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缱邮榉窒砥教ā�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3)
1948年9月,美国杜鲁门政府第一次向法国暗示:美国将明确介入印支,可以考虑给予法国经济援助,条件是要以非共产党的方式解决印度*问题。美国支持法国的目的是为了借法国之手向印支渗透,以维护在东南亚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以牺牲越南的独立权为代价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这个热带小国不过是美国在一场巨大的赌博游戏中的赌注而已。
1949年5月,法国同意成立一个统一的越南,美国力荐保大为新统治者,为此向法国提供1;000万美元的馈赠。同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批准援助东南亚国家以反对共产主义,源源不断的美国援助流向保大政府,美国最终在越南下定赌注了。
就在这一年,席卷中国大陆的革命风暴摧垮了蒋介石政权,其崩溃之快令华盛顿的决策者瞠目结舌。既然控制中国成了泡影,那么中国大陆天然的两翼——朝鲜、印度*在美国亚洲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急剧上升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不断泡制一份又一份危言耸听的文件,用夸张的言辞向西方人民描绘共产主义威胁是“怪兽”,其中一份文件声称:“如果共产主义进而席卷东南亚,我们必然遭受政治上的大溃退,其影响将扩及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近东及暴露于危险边缘的澳大利亚……”
一些*老手宣称:“苏联和中国地面部队的调动,可以使美国丧失欧亚地区的力量平衡。同样,如果这个关键地区(印度*)里的男男女女不论由于希望或者失望而转向共产主义,这种力量平衡也会丧失……如果我们成了集权主义的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美国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受到这些“被*妄想狂”言论的影响,干涉印度*的呼声在美国国内甚嚣尘上。于是,美国当局在亚洲采取了莽撞而不顾后果的行动。
1950年,美国在东北亚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扩大朝鲜战争,并派兵侵入了中国领土台湾海峡,公然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利益。在东南亚,美国于同年2月承认南越、柬埔寨和老挝傀儡政权。5月8日,美国正式同意向法国提供军事援助,迈出了卷入越南事态的第一步。1950年之后,财大气粗的美国开始向印度*大撒金元,和法国泡制的印度*联邦成员国签订协议,并向法国提供亿美元的军援。美国还向法国远征军提供武器装备,派遣了军事顾问,帮助法军作战,这是美国进行正式的、大规模干涉的标志。
到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已经负担法国1/3的战争费用,美国运送给印支法军的军事援助物资达40万吨以上,其中包括战车149辆、飞机340架、海军舰艇350艘、轻武器15万件、子弹亿发以及炮弹亿发。基本上是美国出钱出枪,法国出人,共同进行这场不义战争。
不料,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被中朝联军打得一败涂地,但美国人并未因此警醒,而是一错再错,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把宝押在了印度*。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比他的前任更为好战,一再提出朝鲜战场与印支战场的“配合”问题,称两个战争是“打的是一个仗”。3月间,远东美军总司令克拉克访问越南,研究如何使朝鲜和越南这两个战场实现全面的军事合作。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4)
当时,法国已经意识到自己无法征服印支,美国却极力为法国打气继续打下去,并表示要全力支持法国在印支的军事行动。1953年9月,艾森豪威尔批准对法国再次输血——同意1954年以前向法国提供亿美元,美国人还对痴人说梦般的“纳瓦尔计划”极感兴趣,决心向这一计划“投资”直至取得成功。结果,源源不断流入的美元让法国人都感到烫手,到1954年,据法国的统计,法国在印度*的战争费用有%由美国承担,法国自己只承担了%。
不过,美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美国对法国的援助纯粹是从在印度*遏制共产主义出发,将其放在东西方对抗的大局下考虑,只是保证印支不落入共产党政权手中,而不会傻到把美国子弟兵推进越南火坑,为法国恢复殖民统治卖命。
1954年3月,法军在奠边府岌岌可危,法国人不得不低三下四地频频通过外交途径请求美国进行空袭解救被围法军,法军总参谋长保尔·伊利还亲自出马,到华盛顿乞援。对于要不要出动空军力量支援法军的问题,艾森豪威尔左右为难,美国军、政要员也争论不休。最后征求陆军参谋长李奇微的意见,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同意出动空军,那么派遣步兵只是时间问题,美国至少要投入50万军队才有可能赢得战争,那将是“悲剧性的冒险”行动。
艾森豪威尔不能忽视陆军的意见,但国务卿杜勒斯却建议组织一支联军进行集体防御,把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下水,和美国一起派兵远征,以为如此即可以吓阻中国支持越南。杜勒斯的意见正中艾森豪威尔的下怀,他开始鼓吹在印支采取“联合行动”,并派杜勒斯游说英国同意与美国一道出兵。然而,大英帝国虽然老迈,却并不糊涂,遍布全球的殖民地都在狼烟四起闹独立,自家的事还忙不过来,自然不愿去搅和印度*这趟浑水。杜勒斯在英国碰了一鼻子灰,不久法军5月7日在奠边府全军覆没,联合出兵计划也自然寿终正寝。但美国国内部分头脑发热人士仍对派遣远征军问题一往情深。
