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读百年沉沦国家天下:马骏·晚清军事揭秘-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军”和“练军”便是受湘军制度的影响而兴建起来的。所谓“防军”,就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各省募集的勇营,也包括裁撤之余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其他各省所募练的武装。这些武装大都驻扎在各省险要地区,防守要隘,故称“防军”。其制度完全一袭湘军旧制。“练军”实际上是借鉴湘军制度对绿营兵进行改造而产生的一种军队,也是湘军制度的衍生物。如直隶练军,本身就是刘长佑和曾国藩所编练的。自湘军兴起至甲午战后新式陆军的编练,湘军军制影响了清代军事制度整整40年,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但这种影响的另一方面也同时表现在:湘、淮军虽暂时挽救了清王朝行将灭亡的命运,却也由此动摇了清王朝中央集权的军事基础,使军权和政治实权从满清皇室贵族手中逐渐转移到汉族的督抚大员手中,从而导致了近代军阀制度的产生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人们把曾国藩和湘军视为近代军阀的渊源,也是不无道理的。如果说,此前者是曾国藩本着“勤王卫道”的目的和维护封建统治的愿望出发,收到了预想的效果的话;那么,此后者则是清王朝所始料未及,也是与曾国藩本人的愿望大相径庭的。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好影响了几代人,且不说其同时代的湘、淮将领以曾国藩为楷模,就是其后的黄兴、蔡锷等资产阶级军事家对曾国藩治军方略也推崇备至,张之洞、袁世凯等在甲午战后采用西法编练新军时,还采纳了曾国藩治军的许多做法。民国军事家蒋方震在他的《国防论》中赞赏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个军事天才家”,还说凡领军者都应该效法曾国藩。蒋介石则明确表示要师承曾国藩,要求国民党军队中的将领必须“认清历史,效法曾胡”。连毛泽东这样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早年时也曾有“近人之中,独服曾文正”的话语,可见对其影响不小。
  (三) 左宗棠这个人很怪,他是陆军,却是海军的奠基人之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是把大清国传统的“夷夏之防”思想给冲破了。林则徐、魏源等人就提出,要向西方学习,制造新式军舰,编练新式水军。林则徐甚至把建造军舰所用的银子都想好了。就用广东海关的关税作为经费。
  林则徐说,这件事要快,就好比两个人下棋,如果你让对手走两步,你却走一步,胜负还要问吗?
  可是,道光皇帝根本不以为然,在林则徐的奏折里批了一句话:一片胡言!
  这时,道光皇帝还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不过是一次偶然,大清国依然雄踞东方。道光拒不打开国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
  没有想到,1858年,大清国的百万军队再次战败。这一次,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可真是像一只变成乌鸦的凤凰,再也骄傲不起来了。1860年,道光皇帝的继承人咸丰皇帝下诏可以向西方学习。他的弟弟、专门办理与外国人打交道事务的奕?说:“时世艰难,只有弃我之短,取彼之长,精益求精,以冀渐有佳境。”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作战中,左宗棠早就知道了外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厉害,他指挥的“常捷军”就是一支用洋枪洋炮组建的军队,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这支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

二、儒魂?军魂?…晚清军事制度改革(6)
早在几年前,他就曾经想过给皇帝写个折子,请示在福建建立专门制造船炮的工厂。可是,由于当时朝廷还没有打开这道门,左宗棠最终没有写成这道折子。
  这时,左宗棠见朝廷开了口子,立即提出建议,要在福建建立船政局,制造先进的舰船与大炮。他在折子上写:“船政乃海防根本。自强莫先于海防,海防莫先于造船。”他的折子是在1866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公历6月25日发出的。农历六月初三,公历7月14日,同治皇帝的朱批就到了:
  左宗棠奏见拟试造轮船,览奏均悉。中国自强之道,全在振奋精神破除耳目近习,讲求利用实际。该督现拟于闽省择地设厂,购买机器,募雇洋匠,试造火轮船只,实系当今应办急务。左宗棠务当拣派妥员认真讲求,必尽悉洋人制造驾驶之法。
  左宗棠接过圣旨批复,立即于当年秋天在福建福州的马尾成立了福建船政局,聘请法国人为总工程师,专门制造海防所用的舰船。从1866年到1907年福建船政局存在的41年间,共制造了40艘各类舰船。尽管福建船政局在经营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抹有浓重的一笔:其奠定了中国轮船制造和海军建设的基础。用当时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话说:“创始之功甚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福建船政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的问世。从1866年到1912年,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培养了504名海军各类人才。严复、邓世昌、刘步蟾、林泰增、林永升、萨镇冰等著名海军人物,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所以,左宗棠在中国海军建设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一笔。
