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祖国(18)
4《〈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前言》
这虽然是一篇“前言”,但从内容来看,也可以算是一篇学术论文。我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印度方面对中国友好的朋友们的一种意见。他们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印度是中国的老师,而在成立以后,则中国成了印度的老师。言外之意就是,在新中国建立前两千多年的漫长时期中,中国只向印度学习,形成了一种“一边倒”的现象(one…way traffic)。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从表面上来看,我们中国确实从印度学习了大量的东西,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中国文化也传入印度,并且产生了影响。只是因为印度不大注重历史,找不到明确的记载,所以才产生了这种错觉。
我举的例子就是蔗糖的制造。中印两国古代的制糖术在这里用不着讲。到了唐代,据中国正史中的记载,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去学习熬糖法。这说明,在当时,印度的熬糖法,较之中国必有一日之长,否则就不会万里迢迢派人去学习。但是,到了后来,在七八百年以后,中国炼制白砂糖的技术一定是又超过了印度,否则印度一些语言中决不会用cīnī(中国的)这个词来称呼白糖。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所以我说,中印两国总是互相学习、彼此互补的,没有什么“一边倒”的问题。
5《〈罗摩衍那〉浅论》
这也可以算是一篇学术论文,它与下一年(1979)出版的《〈罗摩衍那〉初探》可以互补。本文首先介绍了印度古代文学的一般情况,然后谈史诗文学,接着谈《罗摩衍那》,紧接着对这一部史诗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今天看起来,这种分析还是老一套,没有多少新意。然而它却反映了我当时的真实水平,心中大有“觉今是而昨非”之感。勉强说有点新意的是我对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分析了罗摩、悉多、罗什曼那、阇婆离、须羯哩婆、哈奴曼、罗波那等等。其中阇婆离的言论完全是印度古代唯物主义者的言论,很值得注意。由于受到了正统的保守的婆罗门的*,唯物主义者的言论已经很难找到了。最后我分析了《罗摩衍那》的艺术特色。虽然新意不多,但毕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颇可以聊以*了。
一九七九年
这年出版了《〈罗摩衍那〉初探》。我最初并没有打算写这样一本书,这只是一篇《罗摩衍那》汉译本的序言,后来才独立成书。我现在把书的目次写出来,内容即可想见。
小引:一,性质和特点;二,作者;三,内容;四,所谓“原始的”《罗摩衍那》;五,与《摩诃婆罗多》的关系;六,与佛教的关系;七,成书的时代;八,语言;九,诗律;十,传本;十一,评价;十二,与中国的关系;十三,译文版本问题;十四,译音问题和译文文体问题;十五,结束语。
一九八零年
这年《罗摩衍那》汉译本第一卷《天竺心影》出版。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重点是唐玄奘与辩机的《大唐西域记》。前两年,我接受了一个任务:重新校注《大唐西域记》这一部名著。我邀集了几位学者,有的是从外地请来的。中华书局大力支持此项工作,工作得以颇为顺利地进行。
《大唐西域记》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一千多年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部书的研究,较之日本,远远落后。日本学者以及其他国家学者的著作,我们当然会参考的。这些著作,应该说各有其优点;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有的甚至是非常离奇的错误。我也参加了注释工作,没有具体的分工;但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我对之提出了我自己的看法。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本书卷二,印度总述,其中有一段话:“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寓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广,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四十七言”指的是四十七个字母。究竟是哪四十七个呢?我通读全部注释时没加注意,仍然沿用一般的说法。本书第一版用的就是这个旧说,看起来顺理成章,数目也完全符合,没有想到其中还会有问题。日本学者水谷真成译《大唐西域记》加注时,也用的是旧说,也没有发现问题。后来我治悉昙章,自己对印度古代字母的认识面拓宽了,才发现,那样注四十七言是有问题的,是不符合唐代印度实际情况的。到了一九九零年,我根据新的认识写成了一篇文章《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四十七言”问题》,纠正了以前的注释之错误。《大唐西域记》再版时,就附在了后面。(此文又见台湾东初出版社出版之《季羡林佛教学术论文集》,1995年。)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谈了。 。。
回到祖国(19)
除了“四十七言”外,我对《大唐西域记》的注释还做了另外一点贡献。此书卷二还有一段话:“其婆罗门学四吠陀旧曰昆陀,讹也 :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呪,医方。”这同人们通常所讲的四吠陀,有很大的不同。我作注时,对这个问题加以详细的解释,聊备一家之言而已,不敢说就一定是正确的解释。
对于《大唐西域记》,我用力最勤的,除了通读全书注释之外,就是为这一部名著写了一篇长达近十万言的“前言”:《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我从一九八零年起,一直到一九八一年,主要精力就用到了《大唐西域记》,特别是这一篇“前言”上。
