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老家的咸菜。老家的咸菜也是至味,也是就地取材。腌咸菜主要有四样菜蔬:韭菜、胡萝卜、辣椒、芥叶。秋来了,一场寒霜降临,旱地里的一切都要收获。韭菜全割了,胡萝卜挖出来,最后的红辣椒摘下来,经霜的芥叶铲了。全放到阳光下晒蔫。然后全切成细丝,撒上盐,捏成团,放在石头下压出水分,存放在黑瓷缸里,就有了一年吃不完的咸菜。吃的时候锅里倒几勺胡麻油,烧烫了,“泼嗞”一声,泼在那一碟咸菜上。不管是就着馍,就着煮洋芋,还是放在浆水面中,都令人回味无穷。
当人们来到钢筋水泥的城里,吃腻了大鱼大肉,回过头来思念“绿色食品”的时候,我就想,落后、封闭的老家人,原本就享用着“绿色食品”。或许他们又向往着城里的楼房和大酒店吧!
休闲三记
休闲三记
蒲公英
春天,粉的桃花白的杏花开罢了,花瓣散落尘埃,你以为春景将尽,正在叹息春光难留。可是,你看到了在落英下,绿绿的小草中间眨巴眼睛的黄色小花了吗?那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开了,像顽皮的春的孩子,摇头晃脑,不断地同春风*。走近看,你会大吃一惊——它简直就是一个“小向日葵”。那黄色的花盘与花瓣,与向日葵相差无几,只不过缩小了好多倍。想到这里,你定会哑然失笑:动物界有猫和老鼠相象,植物界也有向日葵与蒲公英可攀亲乎?可是,这小小的蒲公英独立在大地上,丝毫不觉得羞涩和自惭形秽。它不认识向日葵,它开花的时节,向日葵还未出土哩。
蒲公英的叶子羽毛状,像一根平放在地上的鸡毛;茎干直直的、嫩嫩的、红红的。故乡的孩子在山野里结伴玩上一天,总要掐一大把回去。一来觉得黄黄的花好看,二来用那“杆杆”解渴。伙伴们把蒲公英一大把一大把地拿在家里,向父母夸口:谁家的孩子也没有我掐的多。说着,把那黄黄的花往自己脸上一擦,以示小小得意。勤快的听话的孩子,还会拿一个小铲儿,把蒲公英连叶带花剜出来,装满篮子,提回家里,仍给圈里的小猪,压压它暂时的饥渴,或者在亮光光的打麦场里晒干,交给中药铺,换点买蜡笔的钱。
秋天,蒲公英开败了,一个个小“降落伞”带着小黑籽飞向四面八方。孩子们在四野里追逐着,喊叫着。纯净的、透明的笑声,在村子里回荡。小黑籽落到哪里,哪里第二年又长出一朵黄灿灿的笑。
蒲公英就是这样的,它落地生根到哪里,就为孩子们带来一片欢乐,留给世界一个黄灿灿的笑。没有了蒲公英,春天将是何等的寂寞和单调!
