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邸6宜质跬炅艘院螅壹堑玫诙旎故堑谌欤推鸫沧呗贰�
遗言
“父亲临终时跟我们说,你爸爸是共产党人,我没有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们,我只能给你们一句话,那就是永远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罗东进
记者:罗帅病危的时候,学校通知您回北京看望父亲。见到父亲的时候,他对您说了什么?临终的时候对孩子们有什么交代?
罗东进:他切除一个肾以后,1963年秋天,另一个肾又得了肾盂肾炎。从那以后情况就每况愈下,以后住进北京医院就是尿毒症。现在对这种病有很多治疗方法,像腹膜透析、血透和换肾,甚至还有人工肾,但是那个时候这些条件都没有。所以他的情况就很严重,因为肾功能没有了,血液里的毒素要往外排怎么办呢?就通过汗液,通过这个系统,所以皮肤都发白,然后就痒。因为几乎尿不出来,喝进水后都在肚子里头,腹水也长出来了,非常痛苦。
另外经常昏迷,以后看他这么严重了,医院里就给我母亲建议让孩子们回来,母亲就通知了我们。我听了这个消息脑袋一下子就蒙了,我感觉到他病得很严重,就赶紧买了车票上了火车往北京赶,虽然火车跑得很快,但是总觉得慢,我希望父亲这一次还像过去几次一样再能够转危为安,能够熬过来,等我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
我守在他旁边,好长时间他醒过来了,看了我一眼,显得有点不高兴,他就问我:“东进,你怎么回来了?我生病有医院的医生护士照顾,哪需要你回来啊!你为什么不学习往回跑啊!”后来我就讲,我说别的同学父母有病都可以回来看看,你病得那么重我也回来看看你啊。医生护士在旁边也说他应该回来啊。我父亲说:“东进啊,你是高干子弟,应该更严格要求自己,你不应该这样啊……”说完他就昏过去了。
以后这些天他总是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因为尿毒症最后就是这种症状。
到最后他经常要求站起来,对医生护士和我们说,你们不要帮我,我要自己站起来,我能站起来我就胜利了,他还要克服这个重病,还想再站起来继续工作,到最后实在不行了。他有一天昏迷过去了,时间比较长,醒来之后,我、我妹妹、我妈妈都在身边,他看了看我们,拉着我母亲的手,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就从现在的房子里搬出去,搬到一般的普通的房子里去,不要在这儿住了。”然后他又跟我们说:“你爸爸是共产党人,我没有什么东西也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们,我只能给你们一句话,那就是永远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而且他还说:“我这一生走对了一条路,就是跟着毛主席干革命,跟着毛主席走。”
罗荣桓的去世让毛泽东夜不能寐,几天过去了,毛泽东仍然走不出悲痛,他拿出笔,写下一生中唯一一首悼念战友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晏鸟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大将徐海东…采访徐海东的长子徐文伯(1)
采访时间 2002年10月
采访地点 北 京
采访对象 徐文伯(时年65岁) 徐海东的长子 原文化部副部长
采访记者 董雅丽
“黄陂有个臭豆腐”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记者:1936年的夏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前往陕北苏区,要探寻“红色中国”。他采访了毛泽东和很多红军将领,后来在书中对您父亲的描写用了“大名鼎鼎”和“神秘”这两个词,他对这位出身贫苦的将领的身世非常着迷。有人叫他“泥巴人”,有人叫他“臭豆腐”“徐老虎”,甚至徐海东也不是他的本名,给我们讲讲您父亲的身世?
徐文伯:我老家是湖北黄陂县,我最早是1960年回去过,那时候他出生的屋还在,他烧的窑也还在。“泥巴人”就是做窑的,我们家七代都是窑工,父亲是第七代,做了11年的大水缸。做水缸很累,要很有力气,累的时候总要喝点酒来解乏,所以我父亲的酒量是比较大的。他参加革命以后也离不开酒,打仗的时候,警卫员给他背的水壶里装的都是酒。战场上不能说拿酒来啊,他就说拿水来润润嗓子,警卫员就知道了,就把酒拿给他。
我父亲家兄弟姐妹14个,父亲是老幺。他和我大伯的孩子一起出世,那在农村是不光彩的,我爷爷就准备把他淹死,我奶奶舍不得,就这样把他留下来了。上学的时候,我父亲就好打抱不平,看不惯就要讲,就要打,不管你是谁。后来,他打了一个大地主的儿子,私塾也不敢教他了,一共读了三年书,于是就开始了他的窑工生涯。
记者:其实徐海东并不是他的本名,为什么要改名呢,而且改了不止一次?
徐文伯:对,他原名徐元清,后来参加北伐改名为“少奎”,觉得“元清”不够革命的气魄。到1928年他搞暴动,家里人被杀,暴动没成功,为了表示决心,一定要把革命再搞起来,他改成“徐海动”,大海闹动,要像哪吒一样把大海闹动起来,后来人们听来听去,就听成“海东”了,都喊他“海东哥”,“海东哥回来了”,所以爸爸就干脆改成了“徐海东”。
记者:您父亲很能打仗,是当时第二大苏区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在整个四方面军有“徐老虎”之称,但是“臭豆腐”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呢?
