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期,因而就很快发兵前往相救,还是亲自带兵,楚子亲出,也有借此试齐之意。只是蔡国太不济了,楚兵尚未出境,就被搞定了。(蔡是否求救于楚,楚是否发兵救蔡,史未明载,在此以情演之。)
齐楚两国此时,都有较量之心,一是当权霸主,想扼制新兴大国,二是新兴大国,欲挑战霸主地位。《战国策》说齐桓公号称伐楚而实袭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也说“桓公藏蔡怒而伐楚”,“举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左丘明也在解释前一年的阳谷之会(…657)时;说是谋伐楚。实际上,是齐桓公因伐蔡而楚欲救而顺势伐楚。齐楚都有互相试探的主观动机。这种心态与动机在大国兴替中是常见的。
在齐桓公率领的诸侯兵进入楚境后,楚子也带兵来到附近。这是齐楚两大国之间第一次交锋,也是楚成王与齐桓公两大强人第一相遇。但当时,楚兵虽是救蔡,但还没有出楚境,而齐桓公却在灭蔡之后顺势就进入楚境了,因而,虽然两人心知肚明,但在表面上,齐桓公还是无理在先。于是,楚成王,就派使者(名不详,非屈完)去见齐桓公。责让道:“齐楚之间,一南一北,好比你在北海,我在南海,两国风马牛不相及,为何要来侵略楚国?”齐桓公就派管仲对答,管仲首先就搬出,数百年前周成王派召康公封齐时的大命:“五侯九伯,女实片之,以夹辅周室。”占据了政治上的至高点。因为按照这大命,东至于海(东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湖北省麻城县北与河南省光山县、新县接界炎穆陵关,楚境内),北至于无棣(河北省卢龙县一带),都是齐国征伐的范围,当然就有楚国了,为齐伐楚,找到了第一条理由。接管仲指责,楚国不向周天子贡苞茅,让天子祭祀无法滤酒,又将周昭王南征不返的罪过加在楚国身上。苞茅,就是束起来的菁茅,是用来过滤酒的,是祭祀用品,是周天子曾命令楚进贡的。据《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记载,周昭王南征,是当时的船工有些厌恶周昭王,用胶船(以胶粘船,遇水胶溶则船身解体,不固),昭王以此船行汉水船解而溺水而崩。
管仲说了三条理由,楚使回答了其中的二个。一是坦承了不贡苞茅之过,二是对周昭王之崩,进行了反驭,“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楚使不卑不亢,不屈于齐。齐桓公很是郁闷,就下令诸军前进到到陉(杜预以为在今河南省偃城县南,在蔡北,或不确。王夫之以为陉为楚塞之山,应在应山之北,或是。),摆出欲战的架势。楚成王也豪不示弱,就派屈完(楚同姓)带兵迎上去。这样齐桓公更郁闷了,因为,当时齐楚两国并不知底,而楚成王天子赐胙也在诸夏有些名气,时不时的*邻国甚至中原传统大国郑更让诸侯不能小看,所谓两强相遇,勇则胜,楚成王豪不畏惧的派兵迎的上去,到让齐桓公心里没底。战也不是不战也不是,战罢,如果失败了,就会丢尽脸面丧失霸权,不战罢,如何下这个台阶?本来师进陉山,就是胁迫楚,然而,楚并没有被吓倒,反倒准备硬碰硬了。在几经犹豫之后,在管仲的谋划下,齐桓公下令师退召陵,以退为进,同时,请楚将屈完前来军中,视情况而定与楚是战还是盟。
屈完到齐军中后,齐桓公摆出大阵仗,将八国联军威武齐整地展示给屈完看,摆出战和两手,如果屈完害怕屈服了,则可侦知楚军底细,则楚可伐也;如果屈完如前使,不卑不亢,则表明楚军准备充分,将士用心,楚不可伐也。齐桓公自夸兼威胁屈完,“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面不改色的答到,如果,齐桓公以德绥诸侯,则没有诸侯不服,如果以武力,楚国将以方城(或今桐柏大柏山一带)为城,汉水为池,全力抵抗,诸侯军再多,也没有用。屈完的回答,也出齐桓公预料,也在其预料之中。楚不可小觑,无论是楚使,还是屈完,一文一武,都表现了楚刚强不屈的气概,其臣若是,其君当甚之。思前虑后,还是收手为好。于是,便与楚达成和议。主要内容就是让楚贡苞茅于周(《国语》记为贡丝,或不确)。之后便退军了。
