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8年9月,大陆中学生陈立从《人民日报》上知道陈立夫的名字,因为“陈立夫”比“陈立”多了一字,所以印象十分深刻。
1991年春节前夕,台湾学者陈大络到大陆看望陈立的父亲,陈立突发奇想,拿出自己的书画,请陈大络带到台湾,送给陈立夫爷爷。
她挑出一副猫头鹰图,题了“独具慧眼”四个字,还画了一副“水仙花”,请陈立夫爷爷题字。
陈立夫收到书画后,十分高兴,立即在“水仙花”上题款:“水有仙,火有神,人非水火不生活,神仙扶持可放心!”并给陈立同学复信:“你的名字比我少了一个字,而年龄相差七十九岁。
”“你仅十三岁已能画出这样美丽的画,真是可爱。
”还特意告诉陈立:“你送来的‘独具慧眼’,装裱后就挂在我的书屋内。
。 想看书来
人间晚晴(2)
”从此,陈立夫殷殷关心在大陆的小陈立,通信不断,到现在,陈立夫已给陈立同学写了25封信,寄了28件字画。
陈立同学的每一点进步,都使陈立夫感到高兴。
在他知道陈立在福州市第九届中学素描写生大赛和全国华夏作文首届大赛获奖的喜讯后,立刻致信恭喜,希望“再接再厉,多多获得殊荣”。
有一次,陈立用《海峡情》征文中获得的奖金,买了一个精致的小相框,托人捎给陈立夫。
陈立夫十分兴奋,他致函说:“你花了稿费去买这样一件可爱的小礼品送我,意义深远。
”他特地委托侄儿赴大陆时给陈立送去一盒精美的意大利巧克力糖,作为嘉奖,还把平生仅画过的两幅画的复印本送给陈立,一幅是鸡冠花,一幅是牵牛花。
对这个大陆的中学生,陈立夫寄予了很多希望,他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教育陈立同学,把忠心献给国家,把孝心呈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家人和大家。
一次,陈立夫收到陈立的来信,信中,陈立同学告诉他,心中有个小小愿望,盼望有一天能在陈立夫爷爷的书房中作画。
陈立夫的心被深深撼动了,想到盈盈一水,将两岸隔开,自己不能回到故乡看一眼养育自己的山水,也不能与在大陆的新老朋友见面,这是多么的不幸。
想到这里,他于里暗暗下定决心,将自己的余生献给祖国的统一事业,让小陈立的愿望、让海峡两岸人民的愿望能尽快实现。
1993年陈立夫94岁生日到来时,湖北青年书画家、收藏家王建新画了一幅国画《祝寿图》,向他祝寿。
陈立夫立即亲笔回信,表示:“大作《祝寿图》敬收致谢”,并书写对联一副,赠王建新收藏,其内容是民国时期总统徐世昌的联语:古今往事千帆去 风月秋怀一笛知不久,王建新创作了《红梅清香满乾坤》,请陈立夫指正。
陈立夫即在其作品上亲笔题写“香溢乾坤以迎春”,寓意十分深刻。
此后,王建新先后创作了《兰石图》、墨竹《风雨知高节》等作品,寄往台湾,请陈立夫指教。
陈立夫对这位大陆青年在书面创作方面的不断进步感到十分欣喜,为了奖掖后学,他亲笔题写了“学无止境”,“修己爱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条幅及“隔岸秋江横白露,一船明月漾清风”,“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道无私故常在,德不孤必有邻”,“无欲理自直,有志事竟成”等对联多副,对王建新予以鼓励。
1996年2月,当陈立夫得知王建新即将举办个人画展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以97岁高龄亲笔写下了“王建新百梅画展”的展标,表现了他对青年人的爱护与期望之情。
陈立夫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他广交朋友,多方联络。
不仅与大陆方面的新朋旧友鸿雁不断,而且想尽一切办法与大陆来台人士广泛接触,增进友谊和了解,做了很多工作。
1990年8月,中国著名的中医学教授、肾病专家、天津医学院副院长张大宁先生访问台湾。
陈立夫知道后,立即向张大宁发出邀请,盼到他家作客。
8月27日,张大宁先生驱车来到坐落在台北著名风景区阳明山的陈立夫先生寓所,成为第一位受到陈立夫接见的大陆访台客人。
陈立夫对张大宁执以大礼,给予热情接待,他对张大宁在中医方面的博深造诣十分敬重,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乐也陶陶。
以前,由于蒋介石不信服中医,以致台湾的中医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自陈立夫从美国返台后,经多方奔走,惨淡经营,终于办起了台湾惟一的一所相当规模的“中国医药学院”。
现在张大宁访问台湾,机会难得,陈立夫便请张先生到该院讲课,他告诉秘书:“让研究生全部去听课。
”表现了他求知若渴的精神。
1990年底,大陆已故文学家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女土应台湾传记文学社邀请,由其女钟嘉利陪同,访问台湾。
陈立夫知道消息后,即托人告诉王映霞,说他要亲自到王的住所看望,王映霞连说担当不起,表示自己前往陈立夫的寓所拜访。
1991年2月20日下午3时,王映霞由其女钟嘉利陪同,驱车来到陈府,穿过走廊,进入客厅,陈立夫早已等候在那里。
他与王映霞谈起五十年前的旧事,十分兴奋。
他说,他过去曾见过毛泽东,并和周恩来谈判商定了国共共同抗日的条件及宣言,但是没见过邓小平先生,言谈中表现出遗憾的心情。
这天,陈立夫格外高兴,他与王映霞谈了很多,当他知道钟嘉利是学数学的时候,感慨地说:“我少时非常喜欢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都是考满分的。
”他又沉浸于昔日工程师的旧梦中。
临别时,陈立夫将他自己所著《我的创造、倡健与服务——九十忆往》、《中国文化与世界前途》、《真理不灭,孔孟之道永存》三本书送给王映霞女士,并在扉页上分别题有“映霞姐指正”、“映霞姐惠存”等字,王映霞也将所著《自传》回送陈立夫。
送走王映霞女士后,陈立夫的心情仍不能平静,他即兴写了两幅立轴,派人送给王映霞与其女钟嘉利,给王映霞题的是:春花开得早,夏蝉枝头闹,黄叶飘飘秋来了,白雪纷纷冬又到。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人间晚晴(3)
叹人生容易老,总不如盖一座安乐窝,上挂着渔读耕樵。
闲来湖上钓,闷时把琴搞,喝一杯茶乐陶陶,我只把愁山推倒了。
