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哟!
老沈又对他说:“你自己也得注意,这几月不正经吃东西,体重都下降七八斤了。你可千万不能病倒呀!”
李富荣又笑笑:“没事!病不倒!”
病不到?36届比赛前夕,关键时刻,李富荣真的又一次病倒了,躺在友谊医院里。这一次病得不轻,大夫诊断,怀疑是胃癌……
别尔切克呢?这些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别尔切克在干什么呢?
作为一名运动员,别尔切克是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作为一名教练员,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而且是狡猾的教练员。
几个月前,在南斯拉夫举行的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上,七项比赛,中国队拿了五项冠军,唯独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两项冠军的奖杯,让匈牙利队抱走了。这是两个最关键的、最引人注目的项目啊!这次比赛距36届比赛只有不到五个月呀。无疑它是大赛前的一场演习,是双方窥测对方的一次心理战。匈牙利队在男子比赛中又占了上风,别尔切克异常兴奋,又隐含忧虑。20余年的交往啊,他深深领教过李富荣的厉害。斯韦思林杯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保住的呢!
临分手时,别尔切克握着李富荣的手说:“你们打得真不错!明年在这里的36届比赛,男子团体的奖杯一定是你们的了!”
李富荣矜持地笑了,没有讲话。同样的,20余年的交锋,他何尝摸不清别尔切克的脉数呢?老家伙,在麻痹我呢!前些日子,别尔切克听说中国新出了一个秘密武器——蔡振华,这个用两面不同性能海绵的球拍、攻守兼备、以攻为主的运动员,是中国队新起用的小将。老练的别尔切克,有着一双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早就分析出来了:中国队在即将来临的36届团体决赛中一定要拿出这张王牌。可是,中国队几次出访欧洲,蔡振华都没有去。急得别尔切克四下打听:“蔡振华怎么没有来?”李富荣心里在和他斗法:蔡振华当然没有来,我把他当做重点保护对象呢。让他到时候出奇兵制胜呢!蔡振华现在来?别尔切克那双眼睛是好惹的吗?把录像带回去,仔细研究一番,我的这发重炮弹不就失去威力了吗?让别尔切克去焦急吧!去坐卧不安吧!他时时都在想保住斯韦思林杯,现在却这样轻轻地对我说:“36届比赛,男子团体的冠军一定是你们的了!”一定?他会把奖杯拱手相让?这哪里是别尔切克呀?笑话!
一时间,两位教练员心底翻卷起各自的波澜。一个是多瑙河的波澜,一个是黄河长江的波澜。
一个月以前,匈牙利队在南斯拉夫搞了为时10天的集训。这无疑是欧洲盟约国的一次军事演习。正巧,中国队的教练陈宝庆在南斯拉夫协助训练,别尔切克找到他说:“我知道李富荣已经胜券在握了。你们中国队,谢赛克是第一号种子,王会元是第二号……”
陈宝庆没有回答。他在摸底呢。
到底中国队在36届决赛中准备派谁出场?这正是李富荣和所有教练员、领队苦苦思虑的问题。可是,就是在这关键时刻,李富荣病倒了,而且令人严重不安的是怀疑他患了胃癌!
国家体委召集紧急联席会议。体委副主任荣高棠同志亲自出面,请来北京医院、友谊医院几大名医联合为李富荣会诊。
就在这个时候,欧洲风云际会,消息变化无常。传出匈牙利的主力克兰帕尔也病倒在医院,患的是阑尾炎,正在做手术开刀,36届比赛肯定参加不了。
一个中国队的主教练,一个匈牙利队的主力运动员,都住了医院,听从医生的审判。中匈两队真是磨难重重,关山重重。一时悬念四起,引起世界球迷的关注和种种猜测。
焦急……
等待……
36届比赛迫在眉睫……
1981年4月。春暖花开时节。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揭开了序幕。号称花园之城的诺维萨德开满芬芳四溢的郁金香,迎接着来自五大洲的各国运动员。
李富荣来了。名医妙手回春,确诊之后,为他排除了癌症的疑虑。拖着瘦弱的身体,他还是来了。他怎么能不来呢?忍辱含垢,发愤图强,整整两年呢……
克兰帕尔也来了。这是别尔切克常用的心理战术。早在35届比赛前夕,别尔切克就已经施展了一次同样的战术。那次,他放出风说约尼尔腿不好,不能参加比赛了。实际上呢……
是的!他们都不能不来!这一届比赛,寄托着他们的希望、理想和追求!