《国语。齐语》对这次齐伐楚的记载相当夸张,说什么,“济汝(汝水,出洒南嵩县老君山,经临汝、许昌、汝南、潢川入淮),踰方城,望汶山(巴山山脉),荆州诸侯莫不来服。”这次,齐桓公用兵,对汉阳诸侯是有威慑的,但对楚,则未必。因为不久以后,在楚成王十八年、二十二年、二十六年,楚接连伐许、伐黄、灭英,显然并没有服齐,再说了,和谈内容,楚能接受的,只不过是贡周苞茅,就已说明问题了。
这次两强交锋,最终和平落幕,双方都达到了目的,都试探出了各自的实力与底线。于楚,更有信心和勇气向中国开拓了。于齐,则更担忧了,终齐桓之世,没有与楚再次发生直接碰撞,对楚的一些征伐,持默许态度;但楚也探出了齐的实力,也没有直接侵犯齐的势力范围。
这对当今中国甚至美国来说,也是有资鉴意义的。在自己有一定的实力下,该硬则硬,强者是尊重强者的,在强者面前 一味示弱,只会让强者小视。这是其一,其二,强强对决,有斗争也有妥协,相互尊重彼此利益,必要是退却、忍让,寻求双赢。其三,搞好内政,接好与国,保持国力持续健康发展,是最终胜出之道。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六、许君面缚(1…6…1)
六、许君面缚(1…6…1)
《史记》载“十八年(…654),成王以兵北伐许,许君肉袒谢,乃释之。”请注意,这离齐伐楚才二年。这表明,齐与楚盟并没有能阻止楚成王北进的战车。其实,早在前一年,楚成王就开始行动了。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与齐的召陵会兵,已让楚成王信心满怀。他已下定决心,在他有生之年,好好干一番超过先祖的丰功伟业。楚偏居南蛮已久,远离诸夏,不得其正,如果得不到诸夏的普遍认可和尊重,还不就是蛮夷,烈士雄心,何以甘宁?那一年,弦国(国名,其故国当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北,息县南,或云,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之仙居镇。)国君弦子自恃与齐的与黄、道(国名,其故城当在今河南省确山县北,或云在息县南)、柏(国名,其故城当在今河南舞阳县东南)等国的朕姻友好,对楚不理不敬,成王派斗榖於菟一下子就把他给灭了,迫使弦子逃奔到黄国去了。
这次成王伐许,其实,暗地里也是与齐在较劲。也是在前一年(…655),先是齐桓公带领宋公(宋桓公)、郑伯(郑文公)、陈侯、卫侯(卫文公)、许男(许僖公)、曹伯等诸侯先是会王世子(周惠王太子郑)于首止(卫地,近于郑,当在今河南睢县东南),后是在首止会盟。当时周惠王与其王后惠后宠爱王子带,想废掉太子郑,因而齐桓公就组织了首止之会以尊王世子。这样,周惠王就不高兴了,就叫郑不配合齐桓公演出,说,可以依赖晋与楚,郑文公一见到王命,又觉得楚与晋都很强大,所以就不给面子,在会盟时逃归了,当时国君会盟,通常带有军队去,而郑文文,担心被截留,就不要军队,只身逃回郑国了。这下就把齐桓公给激怒了,要知道,那时还没有到葵丘会盟(…651),正是齐桓公的霸权走向巅峰时期,所以,郑伯逃归,后果相当严重,第二年夏(654),齐桓公小白,就叫上他的仆从国的国君鲁侯、宋公、陈侯、卫侯与曹伯,气势汹汹伐郑了。就围往了郑的新城(今河南省东南密县东南三十里)。
而许在郑的南面,离郑得很近,而许国又是齐国的与国,于是楚成王就来个,围许救郑。这年秋就亲自带兵围许,迫使诸侯们放弃郑国,来救许,结果是,擒获了郑君,又放了。在看到齐桓公带诸侯大军杀来后,楚成王毕竟还是不想与齐桓公硬碰硬,于是就退却了。反正,救郑的目的也达到了。齐桓公也不追击,也没有再回去伐郑,齐楚之间第二次交锋就这样在大国默契中化解了。
这许国是何许国呢?为何楚成王把它俘虏了,没有像蔡侯那样带回楚国呢?
