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上的大流氓们-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毕籼醯�1939年,并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为什么费这些笔墨写一下这次经济危机的背景,最近被股票套牢的朋友,我想还是看看有些必要的,还有那些天天想在福布斯上榜,号称房价很合理的老板们也应该看看,所谓历史就是让现在的人对号入座,看看过去,便能照出自己的未来。

  即使老蒋这样的黄金组合,照样是在经济危机中破了产,欠了七、八千元的债款,按照现在市面上1:100的普遍汇率,这些债务应该等于现在人民币八十万左右,这些钱在当时可以在上海办个不错的印染厂,买八辆进口汽车了。偏偏这个时候,蒋介石还要马上离开上海,正巧此时孙中山筹建黄埔军校,因想起蒋介石曾去日本学过军事,因此电邀他去广州共谋大业。为了拖困,蒋委员长就找到了黄老师那里。

  社会的动荡以及不和谐的最主要责任并不是穷人太多没钱消费,还是在于富人们拼命赚钱却不花钱,黄金荣也是个出了名的钱扣,他可不想自己拿出这七、八千大洋来,于是他想起来了自己的那张嘴。

  某一日,十几家等着蒋介石还债的客户忽然收到了具名“黄金荣敬订”的赴宴请柬。挨着大亨的面子,债主们也只要按邀入席了。席间黄金荣便大用此嘴,把其弟子蒋介石如何如何诚实经营又如何如何被金融风潮挤垮的原委大大的叙说了一通,又把孙中山电邀革命,时间仓促,偿债困难的情况添油加醋的描述一番,为了中华之民主,弟子将身付国难,他担保准蒋介石离沪的是为国为民。事情都上到救国的层次了,债主们哪还有什么话说,只好不敢再提讨债的事情。好戏还没完,到手的肥肉能从黄麻子嘴里跑掉吗?

  黄金荣在酒席快结束的时候,举杯说:“刚才承各位给黄某人一个面子,感激不尽。今后各位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跟我打个招呼,只要是黄某人能够办到的,一定效劳。不过今天各位只帮了志清(蒋介石)前半段的忙,后半段还有些事烦劳各位。

  债主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想想不讨债已经给足面子了,还有什么事情可烦劳的,只见黄麻子道:“志清此去广州,本是孙中山先生的盛意。众位也都知道,孙先生乃中国当代伟人,道德高尚,只是目前经济力量尚不雄厚。志清此去参加革命,自然要筹备枪饷,今天虽承各位高抬贵手,无奈他仍然是手无分文,各位既然到此,不如好人做到底,量力而行,凑个数目,让志清带去,也算各位支持孙先生革命大业,也算帮我黄某人个忙,给他的学生壮壮行色,将来志清随孙先生创下伟业,大家一并跟着沾光。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黄金荣这一席话,简直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在座的债主们虽大不情愿,却又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话说。稍稍静默,终于由一个家底厚实些的债主起头,你三百我五百,一下子为蒋介石凑了五千多元。黄金荣见事已成功,就向蒋介石使个眼色,师徒二人一同起身,举杯邀祝道:“谢谢诸位,谢谢诸位。将来孙先生大功告成,志清重返上海,各位都是有功之臣。来,干杯!’

  晕倒,七、八千债全免,还凭空赚了五千元,还白捡个救国救民的民主慈善人士的称号,黄麻子的嘴功之厉害可见一斑,这件事情甚至已经收录到《处事绝学》中的《小人学》的开篇了。

  黄金荣和青帮的谈判结果如下:他是青帮第一个不用通过任何入帮仪式的帮会成员,他也不必要遵守各类帮规,比如出卖帮中兄弟,要三刀九洞等等,所以他在解放后一股脑把青帮留在上海的骨干份子到自己千名子弟名单都贡献给了政府,算是给新中国做了贡献。入青帮就要按照规律拜师傅,当时在上海青帮最大的辈分是“大”字辈,为步章五、吴省三、高士奎、荣华亭、张蔚斋、李春利、樊谨成、梁绍堂、刘登阶、张树声、赵德成、曹幼珊、袁克文、周荩臣、李琴、阮慕白、程孝周十七人。

  为了顾全黄探长的面子,青帮特地挑选了曾经在清廷授过通海镇守使的大字辈张镜湖做他的师傅。这张镜湖可来头不小,看看他的几大弟子: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首任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在汪伪政权中做过“内政部长”和“江苏省长”的陈群;曾经在老蒋手下担任过七年“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渠。黄金荣比比上几位老兄,还是有些距离了。偏偏那家伙靠着背后的洋人势力,表面上答应下拜张镜湖为老头子,却从来没有去真正行过拜师礼。

  他与青帮“大”字辈人物曹幼珊、高士奎等称兄道弟。他公开宣称:“老子要横在大字辈头上一笔,是天字辈。”

  有了天字辈的称号,他还在青帮得到另一股重要势力的支持,当时在上海流行拜“十姐妹”。比如九个交际花找一个青帮大哥,或者十个妓女找一个青帮大哥,这样的奇怪组合对外都号称“十姐妹”。这些“十姐妹”的组合基本掌握了当时上海滩五光十色的风月场和娱乐场,其中“青帮十姐妹”的老大林桂生便是这次交易后成为了黄金荣的原配夫人。有了桂生姐幕后的支持,黄金荣和青帮自编自导自破了几起“租界大案”,救了公董局的书记官,救了法国人的大主教,又为了法国主子捞了不少钱,就这样成为了租界最有势力的中国人。

