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
“白狐”除了轻暖之外,论颜色是洁白如玉、晶莹胜雪,穿上一件白
狐女大衣周旋于明珠金翠银衣朱履之间,一枝独秀确有鹤立鸡群的感
觉。当年富贵人家,陪嫁妆奁里,白狐斗篷是不可缺少的,一般人家陪
送不起白狐,也要弄一件假白狐天马皮来充充场面。所谓天马皮,就
是沙狐草狐肚子底下一块白毛,如果板子拼得巧妙,花头接得整齐,乍
看也分不出白狐天马来。不过仔细一看,白狐的毛细长而润,天马的
毛略短而涩。天马皮最大的缺点是怕樟脑,收藏装箱时只要撒了樟脑
粉或樟脑丸,第二年拿出来穿,天马皮就由雪白渐渐变成乳黄色啦。
“火狐”又叫红狐,顾名思义,其红似火。笔者曾经看见过京南绿
林总瓢把子钱三爷子莲有一件火狐大皮袄,是一对火狐做的皮统子,
照此推想狐身长度必定是出号的火狐,才能够用。火狐红润坚重,金
缕闪烁,正配绿林大豪的身份。有人说当年北平城郊的四霸天各有一
件珍奇的皮袄,可是谁也不愿意穿出来亮相,可能言者有据,谅非虚
假。
“沙狐”又叫草狐。生于长城各口子,如古北口、冷口砂砾地带的
叫沙狐,生于西北草原的叫草狐。这种狐皮算是最普通的狐皮统子
了,唯一的好处是压风,平素在口里口外赶火车拉骆驼的朋友,遇到连
环旋风骡马骆驼就地一卧槽,他们跟着把草狐大袄没头没脸往身上一
裹,也往牲口堆里一卧,任凭风怎么刮。风一停歇,他们站起身来,挥
挥沙土,立刻上路,准保毫发无伤。
狐的种类繁多不算,狐身上用来做皮衣地方也各有名堂。头部叫
“狐头”,腿部叫“狐腿”,并且有顺腿倒腿之分,更有前腿后腿之别。狐
昀肩臂交接地方叫“腋”,特别柔软,也就是《史记》上所说:“千羊之皮,
不如一狐之腋。”可见自古以来,狐腋之裘已经非常名贵了。“狐脊子”
这种狐皮取自狐的脊背,毛头不厚,可是制出统子来特别轻暖。民国
二十年笔者在大同,当地赵镇守使的公子在买卖场买了一件灰狐脊皮
统子孝敬老太爷,酒席筵前赵镇守使一看乐得连喝三饭碗黄酒。据说
他们当地乡风,凡是儿子能买件狐脊子孝敬上人,就表示这家出了一
位孝子,而且是事业有成、飞黄腾达啦。狐身上最贵重的是脖子底下
一块叫“狐嗉子”,这是狐身上最轻暖的毛皮了。从前家里如有狐嗉子
一定先尽老年人穿,年岁未过花甲是不敢随便乱穿的。
谈到“貂”,连小学的学生都知道东三省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
草。本来东北各省松江、合江、安东、吉林、嫩江、黑龙江山区都是产貂
地区,凡是越高冷酷寒的地方所产的貂皮越好越能保温。最大的貂身
长也超不过三尺,前后腿不平衡,前腿短后腿长,尾毛像狐狸毛粗而
长。东北南边的安东省产的貂毛根略带灰白色,猎人叫它“草貂”。吉
林黑龙江更冷地区的貂毛根泛紫名为“紫貂”,毛头细软厚密轻暖保
温,比草貂的价钱约高一倍还多。
猎人捕貂费时费工是一种专门行业,东北土话叫他们“逮老貂
的”。每年一交霜降,猎人牵着猎犬,驾着雪橇,驮着冬粮御寒用具结
伴入山,先搭好了木屋,然后分头踩道。东北早寒,此刻千岩万壑都是
落叶弥漫,一片枯黄,貂鼠虽不冬眠,可是趁着瑞雪尚未封山的时候,
在茂草枯叶之间追奔逐北,寻觅食物。猎人探出貂鼠不时出没的地
方,一一做好暗圮,然后设下弩弓套索各式各样的陷阱。有经验的猎
户此刻全部按兵不动,因为貂性机警,虽然住在枯木岩洞树窟里头,可
是并无长久居住固定的巢穴,一下惊着它们,立刻远扬不归。何况天
未大冷,皮毛还不够稠密,他f『J术语叫狩貂。到了冬至大寒,雪深盈
尺,深山温度均在零下四五十度左右,此刻的貂鼠一个个吃得又肥又
壮,不但底绒厚密,油水正足,按着雪痕爪迹,加以捉捕,人人都能饱载
而归。有人说捕貂有用苦肉计的,方法是捕貂的先吃少许信石(砒
霜),然后脱去上衣赤身躺在貂鼠出没的雪地上,貂性仁慈,看见之后
必定跑来趴在人身上送暖,猎人乘机就把貂捕获了。笔者曾经问过东
北朋友,他们虽没捕过貂,可是有亲戚朋友是捕貂能手,据说零下四五
十度气候,任何精壮的汉子,就是吃过信石,赤身在雪地也挺不过半小
时就冻僵了,就是貂鼠真来覆体也没力气捉捕,纵能捉捕也不过是捉
个一两只,太不划算了。虽有这种传说,恐怕也不见得有这种事实吧!