徐文伯:我记得陈再道叔叔给我讲:文伯,你知不知道关于你爸爸的民歌,他就唱起来了,“黄安有个赵次吾,麻城有个邱江埔,黄陂有个臭豆腐”。“黄陂有个臭豆腐”就是我爸爸,也是当地最早起来闹革命的,这三个人在当地广为流传。“臭豆腐”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我爸爸家里很穷,到10多岁了,还没有衣服穿,光着身子,一身泥巴,他的嫂子们看到他,说简直就像一个臭豆腐,就这样叫起来了。
参加革命以后,蒋介石就是不能消灭徐海东,打一仗败一仗,蒋介石就讲徐海东跟他的名字“臭豆腐”一样,粘了就甩不了。这个故事是陈赓叔叔跟我讲的。他说蒋介石讲这个“臭豆腐”就是惹不起,粘了就跑不了。
而且这个“臭豆腐”整个世界都知道。在东北,解放军最初的王牌部队,一支是三十八军,一支是三十九军,三十九军就是由爸爸的十五军团,就是原红二十五军,与刘志丹的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起来组成的。抗美援朝的时候,有一次,美军39辆重型坦克一下子冲到三十九军阵地,结果一辆都没回去。这个部队美国人没有见过,后来他们一调查,就报了:三十九军,徐海东旧部,后面加了一个括弧,里面写“臭豆腐部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将徐海东…采访徐海东的长子徐文伯(2)
记者:真是惹不起的“臭豆腐”,据说他最早组织农民自卫军时只有一支手枪,八粒子弹?
徐文伯:1925年,爸爸和他的两个入党介绍人,想到广东农*动讲习所,到了广东正好碰到国民第四军,就是叶挺的那个部队,师长是张发奎,我父亲当代理排长。第一仗就是打汀泗桥,他领的一个排消灭了吴佩孚4个炮兵连,缴获了12门炮。张发奎非常高兴,全师集合,把我父亲叫到前面,当众表扬,把父亲提为少尉排长。
汀泗桥以后,我父亲就随着北伐军打了贺胜桥、南昌,一直打到郑州,又返回武昌。这时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开始了,党组织告诉我父亲,说你赶快离开部队,蒋介石对共产党下手了!有一次值班,他带着1支手枪,8粒子弹,把花名册一扔就走了,跑回老家。结果老家正在组织农民自卫军,缺乏军事人才,他就担任黄陂的军事部长,一开始确实只有13个人,1支手枪,8粒子弹。
徐海东在红军将领里是出了名的能打,一次他以2000人的部队击溃了敌人一个师,并俘获了敌军师长。被俘的国民党师长输得不明白,问他:“你是黄埔几期?”他说:“我是‘青山大学’毕业的!”
徐海东曾在北伐中担任少尉排长,大革命失败后,徐海东回到家乡成立了农民自卫军。鄂豫皖根据地逐渐发展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红军创建初期,在国民党的缉拿名单中,徐海东和毛泽东、彭德怀是悬赏额最高的三个人。
“战场上是个凶老头,战场下是个好老头”
一天,彭德怀为斯诺引见了一位年轻指挥员,斯诺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大家不由得都笑了。”而这位羞涩的军人就是斯诺急切想要见到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大名鼎鼎的徐海东。
记者:当年斯诺在去十五军团驻地的路上,到处可见国民党飞机散发的传单,上面印着:“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当赏洋10万。”斯诺对徐海东的身世、性格非常着迷,我们现在看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的描写,眼前出现的便是一位羞涩、内向的军人,我们很想知道徐海东在战场上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文伯:我也是听他战友说:“战场上是个凶老头,战场下是个好老头,跟大家打成一片。”
我父亲这个人脾气暴,他讲自己的缺点是有军阀作风、脾气急。打仗的时候,不能讲第二声,叫你马上冲,你就得马上冲,你要搞慢了,他手里有一条马鞭子,“啪”就一鞭子,全军都知道他严格。
长征途中,有一次与国民党刚打了一仗,特别劳累,大家都睡觉醒不了。当时还下着大雪,马上要出发,吹号大家都没听见,他就着急了,他一个一个房间去找,他拿着一个棍子打出200多人,当时假如晚了,就全部被国民党抓了。还有一次在于家河战斗中负了伤,子弹从脸上打穿了,警卫员说:“军长,你负伤了。”他就很凶地说:“谁负伤了?”他怕影响军心,结果警卫员很委屈,明明是负伤了嘛,事后他就诚心地向警卫员道了歉。在下面他与全军打成一片,是个好老头。
我父亲负了9次伤,8次枪伤,1次是红枪会往屁股上戳了一枪。所以他身上有17个枪眼,17个洞,他洗澡的时候我就帮他数。他负伤多,所以知道负过伤以后需要什么,打完仗第一要慰问伤兵。有一次他负伤后正是年三十,没有一个人来看他,那时候心里非常难受。所以他打仗,所有的伤兵他都一一看到,全军上下特别敬重他。。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将徐海东…采访徐海东的长子徐文伯(3)
1932年,国民党对鄂豫皖根据地四次“围剿”,张国焘被迫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苏区开始长征,留下红二十五军一部和第七十五师、第二十七师在苏区坚持斗争,此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20万国民党大军和满目疮痍、日渐缩小的根据地。张国焘只留下一封信,指示军事方面由徐海东负责。
记者:在张国焘后来的自传《我的回忆》中对徐海东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他最终把红二十五军带到延安,并且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