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迷古人说,言当出己心。
再拾让座老话题
关于公共汽车上让座的话题,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直至今天,文艺和新闻已提过无数次,已成为从一个角度记录国民素质衍变的历史,前段明亮、洁净,后段便渐渐灰暗甚至污浊了。我近两年也曾从不同角度写过两篇与让座相关的文字。前几天乘了趟公交车,忍不住又要重提这老话题。
我和老伴乘2路公交车去城市南郊,有座。右边再稍后一点有一位戴眼镜的女子,大约三十岁上下——因为与我同住一个新村,面熟。起点站,上车乘客都有座,但也没了空位。不久停靠一站,只上来一位看上去有八十来岁的老人,抖抖巍巍的,行动迟缓艰难,见没有空座位,只好一手吊住拉手艰难地站着。坐着的,仅我和老伴是六十多的老人,其余都是中、青、少年。单单一个八旬老翁站着,真是令人揪心的场面。我目光朝四处扫射看谁会给老翁让座,且特别留意那位同新村的女子。老翁就在她左前方,她目光根本无法避开他,却只当看不见。其他乘客这时眼睛也似乎都一时失明了。如遇刹车,老翁定会摔倒,后果不可设想。我这个老人便站起来让更老的老人了——其实我常这样,难得出门乘车还总能遇到这样可以“学雷锋”的机会。我抬起身的那瞬间,我身后座位上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已站起身给老翁让了座。我行动不如男孩那么敏捷,惭愧。
车停过一站,又开动时,那位我同新村的女子手机响了,她与对方通话时猛地发现:“呵,我乘过头了……”呵,老翁上车时她本就该准备在下一站下车,却还热恋着那座位,这下她要回头走一站路了,真像冥冥之中有上帝盯着她、有意惩罚她。我这时真有点“幸灾乐祸”,忍不住向我老伴评说了她,声音很高,有意要让周围人听到,企盼能唤醒人们的良知。
再到下一站,有个年轻孕妇上车,近前车门座位上坐着一位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男孩,原先未给老翁让座,这回见孕妇上车便马上起身,我确信是我“多管闲事”的评说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一缕阳光刚显现,就立即被一朵乌云遮没:那个孕妇坐下,竟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舌头打个小滚的“谢谢”都舍得不说。我想,那让座的青年或少年心里肯定在怨我,觉得上了我宣传的当。呵,我的呼吁、呐喊是这样地不堪一击。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世间好比一个黑暗的大厅,每个人都是一支蜡烛,良知是点亮的烛光。而在这里竟是绝大多数蜡烛的烛光都熄灭了,都在麻木地维护黑暗。幸好有那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和那个少年,虽稍迟了些但还终于点亮他们的烛火。也许因为他们是孩子,纯真的童心尚未被污染。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是否还会一直保持着呢?像那个年轻女子,戴着金丝眼镜,长相有模有样,竟是如此地麻木不仁如此冷酷!那年轻孕妇,是那样地毫无教养!在我看来,不让座和接受让座无表示,都是本质的“一斑”,都足以窥全豹。我若是用人单位的头儿,单凭应聘者这一表现,就有足够的理由不录用,而不论他们其他方面条件有多好。不过我没有用*力,用人单位的头又不一定会有我这样要求,所以那些人说不定偏偏就能稳稳享有各自的良好待遇。
这种良知枯萎,无论在让座还是在其他方面,似乎已是普遍现象;而我们在总结估价时,往往还总习惯于用“个别”、“少数”,“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的框框不知还要套用到何年何月。面对这种“精神文明”的严重问题,我们应当震惊。迫切需要我们思考的是,怎样不满足于口号或者表面形式,而真花气力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呢。过去公交车有售票员,还兼提醒乘客给老弱病残让座,车上还印有给老弱病残让座的宣传文字或专座;现在换上投币箱和刷卡机,司售人员也就纯粹只管收钱不管公德了。可不可以说先进科技往往吞噬了公德?因为“重视”敬老,才有了敬老节,可是现今这种节日形式,与真正的敬老意识和日常敬老的行为之间,究竟又有多少关系呢?倘若要我向外国人称“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称“中华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实在要脸红心跳舌头僵硬。
我们国民的素质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会愈来愈大。我发在网上的一篇文章中曾说:“美国有位社会学家说过:21世纪社会发展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竞争,而人的素质决定于教育的科学程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一位常去国外的作者在我此文后边写的回复有这样一段话:“深感中国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在修养和素质上与国际接轨,而不是在物质财富上比高,否则只能是越富越会到处出丑。”忧患之心,溢于言表啊。
别把神圣当肉卖
去年中秋过后应友人邀请去杭州,友人驱车陪我去游灵隐寺,因见刻有“灵隐禅寺”嵌金大字匾额的门楼在加建不锈钢栏杆,是为拦住游客收门票敛财,顿时生反感,于是没有进去。回来还写了篇《走过灵隐寺》。这年初夏时,参加《武进文化》编辑部组织作者采风的活动,又去杭州,游览的景点中偏偏又安排了灵隐寺。上次未曾进去;这次,大门前不锈钢栏杆早已安装好,集体活动,导游给买了门票,也只能入乡随俗,和大伙儿一起进去了。
以飞来峰为主的殿外园林景区,古木绿阴包藏着不少关于佛教的古迹,不少佛像雕刻艺术。地陪导游带我们匆匆游了这些景点,便把我们带进一处新造的仿古园林建筑,里边摆满玻璃货柜,全是与信佛、拜佛有关的物品:如各种型号的线香,各种挂在人胸前的佛像挂件,香炉、蜡烛……实际上就是个专卖商店。地陪导游说,刻有佛像的各式吉祥小挂件、镀金卡,都是经过寺里高僧念经开过光的,护身很灵验。我想,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小挂件、镀金卡,那些高僧该日夜不睡连续开光是否来得及?即使来得及,该是多辛苦呀!