貂在直毛皮货里,比任何名贵狐皮都轻暖适体不显臃肿。有一种
“貂r”皮统子,整件皮统都是貂的脑门一块皮子拼成,穿在身上如同
穿十衲棉袍一样,轻暖不说,而且合身利落。试想一件貂仁皮统子要
用多少只貂鼠,价钱还能不贵得吓人吗?依照清朝制度,文官三品、武
官二品以上才有资格穿貂褂子。反穿貂褂子讲究“貂翎眼”,这是皮货
庄加工匠人俗名毛儿匠挖方做出像孔雀翎眼一样的花头,穿在身上显
得特别雍容华贵。京官也有例外,翰林学士虽然头戴蓝顶子,但是可
以反穿貂褂,动辄好几百两,一般穷翰林这份儿行头,如何置办得起?
于是当时有一种“翰林貂”虚市,所谓翰林貂实际就是猫皮染的,巧手
工匠也能仿造底茸枪子让人真假莫辨。这种翰林貂,当年几十两银子
就可置备一件,顶翎貂褂,敝佩明踏,周旋于公卿士大夫之间了。而到
了民国,貂翎眼的外褂虽说英雄已无用武之地,可是拆大改小,一变成
了名媛贵妇反穿翎眼的名贵大衣啦。
先师阎荫桐夫子曾经任驻俄国塔什干总领事,据说俄国有一种野
生“黑貂”比中国的紫貂还要名贵。这种貂又叫“俄罗斯伶鼬”,生在茂
密蓊郁森林高地,它的皮毛浓密柔韧,人用口吹,也不能把毛吹开。而
且,保温力特强,凡是穿戴貂皮衣帽的人,身上沾有雪花,在进屋之前,
必须先行拍落,否则立刻溶成一片雪水。俄国人因为黑貂皮价值高
昂,于是设法用人工来繁殖,当然皮毛没有野生貂厚密耐穿,但是价钱
仍旧是十足惊人的。
去年巴黎秋冬季时装展示会,出现了南极貂皮女装大衣,跟我们
东北的紫貂极为近似,时价是四五万美金左右,真正俄国纯野生的黑
貂比南极要高三倍还有行无市,一袭女褛要十多万美金,岂不令人咋
舌。
此外专门做皮帽子皮领子的有旱獭、水獭、海獭,三者之中海獭底
绒厚、油水足最好,旱獭最差,有一种不拔针的海獭外观保温比海龙并
不差。那是一些精于鉴赏的人才懂得穿带针海獭,可称为物美价廉。
另外有一种叫“海留”的,也是水獭一类,颜色绒头跟水獭仿佛,不同之
处就是一个倒毛一个顺毛而已。至于海龙,颜色比水獭黑亮,而且带
白针,不论是做皮帽子做大衣帽子,的确气派不同,可是一定要身材高
大魁梧的人穿戴起来才合身得体。要是瘦小枯干的躯干,戴上海龙四
块瓦的帽子,穿上海龙领子大衣,活像北平有种泥玩意儿——小孩躜
坛子.不但不相称,而且看起异常滑稽。
孔庸之先生生前对于各种皮货都有深入研究,据他说华中西南,
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也是要穿皮衣御寒的,不过雨雪烂漫,雾霰霉
湿,不是皮板硬化,就是脱线走硝。如果皮衣有这种情形,赶紧送到山
西请山西的朋友代为保存一冬两冬,然后拿出再穿,硬化走硝就全都
化为乌有了。有人听信,照孔先生说法试过,果然灵验,僵硬皮板柔韧
依然。内地来台的朋友如果有人带点皮货来台湾,要发现以上情形,
将来不妨把这些皮货送到山西试验试验,一定能包君满意呢!
