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当我一提起笔开始写日记时,就会想:日记,我恨你!
写日记时,常遇到这样的事——想不出写什么好。脑袋空荡荡像座寂静的广场,没有一点喧闹声。可是,无情的日记好像垂下了千斤重的石头,压在我脑门上,催促我写,害得我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这时候,我就在恨日记,认为日记害苦了我。每天我都有沉重的负担——日记。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我变得越来越恨日记。现在,我已经恨透了日记,恨不得一下子把日记这个魔鬼的皮扒下来。有时候我写日记前,越想越恨,都要气哭了,牙齿也“咯崩咯崩”地咬动着。假如我将来当了皇帝,就立即禁止写日记,让小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写的,就不写,让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多么盼望未来世界能改变方法,让小学生们自由自在地写,小学生的日记也许反而很棒。
自从写出《日记,我恨你》之后,奶奶终于明白我为什么写不出命题作文了,就取消过去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鼓励我自由表达。我好像一下解放了似的,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慢慢地,我对作文的兴趣又不知不觉地恢复了。
在爸爸的辅导下,我的作文越写越好。我的脑海中,还经常浮现出充满幻想色彩的人物和情景,就像电影画面那样栩栩如生。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最终写出了《恐龙复仇记》、《宇宙大魔神》和《小天鹅星球》等童话故事。
。 想看书来
日记,我恨你(2)
1991年,在作家杨臻的鼓励下,爸爸和我合写了一本名为《从哑女到神童》的书,三篇童话也被收在书中。许多中小学生看了《从哑女到神童》后,都很喜欢这三篇童话,甚至悄悄地在被窝里打手电,连夜看完才罢休。
因为对写作文产生了兴趣,加上原本就喜欢看书,我慢慢地能以轻松的心态来学习语文了。在四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期中考试中(当时是以本地六所小学为一个考区的),我考了94分,作文满分,成了我们这个考区的语文单科状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挨了一巴掌
转眼到了六年级,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所有同学都一心一意地准备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小学升初中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我也在为这次考试作准备,但和别的同学不一样的是:在语文上,我只是继续广泛阅读;在数学上,每周我只做一次小学升初中的试题。因为自己的基础好,所以面对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我一点没觉得着急。
本来不着急不紧张是件好事,但是太放松了,也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变得越来越放松懈怠,丝毫没有危机感。终于,爸爸着急了。
一天,爸爸正在辅导我的功课。我却要求边吃瓜子边学习,还跷起一条腿放在旁边的椅子上。
爸爸满头大汗地给我讲了半天,我却根本没有听进一个字,依然嗑着瓜子,神游到遥远的幻想世界中去了,就这样心不在焉地吃着想着。突然,一个巴掌猛地甩了过来,打在了我的右脸颊上,留下红色的掌印,一阵热辣辣的疼,顿时传遍全身,更疼到了心里。我捂着脸,以极度惊恐的眼神看着爸爸,我们两个人僵住了,时空仿佛在一瞬间凝固。
我怎么也没想到,平时最疼我的老爸,居然会打我?我似乎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人了。这是我爸爸吗?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涌出眼眶。看着我如一只无辜受惊的小鹿,爸爸心痛万分,更是懊悔不已,赶紧对我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却什么也不想听,低着头,不愿看爸爸的口型。就这样过了好半天,突然有一张纸进入了我的视线,是爸爸的笔迹。我只偷偷地瞟了一下,眼睛就再无法挪开了。
婷婷,爸爸最心爱的女儿,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生气吗?正是因为爸爸太爱你了。为了你,爸爸什么都愿意去做,难道你不相信吗?婷婷在爸爸心目中,是最好最好的孩子。爸爸从心里欣赏你、佩服你,懂吗?全家人把你从一个聋孩子培养到今天,多不容易啊!刚才眼看着你在浪费时间,爸爸是多么地心疼啊!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啊!爸爸刚才是气糊涂了,才打了你,现在是非常心疼和后悔,你能原谅爸爸吗?
看到这里,我被感动了,也明白了爸爸为什么会“风云突变”。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就化解了。我拿起了自己的铅笔,在纸上写道:
好爸爸,我原谅你。
爸爸赶紧回复:
谢谢你,好女儿。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打你了。你脸上还疼吗?
我想了想,写道:
刚才很疼,现在不疼了。不要告诉妈妈爷爷奶奶好吗?否则他们要心疼的。
看到这些话时,爸爸感动得流了泪。就这样,在笔谈中,我们父女之间的矛盾,很快烟消云散了。看来,只要把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再大的误会,再大的矛盾,也会化解掉的。这是我挨过的唯一的一巴掌,从那以后,爸爸再也没有打过我。
很快,六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了,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日子也迫近了。几乎所有同学都如临大敌,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复习功课,而爸爸妈妈却带着我来到了附近的白鹭洲公园,荡起双桨划起船,融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的心态真正达到了平和。最后,在小学升初中的考场上,我平静地答完试题交了卷。一个多月后,考试成绩公布,我以全校第二的好成绩,迈进了二十七中的大门。那年,也就是1991年,我刚满11岁。
沉重的“十佳”(1)
当我迈进二十七中的校门时,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我是中学生了!从此,我不再是儿童,而是少女了,多么美好啊!
