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徒生传-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受附和这一最初形成于1800年到1830年期间的德国文学传统。诺瓦利斯、弗赖德里奇?施莱格尔、让?保罗、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尔伯?冯?查米索和路德维格?蒂克等作家所创作的诗歌和散文都采用了一种空想和支离破碎的跳跃方式。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方式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作家本人那支离破碎的个性。这些德国作家几乎都曾经出现在安徒生的小说中,后者直呼其名,或者间接地被引用。在某些情况下,他们的作品甚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情节,比如:霍夫曼的小说———《恶魔的长生药》,描写了一个抛掉灵魂的恶魔;还有阿德尔伯特?冯?查米索的小说———《彼得?斯勒米尔的奇异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为了换取一个装满财宝的钱包,把自己的影子出卖给魔鬼。在《徒步之旅》中同样也出现了无数活灵活现、会说话的影子、幽灵和梦游者,这些貌似互不相干的片断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最深刻的基调。这同样也和年轻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本人破碎的人格直接相关,事实上,整部小说都是对这种人性的深刻剖析。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他经常会以恶作剧的方式直接和我们对话;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孤独和焦虑的人,就像《徒步之旅》中原文所说的那样:喜欢用滑稽的胡子和一顶纸做的王冠来掩饰他那苍白、悲伤的面孔。安徒生的第一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反映当时教育体系的大熔炉,如果揭开熔炉的盖子,不仅可以一睹1828年到1829年期间年轻的安徒生在多么混乱的一种学习环境之中,还可以窥探到他那充满矛盾和狂热的个性,正如在14章里,主人公的众多镜像所说的那样,“最痛苦的忧郁和神经病似的庆祝融合为一体”。
  若干年后的一个夏天,当安徒生在位于菲英岛北部的霍夫曼庄园散步的时候,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他发现,哪怕是在一滴小水珠里,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惨烈而壮丽的生存竞争,这种斗争让安徒生感到激动不已,他深深地被吸引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从显微镜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在初登文学舞台时所展现的那种紧迫感和求取生存的欲望。不管怎么说,通过阅读这14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窥探这个年轻人反复无常的性格———空虚、忧郁、好斗、自卑、妄自尊大、傲慢,它们无声无息地爬出主人公的身体,穿过虚伪的表面,最终跃然于纸上。在《徒步之旅》中,安徒生开始了灵魂与内心的长途跋涉,随着时间的流逝,安徒生先后写下了30卷文学作品、10卷日记以及数不清的信笺。它们无不源于安徒生最经典的一句话:“对于我来说,我自己便是最大的秘密!”
  在这部处女作中,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一个软弱无力、备受煎熬的作者,而是一个勇于进取、不断探索艺术真谛的作家,他从不在字里行间掩饰那种展示自己、确立自身地位的狂妄。另一方面,对于安徒生来说,《徒步之旅》还是一部经过冥思苦想之后创作的策略性作品,通过这本书,安徒生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他希望能在这场浪漫主义运动中吸引尽可能多的朋友。同时,他无情地鞭挞了那些主张对艺术和艺术家虚心求教和“谦卑俯首”的人,尤其是那些初出茅庐的新手。极度的空虚,再加上与其地位极不相配的目空一切,安徒生正在设法让自己和自己的处女作———《徒步之旅》成为艺术界和评论界所有潜在竞争对手的极端反叛者。他为此也进行了精心策划。在第7章里,当年轻的主人公、含苞待放的未来作家对聪明的天狼星巨人说:“仔细想想吧,尊敬的先生,这(《徒步之旅》)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人生中迈出的第一个大步。它会以无法名状的力量让人们认识我,也许他们会赞赏我,也许会鄙夷我,但毕竟人们认识了我。”
  就在安徒生准备出版第一部小说、诗歌和戏剧的那段时间里,在不甘寂寞的文学精英们中间爆发了一场为争夺文学宝座最高荣誉的斗争,斗争之惨烈令人瞠目结舌,当时,这个头衔还属于刚刚故去的丹麦作家詹斯?巴格森。在1829年到1830年间,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地位显然在不断提升,正如《徒步之旅》第5章中老狐狸对儿子的忠告,当时儿子即将外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未来,老狐狸说:“对于你可能步入的这个社会圈子,我只想告诉你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永远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头上盘旋的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鸟身上;只有这些长着漂亮羽毛、头脑却很小的东西才喜欢把巢建在高处。”
  正是遵循这一信条,安徒生通过《徒步之旅》为自己确立了一个令人注目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也在想方设法让人们尊重他自己的羽毛,事实上,很多羽毛,或者说浮华的外表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但小说毕竟让他小有斩获,多年之后,他也许要用十倍的价格才能买回来。但是,当你像安徒生在《徒步之旅》中所做的那样,在嘲笑了某些艺术名流和所有评论家之后,任何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都不可能不遭到惩罚。除了前面提到的第13章里,在阿迈厄岛海滩遭遇人鱼之外,这样的嘲讽在第8章和第9章里也比比皆是。在这两章里,我们拜访了“诗庙”,在这样一个神地,各种各样常年不见天日的青蛙和卑贱的寄生虫都在试图穿过渗水的砖墙。“这些畜生告诉我,它们是最无知的评论家,它们总是被比作冥府的看门狗”。然后,安徒生又补充写道,在希腊神话中,当人的阴魂走进冥府的时候,它们是最热情的护卫,但是一旦有人想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它们马上会凶狠卑鄙地扑上去,所以说,把它们比作阴间的看门狗,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传说中的怪物有4条腿和3个脑袋,而19世纪的文学批评家却只有两条腿,而且根本没有脑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1)