可抓住了小辫子
要抓对一条小辫子还真不容易呢!
自从台湾有电视,我跟电视就结了不解之缘。尤其晚饭后所谓
“黄金时间”,恰好是我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刻,所以三台连续剧不择精
粗,只要有空,一律照看不误。可是遇到演清代戏剧有人留着稀奇古
怪大辫子的,总觉越看越别扭,剧情多引人也只有割爱转台了。
清代太近了骗不了人
演历史剧夏桀商纣怎样夔夔恣肆,西施玉环如何玉貌冰肌,因为
去古已远,谁也没看见过,自然也就没法挑眼较真了,可是清代服装发
型就不同啦。内地来台以及本省花甲以上的老人现在活着的还很多,
当年男女老少是什么样的打扮,脑子里多少还有没能磨灭的印象,尤
其看到电视里男人梳的辫子,离了大谱简直完全走样啦。不知道是哪
位师傅传授的,所有电视剧里男人梳的大辫,不是前额四鬓刀裁,就是
正额留个小发尖,甚至于电视剧里的青年才俊,居然在顶门心分出一
绺来,编个小辫子,万发归宗再跟大辫子混合一起,这种发型真是前所
未闻,今竟有之。请想顶门心梳小辫,不把头发掀了顶才怪呢!真亏
那位美容大师,是怎么想出来这样超时代的发型。
林照雄可圈可点
7月12日偶然看到“中视”《春风秋雨未了情》台语连续剧节目,剧
中林照雄饰演一位叫陈阿泰的所梳的一条油松大辫子,颈后既没骺髫
真发,前额又剃成油光瓦亮的一个月亮门,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电视剧
里,最近事实的一条辫子。可是这种化装必须本人先剃光头,然后再
上头套,林照雄为艺术而牺牲的精神毅力,实在可圈可点,比起一些又
要上节目赚钞票,又要留着滋毛大头的大牌可高明多了。
现在既然有了当年辫子的典型,希望各台编导在可能范围之内能
够注意,让那些奇形怪状的大辫子,不再出现在荧光幕上,那我们观众
的眼睛就舒服多啦。
汤婆子的种种
汤婆子这个名词,差不多有半个世纪没听人说过了,7月间《联合
报》万象版有一篇附照片淡水龟的文章,细看之下所谓水龟就是古人
所说的汤婆子。照片上的水龟式样很新,大概是民国十几年出品。
汤婆子是什么年代的产物,现代已不可考,不过宋朝就有人使用
了。苏东坡写给杨君素信上说:“送暖脚铜罐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
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山谷诗:“千元买脚婆,夜里
睡天明。”所以汤婆子又叫“脚婆”,当时也有人叫“汤媪”、“暖足瓶”的,
总之,依照上面说法,汤婆子在宋代已经很流行是可以确定的了。
当年在长江一带,隆冬虽然不是朔风刺肤,但半夜归卧,衾褥冱
寒,往往彻夜两脚不能温暖。有一个汤婆子焙煨下股,或是暖玉在抱,
自然一觉酣然,适体舒畅。北方冬早,一般人家至迟9月中旬大半都
升起炉子或是烧上热炕,满室如春,自然不需要什么汤婆子来熨脚暖
被啦。不过豪门巨室,一些富贵人家仍旧是睡床而不睡炕的,又免不
了使用锡或铜做成的汤壶取暖温足,所以无论南北姑娘出阁,汤婆子
都是嫁妆中不可缺少的恩物呢!铜玉锡器店做的汤婆子先是用木头
做的塞子护套口,可是偶一不慎,被褥容易沾湿。后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