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三你别说话。”田老汉打断他,抽了一口烟杆子,就直接问道:“老二家的,你口口声声说我和你娘偏心,抓着让我们给你个交代,现在我问你,你想要什么交代?”
胡氏被点名,抬起头倔道:“下坡那亩地,爹娘若心疼二房,便该做主给我们。且黄氏一声不吭就把地买下来,爹娘也不出个声,可不就是明晃晃的护着大房。”
胡氏连大嫂也不耐烦叫了,直接开口就是黄氏。
田老汉两口子被胡氏的强盗逻辑气乐了,道:“照你这般说,我更心疼老五,当初分家时就把地给老五不就得了?”
胡氏被噎住,一时拿不出话来反驳。
其实胡氏的心思很容易理解,二房人口多是事实,他们日子要比其他房艰难也是实情,因为这样,想要老父老母多照料一下也无可厚非,坏就坏在她这人不会讲话,说出来的语言令听的人很不得劲。
无端端也得生很多是非出来。
田老汉逼迫的问道:“你赶紧讲,倒是说说我两个老家伙该如何交代?”
胡氏推推自己丈夫,示意田老二能帮个腔,可他紧紧抿着嘴就是不坑一声。胡氏没办法,只得道:“把下坡那亩地让给我们。”
黄氏恼道:“你想得美!作甚不去睡一觉,兴许醒来就天上掉金元宝了呢。”
田老汉白了一眼黄氏,只道:“我问你话了吗?我活了几十年也是现今才知道你黄家家教这般好!”
黄氏只得瘪嘴忍着。
田老汉不回答胡氏,转过头来问田老二,道:“老二你也跟你媳妇一个想法?”
爹已经开口点名,田老二也不好再装聋作哑,便表明心迹道:“爹娘就可怜可怜我们吧,大嫂也道我们二房尽是赔钱货,可赔钱货也要张嘴吃饭啊。”
话一出口,果然不出田老汉所料,要说这事不是老二挑唆的,把他这颗脑袋拧下来他都不相信。胡氏再愣也不会没男人授意就敢跟大房闹僵。
田老汉微微闭眼,便道:“迟了,地契你大哥已经上了,你要怨恨我和你娘,随你们的便罢。”
田老汉痛心,二儿子若是堂堂正正跑过来说让把地给他种,没准他心一软就同意了,可分家这么久,田老二也不主动吭一声,只让胡氏胡搅蛮缠的试探,田老汉最不喜老二这种遮遮掩掩的行事做派。
今日发生的事,令他愈发失望透顶。
田老二低着头,一双眼睛发出渗人的光。
黄氏倒是着实松了一口气,既然公爹这般说了,下坡的田地就算过了家里的明路。说起来她也心虚的很,本来对这块地的没那么多执念,不然分家那几天她就该提出来买下的。
家里的存银,除却闺女成亲时花费,与建房子需要的,黄氏与田老大两个人打算了一番,剩下的银子留着给大儿子娶妻刚好宽裕,只后来黄氏见胡氏不断的透露剩下那亩地是她家的了,黄氏心思又动了……
黄氏又与田老大商量好,觉得儿子娶妻推迟一点没关系,但是那亩地买下来绝对划算。这不,为了不引起二房的反弹,这才偷偷请里正做中间人,有里正的面子,再把银子给了公爹直接在村子里更改了地契。
反正木已成舟,二房要折腾也没理。
虽然事情有了差错,不过还是按照黄氏的预期达到了目的。
话已经说开,也没什么好再补充的了,田老汉便道:“我是个见钱眼开的东西,下坡的田是你们大哥大嫂买了的,老婆子,你把钱给他们几个兄弟分一分。”
尹氏便拿出一个褐色的荷包,在房间里时就分出了四等分,这时就按分好的,算给田老二等四个兄弟。
分完,田老汉摆手道:“散了,都去吃饭罢。”
田筝刚听到散席,就见大伯、大伯娘、自家爹、四叔、五叔出来了,随后田老汉与尹氏也跟着出来。
胡氏与田老二磨磨蹭蹭的最后走出来。
田筝只听了后半段,以她的想法,爷爷这事儿处理的不大好,无形中只会加剧大房二房的矛盾。
可想想,不这样做又该如何?
