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科玉律: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言:一本书改变命运
为什么不称职的官员制造了更多的官员?
  为什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却变成了乌合之众?
  为什么人们总是由胜任的职位爬到不胜任的职位?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为什么走错了,想回头总是很难?
  为什么总是越怕犯错却偏偏犯错?
  为什么世界上充满了矛盾和神秘的不平衡?
  ……
  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能打开本书,是你的幸运。
  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人在黑暗中苦苦挣扎,他们翻阅了无数成功学的书籍,寻遍了各种引导成功的道路,却找不到方向。
  于是,他们由激情变得盲目,由盲目变得迷失,又由迷失变得消沉……
  你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吗?
  不!因为你已经打开了本书,仔细品读它,你将不用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你将不会继续在无聊麻木中迷失自己,你将拥有智者的眼光和深度,你将了解支配世界和人生的黄金法则,你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本书选取的18条金科玉律,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些定律就像人类智慧的一扇窗户,通过它,你可以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的真相,如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手表定律、多米诺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路径依赖、木桶定律、80/20法则、马太效应、光环效应、蝴蝶效应等。
  它也像人类的一面镜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人类的种种“陋习”,如华盛顿合作定律、破窗效应、墨菲定律、羊群效应等。
  它还像人类掌握的一种利器,通过它,你知道该如何去管理复杂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如蘑菇定律、奥卡姆剃刀法则等。
  因此,这是一本浓缩了人类智慧精华的书。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在这个信息严重污染的时代,你读什么样的书,就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
  可是书海茫茫,你肯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好像每一本铅字码成的书都记载了人类宝贵的知识。其实,在这个喧嚣浮华的年代,真正对你有价值的是这样一些知识:它们经过时间的历练、经过无数人的实践而成为万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你能掌握并运用本书中的这些金科玉律,你就——
  可以轻易地完成工作,获得晋升;
  可以成为领袖人物,使朋友喜悦,使敌人惊愕;
  可以享受简单生活,让婚姻生活更丰富,充满活力;
  可以避免惨痛的错误;
  可以赢得更多的利润;
  可以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可以让自己的团队和谐高效地运转;
  ……
  本书所选的金科玉律曾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而今,它又呈现在你的面前,如果你认真阅读,并详加思考和应用,它一样能使你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帕金森定律(1)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毛泽东推荐的案头书
  毛泽东曾向中国大众推荐过一本小册子——《官场病——帕金森定律》,这本书虽然只有几十页,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伦敦《金融时报》评价说:“一本可恶的书,不能让它落入下属的手里。〃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评价则是:“一本极端情趣横溢和诙谐的书。〃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作者又是谁?
  帕金森,英国历史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年,他在马来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定律,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
  历史学界一向有史学、史才、史识之说,但作为历史学家的帕金森先生,与自己的同行相比,更具有面对真实的勇气和对历史、社会的责任感。
  帕金森教授是典型的英国人,富有幽默感而又孤高自傲,《帕金森定律》一书出名以后,他的演讲更是座无虚席。
  《帕金森定律》一书出版以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美国更是长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直到今天,现代公私机构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人员膨胀、效率低下的问题。帕金森教授对机构病症的独到观察与尖锐批评,仍然值得任何机构的高级人员进行参考与反省。
  此外,帕金森还发现了另一个为人熟知的定律(通常称为第二定律):“增加开支以配合收入〃。第二定律成功地解释了人何以贪婪无厌——越有钱的人越想得到更多的钱——的问题,同样引起了思想界的关注,奠定了其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学家的理论基础。
  不称职官员的三条出路
  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人数与工作量的关系
  要打发时间就得多找事情干,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俗语说“真正忙的人是匀得出时间的〃。
  一位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找明信片要一个钟头,寻眼镜又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做文章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然后,考虑去邻街的邮筒投递明信片要不要带把雨伞,又花掉了二十分钟……就这样,一个忙人总共三分钟就可以办完的事,老太太却要犹豫、焦虑和操劳整整一天。 txt小说上传分享

1帕金森定律(2)
假如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有如此之大的弹性,那就可以说明工作量和做这份工作的人数之间关联性很小,甚至可能是毫无关系。不认真办事不一定显得悠闲,无所事事也不一定能从懒散上看得出来。
  大家可能都认为,事情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应该和办这件事情花去的时间成正比。政治家和纳税人可能相信(偶尔也怀疑),公职人员多了,工作量肯定就增长了。但有的人不信这一套,他们认为职工人数成倍上升,必定会有某些人闲下来无事可干,要不就是大家的工作时间一律缩短。
  对这个问题,相信和怀疑都不正确。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职工人数和工作量毫不相关,职工人数的增长是服从帕金森定律的。
  不论工作量有多少,甚至完全没有工作量,职工人数的变化总逃脱不了帕金森定律。这条定律的真实可靠性可以从统计材料得到证实。
  然而,一般读者可能更愿意知道,帕金森定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什么机构的膨胀是必然发生的?机构膨胀有什么内在的决定因素呢?机构膨胀的动力又是什么?