当然,老谋深算的艾森豪威尔并不急于动手,他很清楚赢得1952年大选的部分原因是向民众做出了结束朝鲜战争的承诺,所以他也不愿意在亚洲再卷入一场代价高昂且没有胜算的地面战争。他决定不向奠边府的法军提供兵力援助,但仍然相信越南继续作为“自由世界”的一部分对于美国安全非常重要。他在给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信中说:“如果法国不能坚持到底,而让印度*落入共产党于中,则对我们和你们的全球战略地位以及整个亚洲和太平洋的力量对比的改变来说,其最终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1954年4月7日,艾森豪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东南亚任何一国的丢失,将导致共产主义在整个东南亚的扩散,接着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防御线——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福摩萨(台湾)和日本受到威胁,随后是印度、中东,最后将给欧洲的稳定和安全带来危害。他还绘声绘色地打比喻说:
“你竖起一排多米诺骨牌,推倒了头一块,那么最后一块的命运将确定无疑——肯定也会很快倒下来。所以这就是全面瓦解的开始,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5)
当然,无论是整个印度*,还是弱小的越南*共和国,都不足以推动“多米诺骨牌”,让美国决策者真正感到恐惧的是印度*的北方——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把中国想象为在远东特别具有扩张性的大国,一口咬定:“共产党中国具有同苏联在共产国际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一样的进行意识形态扩张的国内政治必要……我们应当阻止中国鲸吞东南亚。”
“多米诺骨牌理论”不仅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干涉印支地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后患无穷,成为以后十几年美国决策者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为后来的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发动和扩大侵略越南战争提供了重要依据。
正是在“多米诺骨牌理论”这一怪论的指引下,美国在东南亚愈陷愈深。
“东南亚条约组织”粉墨登场就在奠边府战役行将结束的时候,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和平问题的会议,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4月27日至6月15日讨论朝鲜问题,参加的有朝。中、苏以及美国为首的15个侵朝国家和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的代表。朝、中、苏提出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举行全朝鲜自由选举等方案,由于美国和李承晚的断然拒绝和横加阻挠,使朝鲜问题的讨论无果而终。
1951年5月8日至7月21日讨论印度*问题,参加的有中、苏、美、法及越南、老挝、柬埔寨有关方面的代表。在会议中,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苏联政府代表团团长莫洛托夫和越南*共和国代表范文同紧密合作,利用西方几个大国之间的矛盾,有理有利有节地同法、美作斗争。
胡志明也把很大精力放在日内瓦会议上。他于5月14日向印尼记者指出:“越南人民一贯希望通过和平途径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只有在法国殖*义者违背了1946年协定,并向越南人民发动战争以后,越南人民才被迫拿起武器抗战。”
7月15日,胡志明又在劳动党中央第六次会议上报告,针对国内外形势作了明确的分析:指出美国帝国主义企图掌握南越,扶持吴庭艳的傀儡政权,并以“东南亚条约组织”来用亚洲人遏制亚洲人。美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敌人,必须集中力量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美国的政策是把印度*战争扩大和国际化,越盟的政策是“……争取和平,以便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目前新形势的变化,过去的口号’抗战到底‘,在新形势下必须提出新的口号,即’和平,统一,独立,*!‘为了反对美帝直接干涉,延长和扩大印度*战争,必须紧握着和平的旗帜。”
总之,要以谈判代替战争,“……要和平,必须停火,要停火,就要调整地区,敌军和我军都必须集结在各自的一个地区。”“……这只是为了达到统一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为了长远的利益,应该暂时忍受……”“采取调整驻军地区的办法以求达到和平,用全国*的办法以达到统一,这是我们的主张。”
胡志明还严肃批评了少数人存在的错误认识:“在调整新形势的对应之际,可以预见将发生一些错误的思想与行动。例如”左倾“——有人只看到不断的胜利,而想乱打,打到底,他们见树不见林,只看到法国后退而没看到他们的阴谋;只看见法国而不见美国;偏重作战,轻视外交。他们不懂为了达到目的,我们不但要在战场上,而且要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右倾“又表现出悲观消极,无原则地忍让,不相信人民的力量,降低人民的斗志,忘却了艰苦的作风,只希望有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伸手扶植南越(6)
此时,越盟历经8年的牺牲与忍耐,经过奠边府一战获得辉煌的军事胜利,除了中部越南仍受保大统治外,实际上越盟已经控制越南全境的2/3,要退出解放区而重新退回贫瘠的北方,一般人是无法忍受的。胡志明以他的权威、睿智和远见卓识,平息了党内的反对声浪。
经过长达两个月零十四天的漫长谈判,日内瓦会议最终通过了《交战双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和关于恢复印度*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统称为《日内瓦协议》。主要内容是:(1)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建立非军事区;建立国际委员会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的执行实行监督、视察和调查;(2)法国尊重印支三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在规定期限内从印支撤军;(3)老挝和柬埔寨将在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