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果是她家和古皓然家之间只有一方能活,她当然不想让自己的家人死!
她从生下来就被教导,要永远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要随时做好为家族牺牲一切的准备。这样的想法一直深深扎根在她心里,让她无法做出任何违背家族利益的事情,想办法将古皓然送走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最大限度!
“是,你是对的,你不能背叛朱家,所以只能看着我古家所有人死!”古皓然蹲下身,捏起她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来。他从她的眼眸里看到了自己的脸,扭曲的,愤怒的,被仇恨浸染的脸。
他说:“我要为古家报仇,所以我要将朱家人一个个杀死!我也是对的!我们都没有错!我们都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吗?”
朱如玉不停的摇头,“不,不要……”
“你阻止不了……”古皓然深吸口气,忽然觉得有些地方不对,朱如玉身上没有他熟悉的味道,他脸色瞬间冰冷,咬牙切齿的问,“你不是天生带香吗?你的香味呢?为什么没有了?你不是朱如玉,你是假冒的,对不对?”
古皓然很愤怒,如果眼前这人只是一个冒牌货,那他方才冗长的控诉还有什么意义?
“不!”朱如玉立刻摇头,“我是!我是真的!那香是假的!”
看到古皓然怀疑的目光,朱如玉解释道,“我并非天生带香,那是家里人故意传出去的消息,说我天生带香,是花仙转世,目的你也可以猜到……他们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我嫁入皇家,成为下一任皇后。所以,他们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美化我。那香味不过是用了特殊的药粉沐浴,每次沐浴后,香味便会留在身上很长时间。嫁给南宫旭后,我便没有再用过那种药粉了。”
古皓然冷笑,“你们朱家人还真是未雨绸缪,原来从来没有打算让你嫁入古家!”
古皓然没有再怀疑朱如玉的真假,因为他方才扭动她下巴的时候瞥见她耳后有一颗极小极淡的黑痣,不凑近看几乎看不到。
他记得很清楚,朱如玉耳后是有这样一颗小痣的。
因为当年,他趁她不注意,偷偷亲了一下她的耳朵。
她发觉之后,脸一直红到耳根,头低到不能再低。
他痴痴笑着,盯着她红通通的耳根看,清楚的看到,在一片红色中,有一点小小的黑,非常俏皮可爱。
从那一刻起,那黑痣便印在他的脑海中,再也无法抹去。
朱如玉看着他,用无比认真的口吻说:“皓然,听我一句劝,杀了我,你离开荣安吧,找一个山清水秀的村落,娶一个善良普通的女孩,好好过日子吧!就像你说的,你还要为古家传宗接代!你不要再掺合荣安城里的事情了,好不好?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还可以有妻子,有孩子……”
“闭嘴!叙旧结束,该办正事了!”古皓然说着便将一颗药丸塞入朱如玉口中。那是他向夏晴要来的软骨散,让人浑身无力的毒药。
“你要做什么?”朱如玉很不解,如果他想杀了自己,直接一剑刺来便是,为何要用药?
“我要让你也承受一遍,我当年承受过的所有痛苦!”古皓然面目变得极其狰狞,“我要将你父母长辈,你兄弟姐妹,你所有亲人的头全部砍下来,堆在你面前,让你见他们最后一面!”
“不,不要!皓然,求你,不要这么做!”朱如玉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眼泪簌簌而下,身体却渐渐失去所有力气。
古皓然将一块布塞进她嘴里,让她无法再说出话来,只能发出唔唔的声音。
然后,古皓然将朱如玉提起,迅速飞出旭王府,将她丢进望月山里的一处山洞。
临走时,古皓然对她说:“奉劝你不要企图自杀,最好活着等我回来!如果我回来后,发现你已经死了,我会把你家人的尸体剁成肉馅喂狗!”
说完后,他转身便走。
朱如玉一个人躺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泪水静默无声的流淌,淹没所有过往。
她知道,她这一生,和古皓然这一生,都完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魔鬼。
昔日繁华安定的荣安城今日到处上演着血战冲突,到处弥散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街上的店子全部关门,普通百姓们全部躲在自己家中,闭门不出,生怕沾染上血腥。
他们很多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到庆**队自己和自己打,这让很多人非常寒心。漠国和西凉军队都在入侵庆国疆土,庆国京城的士兵们却在窝里斗,自相残杀。
在这场内乱中,朱家原本是占了先机的,他们提前计划好了一切,控制了皇宫,并在京城各地都安排了自己的人手,可是因为夏瑞风和南宫旭没有按照设定的方法死去,而柳媚又临阵倒戈,不止泄露了他们的计划,还将他们安排在宫中的很多人手供了出去,使得南宫辰先下手为强,将朱家安排在宫内的人铲除了大半。
说起来,南宫辰的强悍实力和雷霆作风也是让朱家人始料不及的,虽然之前早就得到消息说南宫辰和夏晴一起救了夏瑞风,但朱家人并未在意,只当是南宫辰为了高调回京故意搞出来的噱头。
在京城所有人眼中,南宫辰一向都是所有皇子中最无用的一个,文不成武不就,喜欢游山玩水,贪恋烟花之地,连皇上都对他极其失望。他离开京城这么多年,京城所有人都快忘记还有这么一个皇子存在了。即使他突然回来,在京城没有任何根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今日南宫辰携皇上令牌坐镇宫中,不仅将宫中所有反叛势力一网打尽,而且迅速出击,派御林军前往荣安城各处缉拿叛贼,并且迅速控制住了依附于朱家的所有官员。
南宫辰面对内乱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让所有见到他这一面的官员们深深折服,不禁暗叹自己以前看走了眼。
不过南宫辰表现的越强势越厉害,京城的局势就越让人担忧。本来南宫旭、南宫瑾和废太子之间的争斗已经白热化,如今又多出一个实力强悍的南宫辰……
不过眼下显然不是担忧这些的时候。
所谓树倒猢狲散,之前朱家势大时,和朱家交好,甚至依附朱家的官员有许多,如今朱家谋反之事被证实,最主要的是本该死去的皇上依然活着,虽然身体状况不太好,但起码没咽气。
如果皇上已死,那么朱家支持废太子夺位还有理有据,起码朱家还有一个皇后,朱家就算主动挑起战端,对付南宫旭也有情可原,但问题是皇上还没死,那么朱家哪怕只出动了一兵一卒,便是谋反!
