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 。。
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2)
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王伦错就错在,他并不清楚那个当年风度翩翩的杨制使,活得并不潇洒。他不爱财,也不喜欢花天酒地的资产阶级生活,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就是:当官。杨志非常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们家朝廷里有亲戚。所以,梁山公司无论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他杨志都不为所动。
已经犯下弥天大罪的杨志,对当官这件事,做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境界,王伦又怎么能想到呢?
杨志拒绝到梁山入职,林冲可没这么想。其实一身武功的林冲,并不是不知道当时山寨如雨后春笋,打劫团体遍地皆是,他到哪个山寨不能安身?即便不能,另立山寨,又何尝是件难事。他虽然没有了当官复职的希望,找个山寨谋生总不难吧?可是,这样一个威震泰山东的赳赳武夫,竟然是拖着柴进的人情,一心一意地到梁山求职。被人拒绝之后,他还痴心不改,这只能用一个理由解释:他不但没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也被高俅等人吓破了鼠胆。各位,林冲是哪门子的好汉?当然,林冲的劣迹还不止于此,后面我们还要好好说说。
杨志作为官迷,自然要继续向朝廷要求进步的道路。不过,谁都不会想到,杨志想当官,不但把林冲这样要鸠占鹊巢的人引向了梁山,最终还引燃了王伦葬身梁山的另一根导火索。是也,非也?时也,命也?吾为王伦悲情一叹!
大家请注意:杨志和林冲斗武是为了两担子财物,这些财物来历不明,去向明确——送给朝廷里当官的亲戚。
其实世上很多钱财都是来历不明的,但去向往往是流入衙门里的高官。送礼的目的各有千秋,但没有哪一个人送礼的目的比当官更合算。杨志就是这样选择的,他送礼是为了继续做官。
身为杨家将的后代,想当官不是靠自己的军事素质,而是靠财物打点,杨志的想法何其龌龊。即便杨志没有去当土匪,他又将自己祖先的清白置于何处?反过来说,大宋当时的官场如果不是腐败到了极点,杨志又怎肯用送礼的方式为自己打通进身之阶?
为了当官,杨志谢绝了梁山的盛情邀请,匆匆忙忙地赶往东京,并在那里干了两件漂亮活,分别为:求爷爷、告奶奶。花光了钱财之后,杨志见到了高俅高太尉,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贪官按照忠君爱国的精神,严格把握人事任用制度,所以不但不能容忍渎职的杨志复起,还对杨志进行了一系列义正词严的批判:“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作为一个出身名门,准备报效国家的青年才俊,高俅拒绝腐败的现实像一场冰雨,对他产生了巨大的打击。
我们且来看看高俅不让杨志复职的理由:“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们再看看杨志得知高俅不想让自己复职后的心理反应:“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刻薄。”
杨志同学,你可真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官迷,一个犯了罪的逃犯,被赦免就不错了,竟然还想继续当制使,真是岂有此理?
杨志的龌龊还很多。
在复职无望的时候,杨志又干了一件轰动性事件——卖祖宗的宝刀。杨志钱花光了,可以去干活赚钱,可以去卖艺赚钱,但去卖祖宗的宝刀,这可真是不肖子孙。很多人认为卖刀的杨志很可怜,包括著名的《水浒》研究者金圣叹先生。但可怜之人,未必没有可恨之处。对杨志来说,仕途走得不顺,这是对不起祖宗,现在连祖宗的刀都要卖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3)
杨志卖的不是刀,是做人的尊严。
但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把刀不是祖宗的,但他打着祖宗的旗号,走的是高仿路线。但怎么说,杨志卖刀都是一个让人恨、让人鄙的事情。
从卖刀的结果看,杨志好像因为当官无望,所以变得很冲动,进而在和牛二发生冲突时,一刀解决了牛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不起官迷的人品,但一定不要看不起官迷的智商和手段。
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时,以杨志的武功,轻轻松松就可以将牛二打个半死,何必要杀死牛二呢?更有意思的是,花石纲丢了,杨志不敢投案自首,但杀死牛二,杨志却投案自首了。
有人也许会说,杨志因此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你以为这让杨志真的很惨?
其实这未尝不是杨志亲戚算计好的。杨志花了两担子财物,在朝廷里当官的亲戚会不给杨志一个交代吗?