为了让读者对本书内容一目了然,我先把本书的章节列一个目录:
一、引言
二、唐初的中国
(一)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
(二)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
(三)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
(四)唐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五)唐代的寺院经济
三、六七世纪的印度
(一)社会发展的阶段
后期笈多
梅特腊卡
耶输达罗
穆克里族
高达族
普西亚布蒂王朝
(二)佛教的发展与衍变
a佛教与外道力量的对比
b佛教内部大小乘力量的对比
c佛教部派分布的情况
d佛教日渐衰微的趋势
(三)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
四、唐初中印交通的情况
五、关于玄奘
(一)玄奘的家世
(二)西行求法前在国内的学习准备阶段
(三)西行求法的动机
(四)在印度的活动
(五)回国后的情况
(六)在佛教哲学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七)翻译印度因明可能产生的影响
六、关于《大唐西域记》
(在上面这个目录中,标明章节的数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与《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中稍有不同,比如前者用1,而后者用(一)等。虽系细节,也请注意。)
从上面开列的目录中也可以看出来,全书涉及面是非常广的。我使用的资料多半是来自翔实准确的统计,是完全可靠的。现在我把主要内容加以综述。
因为《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蜚声世界,特别是享誉于天竺,由来已久,影响至大,所以我不惜以近十万字篇幅,对此书之方方面面,细致深入地加以探讨。我费的时间长,查阅的资料多,对产生这一部巨著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条件都详加论列,以利于读者对此书之了解。
唐初,“丝绸之路”虽颇畅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也极频繁;但是唐统治者并不鼓励其臣民随意出国。玄奘离开中国边境时,几为巡逻者射毙,幸得脱免,终达天竺。但当玄奘在印度留学十余年回国时,他的声誉日隆,震动五天。唐太宗热烈欢迎,成为长安一大盛事。唐太宗并非虔信佛教,大概玄奘这个人有许多过人之处,从而得到了太宗的垂青,劝他还俗,许以高官厚禄。玄奘虽拒而未从,但仍与太宗诚意周旋。我因此把玄奘与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相比,我认为不无道理。唐王室尊老子李耳为祖,当然偏信道教。但一般说来,他们的宗教政策是儒、释、道三教并提。总而言之,佛教发展到了唐初,已经越过了光辉的顶点,虽后来有唐宪宗等沉溺之,也已无济于事。武则天崇佛,并伪造佛典,实出于政治目的。谁要是认为武则天真正信佛,那是上了当。从中国佛教史的角度来看,佛教当时已经走下坡路了。
回到祖国(20)
在印度,情况也差不多。到了七世纪初期,印度教已完成了转型任务,影响日益广被。虽有戒日王之张扬,佛教已非昔日之辉煌。后来,*教逐渐传入。在印度教和*教夹攻之下,佛教终于在印度销声匿迹,而大行于东亚几个国家。到了最近几十年,印政府虽努力想恢复佛教,但收效甚微。
我在本书中设立专章叙述玄奘。我力图客观地评价唐代这个高僧,给他以极高的赞誉。鲁迅在《中国的脊梁》这一篇文章中隐约指出,像玄奘这样“舍身求法”的高僧也属于“中国的脊梁”之列。但对玄奘的“世故”方面,我也没有放过。我在上面已经说到,我把他同歌德相比。我的目的在于,评论人物必须客观公正。
《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国家的最高奖,但我们自己并不完全满意。校注进行时,我们国家通晓西域古代语言的学者,对它的理解还有缺漏。最近几年,由于一批青年学者的艰苦努力,那些缺漏基本上都已补全。我在前几年就有一个想法:重组班子,重新校注,期能真正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全体有关的青年学者的热情响应,我们一定要付诸实施。还有一点,我必须在这里指出:我在那篇长文中忽视了辩机,将来必须补上。
一九八一年
此年共写文章二十三篇,包括学术论文、散文、杂文等。《罗摩衍那》汉译本第二卷和《朗润集》出版。
在二十三篇中,可以称为学术论文者共有九篇。现将其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1《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
有一个观点,我在上面已经讲到过,为了写作需要,这里再重复一下。我认为,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许多文化体系。依我的看法,共有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穆斯林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四者又可合为两个更大的文化体系:前三者合称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可称四方文化体系。而这些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世界上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
我这篇文章主要讲新疆的比较文学资料。由于多种文化的会合,所以新疆比较文学的资料也就丰富。我在本文里只举一个例子,这就是吐火罗文A(焉耆文或东吐火罗文)中的“木师与画师的故事”。这个故事有许多异本,我在汉译佛典中举出了几个,并不求全,只不过表示这个故事传布之广而已。这个故事,我在上面已经谈到过。
这篇文章在我一生学术研究史上的意义,下面再谈。
2《关于“糖”的问题》
这只是一篇极短的文章,里面没有多少学术探讨;但是却有颇为重要的意义,也在下面再谈。
3《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