  (四) 呕心沥血的“卖国贼”——李鸿章的军事改革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晚清军政重臣,洋务派首领,淮军、北洋海军创始人和统帅。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惨遭失败,古老落后的封建军事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军事改革的尝试,李鸿章就是此项改革的先驱。他基于对国内外形式及军事制度的了解,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近代化的军事制度的改革。
  1。 呼吁改革兵制
  兵役制度是关系军事近代化程度高低的一项重要制度,绿营八旗以世兵为主,湘军营勇则招募而来,清朝的世兵制和募兵制都带有明显的传统色彩,与近代军事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李鸿章对清朝军事制度的诸多弊端具有一定的认识,他深感旧的武装力量结构极不合理,绿营八旗毫无战斗力,却仍然保留,新兴的勇营防军担负着国防重任,却时募时裁,极不稳定,国家既要养兵又要募勇,政府筹饷艰巨,官兵待遇低,兵未养好勇亦不甚可靠。因此,他一度提出要改易兵制,建立近代水师。
  1864年李鸿章多次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建议:“惟鸿章所深虑者,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目于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兵制关立国之根基,驭夷之枢纽,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成法。必须尽裁疲弱,厚给粮饷,废弃弓箭,专精火器,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然后绿营可恃。海口各项艇船师船概行屏逐,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路可恃。”李鸿章改革军事的主张,是从抵御外侮出发的,他的改革主张,击中了绿营的弊端,他希望通过专精火器,设厂制造兵船,发展水师,使绿营踏上近代化之路,然而当时的清廷正全力恢复旧制,对李之建议未予接受。
  到了19世纪70年代,欧洲列强及东方的日本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中国边疆出现了新的危机,李鸿章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中国应改革军制。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后,中外关系紧张,李鸿章乘机建议改革军制,他说:“战守天具不可以和,允为古今御侮长策,平日不求武备,临事能无张皇,中国旗绿营兵及向用军器不足以制发捻,自为外人所轻。日本海隅小邦,与西国通商甫数年,水陆兵制与枪炮利器事事募仿泰西,且严禁天主教、鸦片烟。强邻四逼,而不极时奋发,其何能支!”1872年,有人主张裁撤福州船政局,李鸿章表示坚决反对,并建议“裁撤各省内外红单拖缯艇船,而配以自造兵轮船,即以艇船修造养兵之费,抵给轮船月费”,逐渐发展近代水师,在1874年的海防讨论中,李鸿章积极主张建立近代化的海军,“谁有优势的海军,就能控制国际局势”。他从近代列强的炮舰政策,以及后来的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都在沿海进行,证明了拥有一支近代化的水师,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建立近代化海军的同时要整顿陆军。“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但用旗绿弓箭刀矛抬鸟枪旧法,断不足以制洋人,并不足以灭土寇……凡绿营额兵,疲弱勇营,酌加裁减,其饷即加新练之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儒魂?军魂?…晚清军事制度改革(7)
李鸿章再三呼吁改革兵制,表明了他是中国近代化军事改革的倡导者,他虽然提出了改革兵制的主张,但并未提出彻底废除旧兵而仅仅要求进行有限的修补,“尽汰疲弱,厚给粮饷”,“革去分汛,化散为整,选用能将,勤操苦练”。实际执行的结果是,部分绿营八旗名义上变成了练军,而练军在根本上并未脱离绿营八旗旧制,1874年也承认练兵“亦不可信”,此后仍未见其彻底废止绿营八旗的主张。
  2。 更新清军装备,推进淮军近代化
  通常,衡量一个军队的优劣,主要看其战斗力的强弱,构成军队战斗力的基本因素有二:一是武器装备;二是掌握武器装备的人。武器装备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淮军建军后战斗力大幅提高所依恃的就是武器装备的更新。
  1862年4月,李鸿章率淮军抵达上海不久,通过与洋枪队和在沪洋人的接触,很快就认识到中国旧式冷热兵器的不足和洋枪洋炮的威力,产生了改进清军装备的想法。他说:洋兵“枪炮并发,所当辄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因此,“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坚意要学洋人”。李鸿章亲自主持淮军装备的改良工作,淮军最初的武器装备除刀矛弓矢等冷兵器外就是清军传统的鸟枪、抬枪和劈山炮。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之后,“未一年,尽改旧制,更仿夷军”,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862年7月,李鸿章首先将其亲兵营,即韩正国所统亲兵二营改为洋枪队,并在8月的七宝街、北新泾之战中获大胜。自此以后,他更坚定了更新装备提高战斗力的决心。同年9月,李鸿章着手开始营制的改编,将各营之鸟枪队改为洋枪队,每哨添劈山炮2队,改编后的淮军装备为:每营计有洋枪28队,洋枪每人一杆,每队除伙勇外,11人持有洋枪,加上各哨哨官护勇计20人,合计全营共有洋枪328杆,洋枪兵占全营战兵总数的。此外,每哨编2队劈山炮队,全营共有劈山炮队10队,每队有炮4尊,全营共有劈山炮40尊,炮兵占全营战兵总数的。这一改革使淮军的战斗力大为增强,“临阵时一营可抵两营之用”。随着淮军装备的更换,它成为了当时中国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担负了保卫京畿的重要任务。
  1863年初,淮军开始设立炮队,最早设炮队的是李鸿章的亲兵营,即张遇春的春字营。当时的洋炮队,仅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