真相应该是这样的:杨志没有被高俅复职,是因为刚刚上任不久的高太尉还没有和杨志的七大姑八大姨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础,高太尉因此坚持按纸面上的原则办事。既然如此,总得给杨志想条出路啊?这样,牛二的不幸才开始了。作为当地很有名气的流氓,牛二的名号跟衙门无关,只关乎自己的性格,耍赖。这样一个毫无衙门背景的流氓,一个没有苦主,也没有家人的流氓,如果被人杀死,只会有人喊好。
更重要的是,牛二得罪了杨志的亲戚。被杨志送礼的亲戚不会不清楚,让杨志杀死牛二,一可以为杨志扬名立万,二可以让杨志充军(这个他们操作得了),只要充军的地方是他们的朋友或熟人,活动活动之后,杨志从此便可以走上一条从下往上爬的官场路径。这个方法可行性很强,但缺点在于升迁的速度不够理想。
从杨志发配的结果看,杨志升官的空间很大,一则大名府的梁中书早就认识杨志,二则梁中书需要一个被自己提拔起来的亲信。所以,小说中这样介绍一见到杨志的梁中书:“听得大喜。”一个人因为犯罪杀人来充军了,接受的官员不但没有任何要杖责的表现,还大喜过望:“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
杨志不是麒麟兽,是青面兽,长得并不怎样,为什么梁中书会表现得如此不入情理呢,难道是因为杨志的武功?小说中紧接着交代:“梁中书见他谨勤,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服,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
一个刚刚充军的犯人,这么快就要被提拔成军官,这确实让人难以心服。但你不服又能怎么样呢?何况无论是杨志,还是梁中书,还是被杨志行贿的人,都做得如此天衣无缝。
梁中书收留杨志,不仅卖了人情给朝廷的某位官员,他同时还有别的打算。在宋朝,不但皇帝的宝物要押送,达官显贵的宝物何尝不是如此。皇帝可以明令让人给他押送宝物,大臣也可以这么干。只不过,皇帝需要押送的是花石纲,主要是艺术品,大臣就不一样了,玩的主要是金银珠宝。
太师蔡京作为重臣,不但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每天都在全心全意为大宋子民谋求幸福,同时也十分注意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对娶妻生子过生日等事情,不但注意,还特别热衷。他不愧是一代名臣,做到了齐家治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我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领导过生日、结婚、生孩子,往往是行贿的重要渠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太执著的理想,叫做负担(4)
梁中书作为一方要员,对领导过生日这样的大事,以毕恭毕敬的态度,绝不怠慢的精神,准备了一份大礼。尽管他送礼的对象是他丈人,可他丈人同样是他当官发财的上级领导。于是,我们看到,梁中书小心翼翼地为丈人蔡京准备了十万贯生辰纲。
有学者结合小说中透露的宋朝的货币购买力计算了一下,这十万贯要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人民币。其实也没多少,如果放到现在,这一千万从银行一转账就OK 了。可在宋朝,这十万贯生辰纲就相当于好几车的金银珠宝,要想运送到蔡京手里,需要很多人跋山涉水,远赴东京。如果仅仅是运送这些钱财,难度还不大,但这么多钱财是很容易被一些绿林集团洗劫的。而当时的政府军队,在遇到劫匪的时候,按照步调一致的原则望风而逃,梁中书对此一清二楚。因此他在丈人生日临近的时候,表现得郁郁寡欢。
叹!科技不进步 ,连送礼都这么难?
无奈之后,梁中书振作起来,尤其是杨志的到来,使他心头一亮。他认为,失陷了花石纲的杨志绝对不是有意为之,不然杨志就不会再回东京送礼当官了。既然杨志想当官,把官看得比钱重要,那么杨志在政治上就是合格的,思想上就是过硬的,让杨志去给自己押送送给丈人的生辰纲,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下面要考验的,仅仅是杨志押送生辰纲的本领,那么比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梁中书对杨志的武艺并不了解,所以,当有人建议让杨志和索超的徒弟比武,并将两根枪去掉枪头,减少杀伤力的时候,得到了梁中书的充分支持。梁中书这么做,谁也无法看出端倪。当了解到杨志武艺高超后,梁中书可不这样干了,他说:“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
梁中书是个文官,说出这么狠毒的话来,除了利欲熏心,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么?从担心比武的人有可能受伤,到射死不管,梁中书的变化这么大,无疑是想照顾杨志。
梁中书是这么想的:“我提拔杨志你们不服是吧,不服就去跟杨志比武,不怕死的,你们就去!”
应该说,杨志自身素质不错,他有本事通过自己的武艺打败大名府的基层军官,不过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有点让杨志超乎预料。杨志是因为丢了皇帝的花石纲逃走江湖的,他对押运大宗财宝的难度系数深有体会。他没想到,自己这样一个丢失过皇帝花石纲的人,竟是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不二人选。
作为大名府的政治新星,杨志当然清楚太师蔡京每年都要过生日,更清楚梁中书每年都要给丈人送生辰纲。只不过,让他去押运,这个任务来得太重,也太快了。
有道是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杨志就是因为押运宝物丢的官,现在继续让他押运宝物,他能不条件反射吗?只是在杨志看来,他已经没有了拒绝的权利。
箭在弦上,杨志即便知道凶多吉少,也只有硬着头皮往上冲。但他心里明白,梁中书提拔自己,绝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帮他到梁中书这里活动过,让他做个普通官员。真正让梁中书用他的理由,除了要卖给那些受过杨志贿的人的面子,还有就是梁中书的政治需要,那就是给他的丈人送礼。
有人或许会说,梁中书不是蔡京的女婿吗?一家人还要送这么大的礼?不错,女婿和丈人原本不需要这么大的礼,但对两个官场中人来说,人情算什么?
在权力和人情PK 的时候,谁见过人情胜利过一次?
在权力和舆论PK 的时候,谁见过舆论胜利过一次?
既然权力这么好,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甚至扩充自己手中的权力,就成了接近权力的人最大的乐趣。而保住权力,自然要为上级领导全心全意服务,从而让送礼之风大行其道。可是,笔者多么希望,送礼是杨志和梁中书的个人爱好,而不是大宋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