皇上亲自下的旨说朱家谋反,那朱家便是反贼,没有任何异议。这便是皇权至上。
所以,那些原本的亲朱派们立刻转变风向,纷纷赶到皇宫,跪在皇上寝宫外负荆请罪,表明自己之前只是被朱家蒙蔽,根本不知道朱家人的狼子野心,表明自己是彻彻底底忠于皇上的。
南宫辰坐镇宫中,保护皇上安全。
南宫旭则怀着恨意带着自己手中掌握的兵马在苏家人的帮助下销毁一个又一个朱家据点,查封朱家商铺和产业,抓捕和朱家有关联的人。
石虎负责带领军队包围朱家老宅,将朱家满门抄斩,但朱家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不会像古家那样任人宰割,相反,他们的反抗非常激烈。
朱家现在的家主,也就是朱如玉的父亲朱皓广和夏瑞风年轻的时候是战友,如今的朱皓广也是将军,虽然及不上夏瑞风权力大,但手中也有兵权。
朱家五位公子皆是文武双全之辈,朱温,朱恭乃是文臣,朱良坐镇边疆,朱俭从军多年,朱让因为刚满十八,年纪尚小,并未进入官场,不过却早已进入朱家自卫兵,成为一名小头领。
在庆国,很多有权有势的家族都会培养家族自卫兵,不过朝廷对此有严格限制,人数不能超过一千,否则将会严惩。
朱家明面上的确只有一千自卫兵,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朱家一直都在暗中培养忠于自己的军事力量,招募并培养的自卫兵足足有两万人。
☆、第164章 朱家撤离
皇上其实心里很清楚,朱家一直在培养私兵,但因为没有证据,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一举扳倒朱家,并碍于多方面的利益关系,皇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次的局势,逼得朱家出动了所有自卫兵,加上朱皓广手里的兵力,朱家手里的力量并不弱小,再加上一些彻底依附朱家的势力,致使平叛道路较为艰难,厮杀范围遍布荣安城各个角落,甚至除了荣安之外,其他一些地方也因此时间陷入战乱中。
朱家不止在京城安插了人手,还在全国其他重镇安排了自己人,那些人接到风声后纷纷叛变,致使庆国乱作一团。
不过尽管如此,朱家的胜算依然不大。
因为皇宫固若金汤,朱家人根本无力闯进去将皇上弄死。弄不死皇上,攻占不下皇宫,朱家无论怎么做都是倒行逆施。
当今皇上虽然算不得一代明君,但除了近来迷恋女色之外,也不是特别昏庸无道之辈,百姓心中虽然偶有抱怨,但在皇权至上的传统观念下,他们大多数人并无反义。
他们只知道,是朱家人狼子野心,妄想夺取皇权,才致使荣安城血流成河,致使无数家庭家破人亡。
朱皓广驻守在朱家老宅一里开外的地方,让所有试图闯入朱家老宅的力量无法再前进一步。
朱皓广骑在战马上,对一旁的亲信问道,“家里人都撤走了吗?”
“三公子刚才传来消息,说是都撤走了。不过方圆三里内都有石虎的兵力在巡逻,对朱府形成包围之势,想要顺利突围还需要一些时间!”亲信回道。
朱家从来不准备坐以待毙,但朱皓广也预见到了局势的不利,一旦抵挡不住,朱家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朱皓广非常果断的下令全家撤离,只是没想到石虎的攻势如此强烈。
“夏瑞风这家伙,真是坏事!他命怎么那么大,几次三番都死里逃生?”朱皓广很气愤,他在朝堂上最讨厌的人就是夏瑞风。如果不是夏瑞风,定国侯的位置就是他的,三军之将的位置也是他的。他才应该是庆国至高无上的大将军。可这一切殊荣都被夏瑞风抢去了,只因为皇上信任夏瑞风,而不信任他朱皓广。
每次想起这个,朱皓广就很头痛,他也屡次三番的设计陷害夏瑞风,甚至夏瑞云当初暗中操控夏家,和王家联合暗杀夏瑞风,都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
可是,让朱皓广更加头痛的是,夏瑞风就像只打不死的小强,你总以为他这次肯定要倒霉了,肯定不行了,但他总能死里逃生,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你面前。
这次,如果不是夏瑞风没死,他或许早已入主皇宫了。
夏瑞风,简直就是他朱皓广的克星。
所以,预见到情况不妙后,朱皓广一边带人抵御攻击,一边命全家迅速撤出荣安,他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在荣安城之外还埋了很多棋子,不愁没地方去。
朱皓广想了想,朱府上上下下住着两百多口人,这么多人要同时撤离,目标太大,但分散开来,又不利于保护。
朱皓广犹豫了下,将亲信喊来,低声吩咐了一番。
亲信领命而去,迅速找到朱恭,将朱皓广的意思说了一遍。
朱恭听后略略皱眉。朱府下有条密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