对一个浪漫主义作家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来说,《徒步之旅》显然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端,在书的开头,作者就向读者展示各种各样的故事发展脉络,留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并最终把目标定位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但主要还是指向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当时社会的文化教育方式,对此,安徒生一方面予以反对,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与之交媾,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与科林一家的关系中。
  当《徒步之旅》在1829年元旦出版的时候,便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这本书最后一章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在本书的结尾部分,读者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去书写最后的篇章,或是用剪刀和胶水到报纸上剪下一块自己喜欢的内容,作为本书的结尾。丰富的想象以及篇章安排在时空上的跳跃,体现了小说在情节上的精巧和运筹帷幄,这让批评家们只能甘心情愿地给予肯定。这位第一次出书的作者对批评家发出了善意的嘲弄和挑衅,譬如作者曾经在书中如是写道,“不要管那些乱叫的狗,它们只能趴在街道上,而你可以跳到房顶上去。”对此大多数批评家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当时,在众多丹麦的批评家中有一个名叫约翰?路德维格?海博格的年轻人。他酷爱小说中的讽刺喜剧。但是在为《文学手稿》撰写小说简介的时候,他却不得不绞尽脑汁,最后,他也只能以婉转曲折的方式,针对基本结构和基本格调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评论。在评论中,海博格多次采用了接近于“天才”的辞藻。他对作品众多近乎疯狂的观念和联想大加赞赏,并指出了小说中生动而富于改变的写作形式———那是一种“音乐般的幻想”,年轻而“充满幻想的演奏者”追随瞬间的灵感,肆意地“放纵着它,任凭自己随之飘舞游荡”。
  安徒生本人当然会感到非常开心,而那些对安徒生的文学生涯充满信心的人也一样备受鼓舞,比如住在百克胡、对安徒生一直非常不错的卡玛?拉贝克。安徒生马上送给拉贝克一本《徒步之旅》,这样拉贝克就可以看到,她的“小演说家”现在是多么的聪明。1829年1月,安徒生接连几天在等待着拉贝克的意见,但却一直音信皆无。然而,他从他人那里得知,这个一直倡导丹麦浪漫主义的女贵族已经卧床不起了。一天,安徒生偶然遇到了海军准将伍尔夫,准将告诉他,拉贝克已经去世了。安徒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是吗,我只想知道她是否坚持读完了《徒步之旅》?”准将勃然大怒,冲着安徒生大声怒吼:“住嘴!岂有此理,当一个人已经快要去见上帝的时候,你认为他还会关心你的《徒步之旅》吗?”
  我们不知道安徒生怎么回答的,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他的悲伤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之后,一些报纸和杂志连篇累牍地对这本书进行了评论,但就在这位年轻的作家再度成为媒体关注对象之前,他的第二部作品也即将问世了。1829年4月底,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以所谓的“英勇的轻歌舞剧第1幕”,在皇家剧院完成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事实上,他在舞台上成功已久,大约在10年之前,他已经凭借跳舞、唱歌和演讲为自己赢得了认可。
  这部戏剧的全名是《尼古拉塔楼上的爱情———戏院的顶层观众说什么?》。这个独特的副标题暗指“黄金年代”戏院,因为戏院中的一部分被人们称为“顶层”。表演过程中以及表演结束后的鼓掌和嘘声表明,人们对演出在艺术上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在演出的那几天,皇家剧院的疯狂与日俱增,甚至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骚动和喧闹,以至于全副武装的卫兵一度站在通向大厅座位的门厅入口处维持秩序。这样,一旦在廉价座位区发生混乱,马上便会有卫兵出面干预调解。需要特别关注的则是顶楼座位,这些位于大厅内雅座后面的座位是专门留给那些年轻的大臣、官员的。虽然顶楼座位也有一些长座椅,但是许多听众还是喜欢站着看。观众中既有手艺高超的工匠、商人和职位不高的政府官员,也有年轻公务员、学生、作家和其它或多或少懂得一点艺术的市民。尽管包厢中的显贵人士担心用鼓掌欢呼的方式表达看法可能会有伤大雅,但是对于顶楼座位的观众来说,这却是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最佳方式。通过观众这些最直观的反应,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判断出,一部戏剧是被他们冷落还是大获全胜,或是彻底的惨败。
  那么,对于安徒生在1829年于皇家舞台上初次亮相,观众是如何看待的呢?作家已经提前为很多学生和战友在顶楼预留了不少座位,他们自然是热情高涨、狂热不已。这些观众不时地高喊“作家万岁!”作家在《我的童话人生》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他已经不知所措,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径直冲出剧院,穿过国王新广场直奔科林家。家中的女主人看到此番情形,忙不叠地安慰说,即使是像奥伦施拉格这样的大作家也曾经被观众嘘过;安徒生抽噎地答道:“是的,可他们并没有嘘我,而是一直在鼓掌,欢呼作家万岁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剧作家和大学教师(2)
这个轻歌舞剧是安徒生花了一个星期写成的,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舞剧结尾的灵感来自路德维格?蒂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