  就我们上面将要探讨的问题来看,有两个无需解释就十分明白的事实可以代表机构膨胀的两种动力:其一,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其二,当官的人彼此之间是会制造出工作来的。
  官员制造更多的官员
  为了弄明白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我们假设有个当官儿的A君,他觉得自己劳累过度,究竟是他的工作真的太多,还是仅仅他自己感觉这样,这倒无关紧要。需要顺便提一下,A君的感觉(或许是幻觉)很可能是由于他的体力渐衰而引起的,这本是中年人常见的正常现象嘛!
  不论工作繁重是真是假,反正他现在只有三种选择:第一,提出辞职;第二,让同事B君来分担自己的工作;第三,要求增加C先生和D先生来当助手。
  按照一贯的做法,A君恐怕毫无例外地要选择第三种办法了。因为如果辞职,他就失去了领取养老金的权利;请来级别和自己相当的B君,等到日后上一级的W君退休,岂不是在自己晋升的道路上树立了对手?
  因此,A君宁可找C先生和D先生来当助手,何况C、D二位的到来等于提高了他的地位。他可以把工作分成两份,分别交给C先生和D先生,而自己成了惟一掌握全局的人。
  说到这儿,有必要强调一下,C先生和D先生二位是缺一不可的。单单补充一个C先生可不行。
  为什么呢?
  因为只让C先生分担A君的工作,C先生几乎就充当了原本就不想要的B君的角色:C先生成了惟一可以顶替A君的人。所以,要找助手,非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可,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相互制约,牵制对方的提升。
  有朝一日,C先生也开始抱怨疲劳过度(毫无疑问他是会走到这一步的),A君会跟他商量,给他也配上两名助手。鉴于D先生和C先生的地位相当,为了避免矛盾,A君只得也给D先生增配两名助手。
  于是,在补充了E、F、G、H四位先生之后,A君自己的晋升就十拿九稳了。
  如今,七个人在做A君过去一个人做的工作。也许你会想,这七个人太轻松了,几乎每天都可以躺在办公室睡大觉。但你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连A君也比过去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是他们彼此之间会制造出许多工作来。

1帕金森定律(3)
比如A君嘱咐要起草一个文件,E兄认为该文件是F兄管辖范围内的事,于是F兄就起草一个初稿。初稿送到C先生那儿,C先生大加修改后送D先生会签。D先生本想把文稿交给G兄去办,不巧G兄请假不在,文稿转到H兄手里。H兄写上自己的意见,经D先生同意送还给C先生。C先生采纳了意见,修改了草稿,然后把修改稿送呈A君审阅。
  A君怎么办呢?
  本来他可以不加审查,签发了事,可是他的脑袋里装了许多其他问题。
  他盘算到明年自己该接W君的班了,所以必须在C先生和D先生之间物色一位来接替自己;严格来说,G兄够不上休假条件,可是D君又批准他走了,H兄的健康状况不佳,脸色苍白,部分原因是闹家庭纠纷,也许本来该让H兄休假才对;此外,A君要考虑F兄参加会议期间增发工资的事,还有E兄申请调往养老金部去工作的问题;A君还听说D先生爱上了一个女打字员,那可是个有夫之妇;G兄和F兄闹翻了,已经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谁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因此,当C先生把修改的文件送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