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78历史不再徘徊-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产主义的雏形”。毛泽东描述这个“雏形”为“乡社合一”,“什么都管,工农商学兵”。这多少表明毛泽东在1958年的春天里对于他的未来还只有一种模糊的意识。他甚至还没有想到可以使用“公社”这个名称。 
  “公社”这两个字诞生在一列南行的列车上。按照刘少奇的回忆,“公社”一词是“吹”出来的。“有我、恩来、定一、邓力群”,他说道,“我们四人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刘少奇对公社的热情看来一点也不亚于毛泽东,以至于火车一到郑州车站,他便要吴芝圃回去实验。据后来薄一波的考证,这一次火车上的海阔天空,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次设想用“公社”来取代合作社,时为1958年4月底。当时这一列火车恰恰是开往广州去与毛泽东会合,可以想象这几个人将把这个激动人心的设想向毛泽东转达。对于毛泽东来说,由四位党的领导人共同“吹”出这个词汇的过程,也许比这个创造本身更有意义。这证明政治局里的同事们现在已经全部站在他的一边,全力推动这幅理想的图画成为现实。 
  两周以后,毛泽东的公社蓝图完成了最后一笔:  
  那时我国的乡村中将是许多共产主义的公社,每个公社有自己的农业、工业,有大学、中学、小学,有医院,有科学研究机关,有商店和服务行业,有交通事业,有托儿所和公共食堂,有俱乐部,也有维持治安的民警等等。若干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并将超过。(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31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由合作社而为公社,其主要的着眼点,可以说是在试图营造未来社会的基本单位,如同水之分子和人之细胞。到了这一年夏季,此种认识在党的领导人中间已大致形成。这可以由当时一系列的文章和演说来证明。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这时发现,恩格斯已经把未来共产主义的基层组织叫做“公社”,在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每一句话都视为金科玉律的时代,可以想象这一发现的价值。陆定一把它推荐给毛泽东,后者又向政治局里的全体同志一再推荐。这一来,大家都相信,“公社”不仅仅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觉,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导师的结论。陈伯达在《红旗》杂志上写道,要把合作社变成一个“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文章发表当日,即中国共产党三十七周年诞辰,他又到北京大学去发表演说。他向学生们解释毛泽东的话,说是要把工农商学兵组织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几天以后,国务院里负责农村事务的副总理谭震林,赴河南去找吴芝圃,看看他的实验是否取得了一些成绩。结果他在遂平县看到了一个名叫“卫星”的合作社,就兴高采烈地告诉农民,他们办的正是“共产主义公社”。当然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农民看不出叫党的官员们如痴如狂的“公社”究竟好在哪里,于是,谭震林便向他们作了一番描述:  
  首先,有好的食物,而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每顿有肉、鸡、鱼、蛋,还有更精美的食物如猴头、燕窝、海味等等,都是按需供给。 
  第二,衣服穿着方面,一切要求都可满足。有各种花色和品种的服装,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和蓝色。将来,普通服装仅作为工作服使用,下班后,人们就换上皮服、呢绒和羊毛制服,当人民公社都养了狐狸,那时外套就都是狐皮的了。 
  第三,房屋都达到现代城市的标准。现代化是什么?人民公社。在屋子的北厢有供暖设备,南厢有空调设备,人们都住在高楼里,不用说,里面有电灯、电话、自来水、无线电和电视。

照过去方针办(14)
第四,除了跑步的选手外,旅客和行人都有交通工具,航班通向各个方向,每个省都有飞机场,每个地方都有飞机制造厂的日子也不远了。 
  第五,每个人都受高等教育,教育已经普及。  
  这样一幅图画真是让农民着迷,其中诸如燕窝猴头呢绒空调,又如电话电视航班无线电,在他们是闻所未闻,难以想象。这时候,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康生,编出一句好读又好记的诗来,让不通文字的农民只听一遍就会永世不忘:  
  共产主义是天堂, 
  人民公社是桥梁。
  农民被说得如醉如痴,夏季的丰收似乎也在证明,这一切都不是异想天开。但是毛泽东还要亲赴乡间,去体会农民的实际情形。 
  出巡的日子选择在8月4日,时机恰到好处。乡下收获的季节,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毛泽东这一路全被乐观的气氛包围着。他到了河北省徐水县,那里二百四十八个合作社已宣布合并成为一个大公社。两天后他到了河南省七里营,这里已经先他一步挂上了“人民公社”的崭新招牌,他就点着头说,“人民公社名字好。有这样一个社,就会有好多这样的社”。河南省立刻热闹起来。又三天后,他到了山东省历城县,看到北园乡正在办农场,说了一句“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北园就把农场的牌子摘下来,换成人民公社。然后毛泽东离开乡下,成竹在胸地来到北戴河海滨。 
