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祭:中日武汉大会战-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漫山遍野的洪水给程潜带来一线胜机。
  ###一带,土肥原师团的一个混成联队、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骑兵中队约两千人,最先听到了洪水惊天动地般的咆哮声。骑兵中队和10余辆坦克到底腿长些,忙掉头向东南退去。剩下的约1500名步兵、炮兵刚跑出县城不远,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掉头退回县城内。满街的拆门板,调沙包,把县城的四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水是堵住了,可日本人也走不掉了。程潜抓住战机,急令刘和鼎39军向###孤敌发起攻击。战至22日,日军被歼数百,淹死近百名,其余乘抢到的船只向韩庄退去。公秉藩的34师乘机收复###县城。
  尉氏一带,16师团三千余人被汹涌的洪水从梦中惊醒。这些小鬼子在战场上自认有办法,可在这铺天盖地的洪水面前也一时慌了神儿。退入尉氏的这三千日军在接到草场旅团长的撤退令后,四处搜抢船只、门板、水缸,一切能用的泅渡工具都不放过,人人争先恐后,急于摆脱这令人恐怖的“黄龙”。处在外线的中国军队抓住战机,四面出击,猛攻尉氏,毙敌近千名,收复尉氏。
  已挺进到新郑的日军骑兵一部约500人,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仍拼死抵抗,中国军队不慌不忙调来重炮,一阵密集的猛轰,将该敌连人带马送上了天。
  …………
  黄河大水使一战区新挫之余,取得了一次有限的胜利。
  随着北方军情的安定,随着长江流域日军脚步声的日益逼近,蒋介石似乎慢慢忘记了黄河决口这一幕。武汉这时似乎更加闷热,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入夜,蒋介石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地审阅着成沓成摞的文件报告,在这些报告中,最多提到的两个字是:武汉。
  程潜(字颂云),湖南人,陆军一级上将。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初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参加了兰封会战、徐州会战,在山东配合友军取得台儿庄大捷。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宛平城,八年抗战全面爆发。
  30万川军士气高昂,出川抗战。
  王铭章,四川新都人。徐州会战中在山东滕县率三千川军子弟兵抵抗万余日军三昼夜,为台儿庄大捷赢得时间,后城破自杀殉国。
  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壮烈殉国后,蒋介石亲题挽词。
  xueji
  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攻入城中小巷,搜捕残敌。
  薛岳,字伯陵,广东人,陆军一级上将。武汉会战前,曾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屡立战功。素有“外战内行”之称,是国民党军中抗战名将。
  日军虽在台儿庄遭到重创,仍恃强扑向徐州地区。
  中国炮兵炮击日军。
  蒋介石亲赴徐州,与李宗仁、白崇禧合影。
  土肥原贤二,阴险狡诈,“九一八”事变后曾任日军沈阳特务机关长,抗战前曾多次潜入中国各地刺探情报,是个“中国通”。
  黄河水终于拖住了日军进攻的脚步。
  日军步、炮联队沿大别山脉向武汉进发。此时,徐州会战刚刚结束,从图中可隐约看出骑马日军的疲惫。
  蒋介石的政治伴侣宋美龄,时常视察抗日前线。
  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中国士兵。
  商震,陆军二级上将,黄河花园口掘堤指挥者。武汉会战期间,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20集团军总司令。
  为阻挡日军前进的脚步,国民党决定炸开黄河。炸药作用不足就用炮轰,图为国军新8师在郑州以东花园口炮轰黄河大堤。
  黄泛区,成千上万灾民流离失所。
  1938年6月9日,花园口黄河咆哮着冲破决口,中原大地尽成泽国。炸开黄河挡住了日寇铁蹄,却也让中原百姓流离失所。
  黄河水终于挡住了日军的脚步。日军深陷黄泛区,进退失据,狼狈不堪。
  仓皇溃退,策马泅水而逃的日本骑兵。
  中国守军在台儿庄外围阻击进犯的日军。
  一辆陷入泥潭的汽车竟需一个小队的日军来拉。
  台儿庄大捷,武汉举行游行庆典,场面盛大。
  台儿庄大捷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
  

武汉,国共合作的蜜月(1)
中、日全面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随着华北、华东大地的相继陷落,武汉,就像个秋后熟透了的果子,孤零零地悬挂着,随时都可能落向地面。贪婪的日本人垂涎它,是想把这颗肥大的硕果揣入腰间,再给中国一次重击。中国人关注它,是想抵住外来强盗的暴虐,保护已越来越少的果实。
  武汉,当年人们更多地称它为汉口。其实它是由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隔江鼎立而成。长江无所顾忌地从城中穿流而过,把武昌孤零零地划在了江南岸。这里,机关楼堂、要员私宅云集,景点古迹遍地,在青翠的珞珈山、碧绿的东湖水和一片片优雅宜人的景区映衬下,透着一个政治枢纽不同凡响的气度。江北汉口,则以其繁华、喧闹而名噪天下。作为旧中国的大商埠,其名气仅在大上海之下,因而紧紧地吸引住南来北往过客的目光。龟山脚下的汉阳,同样不同凡响。这里有全国规模宏大的军火城,云集了旧中国军火工业的精华。“汉阳造”就是今天提起来,人们也不陌生。事实是,当时国民党军手中的枪炮弹药,除了进口的,其余大部分是从这里运上前线的。
  当1938年第一缕春风吹绿武汉的千花万木时,焦躁不安的武汉再没有像往年那样,被春的魅力、绿的诱惑煽起激情。大路上、田野里,一批批携金带银的商贾官吏、绝望无助的难民伤兵,像一股股令人沮丧的混乱的潮水,涌进武汉的大门。国民政府各部门名义上虽说是迁往重庆,可到了这儿,都没有再向西挪一步。一队队西迁的工厂、学校、民间团体,也极其自然地在这里扎下脚来。工厂又冒出了烟,商店一家家地增多起来,政府的一些军事、政治机关也开始运转。