总归只一亩田,给谁都落不到好,儿子多了最忌讳不患寡而患不均,还不如按当初说的,谁拿出白花花的实际银子来,就归谁。
当初一致同意的决定,田老二夫妻俩妄想打破规定,除了让父母难做人之外,又得到了什么好呢?
第48章
田筝望着爷爷奶奶已经弯曲的背脊;不由感叹这两个老人是真的不容易;养这么大一家子,各个儿子都娶上媳妇;闺女们全嫁人,孙子孙女一大串也没少了谁一口饭吃;这么大的担子一放下,他们也经历了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应。
至少儿女们还算敬重田老汉与尹氏的,每个月的月钱都按时交了。只能希望他们自己想开,放开,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是真的管不了一世。
秋收后即刻要耕种,田老三与大房商量两家人一起干活,只用了几天就把地全种上了;后来抽出时间把田老五的地也收拾了一遍。
一切事情妥当,才真真的能歇一口气。
田筝这段时间厨艺飞涨,已经能独自做几道简单的饭食了。爹娘为了锻炼她,也会让她在家里做饭。像今日去挖地基,周氏就让田筝留在家里做家务。
三房建新房子的事情正式开工,宅基地那边理出了一片空地,田老三带着妻子儿女,除了来帮忙的田老大、田老五、泥瓦工田有深之外,又请了一两位交好的村民来帮忙。
事前已经勘察了地质,丈量出地方,又用石灰标出线,这才开始挖坑,没有现代的机械设备,全是靠人力挖,秋日的太阳被比作秋老虎也不是盖的,所有干活的人都满头大汗。
田叶领着弟弟田玉景在一旁捡细碎的小石头,把遮挡事的石块扔掉。
周氏也在帮着担泥沙,疲惫的脸上是舒心的笑容,家里钱是足够的,房子是住一辈子的地方,所以夫妻俩准备把房子建好一点,地基打牢固,照如今的进度来看,入冬之前他们就能住上自己的新屋了。
周氏抬头望了下天空中的太阳,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这才放下担子,对大女儿说道:“叶丫头,带着你弟弟等天黑了就回家罢。”
“嗯。娘我晓得了。”田叶眯着眼回道。
本来要留田叶在家做家务,只小姑娘对新房子的热情空前高涨,周氏不忍让她扫兴,就把小女儿留家里了。
小女儿干活毕竟没大女儿仔细,有时候还毛手毛脚的,周氏不放心,况且还要做一大家子人的饭菜,这是田筝做不来的,周氏必须提前回去置办。
周氏进了家门时,田筝正在给鸭子拌食,菜叶剁碎了拌些糠就是最好的鸭食了,她们家几只大灰鸭子喂养的毛光发亮,下蛋非常勤快,现在又孵了一窝小鸭子,黄黄的小鸭子一颠一颠的走路看着真可爱。
周氏问:“今天咱们要喂猪,猪食拌了吗?”
田筝道:“早就剁好啦,奶奶说夜边上再喂。”想了想,田筝不确定的问道:“娘,你今天要杀掉一只鸭子吗?”
打地基的第一天要请来帮忙的人吃一顿比较好的饭,所以周氏与田老三早上时就说干脆杀一只鸭子来待客。
田筝刚好听到,望着自家那几只从分家后,就被姐弟三人精心喂养的大灰鸭,一段时间下来,早就养出了感情了,她实在不忍心爹娘把它们中任何一只杀了。
周氏点头,道:“你爹让杀一只,晚上的菜洗好了吗?”
“菜早就洗好了。”田筝呆在家里就是把晚上要用的碗筷洗干净、要煮的菜提前切好洗好,等周氏回来就可以直接上锅炒,还有其他琐事。此时,田筝紧锁眉头,道:“娘你就别杀大灰、二灰它们行不行?阿景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哭闹的。”
田筝心里不得不搬出了田玉景来。这几只鸭子的名字还是田玉景取的呢,他可是护到心肝眼子上的,真杀了一只,小屁孩铁定哭鼻子。
周氏笑了:“折腾什么名字,鸭子不就用来吃的。”
田筝摇了摇头,想出一个办法来:“娘去张婶家买一只嘛!她家鸭子肯定乐意卖。总之你别杀咱们家鸭子行不?”