  后来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认为,是1958年夏季的北戴河会议将大跃进驱向高潮,这不无事实上的根据。会议开始于8月17日,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均由这个会议发动。这年夏季,国内的问题特别庞杂又特别急迫,都压在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身上。三年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看来已有充分把握。十年决于三年,三年决于一年,一年决于春季。然而现在已是盛夏,苏联人正在那里讪笑;大跃进的要旨在于发动群众,可是没有成千上万忠实于党的知识分子,则将如何?中国人要有核武器,这看来又是一笔巨额投资;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工业的速度却不令人满意;土地过于贫瘠,不加以深翻和改良实在不足以完成增产计划;仓库里面丢弃的八十万架双轮双铧犁,已经损害机械化的名誉,进一步鼓舞人民的士气实属迫切需要;还有计划问题、领导原则问题、破除资产阶级法权问题,有商业问题、教育问题、文化问题、消灭“四害”问题,有高积累问题、大集体问题,有农场问题、工广问题、农具研究所问题,有实验田问题、良种问题、肥料问题、鼓励种植薯类的问题……中国人在这个夏天里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以至聚集在北戴河的这些人在两个星期内通过了四十项决议。但眼前最急迫的所在,是完成钢铁指标和建立人民公社。应该有两个崭新的、严肃的、富于鼓舞性的文件向全国提出。8月29日,这两个文件就诞生了。一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奋斗》;另一个是《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在完成了这一系列部署之后,党中央终于信心十足地宣布:  
  共产主义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的途径。  
  当然,在当时这些人们的眼里,经济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是一回事。所以虽然事情堆积如山,千头万绪,政治局还是没有忘记通过一个《在农村中普遍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指示》,号召农民以精神的力量去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关于这一点,是这样说的:  
  充分发扬“拔白旗、插红旗”的共产主义风格,引导农民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这一番论述清楚地阐释了将要席卷我国五亿农民的这场运动的特征。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这么多的幻想;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以为精神的力量真的可以取代物质以及技术的力量。这一代人在他们的1958年里,几乎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用《人民日报》一篇社论当中的话来说,即“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另外一个在乡下广为流传的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但是,最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事情,还要算全民炼钢。钢产量的计划指标每个月都在提高,看来就是一个“就怕想不到”的形象描绘。这一年2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们举手通过的计划书中,还只有六百二十四点八万吨,按照这样的增长,也就可以实现激动人心的“十五年超过英国”了。到4月14日,就成为七百一十一万吨,这样,“可以十年赶上英国”。5月最后一周,升为八百至八百五十万吨,于是,赶上英国“只要七年”,十五年以后就是赶超美国的问题了。这真是惊心动魄的变化。可是这个数字仅仅保持了两个星期,6月中旬,变成八百五十万至九百万吨。这样,赶上英国就“有可能不用三年”。这个“不用三年”的豪迈至多只存在了三天,到6月18日,成为一千万吨。又过了一天,毛泽东说,“去年五百三,今年为什么不能翻一番?”这样,就变成了一千零七十万吨,“两年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

照过去方针办(15)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央委员会了解到一些真实的情况。这一年已经过去了六个月,只生产了三百一十万吨钢。接着7月份也过去了,8月又过去两个星期,令人吃惊的是仅仅增加了七十万吨。毛泽东开始担心。按照薄一波的回忆,毛泽东当时的心情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但是,他仍然要求“一吨也不能少”。换句话说,要在余下的四个月里再炼出七百多万吨钢。钢铁工厂的厂长们纷纷来到毛泽东面前,慷慨激昂地保证完成任务,政治局里也没有人提出异议,都在跃跃欲试。不过,大家很快发现,他们手中那些炼钢高炉,就是日夜不停地往外流钢水,也流不出来那么多。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挽回危局的办法只有一个。毛泽东说,“书记挂帅,全党全民大炼钢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04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几个月前聚集在水利工地上的农民,现在开始涌上山头。8月底已经有几百万人,9月份五千万人,到了12月,增至九千多万人。漫山遍野人声鼎沸,狂呼乱叫。到处都是鼓风炉。这些炉子多由砖头和石灰石所筑,奇形怪状。开始的时候有三万多座,一个月后是六十多万座,又过了一个月就有了几百万座。这些数字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惊奇,因为根据《北京周报》记者的描述,这样的炉子由兴建到投产,用一天时间即已足够。后来又有消息说,湖北省一个名叫陈祖江的农民,创造了从建设到出铁的最小消耗,只要十个小时、八块青砖、九十块土坯和两块耐火砖。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人的勇气、热情和牺牲精神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新华社的报道说,宋庆龄副委员长虽然喜欢花草,但是也让花匠将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砍去,砌起一座冶铁炉。只可惜人们不仅没有炼钢的技术,就连足够的原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