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服他的卡斯蒂利亚人奉献了他的童贞,人世间的凡夫俗子别再希望尝到那些日子里的惊奇、诧异和快乐的滋味了。”
印度(1)
今天,达·伽马静静地躺在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墓地里,他的坟墓边上,安葬着葡萄牙伟大的海洋歌手卡蒙斯。在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他为葡萄牙唱出了海洋的赞歌:“这里是全欧的命脉和要冲,海洋从这里开始,大陆在这里告终,太阳在这里落入碧绿的大海。”
正是这些海洋上的水手,结束了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几千年的相互隔绝,迎来了全球文明的时代。
1。若昂二世的印度航线。
第一个知道哥伦布首航成功消息的君主,不是西班牙女王和国王陛下,而是最初拒绝哥伦布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回返的哥伦布在西风带上遇到了风暴,他的船只不得不经过葡萄牙的港口。
1493年3月4日,哥伦布把船开入里斯本。若昂二世在距离里斯本30英里的一所修道院里会见了哥伦布,听取了西航的第一手报告。
他拿来一碗干豆子,让哥伦布带来的印第安人在桌子上摆出新世界的模样。此时他心里已经清楚地知道,这次西航让他的西班牙对手成为了一个世界史上最大的帝国。这个地理游戏后来让他暗自捶胸顿足:“见识短浅的人啊,我为什么让这样重要的大事溜走了呢?”
在谈话过程中,哥伦布情不自禁有点趾高气扬。若昂二世的廷臣大为恼火,建议国王干掉这个傲慢的家伙,若昂二世拒绝了。但是他告诉哥伦布,大西洋发现的大陆不属于西班牙,而属于葡萄牙。因为在148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过条约,西班牙曾保证不到非洲博雅多尔角以南探险和占领土地,若昂二世认为哥伦布违反了这个垄断权,觉得哥伦布好像已经到了几内亚。
哥伦布赶紧派人前往巴塞罗那告知西班牙君主,葡萄牙有争夺领土的意图。费尔南德国王和伊萨贝尔女王大吃一惊,他们立刻想到好朋友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他们恳请教皇宣布西班牙对新发现的领土拥有主权。
此时,发现新陆地的消息在欧洲传开。许多居住在西班牙的意大利人最早得到这个消息,他们通过私人信札传递着这个消息。哥伦布西航书简的抄本,在哥伦布到达巴塞罗那之前就已经传到罗马。在巴塞罗那,一本只有8页的书简拉丁文译本《海岛发现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书简》成为畅销书,不久在罗马连续出版3个版本。在巴黎、巴塞尔和安特卫普出版了6个版本。哥伦布的发现作为奇迹与真实的独特混合,冲击着欧洲人的想像力。
在哥伦布从塞维利亚到巴塞罗那面见女王的长途凯旋中,在西班牙各处都受到了群众的欢呼迎接。他带回来的6个印第安人穿着民族服饰,提着五彩斑斓的鹦鹉的笼子,让许多西班牙人觉得新奇和兴奋。当哥伦布走进国王和女王的宫殿的时候,女王和国王授予他和子孙后代佩带纹章的非凡荣誉。
在欢迎仪式结束以后,女王和国王就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分界线征询哥伦布的意见,哥伦布建议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以南的100里格为分界线。于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便在著名的《划子午线为界》的训谕中采用了这个主张,使分界线以西的土地的所有权和发现权归西班牙。教皇和西班牙两位国王想通过训谕抢先下手,在东西两半球不让葡萄牙有竞争余地。
若昂二世无法容忍这个训谕,因为过去的教皇都承认葡萄牙有权要求和占有在非洲发现的土地,而这个训谕将此特权一笔抹杀。按这个划分的结果,葡萄牙只能保有他们在非洲实际占领的部分,除了摩洛哥的城市以外,就只有阿尔吉姆和米纳一些据点了。而且,100里格的分界线使葡萄牙失去了远航所需要的信风带,实际限制了葡萄牙向东方航行。
这触及到若昂二世最隐秘的心结,葡萄牙将绕过好望角开辟印度航线。在几年前,他已经派出间谍从陆路前往勘察通往印度的道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印度(2)
1487年,就在著名的迪亚士沿大西洋的非洲西海岸南下时,若昂二世派遣佩罗·德·科维利亚取道陆路出使印度。到达红海后,科维利亚的一个同伴进入非洲大陆腹地,寻找传说中的祭司王约翰和他的基督教王国。装扮成阿拉伯商人的科维利亚则随着旅行队,来到红海出口处的亚丁,从这里乘帆船到达印度的卡利卡特。在印度他一路北上,侦察印度的所有的港口。接着,他从印度乘一艘独桅三角帆船穿越印度洋,在东非登陆后一路往南,在对东非沿岸进行一番考察后,科维利亚带着丰富的信息回到开罗,向若昂国王的使者作了汇报。但是,他没有见到那个留在非洲腹地的同事,他已经死了。探访非洲腹地的任务又落在他的肩上。
虽然科维利亚已经厌倦了冒险的生活,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地执行了国王的命令。他发现了通往埃塞俄比亚的道路。后来他在那里度过余生。陆路探险得来的资料,对葡萄牙在1497年的航行计划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若昂二世对此了若指掌。
2。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的时刻。
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的托尔德西拉斯镇,两国签署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在以后的10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按照这个条约向西和向东各自开始了海洋探索。