历史竟给予他们这样的机缘和巧合,男子团体决赛又戏剧性地落在中匈两队的身上。4月20日晚8点,将要在诺维萨德的伏丁伏伊那体育馆拉开战幕。这引起球迷们极大的兴趣,入场券早已抢购一空。
决赛前静得出奇。
6点钟。吃完晚饭后,李富荣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走啊,走啊,整整走了两个小时。这是漫长而难熬的两个小时,简直像两个世纪。从35届到今天,两年过去了。如果说那两年的日子不好过,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更难过。真是这样的!局外人理解运动员、教练员的苦衷吗?他们身在异国他乡,连同团长、领队,统统加起来,一共才29个人呀。可是,他们将要代表一个10亿人的中国在世界上亮相呀!一个人在祖国广袤大地上不容易体会出来的,或体会不出来的一种神圣的民族感,此刻像涨潮的钱塘江水,一起涌上心头,让你最强烈地感受了。因为,全世界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再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中国这两个字。此刻,李富荣心中沉甸甸压着的就是这两个字。不能给祖国丢脸!不能失去这次机会!他苦苦等了两年,等的就是这一天!在这两年里,工人、农民可以有产品、有粮食生产出来。我呢?两年只有这马上就要到来的这场比赛!输了,就白吃、白练了!两年颗粒不收,两年产值亏损!这次机会没有了,一辈子不会再来了。乒乓球史上将毫不留情地书写下这悲惨的一笔,那将是无法弥补的!比赛,真是残酷的……
两个小时终于过去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灯火通明,伏丁伏伊那体育馆骚动了。
匈牙利队将要上场的是三位老将:克兰帕尔,盖尔盖伊,约尼尔。35届的原班人马。
中国队上场的是三位小将: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平均年龄不到20岁。
别尔切克显得异常激动,手几乎画成扇面,在大幅度地比画着。几位老将也在做着准备活动。胳膊、腿都显得有些紧张。
李富荣也异常激动。到这个时候了,蔡振华还在捣鼓他的球拍,仿佛海绵粘得不牢似的。施之皓那样拘谨,仿佛是要上轿的新娘子。谢赛克呢,一趟一趟,没完没了地上厕所。李富荣看在眼里就不舒服。不是好征兆!他劈头先责问谢赛克:“你怎么回事?这么些尿?”
不要责怪别人吧!每一个上场的和不上场的运动员、教练员,心中都不平静呀!
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上场了。像鸟儿从各自的林子里飞出,亮开了翅膀。
第一场:施之皓对约尼尔。先行失利。0∶2丢一分。
匈牙利队士气高涨。别尔切克神采飞扬,拍拍刚刚下场的约尼尔,又对将要上场的克兰帕尔面授机宜。开门红,先有了底气。
李富荣的眼睛瞪大了。怎么搞的?3名运动员只有施之皓参加过世界锦标赛,这两年中和约尼尔相逢,两战两胜,从未输过呀。今天怎么打得这样糟?