初一刚开学不久,又传来一个后来给我带来诸多烦恼的“特大好消息”——我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全家人得知这个消息,也感到无比快乐和欣慰。这么多年的辛苦奋斗,总算是没有白费!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0月份,爸爸和我应邀来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表彰大会。我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佳少先队员,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这个表彰大会,中央领导还亲自接见了我们。在表彰大会上,我还见到了为全中国青少年熟知的知心姐姐卢勤。
离京前的那天晚上,团中央安排我们十佳少年在一起聚会。当时,有个叔叔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了很多,他说,你们一旦离开北京,回到各自所在的省市,必然会经历很多的鲜花和掌声。你们都太年轻,不知能否承受这样的荣誉带来的巨大压力。所以一定要戒骄戒躁,不要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他的话至今我还记得,只是当时我不太明白他说的这些话的深意。
回到南京,我依然故我,没有意识到别人对我的态度已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南京市团委发了文件,主题是“远学赖宁,近学婷婷”;省市的电视台和电台接踵而来,采访并报道了我的事迹;我所在的二十七中为我开了全校性的表彰大会,还让爸爸介绍了他的教育经验;周围的许多中小学先后邀请我们父女俩去作报告。全国各地的来信,就如雪片一般飞到我手中。在老师同学的掌声中,在我内心升腾的巨大的喜悦里,我竟然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荣誉了……就这样,每天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慢慢发现朋友越来越少,班上所有同学也都对我敬而远之,老师则把我作为榜样来激励全班同学。偶尔一次测验没考好,就会招来周围同学诧异的目光,不仅是在学校,在家里也是如此。包括奶奶在内的很多亲友都不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我了,而把我看成一个头戴光环的十佳少年。特别是奶奶,在那段时间里,常常说我:“你怎么吃饭又挑食了?”“走路要端正,坐要坐得直!”犯一点错误,我就要挨批,不服气也不行,我还被经常拿来跟其他同学的优点做对比。当时,不光是亲人如此说,从周围老师同学的眼神里,我也能感受到同样的信息:“你是十佳少年,是青少年的榜样,当然要十全十美!”
渐渐地,我感觉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开心了,烦恼也多了起来。难道真的是我承受不了荣誉带来的压力吗?自从评为全国“十佳”后,我不但没有觉得高兴,反而多了无尽的烦恼和压力……
想起六七岁时,爸爸带我去上海、咸阳针灸,那时我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欢乐。我和爸爸有时学习,有时玩“智斗游戏”,而且,那时我的脑子里全是美好的幻想,多舒服呀!可是,现在来访的人太多了,记者、聋儿家长络绎不绝。爸爸不得不应付,害得我们谈话的机会少了。上了初一,功课也比以前多,需要花更多时间在家里学习,这么多来访的人不是在干扰我的学习吗?学校里来信也是连续不断,才三个月就足有二百多封信,要一封一封回信实在吃不消。虽然学校代回了不重要的信件,但需要自己回复的信件还是有很多。本来我很乐意看来信,可是老看老看就腻了,好比是给你喜爱吃的,你乐意吃,可是老吃老吃也就腻了,没味了!现在,到处是鲜花,掌声……我腻了,全腻了,觉得没味了!
我还在日记里写道:
我觉得幸福和痛苦像两个相等重量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痛苦和幸福的程度是一样,上帝如此公平。
我觉得我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儿快乐至极,一会儿痛苦至极。“十佳”包袱太重,我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
沉重的“十佳”(2)
在光环的笼罩下,我感觉到自己慢慢被孤立了,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不管是上午做操,还是下课外出活动,多数时候我都是独来独往,感觉很孤单。后来,我的脾气也莫名地变坏了,心情不好就看什么都不顺眼。
有一次,坐在我后面的男生不知为什么用脚踢了我的椅子,我一时不悦,就将他的文具盒扔到地上,里面的铅笔橡皮都散落一地。还有一次,忘了是什么原因,我把自己的椅子拼命往后挪,后面的男生被挤在自己的桌椅中间动弹不得。班主任发现后,也不好批评我,就告诉爸爸我在班上种种不好的行为。
爸爸狠狠批评了我,告诉我说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就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我玩了。我不服气,甚至还在日记中写道:
中午吃饭时,我愤怒地跟爸爸说了上午和同桌吵架的事情,本想得到爸爸的支持。没想到,他反而批评了我,竟说出“每个同学都不想和你同桌了……”之类的话。我简直要气哭了,他懂什么?!他也太不理解我了!做人嘛,就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何必任凭别人欺侮,也不反抗嘛?哼!
在另一篇日记中,我再次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十佳”的包袱太沉重!别人对我要求太高,我承受不起!比我强的人太多太多了,我觉得自卑。我写道:
就算这样,父亲还是一天到晚地说:“你肯定行!”我听得都烦死了,结果行个屁!
可能是少年时期的逆反心理吧,爸爸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反而对他的教育方法产生了质疑。
而爸爸的日子也不比我好过多少。因为我被评为全国十佳,当时的南京市副市长认为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