捉蝉记
一日去田间闲逛,被几声蝉声打动,遂起捕捉豢养之思。
蝉于清晨或正午之时,鸣声“啾啾”、“啾啾”,使人自生幽情。听一声蝉鸣,会神清气爽,一日做事,精神倍增。
野外蝉鸣,方向往往难辨,若急躁行事,必不能捉得。几次三番之后,才有所悟。于是先侧耳倾听,辨得蝉之大体方向,蹑手蹑脚,悄悄接近,“打草惊蝉”,然后等其露形,一把捉得。
半日捉得两蝉,一绿一灰。放入麦秸笼,投苦苣、瓜皮、灰灰菜之类。绿蝉大嚼,而灰蝉神情沮丧;绿蝉鼓动翅翼,得意鸣叫,而灰蝉一动不动,不一日,竟自死去。
回到家中,思两蝉遭遇,不觉为那灰蝉感叹。
古有商之遗民伯夷、叔齐者,商亡,隐居首阳山,不食周之食,不为周之臣,郁郁而终。大宋皇族赵孟芾,宋亡后,为元人臣子,为时人所不齿,其绝妙书画却得以流芳百世。
今二蝉,被人所掳,一蝉适之;鸣声不断,一蝉以死相抗,遂自绝。想到这里,我开笼放走了绿蝉。
过了几日,忽听门前柳上“啾啾”不断,细看,原来是那绿蝉,伏在柳枝上,毫无怕捉之意。原来不择地域,随遇而安,蝉才会吸风饮露,留下美的歌声。
观月记
六月十五晚,天闷热难受。遂携小儿一同去外纳凉。
一路见街边路灯下已聚了不少人。赤臂下棋、打扑克者,边闲话边纳鞋底者,蹶屁股抓石子、丢玻璃蛋者,各色人等,怀抱不同的心情,享用着凉风夜露,久久不肯离去。
儿却思归,只好又抱起他回到家中。家中闷闷,打开电视,也无兴趣观看。于是又和儿一同上了校园内教学楼。
此刻登楼,才觉到了真正的凉意。夜风吹来,热汗不觉已退尽。儿感到舒畅,一会儿“倒立蜻蜓”,一会儿“牙牙”自唱。虽不成曲调,却让人心中欢悦。突然,儿子小指头竖起来,直直指着前方,无比惊讶地喊道:
“月亮,月亮!”
我不由放眼望去,只见一轮微红色的圆月独独升到了半空。那月在所有的灯之上,像一张雍容不俗的笑脸,默默注视着眼前这个市镇。远处高楼上的灯,铁路旁最亮的信号灯,街上的路灯,各家屋子里的灯,都成了簇拥她的星星。她引领着夜的美景,成了夜的主角。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分明看见,那是一个独舞者,广袖别在身后,正趋步上前,向人间作无限祝福。多少年来,她隐藏了忧伤和眼泪,带给人间的总是绽开的笑容。
月到中天,该回屋了。远远望去,街上的人影也渐渐散去了。人知乘夜风之凉,而不只风从何起,人知乘月而归,而不知月为谁。
推开门,妻已睡熟多时了。儿却不断念叨:“月亮,月亮!”妻被惊醒,哑然失笑,不禁高兴地说:“儿也认识月亮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寂寞乡村
寂寞乡村
去的是甘肃中部的渭源,黄昏时候,车本已掠过了那个地方,一回头,却看见了电话里说的那个小学校名。急忙让车停下来,才看到她——原来她已经在校门口站着等了很久。看到我们一家人从公路那边折了过来,她赶忙招手。
“五一”放长假,学校里静得很,校园四周的树木却长得异常茂盛,墨绿墨绿的。她赶忙招呼我们一家坐定,忙着倒开水,却不小心把开水倒在了手上,然后急着找毛巾擦。趁着这当儿,我才打量了一下她的住所。原来她就住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一厅一室的套间。她就在这小学校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当看到我和妻的目光里有一丝不解时,她赶紧忙着解释:这是一间最大的房,村长让我们住,其实这学校里再也没人住,他们都附近有家。于是我们又问:爱人哪去了?答:他们“五一”不放假,正在补课。于是我们无话再问。接下来,妻说:这里风景不错,把孩子领上转一转吧,我们两个说说话。
我就和儿子出了校门,走过田畴,穿过一片沙棘林,来到了渭河边。夕阳快要落山了,河面上铺了一层金色。儿子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拿着石子不断地打水漂。渭水细长地流着,众鸟归巢,农人渐渐离去,周围静极了,我坐在河堤上,忽然想起了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刚要吟咏,手机响了,原来是他们叫去吃饭。
