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斯拉夫兴亡-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斯协议》签字之后,舒巴希奇向英国政府通报了会谈情况。英国政府对协议没有明文规定国王佩塔尔二世的地位和君主政体问题表示不满。1944年7月15日,盟军驻地中海司令官威尔逊受英国政府之命邀请铁托访问意大利,同正在那里休假的佩塔尔二世国王会面,商讨共组联合政府事宜。7月20日,南共中央开会决定拒绝这种安排,认为同国王直接打交道违背“阿夫诺伊”第二次会议的决议和《维斯协议》。
  7月底,英国政府见军方的试探失败,便正式向铁托发出邀请信,说是要磋商如何在巴尔干地区进一步开展反对德国的斗争。为了采取共同的军事行动,铁托接受了邀请。
  8月6日,铁托率领代表团来到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和罗马等地先后拜会了威尔逊将军、驻意大利盟军司令官亚历山大将军以及盟军的其他高级将领,并同他们举行了会谈。双方讨论了盟军在物资上援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盟军在意大利的医院对南斯拉夫游击队伤病员开放等问题。
  8月12日和13日,前来意大利视察前线盟军的丘吉尔和铁托在那不勒斯郊区的卡塞塔进行了三次会谈,双方主要讨论了战争结束阶段协调军事行动、南、意边界、南斯拉夫未来的社会制度等问题。铁托和丘吉尔在会谈中涉及了广泛的问题。关于会见和谈判的记录稿详见《铁托—丘吉尔,绝密》(Tito—Churchillstrogo tajno),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1962,第258~295页。当然,双方争
  图5…6铁托与丘吉尔在意大利会晤(1944年8月)论的焦点仍然是国王和君主制问题。丘吉尔认为,战后南斯拉夫如果不实行共和制,仍保留王国制,那它的国际地位会更加巩固。因为英国实行立宪君主制,才获得了繁荣。他特别担心战后南斯拉夫联邦会倒向苏联一边。他露骨地说,塞尔维亚农民是亲英的,他们反对土地集体化。他还力图说服铁托,战后在南斯拉夫不要按照苏联的样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丘吉尔的威胁手段是:如果铁托不同意佩塔尔二世国王回国,将不承认铁托的政权和南斯拉夫反希特勒同盟国的地位。于是 ,丘吉尔甚至要铁托同意佩塔尔二世国王作为一名战士或飞行员回到南斯拉夫。铁托援引“阿夫诺伊”第二次会议的决议,拒绝了丘吉尔的劝说。他坚决表示,国王的命运要由全国人民来决定,现在重要的是采取协同作战行动,而不是讨论君主的前途问题。
  卡塞塔会谈实际上是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和英国政府之间的谈判。铁托作为欧洲被占领国家抵抗运动的一位领导人,能同世界著名国务活动家丘吉尔面对面谈判,并迫使丘吉尔改变主意,这本身就是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胜利。
  南斯拉夫面临英、苏划分利益范围
  1944年9月底,苏联红军已深入多瑙河流域,在帮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获得解放后,正进入南斯拉夫并向匈牙利长驱直入。苏联一方面想把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的抵抗运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又担心西方盟国的干预。同样,英国既害怕苏联在这一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大,又唯恐东欧各国人民在赶走占领者和推翻资产阶级君主执政集团统治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于是,英国提出同苏联在东欧地区划分利益范围,以保持均势。这就如同卡德尔所揭露的:它们从大国立场出发,在反希特勒同盟内部玩弄计谋,试图让南斯拉夫重新实行某种形式、哪怕是过渡性的君主制,或者在与斯大林的谋商下试图把南斯拉夫变成按对半划分的势力范围。《卡德尔*1944~1957》,新华出版社,1981,序言第4~5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7)
1944年10月初丘吉尔访问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丘吉尔、艾登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了政治会谈。丘吉尔在他战后写的*中说,他向斯大林提出了在巴尔干地区和匈牙利划分利益范围的问题。
  丘吉尔对此事做了详细描述,他说,“当时的时机适于商谈问题,所以我便说:‘我们来解决巴尔干地区的事情吧。……不要为了枝节问题致使我们的意见相左。就英国和俄国而论,怎样做才能使你们在罗马尼亚占90%的优势,我们在希腊也有90%的发言权,而在南斯拉夫方面则平分秋色?’”
