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科玉律: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彼 得 原 理(9)
于是员工开始感染一种病态心理,他的安全感越来越依赖法则、规定、惯例和有关他职务的纪录。渐渐地,他便显露为无知、刻板甚至恶毒的组织偏执狂。他极度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程序与形式,对工作表现或公共服务的品质与效率反而漠不关心。
  “平庸社会”对官员施压,要求他们以正确的方法、小心谨慎的态度,维护组织中的各种惯例。于是他一味墨守僵化的官场作风,而且对既定程序不知变通,只是盲目服从。
  由于他将全副精力投注于服从规定之上,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工作成绩,更别说为大众提供服务了。
  在层级组织中蹿起的官僚,往往得力于他们的负面特质。所谓的“能干”是指不打破常规、不兴风作浪。拖延(sluggish)、隐密(secretive)、多疑(suspicious)是官僚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的“三S〃诡计。
  如此,每个排队木偶就逐渐养成“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他会兢兢业业地做好分内工作,却对所属部门、公司、社会、国家的萧条与腐化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经过包装的木偶政客
  当“体系萧条”跌至谷底时,“平庸社会”的政治领袖就按照自己的形象,为排队木偶塑造一个领导人,以掌握政治领导权。这和大量生产、包装、销售商品所用的技法如出一辙。
  当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还是总统候选人时,他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即成为有史以来最注重包装的政治人物。
  他的竞选总部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并多方收集资料后交给电脑处理,电脑汇整出的报告,成为公关人员研究选民想听的政见基础。
  然后,尼克松在一连串电视广告上发表这些政见,将它们直接传达给对这些政见有兴趣的民众。
  这是史无前例的政治营销手法:找出顾客的需求加以包装,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来说,从最好到最坏的产品或者政客都是用这种方法推销出去的,这个营销策略卖的是形象、包装、品牌,而非内容。
  有趣的是,尼克松的竞选对手休伯特?汉弗莱(Hubert HHumphrey)竟然没有批评尼克松的竞选策略。
  在长期接受电视奶水的滋养之后,排队木偶做好了万全准备,他们可以将经过包装的政客,视为有实力的总统候选人了。
  遗憾的是,“经过包装的木偶政客”大多会反映排队木偶的价值观,而后者则是体系萧条下的产物。于是,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地位最低的小职员,到贵为一国之尊的元首皆包括在内。
  在一个发展完全的“平庸社会”中,没有真正的领袖。具有领袖头衔的人,其实是最彻底的跟随者。
  民意调查和电脑左右了领袖的行为,如果口味多变的一般大众像期待其他新产品一样,期待“新配方”和“含有特殊成分”的产品,他们多变的口味为什么不适用于对领导人的期待呢?
  民意调查显示,人们需要一个属于群众的人,于是他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在烤肉、看电视、拍抚宠物、打高尔夫球的总统。
  当人们口味翻新,不再对旧形象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全新的总统,一个设计了新发型、新演说技巧、新形象、新口号的总统。
  因此,在不断升迁的层级组织里,即使是最高级的领导,也只是一个排队木偶,领导和随从,在行为上难以区分。彼得处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彼 得 原 理(10)
为了避免人们都成为排队木偶,扭转“体系萧条”的颓势,彼得博士提出了“彼得处方”,提供了六十六则改善生活品质的秘诀,让读者可以透过自我表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非向上攀缘、爬到无法胜任的职位,借此摆脱彼得原理的陷阱。
  彼得处方一:彼得热身运动——重振活力在于运动。
  彼得处方二:彼得静心术——每天度个心灵假期。
  彼得处方三:彼得全面检视原则——列出你最喜爱的活动,有选择地实施。
  彼得处方四:彼得洁净计划——清除过去生活所造成的阴影。
  彼得处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彼得处方六:彼得骄傲感——时时犒赏自己。
  彼得处方七:彼得实用主义——经常为他人服务。
  彼得处方八:彼得座右铭——再度肯定自己。
  彼得处方九:彼得档案法——回溯个人历史。
  彼得处方十:彼得探寻法——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
  彼得处方十一:彼得延伸法——了解在你之上的职位的压力和报酬。
  彼得处方十二:彼得释放法——免于不相关势力的影响。
  彼得处方十三:彼得波尔卡舞曲——跨越障碍是成功的第一步。
  彼得处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
  彼得处方十五:彼得专精法——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熟练的领域。
  彼得处方十六:彼得优先法——选择持久的乐趣。
  彼得处方十七:彼得潜力法——找寻实际可行的替代方案。
  彼得处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
  彼得处方十九:彼得预测法——做事情前预测后果。
  彼得处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话,尝试转业。
  彼得处方二十一:彼得之路——跟着良知走。
  彼得处方二十二:彼得收容所——拒绝“升迁”。
  彼得处方二十三:彼得短剧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职位,你就假装能力不足。
  彼得处方二十四:彼得回避法——不要对“楼上的人”太认真。