第二场:蔡振华对克兰帕尔。糟糕!小蔡头一个球就发在网下,弹了弹,滚落在自己的台上。太紧张了。
别尔切克双手抱肩,眼睛眯缝着。
李富荣恨不得站起来,大声冲小蔡喊:冷静!他没有喊。自己先冷静下来吧!手心里全是汗。
很快,小蔡恢复了常态。发球抢冲。正手连续冲。反手相持后侧身抢冲……好!21∶16, 21∶10,2∶0战胜匈牙利的王牌克兰帕尔。
第三场:谢赛克对盖尔盖伊。也是叫人心提到嗓子眼。1∶1平局,第三局,小谢以19∶20落后。再输一个球,中国队就要丢掉一分。小谢真不错,上场前还慌张呢,现在倒镇静了,一记重扣,落地生花,扳回一分,20∶20。紧接着又一鼓作气,连夺两分。胜了!
第四、第五场打成了3∶2。
第六场:蔡振华对盖尔盖伊。这是举足轻重的一场球。如果小蔡胜,中国队则以4∶2领先,为最后夺冠铺平道路。如果小蔡败,则3∶3平,又会出现危险的僵持。别尔切克和李富荣都紧张起来。不顾一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全场的气氛也炽热起来。
小小银球飞舞了。双方各胜一局。第三局,小蔡和盖尔盖伊都打出了水平。他两人都知道,此刻,在他们各自的身上都落着李富荣和别尔切克的灼热目光。15∶15,第六次平局。比分一直犬牙交错。别尔切克和李富荣都在场外嚷嚷开了。别尔切克使劲儿挥舞着手臂。李富荣瞪大了眼珠子。小小的球场沸腾了。
小蔡略微静静心,把球在手里掂了掂,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连得六分,终于赢得了胜利。“中国!中国!”欢呼声响彻整个体育馆。
第七场:谢赛克对克兰帕尔。谢赛克先负一局。别尔切克急迫地把克兰帕尔叫到一边,抓住他的胳膊,嘴唇上下迅速启动,一头金发四下摇晃,比比画画,激动地讲着。这是对他最关键的一场了!如果克兰帕尔输了,斯韦思林杯就让中国队抱走了。现在还好,谢赛克先负一局,希望又燃起一星火苗!
李富荣早把椅子推在一边,大手紧攥着,手心和后背都已经汗淋淋了。成败在此一举。两年的心血在此一场。全国无数热心的球迷们正坐在收音机旁听着这最后的消息!
不必再赘笔叙述这场动人心魄的比赛了。因为毕竟是已经过去的暴风雨了。重要的是我们终于把斯韦思林杯夺回到手。当最后一个球滚落在克兰帕尔的台下,谢赛克以2∶1夺得最后一局时,李富荣推开挡板,一把搂住了谢赛克。好一个谢赛克呀,每赛必克,你爸爸给你起的好名字!
摄影记者跑过来了,要为李富荣和伙伴们拍张照片。不行,没法拍。李富荣激动得眼睛凸出来,还没有恢复原状呢。中国队的运动员、教练员都开怀大笑了……
乐曲奏响了。李富荣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捧起了那分别两年的斯韦思林杯。梁戈亮为这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拍摄了一张饶有趣味的照片。别尔切克领着他的运动员站在下一层第二名的领奖台上。他的几名得意的运动员都在神情恍惚地望着他。他呢,没有注意到自己运动员的目光,侧过身子,望着高处李富荣高举的斯韦思林杯。谁能想得出,此刻别尔切克心里翻腾的是什么呢?
激动的余波久久没有散去。当谢赛克回到旅馆,热情的南斯拉夫的朋友特意做了一块精致的大蛋糕,上面用奶油浇上了热情的祝词。他们非要让谢赛克切第一刀,先吃第一口,而且非要让他把上面那奶油祝词吃掉……当蔡振华走进旅馆,找到了连失两分、正伏在床上的施之皓,去真诚地安慰他……当中国队的其他教练员、运动员被南斯拉夫的球迷们簇拥着,纷纷要求签名留念的时候……
两年前曾经在平壤采访过李富荣的那位南斯拉夫记者走到李富荣身边。李富荣认出了他。他请李富荣去参加已经布置好的记者招待会。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