  武汉成了1938年中国的战时首都。
  “战时首都”使武汉三镇背上了不堪忍受的重负。洋楼私宅、旅馆寒舍,只要是个能栖风避雨的地方,都挤得满满当当,街巷市面上同样是人满为患。房租、粮米菜价,随着人潮的蜂拥而至,也像是雨后冒出的春苗,“呼呼”地往上窜。大武汉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挤膨胀得像是要裂开来。昔日那种繁华中的平静、有序,早已消失的干干净净。混乱、惶惑和恐惧像瘟疫一般,无可遏制地在全城弥漫开来。
  武汉南郊林木青翠的珞珈山蒋公馆里,蒋介石倚杖远眺武汉城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自退出南京后,他变得从未像今天这样对武汉充满依恋。想当初,国民政府建都金陵,蛰居秦淮,武汉从未真正打动过他的心。每年夏天,他一般都要在庐山的清凉中度过些时日。可每次上庐山,回南京,他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咫尺之外的武汉三镇。今天,他却突然觉得,武汉成了他手中最后一块明珠宝地。他曾充满感情地对武汉卫戍司令陈诚说:“武汉之价值,今日才真正体会到。这里地处长江、汉水交会口,平汉、粤汉铁路必经此地。可以说是中部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九省通衢’名不虚传。向南,它连接华南地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援助,经香港、广州运到我们手里。向东,则直通苏皖浙,是我们日后收复失地的桥头堡。向北,它又依傍中原大地,是我们发起全面反攻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控制武汉,足以控制东西、威震南北。”
  蒋介石对陈诚没有完全讲出心里话。实际上,仗打到这份儿上,中国内地繁华的、有影响的大都会中,能容得了他蒋某人的,也就这武汉三镇了。他心里清楚,控制武汉,他就能吸引住全国、全世界的目光,他就仍能自豪地对外界炫耀:中国并未亡于日本,中国政府依然存在,他蒋中正仍旧领导着国共统一战线,在抗击着日本人。
  非常时期、非常形势,给武汉三镇又披上层神秘的政治色彩。
  可他看到了这一点,日本人也看到了这一点。1938年新年刚过,日军不待休整,便擂响了西进的战鼓。从战略上说,仰攻武汉,必先控制翼侧的安全。为此,东京日军军部,先拿右侧翼广袤的中原大地开了刀。徐州会战一浪高过一浪的枪炮声和随风飘来的阵阵硝烟,时时都在提醒着蒋介石:武汉血战已不会太远了。
  半年多来,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是败了,而且败得挺惨,尽管其间也有台儿庄、平型关的几缕辉煌。可中国作为一个保种保国的被侵略民族,无论胜败,它的最终意志都是不会改变的。而且不管怎么说,中国军队已从战争初期的仓皇失措中镇定下来,仗越打越好。几百年来,遍体创伤的中国对外敌入侵似乎已经麻木了,这是一个弱国、一个闭关自守的悲剧必然付出的沉重代价。所幸的是,中国人几千年“大国梦”所激起的民族意识并未泯灭。他们以令世人无不为之惊叹的承受力,默默地忍受着战争带来的一切苦痛。一次次失败后,他们仍能站起来,舔吮着身体创口中涌出的鲜血,继续在沉默中希冀着、期盼着、战斗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武汉,国共合作的蜜月(2)
中国人的威武不屈,使日本人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了,战争明显有一种拖向漫漫无期的趋势。岛国上下,北进苏俄、南下太平洋等种种战略目的不同而结成的军事集团,眼看着自己的战略意图因中国战事的久拖不决而变得日益无望,愤怒中把矛头指向了内阁,政府一时出现动荡,恼羞成怒的内阁首相近卫文闾见军事威逼未达目的,便自作聪明,耍起了政治把戏。
  1月16日,近卫首相在东京狂妄地向世界声明:帝国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交涉对象,期望真能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成立且发展,而拟与政府调整两国国交。惟恐分量不足,24日,日本内阁又急忙抛出对华新政策,再次强调: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日本均不与国民政府交涉。并绝对不容许第三国调停。
  好一副胜利者盛气凌人的姿态。
  风景秀丽的武昌珞珈山上,闻讯从开封前线返回的蒋介石震怒不已。日本人这时企图把他晒在一旁,在政治上给他重要的一击。他明知这是日本人黔驴技穷的一招,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的厉害。日本人的声明,无疑是当着国际社会的面掴他的耳光。尤其日本人鼓励中国各地实力人物,取代他蒋某人,这可说是击到了他的痛处。疼痛中,他抛开了大国领袖矜持的架子,向东京发起了反击。
  18日,他以国民政府名义发表了《维护领土主权和行政完整的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于任何情形之下,必竭全力以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任何恢复和平办法,如不以此原则为基础,决非中国能忍受。同时,在日军占领区域内,如有任何非法组织僭窃政权者,无论对内对外,当然绝对无效。”
  向来不吃硬的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恶气,针锋相对,据理反击。
  气出了,可话不能说说就完,“维护领土主权”,凭什么?两国交兵,真真硬气的话还是在战场上。手中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在战场上不能给对手以震撼,日本人当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他要在战场上找出些加大这话分量的东西。
  李宗仁成了幸运者。蒋介石第一次狠下心,真正帮了这个地方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