为钟嘉利题的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斯三者不易诘究,诘究之者惟科学能之,而其基础乃在数学。
”不久,陈立夫收到了钟嘉利从大陆寄来的刊有他照片的《团结报》、《上海文史》等报刊,这使陈立夫更是兴奋,他在给钟嘉利的回信中十分自豪地说:“承将访台相片刊登,谢谢,大家对此感兴趣,因为我曾想尽办法促进和平统一之故。
”1992年9月5日,为了打开海峡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首批大陆记者访问台湾,陈立夫对此十分重视,认为是改善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因此,他十分高兴地接受大陆记者的采访。
9月9日下午3时,大陆记者乘车来到台北郊外风光旖旎的阳明山下,一幢白色2层小楼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陈立夫的寓所。
记者们下车后进入客厅,客厅不很大,但充溢着儒雅之气:孔老夫子的画像,三凤开屏的壁雕,几尊古董器皿,一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对联,置于高几之上的兰花发出淡淡的幽香。
3时30分钟,陈立夫很准时地步入客厅,他这天穿一身灰黑色西装,配着碎花领带,白皙而清瘦的面庞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
他像见到自己亲人一样,与大陆记者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他说:我和毛泽东先生、周恩来先生的交往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次国共合作,我们共同目标是北伐,要打倒军阀。
第二次国共合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抗日,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国共两党当时目的一致,平等合作。
现在,我认为我们的目标是要用中国文化迎接21世纪。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目标更为伟大。
我们应该抓住机会,争取在文化、经济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
陈立夫认为两岸负责人应该有远见,他说:“苏联强国已经解体,美国经济也日渐走下坡,正是中国站起来的契机。
等中国站起来,不仅可以在文化上帮助全世界,也可在经济上帮助全世界。
”他主张国共两党“先坐下来谈”,海峡两岸“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文化、经济方面互相帮助”。
陈立夫认为国共两党应该实行第三次合作,使祖国尽快统一起来,他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希望中国统一,因此我们自己要胸襟大,不要在小问题上弄得情绪不好。
记者们问他是否要回大陆,陈立夫说:很可惜我和邓小平先生没有见过面。
若为了国家统一,只要两岸人民需要我时,我就会去大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安乐。
陈立夫还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孔孟之道,他的秘书宋润身担心他说话太多而伤神,特意写了张纸条,提醒他注意时间,陈立夫却连连摆手,继续说下去。
他说孔孟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谈及养生之道,他概括为八个字: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在宋秘书和海基会工作人员的催促下,陈立夫打住话语,他主动走到院内,在青翠繁茂的榕树前,与大陆记者留下了挽肩拉手的合影。
1993年10月,大陆中南财经大学博士导师杨时展教授、郭道扬教授等一行9人,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会计学术讨论会。
赴台前,杨时展在答复邀请方询问时表示,希望在台湾见到他的老师陈立夫先生。
1932年,杨时展求学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会计专业,陈立夫当时在校主讲《唯生论》,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与渊博的学识给杨时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立夫听说他的学生杨时展等一行大陆学者到了台湾,十分高兴地说:“很希望多见到一些大陆来的学者,我明天就见他。
”10月16日上午,在台湾管理学会负责人李宏健教授陪同下,杨时展等人在孔孟学会拜访了陈立夫。
师生见面,十分亲热。
杨教授从陈立夫先生的长寿揭开话题,接着便向陈立夫介绍了十多年来大陆改革开放的形势,希望他能回大陆的家乡看看。
陈立夫马上说:“如果回去对祖国统一工作有帮助,我一定会回去。
前不久,我到香港,有记者问我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时候回大陆;一是对和平统一中国的看法。
我的回答是只能有一个中国,不能有###,现在正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极好机会,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统一起来能干更大的事,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杨教授提到目前“###”势力猖獗时,一直轻言细语的陈立夫立刻变得异常愤慨,以极端鄙视的口吻斥责“###”分子“数典忘祖”,干的是出卖祖宗的无耻勾当。
随后,杨时展再一次希望自己的老师回家乡看看,并说:“大陆和浙江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英士先生,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