  杜月笙跨进了黄家的大门,自然也了解黄麻子发家的历史,他接下来就该做些吸引眼球的事情了。 。。

第十二节 抢鸦片的营生
可折叠的口径的比利时制造的李若佛转轮微型手枪,折叠起来只有鸡蛋那么大,又是用24K黄金制成,所以又称三寸金枪。这支小小的微型手枪的弹仓内居然可以装填6发子弹。这支枪还有一个小皮套,模样酷似北方人常用的旱烟袋。

  纯金的手枪不是玩具,枪永远是杀人的工具。要成为青帮天字号老大的心腹,杜月笙首先要成为一把枪,枪在手上就可以干另一件营生就是抢。

  无论是法租界也好,英租界也罢,老外们都不是来搞改革开放的,这里是鸦片的集散之地,谁掌握了鸦片,谁就代表了权力。二十世纪初,国家机器被军阀们瓦解,法律和秩序荡然无存,历史把中华大地围成了一个斗牛场,在几乎无政府的状态下,枪和抢成为了主旋律。

  绛紫色缎袍,湖色一字襟的绸马褂是上海滩有“卖相”的先生们喜欢的穿着。1873年4月7日的《申报》上《申江陋习》一文中例出“七耻”,其中第一耻就是“衣着不华美”。现在的上海话就是说人要“坳造型”。即使在煤饼的灰尘,马桶的臭气中穿梭,衣服上还是干干净净,凑近了,还能有些花露水的香气。

  杜月笙衣着得体地跟了黄金荣旁边作了一段时间跟班,给老大的面子上添了不少光。连黄的太太林桂生也开始关注这个小跟班了。

  很多野史喜欢讲些黄太和杜隐晦的关系,这些八卦的东西,不是杜发家的根本,所以就不描述了。在老黄家办事,杜月笙明确地知道四字要诀,“省钱,赚钱”。

  聪明的男人都喜欢拿太太当挡剑牌,明明自己吝啬,就说太太管帐。别人塞钱送礼,都让太太出面,对外还有个惧内的称呼,实际上黄金荣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老婆林桂生考察了杜月笙一段日子了,有一天便找他谈心。

  “小杜啊?最近你黄大哥有些心事。”林桂生成了黄金荣的传声筒。

  杜月笙就等着这一天,他知道加入青帮,又不是去OFFICE作白领,涂花露水的日子是不会让他在帮里站住脚的。

  “大姐,能为大哥分忧,是小弟的荣幸。”他知道机会来了。

  林桂生皱了皱眉头,手随意地搭在他的肩上。“月笙,英租界的那帮家伙又欺负黄大哥了。派个小家伙来,就让我们确保他们的鸦片在法租界通行无阻。你说怎么办?”

  杜月笙一把拉起缎袍衣袖,“大姐,我们去抢啊!”

  林桂生笑了笑,她要的答案已经有了。

  黄太太提到的英租界的那帮家伙,指得是在英美公共租界的另一股左右上海的黑帮势力“大八股党”,他们控制了潮州帮在上海的烟土买卖。

  英美公共租界开埠不久,一个郭姓潮州人因为英语不错,就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在租界内开了第一家烟土店,赚了大把的银元以后,就把自己的亲戚、同乡都拉来做这个营生。公共租界的烟土店基本被潮州人垄断了。到了后来,英国人干脆把烟土的运输也交给这些人了。当时的烟土有云南土、四川土,称高头货;有热河土、蒙疆土,称北口货;有波斯土、印度土,称外洋土。隆茂、大阪、金利源等码头,都是潮州帮运输鸦片的重要枢纽。前段提到的“大八股党”就是靠抢潮州帮的鸦片发家的。

  “大八股党”人多是青帮通字辈的流氓,季云卿,拜青帮大字辈头目曹劝珊为老头子,是臭名诏著的76号特务机关的后台。他的徒弟李士群是汪伪时期的特务头子,大汉奸,干女儿佘爱珍、小弟子吴四宝,是76号的头目,反正是一窝汉奸流氓。

  沈杏山,靠抢鸦片聚集的财富,成了英租界的华人总探长,是青帮里面唯一可以和黄金荣别别苗头的人物。

  这鸦片不但害了中国的近代,也开始慢慢毒害到老外们自己身上,劳工们抽了大烟,干不了活,可把那些资本家着急了,所以渐渐的形成了禁烟的全球浪潮。1909年2月1日,在上海举行万国禁烟会议。之所以选择上海为会址,是因为美国召集万国禁烟会的目的就是讨论远东地区的鸦片问题。另一个比较尴尬的原因就是上海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鸦片集散地。反正这会议开得,我觉得没啥光荣。偏偏很多文献上认为在上海召开这类会议是因为清朝政府在1906年禁烟取得的“辉煌效果”而得到世界上的瞩目。那为什么全球最大的爱滋病国际大会在远东会选择在曼谷举行呢?是因为人家爱滋病防得好,还是因为人家红灯区比较多呢?

  这个万国禁烟会还是有些效果的,就是在公共租界要陆续关闭烟土店,公开销售和买卖烟土是被禁止了,当然包括运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