若昂二世在条约签署以后便大病不起,1年后去世。这个骄横跋扈的国王在当政的14年中,已经为下一代葡萄牙君主的东方大帝国做好了一切准备。
1497年7月8日,《条约》签署以后的第3年,37岁、相貌丑陋的瓦斯科·达·伽马和他的170名船员,在牧师的祝福下走过里斯本街道,登上父亲老达·伽马为他建好的船只,开始了他们开辟印度航线的最后冲刺。
船队绕过佛得角群岛,然后向西往大西洋航行,等待着顺风的来临。有3个月之久,他们没有看见陆地。在没有风向图和洋流图的情况下,船队又返回了非洲海岸,在这段距离好望角不到200公里的地方,达·伽马用5个月的时间考察了非洲的南端,并且与当地的霍都屯部落居民进行了贸易。然后,烧掉储备船,加速前进。
在好望角,达·伽马越过迪亚士立下的守护神标志,进入了欧洲人从未到过的海洋。在这片变化莫测的海域中,他一口气行进了1500公里。直到他看见东非的索法拉港和莫桑比克,他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已经绕过了非洲之角进入印度洋。
这是一个多么不同的世界,在非洲东海岸,他们见到的是富丽堂皇的清真寺,船尾尖翘的帆船和粉刷一新的房屋。这里是一个个独立的城邦,他们在这里被非洲人看成了野蛮人。在基卢瓦城,达·伽马用大炮击退了企图偷袭船队的当地部落。在肯尼亚海岸的商业重镇马林迪,达·伽马遇到了他的福星,一位友好的苏丹为他派了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伊本·马吉德,在这条通往印度的航线上他经验丰富。在他的帮助下,达·伽马只用了1个多月就走完了4000公里的行程,穿越了印度洋。1498年5月中旬,第一支抵达印度的欧洲商船队来到了棕榈婆娑、风情万种的印度卡利卡特港。
在1年后的9月,达·伽马回到里斯本,出发的170人中,生还者只有54人。但这整船货的价值相当于整个远征队费用的60倍。
葡萄牙新国王曼努艾尔给予达·伽马崇高的荣誉,并自封“西洋之王、非洲之王、几内亚之主,埃塞俄比亚、阿拉比亚、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者、航海和贸易之主”。
新开辟的航路联系起欧、亚、非三大洲,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这条航路,后来在西方被称为“海角航路”,即使在370年后苏伊士运河开通,往来东西方的巨轮仍然要走这条达·伽马开辟的航线。
帝国(1)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说:“第一批从特茹河口启航驶往神秘远方的葡萄牙舰船,仅仅是想发现新的土地,而第二批舰船还想同新发现的国家进行和平贸易,到了第三批就已经是全副武装。”
1。葡萄牙的舰船统治印度洋。
当达·伽马第一次到达印度的时候,他就敏锐地注意到,葡萄牙乃至欧洲当时根本生产不出东方感兴趣的东西。一件在葡萄牙能卖300里尔的欧洲衬衫,在印度只值30里尔。在达·伽马离开印度时,卡利卡特国王让他转交一封给葡萄牙国王的信,信中说:“我国盛产肉桂、生姜、胡椒和宝石。我请求您用来交换这些东西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鲜红的布。”
当时亚洲印度洋贸易,是在一个区域之间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商业网络。印度用纺织品换取东非的黄金和象牙,并向印度尼西亚人换取香料。除了欧洲的铜和非洲的黄金,葡萄牙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贸易商品在这个体系内交换,他们要想打入亚洲贸易世界,只有运用武力。
在达·伽马来到印度的舰船上,配备了20门先进的大炮,而军舰就是流动炮台,舰艇编队布阵的实力使他们在印度洋上可以轻易击败阿拉伯海军。但葡萄牙自己很清楚,一个蕞尔小国不可能占据幅员辽阔的东方世界,既然最终目的是垄断香料贸易,他们必须控制海上交通线。这些手段也被后来的殖民者延续了几个世纪:首先是建立海外的商站;紧接着建立保卫商站的城堡;先同当地土著以货易货,等大军一到,就将当地人的土地劫为己有。
1505年3月25日,葡萄牙的一支武装舰队驶离里斯本港,这是一支有2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船上至少有1500名士兵和200名炮手。海军上将阿尔梅达被授予印度总督一职,在临行之前,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亲自检查了舰队的装备。葡萄牙给阿尔梅达的命令是:攻击印度和非洲所有###的商业城市,并且在每个据点上建立堡垒,设防驻军。不仅要在商业城市站稳脚跟,而且要封锁从直布罗陀到新加坡的一切海峡,禁止别国通商。从1505年夏季开始,不悬挂葡萄牙国旗的舰船,不得运载一粒香料。
葡萄牙国王亲自授予阿尔梅达新制作的绣有十字架的白色缎旗,阿尔梅达跪下宣誓:他们一定在海外确立上帝的统治。
1506年,卡利卡特的统治者发现这些装备精良的葡萄牙海盗已经卷土重来,他们的目的也更加明确。印度洋边的船只不敢贸然出海,商船队不敢开往埃及,香料贸易骤然中断。埃及苏丹威胁教皇说,如果葡萄牙人仍然在印度洋上逞凶,他将毁坏耶路撒冷的圣城。但是没有人能制止葡萄牙人的行径。他们只得在葡萄牙人脚跟未稳之际,联合所有的力量准备向葡萄牙人进攻。埃及苏丹、威尼斯共和国暗中向卡利卡特运送枪支大炮。3月16日,就在200艘卡利卡特的军舰准备袭击11艘葡萄牙军舰的时候,一个意大利人将消息告诉葡萄牙人。在这一天的科纳诺尔战役中,葡萄牙人损失了80人,受伤200人,但葡萄牙胜利了。这次胜利巩固了葡萄牙对整个印度的海洋统治权。在受伤的200人中,有一位水手后来成为永载史册的历史人物,他就是麦哲伦。
2。从马六甲到长崎——阿尔布克尔克的远东战略。
阿尔布克尔克,1509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