被女儿的苦求逼得没办法,周氏只好顺从了。张胖婶家离得近,现在去抓鸭子也方便得很,于是周氏又给了一些铜板田筝,让她去打一壶酒,并去张屠夫家买几根骨头。
田筝先是去了张屠夫家,秋收这段时间张家除了收自家的粮食,也没耽误卖猪肉,不过张家有四个儿子,干活劳动力多,所以还兼顾得来。
田筝自己也有些私房钱了,除了按吩咐买了几根骨头,又买了半副猪肝、一副粉肠,这些下水炒一下还是很好吃的。
她内心得意的笑了,咱现在已经混到想吃猪肝眼睛也不眨就买的地步了,以后的日子能不好?
把东西都装进竹篮里,她就绕道去田老酒家打酒,落叶纷纷,草木枯黄,村子在入秋后进入了萧条的景色。
“汪汪……”
魏小郎的小狗七宝胡乱的围着她打转,田筝只得停下来,心想这七宝不会是闻到肉味了吧?便在自己竹篮子里挑挑拣拣,准备选一根小点的骨头给它吃。
还在不远处的魏琅唤道:“七宝,回来。”
七宝便颠颠的又跑回去了,田筝端着篮子向魏小郎走去,魏小郎今日也没胡乱的玩耍,看了一段时间书累了,便出来透口气。
田筝笑道:“小郎哥,你肚子饿不饿啊?去我家吃饭吧?”
周婶的菜煮的超好吃,可不想看到天真妹怎么办?魏小郎暗暗的思考,心中做不出取舍,便拿手去挠头。
上次考校田筝的功课,魏琅被她气坏了,他从来没见过一个人背一篇简短的文章居然用了这么长时间。真真是愚不可教!他已经发誓不理对方了。
田筝继续问道:“我娘今日还要做一道你最喜欢的子姜焖鸭呢,还有其他好吃的。”停顿一下,又道:“老师一定要来吃。”
“你别叫我老师!”魏琅摆摆手,抵触的阻止道。若是被人知道他有这么愚笨的学生,他真的很不好意思的。
田筝一噎,满头的黑线,麻蛋!她这是被老师除名了吗?混到她这种地步,实在没脸抬头啊。田筝有些小小的忧伤,毕竟跟着魏小郎学了一个多月的字,叹口气,只好道:“小郎哥,要不我娘烧好菜,我端一碗去你家吧?”
魏琅红着脸,嘴里勉强道:“那行吧。太晚就不要送过来了。”
田筝已经有好几天没来魏琅家上课了,虽然他那天恼火时说让她别来了,没想到田真妹居然就真的不来了!这种学习一旦受挫就自我坠落的样子,看得魏琅更加来气。
亏他在家里巴巴等了这么些天,为了让她更容易理解还用心写了好多注解,只等着田筝上门后甩给她。
今天他心烦意躁,只得出来透透气,还想上田筝家门去瞅瞅,因脸皮薄过不了心里那一关,只好在田家附近这几条路徘徊。
田筝哪里懂得魏小郎心里想的什么,她不去魏家,也是因为最近实在忙,本来就打算过几天就向魏小郎赔礼道歉的。
毕竟她不能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不是?
两人说完,魏小郎准备走时,田筝追问道:“小郎哥,魏伯伯与文杰哥哥去了县里还没回来吗?文杰哥哥学问那样好,一定能考中秀才的。”
那还用说?魏琅对自己哥哥的才学一点也不怀疑,却只道:“过几日他们就回来了。”
在县里考完后,没有那么快出结果,很多学子就趁此机会以文会友,互相之间交流学问,这是县里的风气,也是整个大凤朝的风气。
这些田筝当然不懂,她还以为考完就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