回到学校,友人的爱人来了,小伙子大个子,板寸头,看上去十分干练。他先后用摩托载了两趟,才把我们一家和他们一家带到小镇上的一家火锅店。坐定之后,窗外已暮色四围。在小店昏黄的灯光下,我们开始边吃火锅边攀谈起来。原来,她从师范毕业后,一直就呆在这只有五六个教师的村学里,爱人师专毕业,也分配在离这里有十里远的一所乡村中学。有了儿子后,他们搬出了原来的老家,就一直住在这里。爱人早出晚归,清晨六点就骑着摩托车走了,直到晚上掌灯时候才又骑着摩托回来。学生散学后,校园里静得出奇,除了校门外疾驰而过的汽车声和村子里的犬吠鸡鸣,就只有渭河流水在石头上弹奏的声音了。在这样静谧的世界中,人会暂时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却难以排遣内心的寂寞。因此,星期天全家进一趟城,吃一顿城里的饭,看看城里人的时装,就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和爱人默默地听着她的话,又是无言。谁都知道,师范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就是这样。他们大多数把一生交给了乡村小学。那些流鼻涕的、掏鸟蛋的孩子们一个个从这里走到小城里的中学,再走到大城市里的大学,然后到大城市里安家落户,就是因为有无数个这样的乡村小学。而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还能够走向更高的生活吗?上师范的时候,有人在演讲中激情飞扬的说:师范就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我要回到山村去。而果真,命运就做了这样的安排。你没有门子,就只能一辈子呆在乡下。那些调进城的当了局长、秘书的,还能记得起昔日的你吗?而你,却十几年呆在这村学里,眼角早已现出了鱼尾纹,皮肤粗糙起来,体态也逐渐显得臃肿起来。寂寞乡村,消蚀了你的美丽和梦想,也让你仿佛忘记了荣辱。那些农田里锄草的割麦的乡亲,他们辛辛苦苦,一年的纯收入还不及你两个月的工资。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子女,你还能有怎样的要求呢?现在你有吃有穿,儿子有玩具有图书,而你小时侯连一件新裤子也穿不上,怎能怨命运不好呢?
谈话间,锅里的菜已经见底了。友人打开了啤酒,没有划拳,甚至再也没有言语,我们四人默默啜完了一扎啤酒,然后又回到那个乡村小学,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早,我和妻子乘过路班车回城的时候,她又站在校门口,不停地挥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母亲的菜地
母亲的菜地(外一章)
菜地在一块坡地里。这块地边上低,中间高,很像一个鼓起的肚皮,所以叫兜兜地。
母亲就看准了这块地,在这里栽种了几十年的菜。
母亲上山下山,爬坡过埂,在这黄土山坳里,一刻也不曾清闲过。那块菜地,竟成了她的休闲场所。在菜地里锄去一棵杂草,捏碎一块土坷垃,扶起一棵菜苗苗。母亲仿佛进入了一种极美妙的境界。她常常沉醉在这里,有时连人叫喊也听不见,有时甚至忘记了回家。
菜地里种着大蒜、豆角、韭菜、西葫芦……完全是旱地里的“特种兵”。种得最多的是韭菜,一行行,一排排,肥嫩,碧绿。遇到雨水合节的年景,一年就有吃不完的韭菜。逢年过节的时候,母亲还这家亲戚一把,那家邻居一束地送。
我从远远的城里回到家,几乎什么也没有给母亲带,只带给她一个笑脸。母亲招呼我们一家坐定之后,就赶紧跑到菜地里。回来的时候,一只手擎一把韭菜,另一只手抓几颗大蒜。连衣襟上的泥土也未及拍,就到厨房里烙下了香喷喷的韭菜角儿。看着我们一家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就一个劲地说,她的菜今年长得好,长得旺。每当这个时候,我看见母亲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小时侯,我是个笨拙的人,帮母亲锄菜的时候,总是把菜苗踩得东倒西歪。母亲就赶紧让我去屋里看书写字。这时,我就远远地坐在地埂上,看天上的流云,看村里高大的柳树和黑黑的瓦房。心想:长大后到哪里去呢?
上中学的时候,我到城里狠命地读书,心想再不要回到乡下去,让母亲伤心。几年后,我考上了一所并不出名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