许国是与齐国都是同一祖先,伯夷之后,姜姓。早在周成王时期,就封许了,始祖为许文叔。许始封地就是今河南许昌附近。由于许国弱小,先后受到郑、楚的侵凌,几经亡国,复国。早在鲁隐公十一年的秋七月(前712年)郑庄公就与鲁隐公、齐僖公一起伐许,结果是,许庄公奔卫。当时郑有灭许之心,但鲁侯以为,许已伏罪,不宜灭国,且得到齐侯的支持,最后三国让来让去,还是让给了郑国,由郑庄公来处置许。郑伯就让许大夫百里奉许庄公的弟弟许叔(名郑,谥为桓公,或云许穆公名新臣)居住在许的东半边。使公孙获驻军许西半边。实际上占领了许国,保留了名义上的许国而已。不过这次伐许,郑伯就有先见之明,他对公孙获说,不要把贵重的东西放置在许,他死后,就要马上离开许回郑国。知道,郑对许的占领不会长久。果然,在鲁桓公十五年(…697,楚武王四十四年)时,郑厉公与祭仲发生矛盾,于是祭仲又迎立了郑昭公。许叔看到郑国在郑庄公死后,接连内乱,在鲁国与齐国的支持下,赶走了郑国驻军,重建许国。这是许国第一次蒙难。郑国也在楚成王七年(…665)侵许,详情史不载,估计,没把许怎么样。
六、许君面缚(1…6…2)
六、许君面缚(1…6…2)
第二次就是这次楚伐许。也是把许打得半死。到那年冬的时侯,在楚迫于齐桓公的压力退军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后,许僖公分析了形势,权衡了利弊,最终在齐楚间作出了选择,就请蔡穆侯就当中间人,带领他来到武城来投降楚国。许侯来降的样子很是精典,左传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许男,是许当时受封时,爵为“公、侯、伯、子、男”中的“男”,是五爵制中最低的一等。在其它天子重臣与诸侯中,称“公”的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以及*公(名戌)、宋元公(名差)、宋景公,宋昭公(名得),称“侯”的,如(燕)侯、鲁侯、康侯、邢侯、蔡侯、滕侯、虞侯、荀侯、曾侯以及异姓的,齐侯、铸侯、陈侯、纪侯,称“伯”的大臣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国君如郑伯,称“子”的如北子和沈子以及后来春秋所贬蛮夷君主如楚子、越子、吴子等。“男”惟见这许男。
面缚就是用绳子反背捆着,衔璧,就是口含如璧的玉,古人重玉,生佩玉,死含玉,表示洁净不染,口含玉投降就是表示,置死度外,任由对方处置。衰绖,古时丧服当胸处一长六寸,宽四寸的麻布,称为衰,头和腰间系着麻绳,称为绖。若是妇人,头上带髽,也是一种用麻做成的发髻。麻后来出于节省需要被丝所替代,但用麻这个丧俗现在就还保存下来,笔者幼年长辈去逝时就曾披过麻。至于当初为何用麻,或是当时麻是比较牢固又是当时比较珍贵的材料吧。大夫(较高级的官员)穿丧服也是表示有了国君被处死的准备,士舆榇,许国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