候,曹营谋士关注的重点却是京师、天子、和最有威胁力的人物,比如孙坚。在他们眼中,袁绍袁术雄兵在握,却不如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少年孙策。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不得不说,他们富有远见卓识。

    只是既然如此,为何还会纵容孙策、孙权,最后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呢?

    曹仁发表看法:“主公,他人之事,现在还与我等扯不上干系。如今我军军马整肃,正好用兵,周围几个郡县尚未归顺,可用武力让他们臣服。”

    “还有招纳贤士。”荀彧补了一句。

    曹操良谋必从,道:“甚好。山东多才俊,文若、公达、奉孝,你们可细细访查,若有贤士,我当亲自去请。”

    被点名的三人拱手答应。

    “青州临近兖州和徐州。”曹操看着墙上挂着的大幅地图。“我们已在青州立稳脚跟,诸位认为,下一步我军该取兖州还是徐州?”

    郭嘉说道:“徐州乃四战之地,是各路诸侯虎视眈眈的地方,徐州牧陶谦素有仁义之称,主公若要攻打,出师无名。”

    “奉孝的意思就是兖州。”

    “也未必要强攻,主公可先打下几个城池,再对余者予以招降。可以省下不少力气。”

    其他人也无异议,先打兖州的战略就定了,接下来就是何时出兵,走哪条路线,如何搬运粮草,诸如此类的细节的问题。

    荀攸再次感受到了曹营的效率,这场会最多开了一个小时,不仅通报了天子近况,诸侯动向,还确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针,甚至连很多细节的问题都想到了。

    如果放在后世,这等办事效率和国际化大公司有的一拼。真想让那些公务员都来学习一下。荀攸再次吐槽。

    会议过后,荀攸和郭嘉回到了他们的办公之所。

    荀攸与郭嘉都是颍川人,之前便相识,入曹营后成了搭档,他们的合作模式是荀攸总揽,郭嘉用奇,这种合作一直进行到了郭嘉死的那一刻,整整十一年。

    荀攸此时并没有这些伤感的念头,他正木着脸看着桌上堆得老高的两大摞竹简,良久透了口气,说道:“奉孝,你前几天,真的很……忙?”

    郭嘉嘿嘿笑了两声:“公达不要误会,你大病初愈,我怎忍心再累你?放在左手边的是我看过的,右手边的是文若看过的,都已经做完了,只是怕你要查点,才放在这里的。”

    那样还好……荀攸松了口气,只是再看看桌上,右手边的竹简明显比左手边的高出一大截……

    荀攸无奈地笑:“你平时出谋划策不是挺有效率的么?——做不了就等我来做也罢,何苦麻烦他,他的事够多了。”这个“他”当然是指荀彧,荀攸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叫荀彧“司马”,尽量避免称呼他的官职。

    也就是对郭嘉他才会这样说话,两人的交情已经到了可以随便玩笑或批评的程度,说得再重也不用担心对方受不了。

    荀攸承认自己进入状态很快,这么快就与郭嘉打成一片了。有了记忆就是好办事。既然本尊和郭嘉是好朋友,他也很乐意和郭嘉继续做好朋友。何况郭嘉的不拘小节,在陈群等人看来可能是缺点,可在他这个穿越者看来,却是难得的真性情。

    郭嘉大约是曹营里活得最潇洒的人了,排第二的该数曹操。

    在没见面之前,荀攸对郭嘉,心里多少还是有崇拜之情的,毕竟这是后世号为“鬼才”的人,百度百科上写得一套一套,都是他的精彩事迹。但是见到真人之后,发觉他的心理年龄……恩,其实和两千年后的自己差不了多少吗……

    那感觉,就像与曾经崇拜得不得了的大明星突然成了邻居,然后发现明星也要吃饭睡觉,也会偷懒耍滑,甚至还经常给你下个绊子,添个乱子……

    都是普通人而已。

    当领悟了这一点以后,荀攸觉得天地宽阔瞬间了许多,也不再那样小心翼翼,心怀敬畏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虽然我是透明,但我可以像大神一样活着。

    何况荀攸这个人够大神了……

    收回思绪,正听旁边的郭嘉说道:“没有看公文的天赋呗……”

    这算是回答荀攸刚才的第一个问题了,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却闭口不答。

    荀攸翻开一捆竹简,费力地辨认着上面的繁体字,虽然他现在认识繁体字,可直接看还是很不习惯以及……郭嘉你写的那笔狂草,是不是太超越年代了点?

    听说古代朝廷取士,是很看重书法的。荀攸觉得,自己有点知道郭嘉以前为啥没做过大汉朝的官了。平心而论,他的字不能说难看,还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流气度。但是……如果你呈交给上司的公文不打楷体GB2312而打华文行草,你说是个什么结果?

    辨认繁体字的工作很辛苦,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很长时间。

    荀攸揉了揉被繁体字弄得发花的眼睛,忽然觉得不对劲,屋子里居然很安静,郭嘉这个人可不像是个能安静的。

    荀攸不由得抬头,想看看郭嘉在干什么。

    然后他知道结论了:郭嘉在发呆。

    不知是不是与饮食有关系,古代人长得普遍比较瘦。即使今天见到的几名武将,也只是筋骨结实,身板厚实些,并不像后人想象得那样膀大腰圆。文臣则都瘦削一些。郭嘉就是一例,荀攸其实很怀疑他是怎么把衣服撑起来的,有没有在里面垫个海绵肩垫?

    而此刻他正随意坐着,清瘦的轮廓被阳光勾勒,投在地板上,一个更加细长的影。

    他正对着敞开的窗户发呆。

    荀攸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时值暮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鸟语花香,伊人独立……

    呃,伊人?

    他看见了窗外的荀彧。

    准确地说,只是一个遥远的侧影。在院子的大垂柳下,大半个身子都被垂柳的枝条遮盖,黑发长袖被风一吹,飘飘而舞,柳枝的青绿点缀其间,晕染了一襟春意。

    他大约是出来休息散步,微低着头似在思考什么,傍晚的光在柳枝间忽移忽止,照射着他,如同照射一块美玉,温润的色泽并不耀眼,却夺走了所有目光。

    衣香鬓影,已可倾城。

    荀攸回过神来,不由得暗骂自己,怎么把形容妇人的词汇用到这人身上了,那绝不是相同的美。出于气质的高贵优雅,是不可复制,不可言传的。

    难怪后世用“荀令留香”来形容美男子,如此丰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