店里拥满了游客——此时大半游客身份似乎已一下子转换成香客了,纷纷涌到玻璃柜前选购,许多人出门时手里握了大把的线香。早在车往灵隐寺行驶的路上,杭州地陪女导游就向大家“导游”,说灵隐寺的佛非常灵验,尽心指导大家,第一要拜如来佛,如来什么都管,可求升官,也可求发财,让人感觉如来佛就像现在的一把手,所有大权一把抓;若要求婚姻、子孙,得拜观音菩萨;求健康长寿,得拜药师佛;求高考录取,得拜文殊菩萨……导游把游览导成了入寺院进香。
进寺院大门票在旅游费用中集体买了,要进大殿烧香拜佛,大殿前边拦了一道黄墙,还得买门票。那道墙虽然盖着瓦脊是黄的与寺院殿堂同色同格似可融为一体,有左右两个门,右为进口,左为出口,右边门内有票房售票窗,给人的感觉,是为卖票收钱建造的。这融为一体,正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寺院的性质,它不是修行的佛门圣地,而是经营单位。要进大殿得个人掏三十元钱了。好不容易到杭州一游,到了大殿前,为省三十元钱不进大殿的恐怕为数很少。这环环相扣,恐怕早在寺院的算计之中。
总说旅游体现着一种文化。这里看起来似有浓得呛人鼻眼的“文化”味,但不是健康的文明的先进的文化。我深深记得,新中国建成后,多少批入学读书的人从课本上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麻醉人民,使广大人民精神陷于愚昧甘愿接受统治承受压迫。那时的宗教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巩固统治服务的。我至今仍认为,这种观点具有文化批判精神和思想进步意义。不过,我也一直认为,宗教可以有利于人的道德建设,譬如佛教,教义并非宣扬有神论、宣扬迷信。教义精神,提倡净化自身灵魂、克制欲望、遏制恶行、慈悲为怀。那是要教人觉悟向善,教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信佛,是对自身的要求,是信自己能成佛,这个“佛”是自身的觉悟。无论东方的佛教还是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基本精神都是革自己的命,是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原本从佛教还创造出一些有关神鬼的说法,如有六道轮回、十殿阎王等因果报应说,本是唯心的,反科学的。但是就导向而言,还是为戒恶向善,人们怕死后入地狱,怕受十殿阎罗酷刑惩罚而收敛恶行,盼能进天堂而行善举,不能不说对社会道德的维护起着作用。由于宗教不断催生大量善男信女,于是社会上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识,于是就有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全和谐环境,然而这毕竟是迷信,是愚昧。当上世纪初科学和*在中国落户,鲁迅先生就以其精神作为透视镜,刻画了不朽的文学形象祥林嫂,呼唤人们的麻木精神从神权束缚下挣脱出来。然而这种挣脱后,需要以科学和*精神,需要以文明进步思想,来替代神权对于道德的规范和对人的教化。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将是一纸空文”。道德建设更是有真正信仰才有实效。而后来这种新的道德建设,有过一种信仰强大到如神权那样令几乎全民族敬服的力量吗?是否已经是“一纸空文”了?
现在旅游或采风,无论到何地,大都有寺庙的景点;导游进寺庙解说,无一不说那里的菩萨灵验,能保佑你有福有寿、平安顺利、升官发财、喜得贵子。封建时代神权论是抑恶扬善,是要人自律遏制欲念;而当今这种宣传,就其品质而论,比封建时代的神权论还有害,更低级、更庸俗,完全背弃了自律要求;更荒唐更可笑的是,把菩萨衍化为以神权做交易的大贪官形象,实质在宣扬。不论你是昧了良心掠夺的贪官还是奸商,只要烧香捐助多,都会有求必应,会得到保佑,作恶不受惩罚,继续升官,发更大的财,在骨子里是鼓励、怂恿作恶。这与佛教的教义精神完全对立,是丑化、亵渎佛教。导游的解说,强烈地体现着一种旅游文化,但这是十足的糟粕文化、垃圾文化;而且“喉舌”们也常常为之大肆宣传,推波助澜。这对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极为不利,对照“五四”新文化的精神,是封建文化毫无阻挡、堂而皇之的复辟,并有铺天盖地之势。
这能单怪导游们的解说宣传吗?恐怕不能。这决定于一些地方政府开发旅游的指导思想,有些领导把旅游带动其他行业消费创造经济效益,异化为直接以旅游景点门票敛财,这是极其简单极其肤浅极其低档的认识。于是不惜纵容将宗教寺观、革命家和文学伟人纪念馆等精神文化圣地都变成摇钱树、聚宝盆,把神圣的精神当肉卖,而且为能吸引游客,希望把它们吹得越神化越好,头脑里全然没有半点考虑到精神污染和道德消解。有些庸僧违背佛教教义精神而皈依金钱,有些“文人”为旅游景点编写解说词时,也跟屁虫似的,卖力地迎合那些没有思想的领导们的“意图”,背叛文化的先进性,背叛现代文明,不惜宣扬鬼神搞迷信进行蛊惑,或者拉封建帝王的大旗当招牌。小小的导游仅仅是小和尚念经而已,哪可能有那么强的辨析能力。这种“文化”,可以说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