  丘吉尔从莫斯科回国后,于10月27日在英国议会下院称,他同斯大林“就棘手的巴尔干问题达成了圆满的协议”;也就是说,双方“就所有这些国家,即就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分别地以及就所有这些国家整个地达成了很好的工作协议,以便集中力量对付敌人,以便确保战后的协议,如果可能的话”。
  1944年10月21日,苏联《真理报》也发表文章说,苏联和英国一致同意在南斯拉夫奉行共同的政策。
  尽管当时舆论界还不知道丘吉尔和斯大林达成了按对半开的原则在南斯拉夫划分利益范围的协议,但英苏双方确实在施加压力,要求全国解放委员会和流亡政府尽快成立南斯拉夫联合政府。铁托和舒巴希奇正是按照英苏建议的精神开始了第二轮会谈。
  《贝尔格莱德协议》
  1944年8月18日,以铁托为首的全国解放委员会代表团和以舒巴希奇为团长的王国政府代表团继续会谈,以实施第一个协议,集中讨论了成立联合政府问题。舒巴希奇仍建议全国解放委员会派代表参加他的政府,即统一到南斯拉夫王国政府中去。铁托在发言中拒绝由全国解放委员会派人去参加舒巴希奇政府,因为王国政府流亡在国外,它既没有人民,也没有军队,更没有国土。他要求两个政府共同努力,以争取全国的彻底解放。
  在国际和国内舆论的压力下,舒巴希奇政府本着业已达成的协议,采取了某些有利于人民解放运动的措施:从王国流亡政府外交机构中清除最顽固的通敌分子,冻结南斯拉夫王国在国外的资金,向人民解放军转交盟国的援助,让人民解放运动的代表参加国际组织,南斯拉夫商船队用五角星旗代替旧三色旗,等等。这样,王国流亡政府“实际上变成了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的外交委员会”布?佩特拉诺维奇:《南斯拉夫流亡政府1943~1945》(文件集)(Jugosl*ske vlade u izbeglitvu 1943…1945),萨格勒布:地球出版社,1981,第26页。。
  8月29日,国王佩塔尔二世颁布诏令,撤销德?米哈伊洛维奇国防大臣的职务,承认铁托是南斯拉夫武装力量的唯一领袖。
  西方盟国在得知铁托不允许国王返回南斯拉夫的消息后,继续敦促先解散双方的政府,并尽快组成联合政府。它们的目的是:在战争结束之前,使资产阶级势力在联合政府中占据优势。9月8日,铁托在给丘吉尔的复信中表示,成立这种政府是必要的,但条件尚不成熟,因为当时正在准备和实施解放塞尔维亚和贝尔格莱德的战役。
  前面我们写道,9月19日铁托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就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会谈。一方面,双方商定苏军进入南斯拉夫东部地区,帮助解放贝尔格莱德等地;另一方面,斯大林劝说铁托接受国王回国,并同流亡政府的政治家们合作,一起成立联合政府。斯大林的逻辑是,人民解放运动已经足够强大了,可以暂时与国王妥协,“一俟时机成熟”,再把他抛弃。爱德华?卡德尔:《铁托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革命》(Edvard Kardelj;Tito i jugoslovenska socijalisticˇka revolucija),贝尔格莱德:人民图书出版社,1978,第83页。同年11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同卡德尔和舒巴希奇的谈话中重复了他的这一观点。见《卡德尔*1944~1957》,第71页。 。。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8)
10月20日,贝尔格莱德获得解放。紧接着,铁托和舒巴希奇在这个自由城市恢复会谈。经过反复磋商,他们于11月1日签署了关于成立南斯拉夫联合政府的第二个协议,即《贝尔格莱德协议》协议全文载《南斯拉夫*联邦公报》(Izvetaj Demokratske Federativne Jugosl*ije)1945年3月9日第11期,贝尔格莱德。。协议规定,“阿夫诺伊”继续保持最高立法机构的地位,而由全国解放委员会和王国政府的代表共同组成联合政府。这个政府将在全国解放后的三个月内举行立宪议会选举,而关于国家体制的最终形式问题将在战争结束后由人民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在此之前,王国政府及其国王都不得回国。在此期间,国王的职权将由国王任命并经全国解放委员会主席铁托同意的摄政委员会来行使。摄政委员会的任务是批准第一届南斯拉夫联合政府。
  12月7日,铁托—舒巴希奇会谈公报发表,双方就产生联合政府和选举立宪议会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表明了共同看法。
  南共领导的人民解放运动坚持在成立联合政府时,王国流亡政府必须承认国内的政权和人民解放军的合法地位,而且国王不得回国。这说明了铁托的政治远见和南共的*主义成熟性。由于人民解放运动掌握了军事上和政治上的主动权,所以在取得1944年冬和1945年春军事胜利的同时,比较顺利地组成了联合政府。
  联合政府成立及其意义
  《贝尔格莱德协议》签字后,卡德尔和舒巴希奇于1944年11月18日访问莫斯科,向苏联政府通报了协议的内容。南、苏两国代表团在斯大林主持下举行了会谈,并于11月24日发表了会谈公报。苏联政府认为,成立南斯拉夫联合政府是必要的,对它表示支持。
  铁托—舒巴希奇协议受到国内外进步舆论的欢迎,却引起国王及其王室保守势力的强烈不满。1944年12月20日,舒巴希奇将《贝尔格莱德协议》的内容书面通知了佩塔尔二世。国王对将权力移交给摄政委员会这一条款大为恼火,借口生病,避而不见舒巴希奇,以拖延批准协议的时间,从而制造了政府危机,迫使舒巴希奇内阁自动辞职。
  国王的这一态度遭到了一直袒护他的英国政府的反对。1945年1月4日,丘吉尔致函佩塔尔二世国王,要求他不要延误时机,立即接受《贝尔格莱德协议》。佩塔尔二世对此并不甘心,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罗马教廷,求他们进行干预,不要设立摄政委员会。君主和保守分子活动的唯一目的是让英、美等大国出面反对《贝尔格莱德协议》的规定,战后让国王和王国流亡政府全体成员回国,恢复君主统治。
  1945年1月11日,佩塔尔二世发布文告,声称不接受摄政委员会,特别是反对全国解放委员会作为一个合法政府机构,因为这意味着剥夺了他的王权。他甚至召集流亡伦敦的南斯拉夫少数右翼资产阶级首脑人物开会,策划推翻舒巴希奇内阁。国王的倒行逆施引起国内各地人民群众的抗议*,这使他在国内和国际上处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1月21日,铁托发表最后忠告,如果国王不立刻承认《贝尔格莱德协议》,如果王国流亡政府不在近日内派代表来贝尔格莱德,全国解放委员会将采取行动,单方面成立政府。
  1月29日,国王迫于人民和同盟国的压力,被迫改变策略,签署诏令同意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摄政委员会,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