  彼得处方二十五:彼得巧言法——用言语去澄清而不是去混淆观念。
  彼得处方二十六:彼得预想法——认清目标。
  彼得处方二十七:彼得议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标准。
  彼得处方二十八:彼得讨论会——让员工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二十九:彼得政策法——使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
  彼得处方三十:彼得定位法——从需求而非形式的角度理解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一:彼得实用性——订立可行的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二:彼得目标表达法——将目标诉诸言语和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三:彼得参与法——让他人参与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三十四:彼得精确法——用明确、看得见或测得到的方式表达目标的具体内涵。
  彼得处方三十五:彼得和平原则——和善地待人处事。
  彼得处方三十六:彼得处理法——决策过程中运用理性。
  彼得处方三十七:彼得时效法——当机立断、及时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八: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惧与急躁中取得平衡。
  彼得处方三十九:彼得精简法——以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四十:彼得分离法——将解决方案和人事问题划分清楚。
  彼得处方四十一:彼得承诺原理——不要做出一个没有人赞同的决定。
  彼得处方四十二:彼得效力法——勇于行动。
  彼得处方四十三:彼得或然率——科学方法与预言的天赋都只能概略描绘出未来事物的轮廓。
  彼得处方四十四:彼得明确法——在选择或提升每位人选之前,先认清工作性质。
  彼得处方四十五:彼得证明法——购买前先试用。
  彼得处方四十六:彼得预演法——暗中进行考验。
  彼得处方四十七:彼得戏剧法——模拟未来状况。
  彼得处方四十八:彼得请愿法——尝试临时实验性升职。
  彼得处方四十九:彼得宣导法——培养新的胜任人选。
  彼得处方五十:彼得理解法——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彼得处方五十一:彼得教学法——强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为。
  彼得处方五十二:彼得配对法——将有效的强化因子和预期产生的强化因子配对出现。
  彼得处方五十三:彼得薪资法——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加薪。
  彼得处方五十四:彼得升迁法——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位时,他才会将升迁视为一种报酬。
  彼得处方五十五:彼得地位法——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资鼓励。
  彼得处方五十六:彼得效率法——鼓励员工相信效率为报酬之依据。
  彼得处方五十七:彼得赏罚法——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
  彼得处方五十八:彼得利润法——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亨利润,使员工成为和谐一致的团队。
  彼得处方五十九:彼得保护法——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义的享受。
  彼得处方六十:彼得美食铺——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或她想得到的报酬。
  彼得处方六十一: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励和强化员工的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工作目标,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奖励机制。
  彼得处方六十二:彼得参与法——奖励团体表现。
  彼得处方六十三:彼得授权法——为有能力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
  彼得处方六十四:彼得赞美法——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
  彼得处方六十五:彼得声望法——要与各阶层的优秀员工沟通。
  彼得处方六十六:彼得趋近法——透过强化的手段,不断使一个人趋近理想的目标,可以改造一个人的行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80/20法则(1)
世界上充满了神秘的不平衡: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价值;80%的收入来自20%的商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一个经济学家的神奇发现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在当今社会,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能见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
  帕累托从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
  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为严格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
  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80/20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