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 一有机会就应当把握运用。
7. 不要过分依赖笔记,毕竟,它只是一项辅助的工具,而非万能的。
8. 可抽出其中一两页,作为推销信息表使用。
9. 使用后应该不断修改,并重新调整或加入新资料。
10. 配合顾客的特性和销售的过程来使用。
◎掌握使用笔记时的要领
一旦掌握使用笔记的注意事项后,即可大胆运用该工具,不过,仍然要注意以下15个要领:
1. 事前演练。使用以前,先亲自作口头朗读。如果能“仿真演练”一番,则更加理想。
2. 手口并用。一边翻给对方看,一边进行口头的详细说明。
3. 注意风格。发挥个性,展开说明。
4. 因人而异。切勿疏忽每个人对于笔记的了解、领悟能力及对速度要求的不尽相同之处。
5. 诉求好处。先让对方了解每一页的诉求点,再进行说明。
6. 适时住口。使用笔记说明时,应在适当间隔“保持沉默”,引起对方想知道下文的好奇心。
7. 生动表达。不要一味地照着笔记念,应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传达讯息。
8. 边翻边说。展示图表时,一边翻给顾客看,一边作简单解释、补充说明。
9. 看完再翻。不要在顾客未看完前翻页。
10. 引发问题。利用笔记,引发对方提出问题进行咨询。
11. 征询确认。在翻页以前,务必确保顾客已经了解该页的重点。
12. 注意速度。有时顾客会过于专注于笔记,忽略业务人员的说明。因此,业务人员翻页速度必须配合自己的说明。
13. 补充资料。为了避免使对方感到无聊,应一边说明,一边在白纸上补充。
14. 不必心急。不要过于心急,而把所有资料在一次商谈中介绍完。 15. 保留余韵。留下部分资料,可作为下一次访谈的理由。
◎业务人员也需要创意
所谓的“销售活动”,就是业务人员针对顾客有效地使用销售工具,并将一切状况重新组合,以达到销售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业务人员眼前的商品是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而完成的。因此,其既有创意和研发、制造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特有的品质性能、设计包装、名称。除了商品本身,更要有强而有力的促销活动来推销产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章 战器力——销售工具的制作与装备(7)
在舞台上,只要幕一拉起,演员就得开始表演。同样,一项商品一旦进入市场,在回收企业利益以前的生命周期内,也必须不断呈现商品存在的价值。
“推销信息笔记”好比是商战舞台上最有力的台词;业务人员就是演员,如果演员能灵活运用台词,将是一场非常出色的戏。
一位演说家曾经说过:“演说家必须拥有三副面孔。”那就是“说明者”、“镜子”与“创造者”。站在销售的立场来看,当业务人员以“推销信息笔记”代替商品进行诉求时,就是以“说明者”的角色出现。接着业务人员代表公司的立场,利用“推销信息笔记”,反映顾客所遇到的问题与状况,扮演的是“镜子”的角色。最后,业务人员要以“创造者”的立场,把各阶段的活动内容加以整合,以完成全部的销售活动。
所谓“创造”,是指当事人亲手使某事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这创造过程中需要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努力与构想。因此,真正有“创意”的业务人员才是最具有“行动能力”的人。
◎推销的辅助材料及使用技巧
当业务人员推销商品时,除了妥善地展示出商品的特性及魅力外,还可寻找有利的辅助用具协助销售活动的进行,如前面所述的利用生动的照片吸引顾客的注意。
另外,图表、曲线图、广告、手册与目录、模型、样品及赠品、影片与幻灯片,以及证明文件或资料,都是很好的辅助材料,现分述如下:
一、图表与曲线图
图表可以说明目录中所强调的数据、大规模产品制造的细节,或说明典型的利润盈余。线条、方块图表则常用于描绘商品相互的关系。例如,大多数的业务人员都能有效运用活动图表来计算建筑物的散热效果,或做为选择材料时的依据等等。
二、广告
报纸杂志上的广告,对业务人员来说,可算得上最具效力的展示辅助工具;经由戏剧化的展示表演,将产品特性明确、清晰地表现出来。
三、手册与目录
推销手册与目录同其他视听辅助工具一样,是准备用来作详细的产品说明。目的是将有关资料系统地汇编成册,以利于说明。
四、模型、样品及赠品
产品本身通常是最好的推销辅助工具,因此,可利用样品来吸引顾客的注意;若产品体积太大时,则可改用缩小尺寸的模型,来引起顾客的注意。至于赠品,则应针对一般人的心理,投其所好所设的一个饵。
五、影片与计算机演示文稿(Power Point)
电影及投影,已普遍成为业务人员装备的一部分。尤其在向团体介绍产品时,善加运用影片或Power Point,往往比平铺直叙的口头说明来得好!如一些软件设计公司的业务人员,时常利用手提电脑、音效系统及屏幕,向团体顾客说明该公司的产品特性和效益,成效显著。
六、实证文件或资料
实际证明产品功能的资料或文件,多是顾客对产品满意的来函,一旦将这些资料刊登在广告上,即可引起其他顾客的注意,并能容易赢取信任。
此外,“产品的展示”也是吸引顾客最有力的方式之一,一则可以满足顾客的好奇心,二则可以说明事实。尤其是与对手竞争的时候,优异的“产品展示”更具说服力。如汽车业务人员时常做示范表演,将汽车引擎的马力、刹车的强度等特性呈现给顾客。
致胜魔法
介绍产品时,你需要一些材料来辅助说明。一张图片胜过你的千言万语。
顾客听你介绍产品,15分钟后便开始失去兴趣,精神慢慢松懈,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优秀的业务人员非常清楚一个事实:人们不能一整个上午坐下来看你的脸和听你说话。那正是为什么这些优秀的业务人员总是会找新方法,以视觉辅助材料来进行销售的原因之一。
15分钟是销售成功最重要的时刻。这一时刻你要如何打动顾客呢?美国赫赫有名的销售训练专家汤姆?霍普金斯建议说:“不是说快一点,而是要介绍好一点,意思就是利用视觉材料辅助说明。”
一张好的图片,有时胜过你的千言万语。
不错!好的视觉辅助,可以帮助你说服准顾客,让他们相信你,觉得应该跟你进行交易。
销售成功重在证明:“这产品的确如你所说的那么好。”所以,在陈述、说明的同时,你最好利用视觉辅助材料来证明你所言不虚。
优秀的业务人员长久以来就把视觉辅助材料做为激起准顾客购买兴趣的一种方法。如果善加运用,你将会获得如下的好处:
1. 提高销售访问的“生产力”
因为它能帮你在短时间内做出更有系统、更完整、更生动活泼的推销说明。
2. 取代产品
有些产品的体积太大,不能拿到准顾客那里,此时,运用视听器材、模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 可在商展或其他展览场合使用
在商展或其他展览场合使用视觉辅助材料进行推销,可以增强产品的说服力,并使顾客对产品产生兴趣。
你要比别人更具竞争力吗?最后再提供两个建议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建议,是在推销会谈中,必须保护好你的视觉辅助材料,使用新的、干净的材料。如果你的“生财设备”破旧不堪、坏了、刮破了,准顾客会怎么想?如果你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说明你对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漫不经心。
另一个建议,就是你对自己所销售的产品具备十足专业的了解和满腔的热忱,才可以对顾客做出最好的陈述和说明。
第4章 接近力——成功的接触技巧(1)
及商品说明
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业务人员,首要条件就是见面时给人留下最完美的第一印象。
销售要成功,业务人员需要百分之百了解产品的知识,但是,“了解人性”比了解产品还重要,它才是整个销售的关键。
如何做好“了解人性”,进而掌握人心呢?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先使准顾客对你有高度的“信任感”。你的言谈必须深深吸引他,特别是在和准顾客第一次接触的时候。
专家说:“初见面的几分钟,可以说是发现对方心理状态,了解对方和判断对方性格的重要时刻。”初见面时,心理战术的运用,往往会成就许多意想不到的成交机会,因此和准顾客见面时,绝不能掉以轻心。
纵然你能找到一位非常好的顾客,他的购买欲望很强,而且很富有,但除非你拥有一套妥善的接近方法,不然的话,你还是很难让对方掏出钞票买下你的产品。所以,你要先约好见面的时间,突破秘书等守门人的关卡,然后才能在顾客面前展现你的推销能力。有时虽然你得到了见面的机会,也可能因为礼节不够周到,或者没有找对准顾客感兴趣的话题,就被人撵出来了。
有人请教金氏世界记录上连续11年位居汽车、卡车的零售冠军乔?吉拉德(Joe Girard)“他的销售手法和其他销售人员有什么不同”,“我并没有什么独门秘诀,”乔微笑着说,“我只是销售全世界最好的产品而已。我打的是乔?吉拉德的招牌。从顾客走进门的那一刻,我就把自己百分之百推销给他们,我让他们都想和我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业务人员,首要条件就是见面时给人留下最完美的第一印象。
本章将教你16种有效接近的技巧,并且指导你如何破除顾客的警戒心,做好商谈以前的热身活动,提高顾客的注意力。
◎良好的接近是成功的开始
美国保险界的销售高手卡尔?巴哈 Kyle G.Bach 曾说过:“和顾客见面的第一刻是最重要的时刻。在这时,你给予准顾客的印象,将是准顾客准备给谁做生意的决定性因素。”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与准顾客接近是面谈的前奏,所以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成功的接近,便已使你掌握住百分之七十五的成交率。”
“接近”的英文是“approach”,有“接触”和“交涉”的意思。在销售过程中,它是业务人员和准顾客见面、进入商谈阶段的必经步骤,是促使推销访问有一个良好开始、步上坦途的一个跳板。
当业务人员第一次在准顾客面前出现的时候,由于双方先前互不认识,准顾客自然会立即产生不安、警戒和抗拒的心理。
业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极短时间把自己“不速之客”的立场转化为诚心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友好立场。所以,必须亲切、积极地与对方沟通。然而,要使原本抗拒心强烈的陌生顾客敞开心扉,一定得先找出彼此情感上的“共鸣点”,如此一来双方的“心”才能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